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哲学应该是那种自由洒脱无际的思考你可能能写出一篇非常棒的论文但你真不一定能说出一段让孩子幸福或者让孩子听得有趣的哲学道理当他思考能力一旦发动之后他就是一个独立的歌词他就跟以前不一样我怎么样能够去让这个年轻的生命保持他的自由是的 让哲学变成生命里的火花吧的灵感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 Storyland Podcast 我是这一期的主播伊曼很荣幸的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就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雨辉老师先请江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伊曼好然后诸位听众好我是华东师大的江雨辉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来聊
这个哲学人生还有教育对江雨辉老师的学术研究的方向呢是当代法国哲学我觉得江老师非常厉害的一点在于就是除了哲学理论的研究之外还延伸做了非常多跟当下的社会文化一些很热门的议题的结合的阐释跟讨论比如说游戏啦科幻啦电影啦
包括当下也非常热门的 AI 人工智能这样的一些议题最近江老师还出版了一套给孩子的哲学书叫做《哲学的好奇》系列也是今天我们想要邀请江老师跟我们来聊一聊的主要原因想和您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教育的话题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关于这套书的了这套书我知道应该是您之前在三联中读的《哲学启蒙》
的课程源自这个课程那可不可以回顾一下当时是怎么样想到说要给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课是其实也好多年前了应该是 2020 年对三年前了对因为我是先做了一个大人的这个哲学普及的一个来物叫做江人政治哲学到底嗯
嗯
沟通人和人之间的灵魂的这个桥梁所以大人需要桥梁小孩子也需要所以我就是再进一步做了这个节目而且在做这个节目之前其实我已经做了一个小课一共六次就每次围绕哲学里面的一个主题自由啊自我啊阿美是什么的然后讲了六次一次大概是十分钟左右嗯
然后很多很多也是家长听完以后觉得不过瘾所以其实我那个儿童哲学的节目也是家长听的比较好然后家长听完以后再跟孩子一起去沟通或者交流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想法通过哲学把它作为纽带进一步去拉近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心灵的距离所以这个节目就一直做了一年的时间嗯
里面也有酸甜苦辣的今天看起来呢有很多地方是不成功的但是当这本书出版以后我再仔细又校对了几遍然后又看了一下
我自己还是非常非常喜欢的我甚至说一句很私心的话这是我个人觉得我写到现在就是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因为我写了很多论文也很好的也很棒很多突破也很多的前沿的东西但是都还是中规中矩我个人认为哲学应该是那种自由洒脱无际的思考那在这本书里面我真的做到了就是像一个孩子你想怎么想都可以你不需要引经据典
你也不要去考虑我周轮写出来发表在哪个词一刊上面完全不需要这样我就是很纯粹是讨论那些哲学的问题非常的开心非常的快乐这里面有对话有小说就是完全打开了我的这个创作的眼界跟心胸嗯
听您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谈这个写作的想法也让我觉得很意外吧就是没有想到您创作背后是这样子的一个感受因为一般人可能接触到哲学的时候首先就是头大想到的就是这些哲学家然后他们这些理论啊什么的
难懂对一页可能一句话他都看不完都很难去理解那这套书里面您其实把它拆成了很多个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是不是也是小孩子会经常问的比如说哎呀什么是哲学啦不想长大可以吗我从哪里来呀这些问题就是我知道您本身也是父亲然后也有一个女儿就是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吗就是小朋友在家其实也会经常会问这些问题对绝对是这样
因为在我写这个书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课嘛我也看了很多市面上出版的儿童哲学的著作但是呢大致有几类的一类是国内学者写的国外学者也有它就是研究儿童哲学它的课程的设置嗯
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这就比较学术的从自己这个学科体系出发研究了很多理论就很容易就是讲哲学时就开始讲不是不是他就是研究儿童哲学他研究说皮亚杰研究莫托斯多利他就变成一个很学术的就把儿童当成了研究的对象还有一些呢就是国外的学者写的虽然写的很生动也有很多的这个插图但是不接地气
因为他里面这个小孩都是金发碧眼的而且他讲那个文化的背景包括生活跟中国孩子差得比较远的所以呢我就觉得是不是能从中国孩子的日常生活来说发就是从他们真正有的空就他们自己表达出来的空空出发然后把这些问题上升到哲学跟他们进行一些心灵的沟通
所以我这个书里面呢虽然这个问题听上去比较大的有的好像也不拙编辑但真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来自就是我亲耳听到的要么是我女儿提出来的要么是她身边的亲戚啊或者她的同学你看就是的我问的最多的这几个你也能想到就是我为什么要吃饭大人为什么要管着我还有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要学习对对对还有就是为什么我找不到朋友我同桌为什么不喜欢我
我喜欢的男生为什么他对我没有反应其实跟大人差不多跟本科生他们的问题也差不多本科生大致也问这些的可能本科生吃饭不成问题但是像情感或者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困惑所以就是年轻的孩子就是像小学或者初中低年级他们真的有很多的困惑
他们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或者乖宝宝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有非常深刻的一些困惑需要大人对他们进行关注我觉得孩子有这些好奇跟困惑其实是非常天然的
对每个人都会有对的每个阶段都会有然后可能孩子他更敢于提出来说出来我感觉到了这个我就来问一问还真的是不敢是吗对他们很多东西是躺着掖着的因为就是在中国这个教育体制里面这个大人会默认你孩子的天职就是学习
所以呢当孩子表达其他一些生活里困惑的时候当然就觉得要么是忽视觉得不重要要么就会采取一种打压的就说你学习都没有刚好你给我谈这些东西干什么所以我女儿有一次回家以后跟我说她说她去那个学校的心理
辅导室的他现在是在读小学六年级初中的准备班所以他去那个做了心理老师的那个助手之后他发现非常非常有意思他甚至跟我说他长大想成为一个心理医生所以他就发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呢在学校的课程里面是从来学不到老师也不会关心这些同学们他心理的问题
所以我发现是不是哲学能够去弥补这样一个缺环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更丰富的也更深刻的一个精神世界我还挺好奇您在家里面跟女儿交流的状态就当她提出很多问题的时候作为一个哲学研究者会不会不可克制的可能用一些理论或者是跟成年人说话的方式去跟他交流和讨论一些问题
对一开始呢我跟很多这个家长其实都一样都会有一种那个尤其跟爸爸很多爸爸一样有这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欢用这个权威就先压你一下就懒得跟你说话的你是个小屁孩我干嘛跟你说但后来我发现呢可以有跟他更好的沟通方式你如果一直打牙的话这个孩子首先他就不喜欢你不信任你
慢慢就跟你疏离了或者隔开了这个距离所以后来我就尝试那我是搞哲学这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就尝试从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式论证对话你也知道的斯格拉比对话法助产术然后就慢慢跟他沟通一开始是挺难的
一开始我觉得你要把我的这套学了我学了大概二十年三十年的这个哲学然后跟他沟通这个真的是很难的而且还要用他能听得懂的方式不能用任何的概念不能提到任何的哲学家而且也不能有那种这种讲课这种腔调
所以一开始是挺难的有没有您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或者说可能真实生活中发生了这个对话就真的促成了书里面的某一篇就是其实一开始我用的是那个勇敢的勇敢是我改那个改编室苏格拉底的对话就一开始但实际上呢我跟他经常讨论的是吃饭的问题因为我家小孩呢就是不喜欢吃饭的但是我也碰到很多小孩有这个问题然后就跟他讨论因为他吃饭比较慢还
还抵制这个家长给他的这个让他吃饭的这个要求嗯所以在如果在餐桌上如果我们就号召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嗯干脆就利用这个机会跟他谈论一下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的
首先吃饭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那么人身上有两个部分有身和心吃饭可能满足是你身体的需要但是身体的需要也很重要因为它会促使你去发展你的心灵人是两个方面核心的发展然后还可以谈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跟快乐的它会有不同的追求就慢慢就带进去的
但是要潜移默化你不要去用那些概念比如幸福幸福这个词对于孩子来说就大了但是你要谈好玩你要用这个词 Happy 好玩有趣这个他们就能明白你上来跟他说幸福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说什么是幸福但你说快乐他们就知道我打个游戏我赢了很快乐我吃个冰淇淋很快乐我跟小朋友出去今天买个东西
那你就跟他讨论一下快乐有几种快乐有几个不同的方面有心理的快乐有肉体的快乐哪个更重要人生应该追求什么快乐是不是有高和低的等级慢慢都带进来了所以就经过这个叫实战版的就真刀真枪的跟孩子
去进行对话慢慢就也锤炼了我自己所以这是较杰相长所以感觉这是生活当中的这个实践真的是为后来这一套书的写作做了一个很好的演习我开始学会用最简单的最清晰的话但是又很好玩又很生动把它说出来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一个要求对于所有的哲学研究者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你可能能写出一篇非常棒的论文但你真不一定能说出一段让孩子幸福或者让孩子听得有趣的哲学道理我觉得这个可能在任何教育者那里都是一个需要去面对的挑战就是很容易拿跟成年人说话的方式去跟孩子来沟通
刚才您也提到其实孩子的状态也好还是一些成年人的状态也好他都是对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好奇困惑问题可以用哲学的路径去解决但是我在想您的教学经验当中刚入学的新生他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哲学面前的孩子
那这些孩子和生理意义上的孩子在面对哲学相关的议题的时候您有感觉到他们会有什么区别吗会不会生理意义上的孩子可能更接近哲学的某种本质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其实这也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尤其在中国当下的教育背景之下
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其实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包括中国的基础教育从打基本功这个角度来说它的课程包括它的教学都是很完备的你哪怕去跟国外的这个优秀的教育这个课程相比但是中国教育里面唯独有一个缺环就是它没有周学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你刚才提这个问题就变得很关键
就是出生的小孩子比如说幼儿园的小学的就他可能还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这个时候他开始学一些哲学这可能对他来说是有很大的促进或者帮助的作用因为他还没有被那种填鸭吃完全被填满他有可能性但是中国的本科生呢我教了很多很多届经常会遇到很严重的问题
你一个大一的本科生你跟他教别的教中文教历史教数学教物理他们都能很容易上手因为他们小学学过从小学到中学他们都学过这些课程唯独一个他们没有学过哲学
可能我上过哲学通识课就是大一等我文史只有三个专业一起上经常一个班是一百多个学生问他们什么是哲学前两年这两年还好因为这两年很多中学他有很多国际学校包括像网上面有很多哲学的课程中学生很多他们自己就能四学了但前两年真的是问下去就黑压一压一片完全没有任何的反应
而且大家要么就反映就是是私政嗯对大家根本都不知道哲学是什么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门学科而且非常古老古老到他比你学过的什么语文啊物理对啊物理师压力学都起出来对啊所以哲学这么古老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却得到了长时间的遗忘或者忽视嗯
作为大一的孩子你跟他讲哲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他不知道二他没兴趣因为他的知识兴趣他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按照那种其他学科的训练在一个学科里面做题或者背书或者学习各种各样的基础的知识但哲学是一种打通思维对贯通的思维
他就没有一门课从小到大是教他这样一门思维包括怎么样去思考那些大的概念自我宇宙他可能学过什么力或者原子的化学的什么化合或者说语文他会背古诗他会背单词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语言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所以到了大一教了很多节真的是很痛苦需要做很多其实帮他们重建就像是从小孩子的案但是又很难他不像小孩子我真的给小学的小孩子包括初一的孩子上过很多课那个很快乐的他们脑子里面没有什么框架
上来直接就跟我对话然后天马行空的各种各样的回答都出来了大一的学生觉得他已经很累了他高考他高考基本上已经这个半条命已经没有了的对好不容易考上这个 985 大学坐在校下你还要让我想这些问题对他说我四年我终于可以玩四年打打游戏谈谈恋爱学什么习的一般大一的学生可能很多是抱着这个态度有一些喜欢学习的他也很茫然他说
我对哲学有兴趣但是我怎么学呢我拿本哲学史然后慢慢教但里面每个词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的甚至我跟他讲因果关系他们都没有反应什么叫因和果甚至原因跟理由的 cause 跟 reason 他们都不知道有什么区别所以呢很难但是我还是要坚持去讲因为这对于无论是哪个年龄的中国的这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启蒙启蒙他们身上的一种主动的积极思考能力
虽然很难但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去做是有意义的对的在这一套书的第一册就是昨天的我今天我和明天的我就这套书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它是按照三个维度来分自我和太人跟世界那所以第一册就是关于自我在这本书的最后呢您写到了一个德勒兹的观点就是儿童是一种醒而上学的存在对
对于可能没有哲学知识背景的听众来说这句话可能已经就被绕晕了首先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形而上学的存在
还有存在对对对存在又是一个概念对于完全可能没有哲学理论基础的人来说您可不可以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这本书里面重提德勒兹的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您觉得它是重要的呢是的实际上因为我自己是研究德勒兹的当然虽然这两年我可能想从不同角度去突破他的既有的思想框架但是德勒兹对我来说还是重要的思想领路人嗯
我是从他的哲学进入到法国哲学进入到哲学史他绝对是我的最重要的哲学导师包括我现在做学问的方式也跟他很相似你没有发现我也讲电影的我也讲绘画然后其实我的写作的风格也有一点像德罗斯就比较就我追求有灵动的流动的空灵的不是那么太重可能这两年有些变化这个不说还有就是在德罗斯的哲学里面其实儿童是一个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刚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研究那个儿童文学啊跟研究儿童电影嗯这个就不多说了吧但主要大家可以看就是在西方这个文化史上西方文化史不是说中国啊嗯大家这儿童有这样三个阶段的最早是儿童就是被遗忘的嗯像法国有一个著名历史学家叫做阿里耶斯吧嗯菲利普他
他就写了一个叫做 century of childhood 同年的事迹他就说同年这个东西直到文艺复兴的时期才有因为古希腊大家知道就是非常排斥女性跟儿童还有外邦人他们是没有公民权的中世纪呢不用说了只有到文艺复兴就人性开始真正唤醒的时候大家发现那我们应该先研究人的成长规则
人是从儿童开始的但是即使在文艺复兴的时期呢大人还是高高在上的因为大人觉得我是有理性的我是会思考的儿童要跟我去学习各种各样的什么科学啊或者知识然后呢其实儿童这个概念发生第一次重要的转变是从弗洛伊德开始他会告诉我们其实童年才是重要的
你别看你魂那么大的童年的那些创伤可能一直都是对你整个的生命起到这个支配甚至是影响的作用然后呢就是德罗斯他讲那个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 becoming child 生成儿童跟弗洛伊德呢又有些不一样他就强调了儿童其实并不是一个现成的比如童年在那里我发生了一个事情很痛苦然后那个东西决定了我后面的人生的步骤和历程其实不是这样他说童年是一个实验不断的变化
它就像是一个理由它就像是一个过程我们不断地会回到那种童年的状态用童年的力量去突破我们生命里面的各种各样的障碍所以它叫做 becoming child 童年不是现成的童年是变成的波夫娃有句话她说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 becoming 所以这个概念其实在当时的法国的学界因为受到存在主义影响存在先于本质我先活才能活出本质
所以儿童是我们焕发自己生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位置所以我写这本书虽然引用这个标题叫做《哲学的好奇》来自柏拉图大家都知道但是呢其实我想通过这个书也是唤醒我再次激活我去成为一个哲学的儿童去唤醒我思想的生命力因为在学院里待久了反正懂得越活越老就越活越...
好像有个简自己包起来有各种各样的体制每天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节奏所以我也希望通过儿童让我自己也再重生 rebirth 当然这个形而上行或者存在它还有一些特殊的含义但你就不用再提了但是主要的意思用德勒斯这个命题就是想让大家通过儿童去唤醒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永远年轻的生命让他们一次次再活过来
所以这也是我这个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对我觉得我们其实会一次次的回到苏格拉底就是说就是那个其实也是哲学这个词的词源上去解释它也是一个对智慧的好奇对就是永远在可能是所有事情面前人都要保持一个很谦卑很好奇的一个心态对它本来就是一个追求但不是拥有这样
对的然后就是您之前我看到也有提到过美国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斯曼的那一本作品叫童年的消逝这位学者其实他可能更广为人知的作品是那一本娱乐至死
对然后他就是讨论媒介的发展尤其是他当时 80 年代这个电视这个媒介的发展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个影响这本书呢又是从童年的视角来去谈我其实在看到您写这个部分的时候当时还有一些觉得可能不一定这么悲观吧
就是对然后但是你再细想又觉得哦好像当下比如说我们的一些短视频现在可能很多孩子尤其是可能乡村留守儿童他们更加受到这种短视频时代的影响然后就是可能这种媒介对于童年的
谈摧毁可能太严重了但是影响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我不知道您对这些现象有没有一些关注或者是有没有一些思考是我觉得你说的是非常有道理摧毁真的是太过分了而且太悲观了而且包括像尼尔伯斯曼他说消失我觉得也太悲观就有点像最近比较走动的韩炳哲
经常会用些很夸张的话什么爱欲他人的消失带着社会就好像这个世界已经烂到根了就快不行了就没希望了大家干脆就别活了就不要活在这个世界我有点不太喜欢这种的
虽然我自己也很悲观但是我有点像是接近德罗斯或者耐克里他们说内在结构就是我们要回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去找到那种突破口去撕裂它或者说去找到前行的那种希望所以呢我觉得波斯曼他说的最有道理的其实因为他自己是研究那个我们今天叫做 Ecology of Media 就是媒介环境论或者媒介生态学就他们强调媒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嗯
比如说你会觉得我用这个电脑我用这个手机他们是在我们手边的他们影响不到我们的他们是我人的用起来拿起来的这个工具人是有主动性的最终还是人是主人他们是我们拿在手里面那些傀儡的他们只是为我们服务的但是呢那个媒介环境论他们不一样他们讲到媒介是一个环境是一个世界人是在其中的
人是被环境被包裹起来的被它支配被它渗透甚至人身上的方方面面从最细微的感知然后到更复杂的思考包括情感包括意志都被媒介渗透比如我们今天甚至斯蒂格勒还说过一句话叫做意识犹如电影他说我们的意识里面意识流动的方式都跟短视频一样数字那些信号数字视频的东西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心灵之中
韩炳哲说的更过分了他说在精神政治时代连自由意志人的意志都已经被操控了你以为你是自由的但其实不一定要想到这么深的地方但是呢我们要去直面这个问题就是媒介可能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比如你扔一个手机给孩子你觉得他玩玩没什么大无上大雅的无关痛痒但是如果你从环境或者这个大的这个
氛围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么这个媒介对小孩的影响就是非常渗透的而且会渗透到他的生命里面的方方面面所以呢我个人当然对像抖音或者短视频其实也是抱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我觉得它确实是一个进步它代表着
有几个进步就是他把每个艺术的创造的这个主动权交回给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是导演我可以随意的剪辑我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非常及时的非常自由跟大家去沟通这其实很接近电影或者这种视频的本质
本来这个电影就是一个个体的对呀就是人和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仅仅为了表达我自己的相反真正的电影本来就应该是我拍出这个东西让你看然后提出这个问题让你回应对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抖音是有它的革命跟进步性的但是很遗憾的就是在今天的这个平台上我们真的看不到什么好的作品比较少那为什么呢
其实我也没有分析过的但是我其实我看的也不多但是我还是觉得可能真正的有识之士啊或者说真正的像拍电影的一个学者啊或者学生艺术家他们不会把抖音当成是个重要的平台或者阵地所以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其中去发挥自己的这个能量包括像我们这些搞哲学的人应该走出象牙塔
利用这些像播客啊像这些自媒体的平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学了那么多的时候学我们应该反馈这个世界应该回馈这个世界对啊不要把自己封起来说我们就是高高在上我们学的自己你们就不行的韩炳哲就是这样的不要用手机就看书甚至地铁都不要做就骑自行车但他没有想过自行车也是个技术的发展对所以我觉得应该介入
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媒介的平台里面去发表自己的声音哪怕你的声音一开始是很微弱的但是哪怕是只要有人听到你就会改变一些人就会产生影响虽然你的流量可能比不上李佳琪的但是会有一些影响你可能会觉得像今天的这个媒体对孩子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没有机会听到好的东西啊
没有机会去听到那些真正经过积累的有历史的有深度的东西而且有的时候如果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的话他们就确实是一个被操控的对象但如果说他们可以用一个创作者的心态来去想我怎么去创作一个短片或者说我怎么用播客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声音那他就会就是另一个游戏了那也需要有引导就孩子一开始呢
确实他有能力但是他的能力呢用莱姆尼斯的话来说他是潜在的他需要被引导出来你不能说孩子是有句话来说说孩子人人都是天生哲学家是天生但是这个天生的能力需要被引导出来如果你没有通过很好的方式把孩子身上的思考能力引导出来那他就磨灭了虽然他可能天生是一个哲学家
但是后天被不好的这个方式影响了所以需要有更多的像我们这些人像真正读哲学懂哲学研究哲学的人我们能够去介入到其中跟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去引导他们的去给他们讲哲学的去让他们领略到有这些东西而不是天天只是去打游戏的或者去看那些短视频
您在家里面有遇到过这样子的一些冲突吗就是阅读读书跟这个其实屏幕之间的这种冲突我自己倒不像像韩敏哲他们那些人说一定就坚持一个很传统的立场说读书就是万般皆下平读书唯有读书够这个我倒不认为我认为在手机里面你也可以看书我们通过数字的媒介也可以获得智慧也可以传播知识的
但是呢就是在这个媒介或者平台上面你要有所选择它确实是两有不齐的你一杀俱下的确实绝大多数呢可能百分之五六十可能就一般了甚至还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所以呢确实要让孩子在接触这些东西的过程里面你要引导你要告诉他有些东西呢不要去看的有些东西好的你可以积极的去
多参与像您会给女儿一些一些界限吗比如说尽量少或者不接触这样子一些设备可能更多的在制约多多少少都会有因为中国这个可能我觉得评级系统确实不是很好因为我小孩子甚至会看到一些像很大人的很成人的他都能看到的嗯那就是网上可能能监控什么就确实有问题这些影响其实是很剧烈很大的嗯
我接下来想再聊一聊可能哲学跟家庭教育的关系因为当我们说到教育的时候好像就觉得说我们要教小朋友就我们的关注点重心都在孩子身上但是这一套书我觉得是非常适合大人来读
可能亲子共读甚至是大人自己先读一遍而不是把这套书直接丢给孩子说你看听说这本书这套书不错你来学一下哲学吧别来找我我不知道您这套书出来之后有没有这样子的一些反馈说大人可能他自己主动买回来看也就是说可能是丢给孩子
因为我这个书我定位是小学高年级跟初中的低年级所以呢其实孩子都可以看基本都可以看我之前看到我们院有个老师他特别喜欢这套他们学校里不是让那个孩子有课外阅读吗每周要完成多少他就拿我这个书当成是课外阅读然后他又里面摘那个金句摘了我的金句我特别感动我说我那书里哪有金句我怎么想不起来但是孩子还认真就每天在看
所以呢大人也有然后我看到更多是大人跟孩子一起看比较多的我接触都是这样包括我做活动的时候也都是大人带着孩子然后一起来聊天去谈谈那个人生或者教育里面的困惑有没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反馈可能这套书在他们的亲子关系或者家庭阅读里面有激起一些很有意思的一些然后那就很多的
有的孩子就说我接触到绝大多数就是孩子看完以后他会跟大人有一种不说辩论吧也不是较真就是他会跟大人说那我们要讲讲道理大人心里一惊觉得吃绑命了那是这样的学哲学真的就是这样学完哲学以后这个人可能他的生存的方式或者沟通的方式就不一样一般的人他会觉得身边的人这样做我随下大个用
我这个哲学学校这个人生的成功可能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于哲学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经地义的所有的东西都要放在我的思考的天平上去质疑一下要审判一下是对待人是错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呢他看完哲学当他思考能力一旦发动之后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就跟以前不一样你一开始确实会觉得不舒服
你会觉得你以前就是一个小不点然后什么都靠着我你还跟我辩论但是这真就真的人和人之间不论他是大还是小其实都是平等我们就是要有这样一个原始的一个立场无论他看上去多么弱小可怜无助但他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可以给他帮助你可以给他保护但是你不能打压他你不能否定他他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独立声音的权利跟自由
所以我觉得对家长来说其实是一个挑战虽然可能口头上会说大道理我要尊重每个孩子尊重他的独立性但是当真的孩子去跟你发声一些他要讲他的道理要坚持他的想法的时候可能更现实层面的要去看我能不能压住我的这个我要去镇压他的权威感还有就是说其实大人我们一般生活里都比较累的
有的时候就会觉得烦所以呢所以我写这个书我也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就借这个机会正好大人跟小孩都很累的嘛小孩也很累喜欢作业但是你看看这个书坐下来谈一谈的他可能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心灵沟通的机会他是个小小的港湾他比你两个人坐在那里大眼都想想然后吃个苹果喝一杯饮料
那可能你时间也过去了嗯但是如果大家坐在一起读一下这个书讨论一下啊哲学是大用啊人类为什么自由啊为什么要管着你啊嗯就这样聊一聊也不一定要什么结果嗯可能这个长此以往慢慢呢可能他还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嗯你可能以前没有想到嗯你可以这样去做对可以这样去生活当然最大的问题也是他的生活已经惯性化了嗯
我回到家我也觉得我早上起来我就写论文你要打扰我写论文我觉得你是大逆不道但是我觉得有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放下笔放下书跟孩子一起去度过这段时间对吧你会发现你可以走出自己的那个轨道发现跟他有一些沟通有一些碰撞所以这对大人也是一个改变去走出自己的那个茧
去看到更大的这个人生对的所以其实跟孩子进行讨论甚至孩子会甚至可能有一些小小的微型的冲突它可以是一种家庭的制时上的活动对就是你用这个冲突这个词呢是对的但是呢其实当我写这个书的时候我恰恰想用哲学的方式去解决出
因为在日常生活里面大人跟小孩子之间经常有冲突肯定有的甚至所有的事情都会冲突的小孩不服你你一定要管他那动不动就吵起来就打起来了然后就不欢迎散了但是如果有了哲学你会发现很多冲突绝大多数的冲突可以很好的被解决
因为他会坐下来跟你谈嗯你也会坐下来跟他聊嗯你们平等了嗯然后我们是通过语言不是通过力量那通过力量的话小孩子是不能跟你抗衡但是如果通过思想通过语言他可以跟你平等地沟通跟交流嗯那长此以往的话反而你们之间冲突会变少嗯因为当你们想发动冲突的时候你们可能会有了一个新的习惯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先谈一谈先讲讲道理嗯
对就是大家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我们谈一谈对对对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对的所以呢这个冲突可以有积极的一个方面把它成为拉近我们距离之间的一个动物对的对的
那您刚才提到的就是其实尊重孩子这个也是我很想再 cue 一下书里面您也提到一个卢梭的教育理念对的卢梭也是我非常亲近的一个理念然后因为他也有很多关于
对于儿童教育的这样子一些看法您有做了一个概括我就读一下对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保障孩子的自由实现他的人类本性同时把它塑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其实会蛮好奇随着人的成长不同的变化可能在求学的时候
儿童教育啊这种问题可能未必会进入到脑海不会去思考这些随着您的人生阅历的增加进入婚姻然后成为父亲我不知道您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再去接触到卢梭的这些理念的时候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是的你说的很对对包括我对卢梭这个人的也有一个观念上的专注
以前就是我在读哲学就是做一个学生读哲学的时候我觉得卢梭是很差的没什么哲学基本上都是一些散的你这些东西我都能看懂对而且很平时的我们当时你知道学哲学的学生最喜欢把自己搞得云里雾里很高兴说一个词你都不懂就证明我是很厉害的而且我看一本书你看不懂
就是年轻气盛就把学问当成了一个什么当成了一个标榜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学问如果你是标榜的话它就变成障碍学问应该变成沟通的纽带而不是障碍应该让别人去接近你去拉近你而不是拉开你跟世界的距离这个不说所以我以前就读甚至我觉得卢梭这个人人品有问题我中学就读了他那个忏悔录我发现这就是渣男嘛啥意思是
但是后来慢慢的就是当我写这个书的时候我真的又认真地读了大概两遍从头到尾读了两遍爱丽娅真的是非常非常棒我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它没有任何的故弄玄虚而且它真正关心孩子它每一步都跟孩子在一起
他会觉得我怎么样能够去让这个年轻的生命保持他的自由就是说在社会契约论里面大家都知道他说那句话人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大家没有想过我们每个人都是枷锁
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大人每个大人都想把各种各样的枷锁施加在孩子身上所以我后来就反省一下自己我从小到大给他提供那些东西到底是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的这个成长还是为了去压制他给他提供那些我认为是便利但实际上是不是恰恰给他起到的一种阻碍比如大家知道小时候那个刚生出来的时候呢各种各样的这个怎么抱啊床上放什么东西的不能撞到这个不能撞到那个
所以卢梭这本书我是把它当成是我这套书里面其实最核心的一个理论的来源包括它这个自然的概念三轨度物质的自然心灵的自然跟社会歧乱的自然历史的自然
还有包括他讲那个率性教育虽然率性这个词是来自中庸但是我上个月去长春开那个率性教育的会很多人都会把率性这个东西跟那卢梭的这个自然本性把它联系在一起率性就孩子身上有些叫天然对你要把它展现出来
当然如果警告孩子自己的话他是很难顺利展现出来的因为他各个方面的能力首先不成熟而且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所以大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就是给他提供不是一个一个堡垒而是各种各样的这个渠道让他的东西去实现出来当然应该观察孩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这个
表达的方式他的情感的方式体验的方式他的能力在哪里他是喜欢音乐还是喜欢物理大人就是要成为孩子的观察者跟朋友然后一点点的就是让他成为他真正能够成为的样子而不是要把自己头脑之中那些什么成功的标准那些书在洗把线然后那些东西把它压在孩子身上所以这是对我最大的一个启示包括现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
就是首先我要知道他要什么他不要的东西我就不会印刷给他比如身边很多的人说你要不要学个什么东西啊学个这个学个那个的但我真正去问他他喜欢比如他喜欢画画那我会从各个方面去帮助他但是他不喜欢数学那我一定要给他报个班去学数学就为他考了几分那他人生会很痛苦所以这也是卢梭对我的一个影响
可能以前呢我也觉得小孩就是应该给他提供各种各样无微不至的物质的财富最好的最好的对不能输给别人我家的小孩就是世界上最棒的但今天我觉得其实这个是错误的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当他成为自己的时候他就是最棒的而不是当他活成别人的样子活成他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他不是最棒的他很悲催的他失去了自己所以我觉得大人应该是这样
今天大人也是今天很多大人也是把他人的成功的标准当成自己的所以我觉得卢梭这本书真的是大人应该好好去读一下他是所有的人
去找到自己人生意的很重要的一本一个引导性的书作我觉得就是这种自然而然去接近人的可能更本源更本真的这个状态真的是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去无限接近的当然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可能圣人什么的但是你在一个不断趋近的过程当中 becoming 圣人对成为圣人
那刚才您也提到嘛就是在家会跟女儿进行一些有哲学意味的这些讨论那可能对于一些爸爸妈妈来说就觉得我又不是哲学专业的就算我看完了这本书可能我也未必知道该怎么去跟孩子讨论我是不是也得再去上个课呀或者说会不会我跟他越讨论越歪呀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如果面对这样子的
父母的话您会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是的你说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尤其是在儿童教育它涉及到教育者本身的这个能力的问题对因为我是在巴黎高市学嘛我就有个深刻的一个感受在法国是那些大学就是非常好的学生像萨特啊像德罗斯他们毕业以后去教中学去教小学
就真的是哲学家一级别的这个他才能够下到这是他们的一个他们已经很懂对就你已经很懂哲学然后你才能够深入浅出而不是说你自己我就看两本教材我自己还是半吊子我怎么去教这个儿童的所以呢我觉得改变这个状况从体制上来做是不现实的中国你说博士生
去教中学小学他也不干的虽然可能待遇很高但是他还是想做学问的比较多所以呢还是从从每个人来入手吧我也不能说要求别人做什么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我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场合跟机会去给孩子讲包括我现在跟福蛋他们在策划一个课程给孩子去讲哲学的
所以一定要我们这样的人去走出来就我也不吹嘘自己懂哲学了懂一点吧或者至少比绝大多数人懂一点那我就应该去走出来然后用我自己的学识去回馈因为这是我们的使命跟责任学者嘛学者你学这个东西的目的为了是什么不是为了
平时上或者这个翻了文的你学这个东西会服务社会的对所以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两个维度来讲就是一方面是要哲学研究的学者其实更多的是走出来然后还有一方面就是可能对于家长来说他跟孩子去进行一些沟通的时候不是抱着我要把这个学通了学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才能跟你聊而是可能日常的对话里面
做一个契机对他只要真诚地去聆听孩子的想法大家非常坦诚地放松地去做这样子思想层面的一些沟通其实就够了就他不需要摆出一个我比你懂所以我来跟你因为你真的不懂对对对在日常生活里面那些就是说对哲学没有没有
没有学过或者没有了解的家长你随便试试我们讨论一个什么是生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快乐的什么是自由随便你抛给他们你会发现家长什么都说不出来但孩子会给你很多很多的答案所以
所以在这个方面其实就是真的是相互学习家长都谈不上是教孩子因为你教不了哲学你是教不了的所以可能就是家长自己放平心态是那在哲学或者是其实在任何一个这种学科面前我跟孩子一样都是孩子对用这个心态我们再去做交流跟沟通就重新比他明确就是我也生成了
通过这个对话让自己也变成像儿童一样有好奇有天真也很纯粹所以这会不会其实才是让哲学讨论成为一种愉快的家庭活动的前提对我也跟很多的家长包括听众包括读者朋友我也表达了这个意见就是通过这个书是拉近你们的距离
而不是说又多了一门课好像说一个教材每天要排半个小时你又多了一门课还是说我已经上了很多班了你又给我搞了一个东西那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我们回归一下生活日常想问一下您最近有没有跟女儿一起在读一些什么书因为女儿现在也稍微大一点了她有没有最近在读的一些作品你们有展开一些讨论的
最近因为他刚上了一个六年级这个我也最近聊天的这个机会比较少因为吃完饭就上去做作业做到这个九点就十点钟甚至都很辛苦所以呢他最近在看他在看那个西游记所以我可能跟他谈了一些西游记相关的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
因为孙悟空他是一个无法无天的这里面也涉及到像命运啊像自由啊对对而且涉及到权威包括唐僧是不是能管着他的而且里面也包含像宗教跟理性思考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神明呢他问这个孙悟空如果会飞的话他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直接到西天去呢也涉及到像时间空间很多的问题也可以去聊
但是我也很遗憾就是大家都变得很忙连谈哲学的时间都很少没关系我觉得只要这个种子在可能有的时候日常可能两三句话也是很珍贵的沟通了是的让哲学变成生命里面的火花吧跟灵感的这也是对于所有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好的呀那谢谢江老师的分享我们今天的播客就差不多到这里结束了也希望听完这一期播客的朋友呢作为大人也自己去了解哲学这一门学科然后可以跟孩子一起去进行一些平等的讨论好那我们就跟大家说拜拜吧
感谢这个一曼感谢大家的这个收听也希望未来有机会啊跟大家在线上线下更多的交流交流人生交流哲学好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