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Duckworth:会议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会议形式、参与人数以及与会者的性格。大型会议往往会抑制参与度,因为人们在多人面前表达意见会感到不自在。此外,会议通常由爱说话的人主导,而他们并不一定有最好的主意。研究表明,两人小组比多人小组更快乐,这与会议的参与度和效率密切相关。亚马逊的“两个披萨原则”以及哈佛商业评论提出的“8-18-1800规则”都强调了控制会议规模的重要性。会议过多也与现状偏差有关,人们习惯于使用会议进行沟通,而没有探索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会议有时也具有社交和放松的功能,这可能是人们容忍过多会议的原因之一。会议的安排者通常在组织中拥有更大的权力,这导致了“创造者-管理者”分裂的现象,管理者倾向于安排会议,而创造者则更倾向于专注于工作,这影响了会议的效率和创造力。为了保持创造力,应该确保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不受打扰。理想的会议规模应该较小,最好是一对一的交流。
Stephen Dubner:现代人的20多岁之所以迷茫,与社会变迁和成年角色承担时间的推迟有关。过去,人们在20多岁时通常已经结婚生子,并稳定地从事某种职业。而现在,人们结婚和组建家庭的时间推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延长,职业选择也更加多样化,这导致了20多岁年轻人面临更多的选择和不确定性。大脑前额叶皮质的发育持续到20多岁,这可能是20多岁年轻人感到迷茫的原因之一。20多岁是人生中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期,但也是一个充满机会和可能性的时期。将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身上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
The discussion explores why talkative individuals might become quiet in meetings, attributing it to the different dynamics of group interactions compared to one-on-one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