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33. 弗朗西斯ᐧ培根:用肖像画传达一个人的所有脉动

033. 弗朗西斯ᐧ培根:用肖像画传达一个人的所有脉动

2025/1/14
logo of podcast bubblewrap泡泡纸

bubblewrap泡泡纸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收听 Bubble Wrap 泡泡纸,我是佳怡

我是兰,我们是在伦敦和洛杉矶学习生活工作的艺术策展人在这档节目中,我们分享艺术与生活中被泡泡纸保护的珍贵时刻和带给我们捏爆泡泡纸一样感觉的解压瞬间那这一期呢,我们要聊到的是兰前两天在伦敦去到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看的 Francis Bacon 的大展人的存在,Human Presence

这个展览是从 2024 年的 10 月 10 日开始一直要展到 2025 年年初的 1 月 19 号那蓝也是正好赶上了这个展览即将接近尾声的这个月那这期播客我们就跟着蓝一起来

云看这个展览也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位非常有意思的英国国宝级的艺术家那么能不能先请莱莱给我们简单的讲一讲这个展览给你留下的印象以及这个展览的一些大概的框架呢好啊其实我真的了解到这位艺术家也是因为来到了英国

他真的是就像你说国报级艺术家因为经常能看到有他作品的群展和包括大家谈起来的灵感都可能是 Francis Bacon 然后和他的朋友们他也是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创作是在二战后迅速展露头角的也是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那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那个年代

二战结束后其实许多年轻艺术家开始转向抽象艺术了他们就认为具象绘画和肖像画已经过时了但是培根就完全不一样他坚持描绘人类的形象不仅没有放弃传统的肖像画反而大胆地去颠覆这一领域用一种不安的方式重构了肖像画的传统的规则

他的作品我觉得带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仿佛能直接达到观众的情感核心所以他其实在二战后就跟很多人产生了共鸣展览的前沿墙上面就是有一段他的 quote 就是他自己形容他的作品我觉得非常的准确他说

我希望我的画作看起来仿佛有一个人穿行期间就像蜗牛经过时留下痕迹那样留下人类存在的印记以及过去事件的记忆轨迹就我觉得不仅仅是概念上可能像蜗牛爬行时会留下那个年夜的痕迹

在视觉上他的画也会给我一种可能现在在拍照的时候把那个快门调到很长的时间然后人从前走过然后留下的那种残影或者说就想象一个蜗牛在一个本身的照片上面爬完之后的那种感觉对

你刚刚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他的作品也有给我一种就是我忘记那是哪个电影制片厂的那种开头的那个片头了但是有一个是梦工厂还是什么他会有一个那个转场就是他那个镜头拍他那个摄影棚的那个 studio 然后就是一个像果冻一样的那个那个感觉金色的对对对培根的很多画作的那个视觉效果也给我这样的感觉

对那么这次展览它的题目叫做 human presence 人的存在其实也呼应了培根想要表现出的那种感觉嘛这次展览它是梳理了培根职业生涯中肖像化的发展轨迹

比如他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创作了一系列名为《尖叫》的肖像画系列,然后是他生涯的重要的一部分,还有他对 17 世纪 Velazquez 的杰作《教皇因诺森时事》的这种执念也是他创作的一大灵感来源。

然后这个展览它最后一部分呢是聚焦了他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和培根为他们所创作的肖像画比如说培根的情人 Peter Lacey 和 George Steyer 还有他的艺术家好友 Lucy Ann Freud 就也是一位英国非常著名的肖像画艺术家还有 Isabel Roswell

他们的外貌和性格都深深嵌入了他的画作当中然后我后面也是去网上搜索了他们这些人的黑白照片就真的能在他的画中看到哦原来真的是他就因为培根的画其实还是挺难看到人物的面貌的但是其实当对比照片跟他的画真的发现其实他画的就是他就我觉得还挺神奇的

对我突然想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接触培根的时候有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 Francis Bacon 这个名字其实我们第一次接触到 Francis Bacon 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一样都是小的时候被名人名言的时候接触过一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还是什么就类似于这样的话吧

那个讲这句话的人也叫 Francis Bacon 然后我一开始接触这个画家的时候我以为是同一个人但是其实讲知识改变命运的那个 Francis Bacon 是六世纪也是来自英国的一个哲学家和政治家然后他是首先提出就是关于科学然后关于这种利用科学认知这个世界的这些方法但是他和我们今天要讲的 Francis Bacon 并不是同一个人尽管他们的名字的拼写完全是一样的

对于 Francis Bacon 来说可能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爱情改变命运吧对

对 他的一生真的是跌宕起伏充满着激情激情是的 和科学认识这个世界的那个 Francis Bacon 是完全不同的两极对 还有爱玉吧所以我们这一期播客也会围绕着这个展览探讨一下 Bacon 是如何通过肖像画探索人性情感跟存在还有培根他传奇的一生

那么首先呢就开始介绍培根的成长经历他是 1909 年 10 月 28 日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他其实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是五个兄弟姐妹中的老二

童年的时候呢他主要是在保姆杰西的照顾下度过的然后这位保姆在培根的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关系非常的亲密直到他在 1951 年去世相比之下他与家庭的关系就不太融洽因为培根不太喜欢赛马跟狩猎但是这其实是就是英国富裕家庭的生活的核心部分

所以说培根在童年的时候就是家庭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小孩就感觉是一个艺术家的苗子然后 1914 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培根就与他的家人们移居到了伦敦

他开始对艺术和文学的兴趣也得到了他的家教跟祖母的极大支持同时要提到的是在当时的爱尔兰和英国同性恋被视为犯罪其实培根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男孩子然后这也让他的童年生活更加的复杂

他也从小时候就有一种想要离开家自己去探索人生的那种欲望所以他 16 岁就离开家然后一开始是作为室内设计师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去柏林跟巴黎旅居在巴黎的那段时间他就看到了 Pablo Picasso 的画作真的就给他了很大的启发他也是因为毕加索然后就特别想成为一名艺术家

所以可以说毕加索改变了他的人生我就觉得毕加索真的是当时很多艺术家的那种艺术导师吧可以这么说确实所以他后面在欧洲旅居回来之后开始投身绘画了 1930 年的时候培根就开始在一些伦敦的商业画廊做展览

那培根的早期作品其实是让人很不安的那种一些像怪兽一样的形象就还没有开始他的肖像画系列的创作画里的形象就很像超现实主义里面的那种不明的生物形态吧感觉是要么痛苦要么扭曲的这些肉体在他的画面里面题目叫做 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Crucifixion

然后这件作品是鲜亮的橘色的背景,是一个三连画,画的就是这些像怪兽一样的生物,其实反映了我觉得很多二战后的人心里的那种焦虑恐慌,跟当时的人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就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贝肯也是在这个期间跟 Lucy and Floyd 相识了。

然后他们之后人生有许多的交集再往后呢 20 世纪的 40 年代末培根开始专注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就我很喜欢在展签上面读到艺术家本人就是描述自己作品的 quote 然后我在这里也会读几段因为我觉得就描述的非常的准确就培根说

We nearly always live through screens 然后我就觉得这里的 screens 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是指一层屏障的意思但放在当下来看也特别有意思就真的是屏幕培根就说有时我想

当人们说我的作品看起来很暴力的时候也许我确实成功地撕掉了一两层面纱或者屏障就感觉它描绘的是我们人在我们的社会面具下面底层的那种人本身嗯

我就记得我们第一次我第一次接触培根的话接下来也会讲到就是这个教皇的话但是我就记得我们当时那个教授讲培根的话的时候就把它放在一众艺术家当中讲的就是他的话虽然像你说的他画的题材还是就是类似于肖像的话人物画

这种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创新的画作但是他描绘出了人物的那个 psychic 头脑精神的那一部分这些是透过他的笔触透过他描绘的角度画出来的也透露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在精神深处的一种深深的不安感我觉得就是在他的画里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非常神奇

对,既然你提到了 Velazquez 的这个作品,那我们接下来可以讲一讲,因为刚好他在 40 年代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 Velazquez 的教皇诺森十世像开始了一系列的学习,只不过他那段时期的画作都被销毁了。

他现在的画作其实都是 1950 年开始到 1960 年期间他这个期间一共创作了大约 50 多幅这个教皇史诗的像

然后培根就说他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其实是从照片上看到的他对这幅画就产生了一种迷恋他其实从来没有见过这幅画的原作在 show notes 里面我们也放了培根的画和 Velazquez 的画的一个对比原作就呈现出一种这个教皇的那种尊严和他作为教皇的那种地位和权力但是在 Francis Bacon 的这个画作中

我感觉这个教皇就像是坐在一把电击椅上面然后呈现出一种极度恐惧惊慌的状态嘴巴你能看到他其实是张开的然后露出了一排牙齿 Francis Bacon 他对尖叫的这个面部的神情就开始出现迷恋是因为他开始关注从口中发出的光泽与色彩

对嘴巴就是嘴巴张开的那种迷恋吧所以我觉得其实这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在人的那种社交状态下面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时候是不会张大口就所以我觉得口中口腔内部是一个在社交状态下我们能微微看到但是不会完全看到的对方的那种身体内部

这有种像是通往一个人深处的那种通道的感觉我记得我当时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就觉得很吓人就感觉很恐怖我记得当时讲的时候教授就说这幅画就有点描述出这个教皇的无助和就是这种他在权力背后的感觉然后我觉得我就只能看到这个教皇像被电击了一样

就像完全像一个就像过了电一样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他能够就是对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话产生这么多的联想也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就是怎么说联想非常丰富的前一阵有一个中国艺术家有一段时间的一个热点就是说一个艺术家从那个小红书上找照片然后画那个照片拼凑成一幅画那个

然后我觉得就是如果能做到 Francis Bacon 这种程度你能够对着一幅照片或者一幅画不停地画不停地画画几十幅然后画出自己的风格也是一个挺 impressive 的事是感觉 Francis Bacon 他应该是用了就是艺术中那个挪用的概念 appropriation 但是我感觉中国那位艺术家就是搬运对

而且他画的就是完全一样跟那个照片连那个光都是一样对我觉得 Francis Bacon 更多的是以这个画为一个窗口然后呢在想那个教皇内心真正的状态我觉得他的对这些椅子和内部空间的描绘就像是这个教皇被困在了透明的笼子中一样

然后这些竖线和空间他其实是没有非常直观地描绘出来就是用了很简单的线去勾勒出来的反而更像是那种无形的枷锁培根他这五十多府的教皇其实风格上也有很多的不同他

在为 Tate Gallery 当时准备个人回顾展的时候 1962 年的时候还创作了七幅的叫黄像当时创作的第一幅叫黄像在这个展览也有展出跟这个尖叫的叫黄像非常不一样这幅叫黄像呢更像一个小孩坐在

一把绿色的跟他身体的大小这种比例特别失衡的一把绿色的椅子上其实贝肯就也很讽刺地在去对这个教皇进行很多的异想他坐在这个权威的椅子上其实自己并没有能力或者说就像是一个傀儡一样这个教皇的眼睛其实是瞥向别处的就感觉他自己本身很不自信没有躲闪嗯

是蛮有意思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话感觉也有点黑色幽默在就比如说展出的其中一幅叫谎他整个上半部分的脸从鼻头开始往上的脸都是被模糊掉的然后只能看到他的张开的嘴巴跟鼻尖然后呢他的鼻尖正上方就悬挂了一个流苏就感觉他

马上就要 tickle 到他的鼻子了就感觉他下一秒就是要打喷嚏还是怎么样对培根他自己对于就是这个现有的这幅原画的意想就非常有意思嗯

是的我就在想象培根他画这些画的时候的样子因为 Francis Bacon 的形象我们也可以在 show no sleep 给大家放一张他的照片就是我感觉他是那种就是看起来有点凶但其实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他的样子我总能想到就是一只大橘猫的样子

然后我就想象他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开始脑子里想的都是这种这个教皇他心里在想什么然后他怎么被权力困住然后他就开始设计这个各种各样的这个教皇的样子然后画每天就是在他自己的精神和画笔都沉浸在这个教皇的世界里面的感觉就感觉和他整个人的形象就是也有一些非常反差的这种效果

对其实除了 Velazquez 培根还对其他几位艺术家怀有很深的敬意并且也持续地在就是从他们身上获取灵感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毕加索还有 Giacometti 然后还有伦伯朗德加

还有梵高这次展览它有一个房间里面全部都是放的培根对这些大师画作的一个再次创作然后 Show Notes 里面呢我放了 Vincent van Gogh 他的 The Painter on the Road to Tarascon 的这个原作然后和 Francis Bacon 他的 Study for Portrait of Van Gogh 培根也是就是很痴迷于梵高的这幅画

在路上的这位艺术家 Francis Bacon 他也创作了一系列其实风格也挺不一样的他对于这幅画的二次的构想我在 show notes 放里面这张画其实

我觉得是一个很特殊的一张画因为其实风格上跟他后面的作品就很不一样这里的这张画我觉得给我一种更诡异更恐怖的感觉画中这个人物的形象基本全部都是一个阴影了我们只能看到的很明显的这个是梵高的肖像就是他头上顶的一个黄色的帽子

然后培根就将他描述为路上的幽魂所以我觉得也是有很多意味在的就培根看到梵高的这幅画的时候就想象梵高当时作为一个一直都没有被人看到的艺术家然后处在一个极度

纠结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它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就可能艺术家的孤独人生和艺术家真正内心被笼罩在黑暗的那种感觉在学习这些大师作品的同时培根其实也在画一些身边朋友和模特的肖像画然后展览的下一个区域呢就是 Beyond Appearance 超越表象这里他的这个

引用这句话也非常有意思,培根是这么说的,我认为艺术是一种对生命的迷恋与执着,毕竟人类是最自恋的,培根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他的尖叫者的肖像画就逐渐变成了更具个性化的肖像画。

画中的人物多为他的朋友和情人培根他说他在画这些肖像画的时候很讨厌那种居家氛围就是他不会把传统的家庭背景作为肖像的背景

相反他更喜欢将人物孤立于模糊的暗色的背景中就仿佛他们马上就要融入黑暗一样或者是他会用类似这种龙状的框架对人物进行构图他这个喜欢把人物放置在一个很黑暗的背景上其实也有一些轮波浪的影响

然后他的这些对身边朋友的肖像画中也有很多我们熟知的艺术家就比如 Lucy and Floyd 前面我们讲到培根跟弗洛伊德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相识的然后两个人当时都作为新锐的艺术家展露头角他们也随后在很多年间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Lucy and Floyd 当时的第二任妻子

Caroline 她就回忆到我们几乎每晚都跟培根一起吃晚饭这几乎贯穿了我与 Lucy 婚姻的整个时期然后他们其实婚姻时期比较短在也就五年 Caroline 还说我们经常共进午餐

所以我觉得 Caroline 也挺惨的基本没有跟 Floyd 有什么独处的时光 Bacon 简直就是三人行必有 Steve 永远的电灯泡是的其实 Lucy and Floyd 也是个蛮多情的人有很多认老婆

下次可以小小八卦一下是我还记得我们应该是我在伦敦看的最后一个展就是我和蓝一起去看的在 Gagosian 展的也是培根 Lucy and Freud 然后还有 Frank

Hourback 和 Michael Andrew 这四个艺术家的一个连展然后他们就是以四个艺术家作为好朋友的角度然后也展了主要是那个展览的最主要的主人公应该是 Lucy and Freud 因为她是就是也展了很多她的话然后很多其他艺术家的话是她在收藏所以就是从她的视角看这段关系然后我就记得也展出了很多就是 Lucy and Freud

他的这种灵感谬思包括他生命中的很多女人和他的朋友们包括 Francis Bacon 在内的

那个展也很有意思他们互画还蛮有意思的就我感觉对于当时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的创作跟生活其实非常密不可分可能跟我们对艺术家的传统的 stereotype 就偏见不一样吧就可能大多数的偏见就是觉得艺术家把自己关在

画室里面就创作但其实当时的时候他们这一代艺术家就感觉生活跟艺术就是揉杂在一起的然后还有很多肖像画的创作然后 Francis Bacon 就也为 Lucy and Floyd 画肖像画然后这次展览里展出的这件作品比较特别是因为这幅画是 Bacon 也引用了一张作家卡夫卡的旧照片然后把这个

卡夫卡的形象跟弗洛伊德的形象轴杂在一起画出来的然后我就觉得很多时候培根也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诠释身边的人的那种人物性格和他觉得就是他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感觉画的肖像其实是一种比喻的肖像

就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的肖像而不是真的表象所以也 beyond appearance 的感觉是我感觉他除了这种相当于是他把 Freud 和卡夫卡给合二为一了我觉得他很多时候其实就像你前面讲到他那种扭曲的感觉我觉得也是把那个人物的样子和他就是内心心理的状态给

合二为一有的时候你也会看到真的有一点像受到了 cubism 立体主义的影响的感觉你可以在一张脸上看到两个不同的角度或者多个不同的角度然后我觉得这也是它很有代表性很有意思的一种绘画的手法

对,感觉立体主义是在空间上和视角上对人物进行了切割然后培根是在人的表象跟内心空间里面做了这种跨越维度的切割然后接下来呢我们要介绍到的人物

是 Francis Bacon 公开关系的第一个 partner 第一个伴侣就是 Peter Lacey 他们是在 1952 年伦敦 SOHO 的一家私人俱乐部叫 The Colony Room 遇见的其实培根当时的生活是非常花花工资的就是经常会出现在很多酒吧 private members club 然后一天到晚就是喝酒

party 香槟 Peter Lacy 他是曾在二战期间担任一个机械师和试飞员但是战后就失业了就没有找到稳定的职业方向然后他们认识之后这段关系大概持续了有 10 年左右其实还蛮 drama 的就是因为

他们可能不在一个地方就会有长期的那种异地恋然后期间有背叛然后 Peter Lacey 其实也有酗酒然后就酗酒之后可能会向 Bacon 施暴啊这样子然后在他们在一起的这个时间里 Lacey 她其实挥霍掉了自己所有的遗产

从伦敦去巴巴多斯最后在丹吉尔定居然后选择在了一家酒吧担任钢琴师在 1962 年这个 Tate Gallery 美术馆的职业生涯回顾展的当天他就得知

Lacey 因酗酒去世的消息之后的几年就一直沉浸在 Peter Lacey 去世的这个痛苦当中所以他很多对 Lacey 的肖像画的创作是在 Lacey 去世之后画的

也是去悼念这位他死去的挚爱吧他也是在这段时间也开始换他很多身边的人然后也是贝肯他在 SOHO 的酒吧认识的很多朋友里面也包括我们之前提到 Lucy Freud 还有 Isabel Rothblum

Henry A. Tamores 和 Muriel Belcher 培根会先邀请一名摄影师去拍摄他朋友们的照片然后他再依据这些影像创作在培根的工作室里面我们看到很多散恶在地板上的照片被撕扯或者揉皱我觉得这个创作方式也很有意思就是去把他朋友的照片

然后去撕扯其实真的也像是她的画给人的那种感觉然后在给她的朋友和情人做画的时候培根就试图超越那些对形象的简单再现她希望一幅她对于朋友和情人的肖像画能传达出那个人所有的脉动所以这些肖像画她

不仅展现了培根对人物的情感也承载着他们相关的记忆与共鸣培根就说他无法画那些我不熟悉的人尝试这样的事对我来说毫无意义除非我花了大量时间观察他们的轮廓和行为方式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培根的肖像画就已经跟传统的肖像画大相径庭了就是因为传统的肖像画可能画师跟这个人物是没有建立很深的联系的

我就想到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法国的一部讲女童的电影叫做燃烧女子的画像这部电影就也描述了一位画家跟被画肖像的小姐的这么一个故事期间就是他们通过相识相爱最后才创造出了

那幅肖像画然后我就觉得培根的肖像画一定要跟他的生活经验跟他的生活圈跟他对这些人的关系加以了解之后再去看就其实会很不一样那种感受第一位要介绍培根的朋友呢是 Henry Eita 他跟培根认识的时候只有 18 岁我觉得就是对培根来说就是好姐妹

对然后有一段时间他们每天就会一起度过一起 happy 就吃生蚝喝香槟之类的 Harrietta 也是培根作品中出现最频繁的女性之一

然后在 show notes 里面我们都会放上培根的朋友的照片跟培根所做的肖像画大家可以看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然后下一位女士呢是 Belcher 然后她就是那个 Soho ClubThe Colony Room 的女老板

当时他开了这家私人俱乐部之后也成为了许多艺术家作家激进分子跟自由思想者的聚集地就很像巴黎的那些印象派主义画家聚集的那些咖啡馆一样在

The Colony Room 开业不久后,培根就成为了这里的常客,所以也跟 Belcher 认识了。培根当时其实也在艺术圈小有名气,所以 Belcher 就向他提供每周 10 英镑的报酬跟免费的酒水,以换取他为俱乐部吸引新顾客,特别有商业头脑。The Colony Room 当时它的墙壁是翠绿色的,

所以其实也能看到很多培根的画它的背景就是翠绿色的对接下来在 1963 年的时候培根认识了 George Dyer 乔治·戴尔他比培根小 25 岁培根当时认识他的时候戴尔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我在这里也放上了一张他们两个的合照就真的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两个人然后总是衣着考究表面上他给人一种典型的异性恋身世的形象然后当时戴尔他其实没有公开他的同性恋身份对外就是一个异性恋的那种花花公子跟身世但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他其实是一名来自伦敦东南部的小罪犯经常偷东西而且还和当时臭名昭著的克雷兄弟有一定的来往那克雷兄弟是谁呢

他们是那个年代伦敦东区最可怕的黑帮头目同时也是伦敦西区最慷慨的绅士上流社会的风云人物然后在展览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其中贝肯有一张自画像手上戴着一块大金表

然后展签上面就写那是戴尔送给他的他偷来的劳力士然后这幅画我也放在 show notes 里面了可以看到贝肯就坐在椅子上然后手就伸出来就感觉是在给大家看看这是我的男朋友送给我的大金表

然后 1964 年佩根跟戴尔一起去很多地方旅行啊像马尔他 西西里 纳布勒斯 蒙特卡罗然后但其实他们的那个关系在那个时候也开始出现问题然后频频的争吵其实他的几任伴侣就都有很严重的酗酒的问题然后戴尔也是严重的依赖酒精然后深陷抑郁

当时他 1968 年给 George Dyer 画了一幅肖像画然后呢在画中可以看到 Dyer 他扭头正在看他身后的一面镜子然后镜子里的这个 Dyer 的脸是分裂开来的 1971 年培根巴黎大型回顾展要开幕了所以他们就一同前往巴黎但是在这次旅行中就在他们所住的酒店里 Dyer 因

overdose 就可能是吸毒或者酗酒就因为服用过量的这个药物就去世了然后这对贝肯来说是人生中一个巨大的打击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培根都通过照片跟记忆将戴尔描绘在他的画中纪念他的挚爱展览他的最后的一个房间就放了他这幅三连画我觉得特别特别震撼

然后这幅三连画我觉得它是有一个叙事的脉络在的培根他其实很少画叙事性的这种肖像画

但在这个三连画里面就可以明显的就看到一个人在洗手间里面痛苦经受折磨然后在最后一张你能看到其实我觉得他是在吐血的这么一个形象就是因为这个人物像是两只扭曲的手扶在这个洗手台的两边

然后嘴里就喷涌出红色的颜料描绘了戴尔他临死前的一个场景感觉这也是一个很残酷的话对于观众和画家都是一样的因为感觉尤其是对于培根来说他在画这幅画的过程当中他要不断地去回顾对他来讲那么痛苦的一段回忆

还是一个挺残酷的事情对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人就是在悼念死去的爱人的时候可能不会选择去描绘他们临终的那种场景就是因为去想象或者回忆真的是太残酷了但我觉得这就是培根选择的去悼念的方式他可能当时不在场但是他很遗憾他很惭愧自己没有在爱人的身边度过他人生最后的时刻

所以我当时在这幅画面前也做了非常久我觉得很奇妙的是就是他给我一种我仿佛在看抽象画就是类似 Saiton Bly 或者 Rothko 那种三连画的感觉

就感觉那个情绪这以一种很直观又抽象的方式就打入到了观众的内心培根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就非常的现实残忍并且也非常的难过就是培根他说他画了很多自画像实际上是因为周围的人像苍蝇一样相寄去时 People die around me like flies

就我已经没有其他人可以画了只能画自己好惨的一句话就是感觉他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家本身他就是需要本身需要放这么多的精力在他的画里面而且像你说的他又是不会画就是跟自己没有那么深交的模特的肖像画的他想画的都是跟他有非常深情感连接的人

但是慢慢的他身边的人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对而且培根他其实很多次都公开表示他非常讨厌自己的面容就感觉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关注自己但是很关注身边其他人的那种性格但是其实他到后期的时候很多朋友也离他而去了他跟弗洛伊德的关系也渐渐走远了也是因为培根他本身就有很严重的酗酒的问题嘛

对然后呢他在后面的时候也创作了超过

50 多幅的自画像也是反映了他自身与外貌的关系就比如说有几张画他的左半边脸是完全被黑色的颜料覆盖掉了那是因为培根他其实在后面的一次事故当中伤到了左边的脸他的自画像不仅是对他外表的这种变化的探索他也接受了他对自己的艺术和性身份的那种探索

他有时候甚至会将自己的形象跟其他的人融合起来就比如说他会把 Lucy Floyd 跟 George Dyer 跟他自身融合起来然后呢去画在一幅画里面嗯就我觉得好心痛啊

对就感觉也就是像一个隐喻就像跟你在一起的人或者是跟你关系很近的朋友一定程度上都对你的影响都会让你变成就是有他们影子的那么一个人对就感觉其实就是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

然后又离开的人其实他们会永远地存在于你的身体当中就感觉我们是我们与身边关系的总和而不是仅仅是我们自身是的没错他晚年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位伴侣一直陪他度过直到他去世就是约翰·爱德华兹 John Edwards 培根比他大 40 岁越谈越年轻

show notes 里面这个照片可以看出来他就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然后培根那个时候其实也挺酷的很有味道的那种男人然后 John Edwards 他其实是来自伦敦东区的一名酒吧经理真的就是都是酒吧认识的然后他其实对艺术界没有太多兴趣然后培根会说和约翰在一起的时候感觉非常自在因为这和培根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就一个感觉是远离艺术的那种

终于能在晚年迎来了这种脱离艺术的生活太好笑了我觉得她跟她认识的人都不一样对可能没有那么 toxic 就非常的 down to earth 吧可能本来也不一样啊她认识的就是年龄上已经差了差了差倍了对给贝肯猪一点年轻的血液

其实他跟 Ever 也是在 The Colony Room 认识的然后两个人会一起旅游展现挺有意思的他说他们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一种类似父子般的情感纽带我是因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才去搜了一下 Evers 有多大然后发现哦确实这个年龄差别说父子了爷孙都差不多了吧

对 差四十多岁对 就六十岁的时候二十岁的感觉 Edwards 也成为培根晚期许多画作的主题的人物然后培根他其实在 1992 年西班牙马德里去逝世的时候就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 Edwards 然后包括

他的工作室然后 1998 年的时候 Edwards 将工作室的所有内容都捐赠给了培根出生地的都柏林的修莱恩画廊 Q Lane Gallery 对至此培根疯狂的一生就结束了

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我们在讲很多艺术家的时候其实不太会讲到或者说我们甚至会尽量避免讲到就是他

生命中出现的很多关系尤其是比如说我们在处理女性艺术家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说我们关注她艺术本身比关注她这些生命中的八卦更重要但是好像对于不管是 Francis Bacon 还是 Lucy and Freud 来说这些关系本身反而造就了他们的艺术让这些关系成为了我们不得不谈不得不八卦的一些材料

是的这也是艺术家对于他们艺术创作的方法和灵感的来源不一样的点因为我觉得艺术创作它

本质上来讲应该也是源自于生活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可能有不同的维度有些人可能是自己游历过的地方感受到的风景或者是对一些物对一些自然产生的那种纽带或者是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但对于培根来说这个生活真的就是源自他身边的人

然后在结尾的话我也想给大家分享一句培根的 quote 他说毕竟一幅肖像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肖像正是因为起图像的真实感无论它如何被扭曲或改变它始终能够将你带回到那个你试图捕捉的人身上嗯

我觉得很多这些关系就是我们看到这幅画本身如果我们不了解这段关系的话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扭曲的画面因为培根很多画其实从一个平常的眼光来看还是蛮

还是蛮扭曲或者蛮残酷的但是我感觉当你了解了培根和他身边的故事的时候好像这张画面就变成了他的一种情感投射就是他所经历的一切和他对这个人的

态度都被投射到了这个作品本身这个肖像上然后也让我们回到一开始说的这个点就是培根画的肖像它都是带着情绪和把观众带到更深层的这种精神性的感受的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效果对我觉得所谓的真实在培根的这种扭曲的画面里面变得更加的真实了嗯

然后我觉得这个展览虽然是展现了很多培根纪念他的亲朋好友和他对绘画的探索我觉得同时他也纪念了他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这个人生是

好想去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啊最后说一句因为我在伦敦的时候它正在那个闭馆维护的那个期间我一次都没去过哦 插一句伦敦的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是一个专门展示和收藏肖像画的国家美术馆然后它除了呃

现在的这个培根的短期展览之外还有长摄展然后长摄展的话就是从中世纪到当代的所有肖像画就很多很多肖像画

然后安托尼·郭姆利的雕塑啊,或者是 Alex Kars 的画都可以看到在那个长射展里面,然后他本身一个展览就是对人和人性的一个巨大的探索,我觉得。嗯,对,我觉得他给我,因为我没有去过,但是不管是听你讲也好,还是就是之前有一个教授他就说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是他最喜欢的美术馆。嗯。

然后我就感觉它其实是拓宽了我们脑子里面狭义的关于肖像的解释肖像其实不仅是一个人的画像它可以代表很多东西然后包括从这次 Francis Bacon 的回顾展也可以看出来它不仅是就是画的像才叫肖像而是它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变形然后也可以我们可以透过肖像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对

就像贝克所说的肖像能传达一个人所有的脉动对于他来说这是肖像那么今天的 bubble rap 就到这里了也希望你们订阅我们点赞转发这期播客你可以在小宇宙 Apple PodcastOvercast 和 Spotify 听到我们的声音那么这样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