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 bubble rap 泡泡纸我是兰
我是嘉宜,我们是在伦敦和洛杉矶学习生活工作的艺术策展人在这档节目中,我们分享艺术与生活中被泡泡纸保护的珍贵时刻和带给我们捏爆泡泡纸一样感觉的解压瞬间那么这一期呢,我跟嘉宜终于是在一个时差录的了
真的我们终于不是一个刚起一个晚上要睡觉的状态现在是同样的疲惫的夜晚我应该还有一点时差吧我是两天前从伦敦落地的上海然后马上坐火车来到了山东屈服
如果不是因为要去这个地方我都不知道那个字怎么念孔子的老家然后现在是在青岛青岛好好听起来好舒服我是一周之前飞的首尔
所以理论上来讲我现在应该没有时差了但是因为这周实在是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还是稍微有一点晚睡早起因为上周就是有几天我就五点钟就要起来所以我到现在还是有一点
微微时差但是就是一个变成一个被迫健康作息每天七点钟就起来你说是在韩国还是在曼阿密的时候在韩国的时候然后韩国跟北京还有一个小时时差
对我们这一期也是打算围绕着嘉宜的这段时间的特种兵旅途来展开对因为其实嘉宜之前还在迈阿密因为有一个跟 Untitled Art Fair 有关的工作嗯
是的 是的 是我这个学期期末刚刚结束就甚至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然后就因为有这个工作机会正好是在 Miami 的艺术周嘛就巴塞尔的这一周然后有很多的活动很多的艺博会就想说刚好有这个机会想去看一看所以我就有了我的第一次 Miami 艺术周的初体验
然后再接下来又飞到韩国也看了一些展览虽然没有看很多但是感觉也很有意思正好就是两个连起来因为我感觉这次在迈阿密我也关注到了比较多的韩国艺术家和韩国的画廊所以正好这这期就这个两个连起来可以讲一讲看到的艺术那我就从迈阿密开始讲起好了我不知道蓝之前有没有你之前有没有去过迈阿密我这是第一次去迈阿密
你之前讲过有一个 LA 的酒店展览那是在 LA 虽然这听上去好像迈阿密会做的事情我之前是很久之前去的迈阿密大概是大二的时候吧然后当时去就是纯玩纯去度假的
然后就在海边的酒店里躺着没事的时候就去那个 design district 那边逛逛街买买东西然后还去海边做了一个类似海上滑翔伞的那种就是有一个人骑着摩托艇然后我跟我朋友就是两个人并排坐在一个像滑翔伞一样的装置然后就在海的海上的天空低处飞
对这次我去迈阿密因为艺术周他可能大多数人当那周在的都是去看这个艺术相关的东西的然后同时有
四五个博览会同时在进行你就感觉无论走到哪儿都是跟艺术多多少少沾点边我参加的就是我在这个画廊参加的这个博览会 Untitled 它是在 Miami Beach 跟机场不在一个岛不在城区的那个岛在那个小岛上然后这 Air Basel 也在这边然后但是在主岛上还有另外两个 Fairway
然后这边还有另外一个所以就是至少一共是有五个 fair 在同时进行然后 Miami 就是我出了机场的第一印象就是超混乱人超级多然后 Miami 因为
我们的大学不是在美国的南方吗然后感觉已经脱离了那种南方气质很久了然后一出迈阿密机场我就感觉仿佛回到了 Nashville 就是感觉车都很大很高然后一个个都是皮卡对对对然后就是都要爬到那个车上去的那种感觉然后那个车开过来的时候你都要仰视那个开车的人我上次在迈阿密打到了 Uber 也都是嗯
大皮卡那种对都是很大的车他打在迈阿密我有感觉在 LA 你打一个正常的就是 Uber 不是 XL 的就正常 Uber 的话他一般就会来一个那种小轿车然后你打 XL 可能就会来一个那种
SUV 小一点的 SUV 就也算 XL 但是在迈阿密就你随便打车就是一个小一点那种 crossover 的那种五座 SUV 然后你如果打 XL 的话就基本上来的车就像那种保姆车一样的车超大
不会给你来一个 Limo 吧应该有很多 LimoFancy 的那种长车然后我对迈阿密的第一印象是迈阿密非常像我印象中的三亚就是我没去过三亚就是海也是那种很蓝的海就是迈阿密的海和洛杉矶的海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很蓝很蓝我第一天到展会现场我会注意到这个是因为 Untitled 的那个
展会的那个大帐篷搭在了沙滩上然后它对着海的那面就全是玻璃窗是它的就是吃饭的和咖啡厅正好对着海然后你从那边走过去就是非常非常蓝的海然后也没有很大的浪因为洛杉矶就是
海岸线一个是有浪一个是海水的颜色就是那种那种黄黄绿绿的反正不是不是很蓝的那种海的颜色然后迈阿密就是感觉又平静又蓝然后衬的那个沙滩也白白的就有点像三亚然后然后呢它是靠近海边的地方都是比较平的房子没有很高然后
稍微往里面走一点就有那种很高的高层公寓然后是那种 360 度海景能看到就是绕着一圈到阳台的那种都是 potential collector 的家对对对出去就是一个大海景露台正好能看到但它其实离海有一段距离就是一个高层建筑
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巴走会办在迈阿密的原因吧是感觉迈阿密的购买力还是蛮强的这次就因为我感觉我是第一次然后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做好准备一个是期末好累然后一个是到了那之后就感觉被艺术密集轰炸然后我就是嗯
比如说一天在展会忙完了然后去看另外的展会我就基本上是会一天就有半天在我们的展会上有半天出去看别的展然后到晚上一般不是会有很多活动吗然后就完全活动不了我就只能躺着就是 party 不了一点然后我老板就去 party 然后他就回来就跟我们讲说他就比如说他去一个餐厅吃饭然后那个餐厅的老板就会今年在
巴走就是收五件作品每年就在巴走收五六件作品这样就迈阿密有很多这样的场所就感觉购买力就是非常非常厉害哇我感觉当时我去的时候因为上一个我去的这种相对比较大规模的展
博览会是 LA 的 Freeze 就感觉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就讲到这个艺术周最主要的展会就是巴塞尔这个从瑞士发源起来然后现在在巴塞尔就是瑞士的巴塞尔然后迈阿密香港和巴黎这四个地方每年进行然后我一进到这个它是在迈阿密 Beach 的这个一个大
convention center 就是会议中心进行然后我一进去它是有一个这个扶梯然后你要走到下面去但是它前走扶梯之前会有一个这个平台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展位然后我一走进去就是给我吓给我吓呆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画廊的展位你还拍了一个这种全景的 panorama
对我到时候把这张全景图给大家放在那个 show notes 里面你可以点进去看然后你就想象这个整个展现在你的眼前真的是一个很吓人的场景你可以看到所有的
展位的灯然后这些人就是我觉得这种这种场面其实其他的行业也会有就是比如说那个科技展啊或者是一些其他行业那种产品展销会的感觉但是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象过就是艺术也是可以这样被展示和这样被卖的就是完全
非常成熟的商品化的艺术的展示和交易的方式然后来我看迈阿密巴授这次有将近三百个两百八十多个画廊参与然后因为都是大画廊所以他每一个画廊的展位都有就是至少有两个方块组合起来所以就很大然后当你走到下面就你走进这些展位的时候
你就相当于和这些画就变成平视的关系了嘛然后你就一个一个看过去但是 200 多家画廊你就想看一会儿就已经你就感觉没办法那么仔细的看我就走过去一路走过去一路看我就已经感觉完全被就是这个艺术品过度刺激了我的感官
而且我觉得就是乍一看这个图大多数奈阿密的画的风格都非常的 colorful 都是很多色彩的那种对是
我今年就是比较主要的在关注一些非绘画的或者是非平面的作品因为就是我当时走进去被吓了一跳之后我就跟自己说我总得就是给自己一个命题要不然的话我走下去就完全迷路了的感觉然后我就说我想去看一看今年 Bazzle 在展什么就是非绘画或者是装置类的或者是非平面绘画类的作品然后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
然后我感觉这也是我今年如果明年我还有机会再去或者去其他的展会的话我应该会更提前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这些画廊在展什么因为今年确实是没有时间做功课然后进去就像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头绪的走到了二八走的对真的像走进了大卖场一样就完全凭就是可能你能看你能认识一些比如说
就是有一个画廊展的就是 Alex Cass 的作品然后就能看到他的作品然后就知道这是谁然后你可以去问问他的价格然后大概去了解一下你想要了解的这些东西之外其实你没办法做一个很宏观的对这个 Bazzle 这次展的东西有一个很宏观的判断
然后后来我回来之后又看很多的专栏写的内容包括很多的就是成交记录的报道发现这次 Buzzle 其实有意思的作品远远比我当天看到的要多但是我当天就是已经装得很满就没办法再继续往里装了的感觉
那你觉得参加 Buzzle 的画廊跟参加像 Untitled 的画廊就是有什么区别吗因为感觉很多然后 Buzzle 的是不是还是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大中型的画廊然后 Untitled 的话就是一些 emerging 的小画廊是我觉得一方面肯定参加 Buzzle 的画廊从
规模上然后到包括他带的艺术家的这个知名度上都是相对来讲比较高的然后他的作品单价也会比较高然后其他的这些相对来讲小点就是在邁阿密艺术州巴授下面的两个 fair 就是 Untitled Art Fair 和 NADA 就是 New Art Dealers Alliance
这个它是一个联盟然后它每年会在纽约和迈阿密办这个艺术博览会然后包括在洛杉矶的那个就是酒店里的那个博览会他们也有一部分的参与和这个组织的这个空间所以
就是这两个展会是在巴授下面的然后他们带的这些画廊就是一些相对来讲比较小型但是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然后在做比较年轻的艺术家或者是比较相对来讲才
处在没有那么成熟期的艺术家的作品然后但是其实我觉得单纯从作品的分类上来讲 Buzzle 反而可能会更多元化一点因为可能 Buzzle 的客户不光是想私人
藏家也包括一些 institution 就是机构博物馆这种收藏也包括比如说像一些商业类的比如说餐厅啊然后这种大型的酒店啊地产商啊这种收藏所以它可以容纳的东西就比较多然后一些装置包括一些雕塑然后一些视频类的作品然后一些可能嗯
在私人藏家看来它摆在家里面不是很适合的作品在巴走也会有展示但是像在其他的展会其实更多的画廊做出了选择还是选择一些就是你可以放在家里面去展览的作品
但是也有例外我们记下下面也会讲到就是有一个这个行为和这个类似雕塑放在一起的这个作品今年在 Untitled 也是我感觉非常跟我们两个都非常有缘分的一个展位和一个作品是的不过大体来看我总感觉 Art Fair 还是一个为了让藏家挑选购藏作品更方便而
行程的一种活动就是把所有的画廊和所有的选择都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就一周可以逛到
所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再进行购买是我这次逛的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就是感觉把画放在艺术博览会去展示和卖就是我后面后面发现很多艺术品它其实本身是挺有意思的但是其实它展览的这种方式就让它脱离了这个艺术品本身的创作空间和可能我们本身在
美术馆或者是画廊空间里面还有一定可能性去做它的展展览的这种 context 这种语境跳脱了这两个空间这些语境之后这些作品就是没有没有我们在外面看的那么有意思就感觉这些作品需要
非常非常出色才能在一个艺博会里被人看到其实很趋于扁平化然后我就觉得一些画廊会选择带一些装置或者说是巴走本身
因为这张照片你前面就有一个很大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装置也是为了去激起一些话题或者说是还是把艺术放到艺术的语境里面去讨论而做出的一些选择吧如果全部就只有画的话我会感觉会变得特别的
商业化因为我我感觉就是画的它的那个 displayability 就是那个可展示性会比就是其他的媒介啊都要更强一点是今年其实我感觉巴掌一方面嗯
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我们接下来会讲我们先把坏的都讲完然后再来讲看到的有意思的东西我感觉就是翻旧作品的现象就是非常非常多一方面我之前甚至都不知道 Buzzle 是就是一级和二级市场混着卖的就是
就是它有二级市场的销售然后也有一级市场的销售很多大画廊也带了很多就是已经去世的艺术家的作品来然后或者是在很多场合下都展过的所以比如说比如说嗯
就像这个装置图片里的装置应该是 Buzzle 的一个 special project 就是 Buzzle 在这个展场的不同的位置会有一些这种大装置的作品它并不一定是画廊干了卖的是更多是就像你说的给它增添一些这种艺术氛围感然后其中
大概可能有不到十件这种特殊特别项目的作品然后其中一件就是我之前应该给你发过但是我到时候也把它放在 show notes 里面就是朱金石的那个宣纸的一个半圆形的桶的那个作品那个很大的一个装置像一个隧道一样的那件作品而那件作品真的已经很多很多年了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它应该是
2019 年在洛杉矶的 LACMA 一个展览上看到他但是如果他能在 LACMA 展就意味着他那个作品做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能就是 2000 年初 2000 年代或者 2010 年代做的作品然后这件作品就至少我知道他展的就已经有 LACMA 然后威尼斯少年展然后这次又展就是感觉嗯
然后这次很多的作品都是今年在威尼斯创建展展过了然后又拿到这边来展的作品好像显得做这种装置类作品或者是一种非绘画类作品的
这种灵感和创意没有那么多一样但其实我感觉只要就是你去挖这些资源还是会有很多很多的新作品可以来被大家看到的但是反正很多画廊包括这种特别单元的策展人还是选择把这些机会给了就是已经他们觉得很有把握的这些作品
就是还是选择把这些机会留给了一些已经 established 的艺术家而不是去做一些像 emerging artist 中 commission 去保守
是 不过也可以理解了就是最近这几年经济差到这个地步然后我最近在看今年 Buzzle 的一些销售的回顾就是大家都反映说今年的 Buzzle 其实从销售上来讲会比今年的其他展会就 2024 年的其他展会然后包括最近几年往年的 Buzzle 会有一点点开始重新变好的趋势
感觉这也是一个好现象希望就是在销售的情况变好了之后可能创意上会有越来越好的趋势吧不过我感觉这次我还是有关注到一些就是相对来讲比较小型然后但是比较小而美的作品或者小而有趣的作品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分享两个就是很巧的是这两个作品都是韩国艺术家的作品
第一个要分享的是一个非常美的一个吕质的雕塑这个系列的这个系列的作品
整个呈现的艺术家想要呈现的效果是自然化石然后这个艺术家叫 Yunhee 然后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是觉得这个作品的样子是一个金属的不规则的一个像有点像那种给我感觉有点像那种荷花的叶子或者是莲蓬然后有一点点凋谢了的感觉它边上有一点点发枯的感觉
不规则的形状但是它向上的地方是很锋利的很多小尖尖然后可能你凑近看会有点密集恐惧症的感觉但是你从远处看它是一个很美又锋利然后又有一些自然的感觉然后又感觉非常的 organic 的一个形状然后当时就是这件作品
给人整体的气质是那种相对来讲比较独立然后其实在整个展场里面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然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下这个作品这个作品的艺术家也已经
70 多岁了他是 1950 年的艺术家然后他这一系列他的很多作品是和自然相关的然后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他是利用自然的重力完成的他是在一个就是他在一个空间里面把这个金属融化了之后把金属
从一个空间往上抛然后再让这个金属下落的过程中凝固然后所以它下面会形成一个有一点点聚拢的状态然后它不是平的然后慢慢的然后在上面往上抛的时候到最高的点它会有一个下落然后它就会形成一个尖尖然后慢慢的就会形成这种很多尖尖向上的这种样子
我其实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因为我看你写了一部分的这个简介然后也说它像是雨嘛然后我就在想它是不是描绘的不是雨滴本身而是雨滴到水面上水面积起来的起来的那个小浪然后就有点像是雨的负空间的感觉
是的 是的 是有这个感觉而且他这样子就是把金属融化然后上抛让他慢慢让他就是经过冷却然后形成这个雕塑的感觉也像是慢慢的形成了一个他把它叫做时间的化石就是感觉记录了这一小小段的时间还是一个蛮诗意的这么一种表达我好喜欢这种气质的作品就感觉简直是
就迈阿密巴掌里面的就是可以让你呼吸让你的精神休息的一个地方对而且就是我感觉这个作品在巴掌里面算就是我感觉也是因为他是一个韩国华朗然后又是一个女性艺术家所以他的价格就在我看来打的还是蛮低的就是这个这一件作品应该大概有
不到一米可能也有 90 厘米的直径然后整个就是它是三件但是一件一件卖的然后每件大概是四万多四万五以上大概四万八左右一件 dollar 感觉是 buzzle 的价格是但是属于 buzzle 里面我觉得还算便宜的
哦这样子吗嗯巴作的大话太多了就是他的那个 size 太大了然后另一个我当时看过去就是
非常吸引我注意力的因是因为我之前有在网上认识过这个艺术家就是看过他的作品然后这次在现场看到就是一个也是一个韩国艺术家叫安泰文然后他的他在网上的名字我不知道怎么念但是他是 p p u r i 对
然后他的作品很多是用他的猫的照片然后把它覆盖在一些
就是日常用品建模打印出来的这个 3D 物品上然后他就这个艺术家他其实主要探讨的是关于这个数字时代 2D 和 3D 之间的这个关系现实生活和我们从数字建模然后再打造出来这些物品之间的这种
神奇的关系和有的时候会让你觉得非常超现实甚至有点不舒服的这种感觉很多时候大家可以看 show notes 里面的图就是这个猫本来可能你期待这个猫是一个猫的形状但这个猫被覆盖在比如说一个板凳上或者是一个一个
它有把猫打印在一个蛇的样子上然后把猫打印在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上面一方面就是感觉像比如说你把一个 3D 建模之后你给它一个那种地图的那个叫什么就是皮肤一样的东西你把它直接盖在上面它就会直接覆盖整个东西给你出来那个出图的效果
然后我也很喜欢他说他有这个猫的灵感是因为很多时候你拍猫的照片然后因为那个猫他的自己的姿势然后包括他跟他背景的关系你就会觉得那个猫本身就已经不是猫的形状它就会呈现出一种非常神奇的形状
我觉得有的时候我拍 Lava 就是我的猫的照片有这个感觉尤其是因为 Lava 是一只全黑的猫所以它经常会把自己折成一些神奇的形状然后给你造成一些很神奇的视觉误差它的这只猫其实是它
自己养的猫然后呢他在 instagram 上面还专门给他建了一个账号叫做 king of the cat 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然后他的这个猫猫的表情就真的有一种就是嫌嫌人误扰的感觉
是就很代表了一种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而且我觉得你放的这两个艺术家就是感觉 kind of 就是概括了韩国的当代艺术的两种气质嗯
然后呢这位艺术家的这只猫我之前也是去年的时候在伦敦见到过他的作品当时我就特别特别喜欢然后他当时是把他的猫猫的图片覆盖在了一个圆滚滚的但是是去于立方状的那种石头
石块上面然后呢两个腿像是板凳的脚一样就是四根柱子然后立在那里
就特别可爱我当时看到这个就特别想拥有然后我就觉得就一般你可能把一个打印的东西覆盖在什么东西的表面就会很有塑料感但是我觉得他的东西就不会给我这种感觉对他的东西就是感觉很有意思对就反而有一种就是说不上来的那种像是从游戏空间里面被直接在现实世界里面立体化了
对你就会其实我感觉你跟他的作品共处一室的时候你会怀疑你自己在哪因为如果他的作品在这个展这个展位的各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想我到底我到底是不是在一个电子世界里因为他跟现实世界实在是跟你脑子里的现实世界差太多了而且他就是感觉那种空间被扭曲了然后人处在一种要被分裂的状态
然后你看着这件作品就感觉自己所处的时空也不是正常的那种重力或者说是空间关系是就真的特别有意思我觉得是另外一种超现实就是电子世界的那种超现实是的然后说到 condo 我觉得就是近几年吧我没有看到过太新的那种二
Art Fair 的形式嗯康德我觉得是我觉得最近新出现的一个博览会的形式它其实不算是博览会它更算是 Gallery Weekend 但是它的这个模式很有意思有伦敦一家叫做 Carlos Carlos Ishikawa 这家画廊跟其他画廊主理人一起发起的这么一个长达一个月嗯
不同地区的画廊相互合作在伦敦的空间办展览的这么一个项目就是伦敦的画廊会统一在那段时间里把自己的空间的一半给到那个海外的合作画廊然后呢邀请他们过来跟他们一起办展然后所以往往都是一家画廊会有他们自己的展览然后
还有一个合作画廊然后同时在空间展出然后带了他们的艺术家过来办展这样子所以其实我觉得他的策展的可能性就更高一点嗯
对因为你可以利用那个画廊空间去做一些更实验性的事情而不仅仅像是在 Art Fair 里面就是大家都是在临时搭建的那个三面墙然后一个小空间里面摆出一些一定要细心的作品但 Condo 的话就更多能够更
有一些实验性的策展是这还挺有意思的希望他能在其他的城市推广我感觉一个画廊其实有一些新鲜的气质注入进来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感觉画廊做久了每个画廊都有自己的气质然后有的时候也会觉得有点没有那么有意思那么在你还有看到其他什么好有意思的装置吗
对 这两个是我感觉我在 Buzzle 看了比较有比较有就是当时比较有共鸣的然后回到我自己在那个 Fair Untitled 也有两个我还蛮喜欢的装置和这种比较新兴的这种画廊和作品一个是我从来其实在这次这次参加这个
然后都是跟嗯
声音和自然有一点点关系的然后其中有一件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件作品这个艺术家的名字叫读的应该不对他应该是西班牙语的名字但是他叫 Leonel Vasquez 然后这个画廊的名字叫 Castle Hoffman 然后这个艺术家呢他是去哥伦比亚的已经干枯的河流就哥伦比亚因为很多开采呃
然后他去找一些
找这些河流的时候发现这个河流已经干掉了然后他就看这个河床上剩下的石头发现这个石头上本身是就是坑坑洼洼的是因为这个河流的水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不断地冲刷它然后让它每一块石头上留下了特殊的痕迹然后这些痕迹好像就是乘着那个流水的声音的感觉他以这个为灵感然后
去创作了一个声音装置其实这个声音装置你说它简单它也很简单它有一个木头的底座这个既是它的底座又是它的音箱然后呢它像那种黑胶唱片机一样的有一个有一个这种这种把
这种针然后这个针的底部是一个木头或者石头的一个小球然后这个小球会这个针会转然后这个小球会摩擦这块它从这个河床上收集来的大石头然后发出这个声音然后这个声音会顺着这根针的振动传回到这个底座里面
然后再根据它设计的这个装置通过它的一个金属的喇叭传出来所以你就会听到在它转的然后它有个电击它就会一直转然后它转的这个过程当中你就会听到这种就是
石头磨石头或者木头磨石头的声音然后其实听久了它就有它自己的韵律因为这个石头有的地方是高的有的地方是低的然后它就有一种韵律然后有几个放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就会有一种像流水的声音一样的声音哇 我感觉
就是以你的视角就可以 curate 出来就是这个 art fair 里面不同的主题我觉得你说的这个艺术家跟第一位艺术家就可以就是在一个嘉宜策展的 section 就叫做时间的雕塑哈哈
是我感觉真的这是每个人的审美这也就是我感觉 Buzzle 需要提供那么多画廊那么多选项给大家选的原因就每个人的审美和每个人的偏好真的好不一样我发现就是不管我去哪好像都是喜欢这一挂的作品我其实也是就因为我感觉这一挂的作品就很识异然后我觉得它触及的东西更普世性强一点
是的时间自然我觉得也是更能跟我产生共鸣的东西是这个作品就是我当时就也很喜欢然后这个作品的价格只要上一个的就是前面那件作品的十分之一它只要五千块了
五千刀五千刀还可以考虑一下连台子都给你的吗对一整个都给你对它是一个一个 unit 卖的就是我在里面放的这个图应该是它在波格大的画廊里面展览的时候的装置它当时带到 booth 应该带了三组就是三个六边形
接下来一个画廊是我当时看到这个画廊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个画廊这个画廊的名字叫 Zyre Smith 在一博会它不是画廊的名字然后展位号加上它的 location 然后就是 Zyre SmithNashville, Tennessee 然后我就觉得没有之前没有听过这个画廊因为我们在那生活那么久然后去那些 art 那叫什么 Nashville 有当
就是那些 first saturday 什么都是去看一些很奇怪的东西然后就感觉每次看的东西都是怪怪的没有见到这个画廊这个画廊这次带了作品当时我看到这个作品我是因为看到这个画廊看到这个作品然后后来我才去跟他们聊的天是这件作品是一个伊朗裔的艺术家然后一个他是一个行为加上多媒体多
多美才的艺术家然后他的这个其中一件作品叫 Bite 就是咬这个动作他就是用他的牙齿然后在一个陶的这个盘子上咬出他这个盘子边上的花纹然后这是他的一个行为然后在这个展览的现场也展出了
他舀出来的这些盘子然后这个艺术家一个是因为他做的这个行为其实确实就是挺震撼的因为他是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然后包括作为一个伊朗移民然后他用他的
自己的生物生理器官就是牙齿来 make marks 就是 make marks 一方面是就是它实际上在咬下去产生这个咬痕然后留下它的 DNA 也好然后留下它的这些生物痕迹也好另外一方面就是 make marks 也是就是留下
就是在英语里面是就是留下自己的留下自己的痕迹然后留下自己的做的做下做出的这些事情的这么一个行为然后他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他的出发点又是他代表的是可能历史最不容易记住的这些群体然后怎么通过这些群体的视角来发声让这些声音留在
历史里面然后包括留在比如说留在一个这种实体的物体里面变成一个可以在历史当中流传的这么一个故事和这么一件以后考古发掘出来这种文物也是我感觉这件作品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
就是我就想起来就 Maria Benjamin 她在一本书里面就对于那个女性的家务事有过一些描述然后呢当时她讲的就是说就是有一些劳动她的成功与否是看她的不可见性因为她的劳动的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消除就 self-erasure 的活动比如说像是很多清洁工她干的工作
的工作目标就是让环境干净整洁而环境的干净通常是不会注意到劳动的存在的因为他们的劳动的目的就是去让大家看不见
它的那个痕迹对吧是这些劳动的成功标志就是让它自己消失而就比如说像是我觉得很多之前的陶艺呀或者说是很多类似的这种 craft 嗯
他的本身就是让自己的温度或者自己曾经在这个器皿上留下的痕迹去消失你要把它打磨得很光滑你要把它就是尽量做得完美就是不让它带有人的痕迹然后我就觉得他的这个作品就是通过把自己牙齿自己身体一部分的痕迹留在这个器皿上也有这种很诗意的去反抗他这种 self erasure 就是被遮蔽的劳动这样子的概念
是的然后另外一个当时注意到这个艺术家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实这个艺术家是我和蓝本科的大学的教授但是我是没有跟他一起上过课我甚至是在毕了业之后才看到他这个行为的视频的我是之前在本科的时候上了一节课叫当代艺术理论
嗯然后当时就很有幸就是因为那节课去听了这位艺术家的一个讲座因为他当时好像也是在这儿驻留还是啥的做一个教职的驻留对然后他这件作品也有当时在我们的那个 Cohen Gallery 里面有展嗯
然后是他的影像和他这个盘子然后呢当时这位艺术家就有说他觉得他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建立他跟这个土地的关系跟泥土的关系然后这些所有的做这个陶器的这个土都是他自己用手去收集过来的就是一个把自身跟材料连接的很紧密的一位艺术家是的我当时就看到了这个艺术家然后我知道他在
在 Vanderbilt 教书嘛然后又是一个 Nashville 的画廊然后我就去跟那个画廊的老板聊天我就问他说你们是不是一直在 Nashville 因为就是其实能参加 Untitled 的画廊尤其是他会敢带这种作品因为其实这种作品是比较难卖的一个是因为它
是一部分的作品是他的这个行为影像另外一部分的作品是他这个陶的盘子其实你作为个人私人藏家的话你是比较难去收藏这件作品更像是给博物馆或者是给那种更需要他的收藏价值而不是他装饰价值的那种藏家准备的然后这样的画廊一般会是那种比相对来讲更
更已经比较 established 然后他不一定需要这场一博会来帮他平衡他的开支的这种画廊
然后我就去问他们说你们就是在 Nashville 多久了然后是不是一直在 Nashville 结果后来发现他们是其实是在纽约一间开了 20 多年的画廊然后就这个 Zyra Smith 然后他们在纽约开了 20 多年之后一对他们是一对夫妻然后开了这个画廊然后搬到 Nashville 就正好是疫情那个前后就基本上正好是我们
就是有要回家然后这些前后然后呢它又在 Nashville 开始开就 2021 年 22 年开始开就一直只做 pop up 它没有固定的 location 所以我们可能就是从来没有见过它们然后直到最近今年它们才在 Nashville 有了一个固定的空间所以下次回 Nashville 就可以去看看它们华朗的展览感觉
但我感觉真的世界是一个世界好小啊就世界整个都是一个圈对然后这些其实就是这次在迈阿密还有一些其他的吧但是我感觉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感觉分享这四个我这次看下来一直会想到的作品
然后这次其实给我的感觉是韩国艺术家和韩国画廊的感觉市场占有率还蛮高的你感觉他们的气质和他们在关注的问题都还和欧美艺术家蛮不一样的也没有明显的看出来他们在学谁的这种感觉
所以这样我对韩国的艺术还蛮好奇的然后我在韩国的时候就去了两个画廊然后去了他的那个当代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你选择了那两个画廊一个是韩国很有名的一个画廊叫
对那个画廊还是挺有挺有自己的风格的然后另外一个画廊是我误打误撞去的是因为我去他楼下的一个咖啡厅想去去喝咖啡然后吃吃那个 crescent 然后就说然后就看到边上有个画廊然后查了一下还蛮有意思的就去看了一下不过那个画廊就是嗯就比较比较正常的比较一般的水平
然后就去了他的这个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当代艺术博物馆里面有两个展览是我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一个是一个女性艺术家的一个超级大展它里面有 61 位女性艺术家哇我们播客的选题对我在这个展览里面就看到了尹秋真的喜和的影像和照片记录
然后包括中国女性艺术家还有肖鲁肖鲁的那个十五枪就是他后面重新做了他自己打枪的那个那个照片然后我还第一次看到其实我之前在网上都没有搜到过那段影像就是他在 89 艺术大展上真的开枪打自己电话亭的那一段视频然后这次也在这个展览里面有展出
那还蛮珍贵的对它是讲从可能 195 60 年代一直到现在女性艺术家
关于身体的讨论就是从比如说女性艺术家开始意识到女性的身体其实是一个就是开始围绕身体开始创作然后到她们开始被怎么样的规则去规训然后怎么去打破这些规训然后到后面开始讨论比如说女性的身体然后和非二元的这种
身份认同包括人际关系之间然后也有草匪的作品就跟人际相关的这种这种讨论就是感觉它是一个强
研究背景墙这种 research space 的这种展览吧然后我觉得它非常厉害的是它包括了全部是亚洲女性艺术家没有白人女性艺术家然后来自 11 个亚洲国家 60 几位女性艺术家
不同类型的创作当然这些创作本身就是从我个人的审美和就是喜好偏好上来看就是也有不同的就是水平也有稍微有一些层次但是我感觉从艺术史的角度上来看都是就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其实就是选定了一个人群然后展现这个人群的多元与广阔是真的然后我感觉确实我在看的时候就有看到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我就觉得是我们可以讲的然后我们也可以小小卖个关子把这些资源留到我们慢慢的给大家来发掘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然后另外一个展区是它韩国每年有一个叫 Korea Artist Prize 韩国艺术家大奖今年获奖了四位艺术家的一个展览然后这四位艺术家当中有两位我都觉得非常非常喜欢
嗯,就简单的可以介绍一下,会在 shownos 里面给大家放图,这个第一位艺术家叫纪扬韵,然后他的作品是非常的,也是跟身体和身体感受强相关的,然后我在读他的介绍的时候,他就是说他很多时候他作品的来源是来自于就是我们身体和心理上感觉到,
别扭和不舒服的一些感受然后他就会从比如说人在社会当中生活有哪些时候就是会让你感觉到比较不舒服然后这些不舒服的时候反映到你的身体上是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有一个一进那个展场第一个作品他就做了一个非常
也不是写实的非常让你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在做什么的这个作品他做了一个肠子打结的一个作品就把像肠子一样的东西一样的雕塑应该是陶瓷然后织成了一张网就是你能感觉到就是那种感觉肚子里面翻江倒海然后又纠结然后那种感受就非常直观的用艺术表达
表达的出来然后另外一个作品是我在双脚嘴上面这张图就是一个关于针灸的作品一个石膏的手在扎一个石膏的腿然后这个两个石膏中间可能需要就是放大看有一根细细的针然后这根针是弯的然后就是在做这个针灸正要扎进去的那一秒的感觉
其实针灸也是一个这种非常神奇的体验就是你需要靠扎自己来疗愈自己疗愈身体的这么一个过程感觉他的作品就处在一种带给你很 grotesque 感觉的临界状态对 是的
然后另外一个这个得奖的艺术家叫 Young John Oak,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念,但是他做的作品非常非常有意思,就是他这个展览的空间是全黑的,然后他的作品是一些机械作品,然后是用木头,然后用一些机械装置,用一些线,然后和一些灯连起来,他会动的一些作品,很可爱。
可以把他的名字和他作品图放到 shownotes 里面让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搜搜看他的作品真的要看到他动然后听到他的声音你才能够感受到他作品那种氛围感很像公司
攻击军电影里面那种比如说千语千询里面那个狱场里面他会有一些机械装置包括哈尔的移动城堡那个城堡本身那种又机械然后又带有生命的那种移动的感觉然后他其实这些机械的灵感都来自于他生活当中遇到的人或者是他认识的人然后他把他们的职业或者是他们
给他的感觉转化成机械的动作然后呈现在这种有一点点梦幻感觉的这种会动的这种 kinetic sculpture 里面走到他的作品前面你一下看你肯定不会想到他是一个人但是他又带着一种呼吸感和一种有生命的感觉
它是会往前走的那种吗没有它是像一个八音盒一样的那种它会有自己的一个动的一个规则除了这个之外看到了作品我感觉没有没有
特别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可能是因为就是刚刚看完艺术周然后我感觉我看完艺术周之后整个就有点从工作和学习当中就脱离出来因为去韩国也是跟朋友一起去然后再加上又要回家就感觉从工作和这个工作和学习看艺术看展览的视角切换回了
还没有开始学策展然后只是喜欢看展览的时候看展览的那种感受这是最好的感受对回北京也是我这周可能还会去看一些展览但是就会感觉不是需要带着工作和学习的脑子去看就是单纯的看一看一些喜欢的东西的感觉就还蛮好的
我感觉跟艺术有一点距离去看艺术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因为我感觉一旦你意识到了艺术它本身所在的这个体系其实跟大多数行业没有太大区别的时候你就会对它去美了其实是 是的对 但是我觉得就是
它的本身都是很美好的只不过你还是需要去考虑那些琐碎的事情嗯对的你现在也可以好好地远离艺术休息一段时间是我感觉会就是物理上远离洛杉矶然后心理上就远离了工作哈哈哈哈
感觉这个假期到时候应该还可以再来录一期假期看了什么东西因为还会在北京看一些然后下周还要去趟泰国要暴走暴冲一下曼谷少年展我会去一些比较小众的艺术目的地像是青岛明天打算去它的那个 TAG 西海岸美术馆对然后然后
成都它有个知美术馆有个展览我也还蛮想去的是哈孟寅的展览
那么希望大家喜欢听我们的又一期碎碎念然后期待我们接下来的旅行会有什么艺术故事吧是的然后如果大家对什么展览或者什么艺术家感兴趣的话也欢迎给我们留言然后我们最近都在疯狂地旅行然后
吸收养分然后我感觉等等回到洛杉矶之后就可以开始继续好好的准备一波讲艺术家讲展览的节目好那么今天的 Bubble Wrap 就到这里了也希望您能订阅我们点赞转发这期播客也可以在小宇宙 Apple PodcastOvercastSpotify 听到我们的声音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