Angela Duckworth:乐观主义与积极生活结果相关,但需避免盲目乐观,应关注自身可控因素,并结合行动能力。她以自身经历为例,说明了过分依赖祈祷而非采取行动的局限性。她还介绍了马丁·塞利格曼关于乐观主义的研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乐观主义,并强调了‘具有能动性的乐观主义’的重要性。在讨论韧性时,她指出韧性在机会较多、能够控制自身处境的环境中更容易体现,并认为在面对结构性问题时,结构性解决方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心理策略仍然有其作用,尤其是在无法改变结构性问题的情况下,心理策略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困境,关注自身可控的方面,例如情绪和行为。她还介绍了多种克服怯场的方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焦虑重估,并强调了暴露疗法在克服恐惧症方面的有效性。
Stephen Dubner:乐观主义的益处可能存在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他介绍了Stockdale悖论,指出盲目乐观可能适得其反,并强调了关注自身可控因素的重要性。他还介绍了防御性悲观主义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种管理焦虑和提高生产力的策略。在讨论韧性时,他质疑韧性是否只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在生活条件较好的人才能拥有。他认为,在面对结构性问题时,心理策略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困境,关注自身能够控制的方面,例如情绪和行为。他还介绍了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并分析了人们在公开演讲中容易夸大观众评价的现象。在讨论怯场时,他认为现场表演的特殊之处在于不可重来,这增加了恐惧感,并强调了充分准备和有价值的内容在克服怯场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在线会议增加了人们公开演讲的练习机会,这可能提高了人们的公开演讲能力,但缺乏观众反馈也可能加剧怯场。
The discussion explores the benefits of optimism versus pessimism, questioning whether optimism is always beneficial or if pessimism has its advantages, particularly in managing expectations and preparing for the wo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