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37. 洛杉矶弗里茨艺术周:我们为什么还热爱艺术?

037. 洛杉矶弗里茨艺术周:我们为什么还热爱艺术?

2025/3/12
logo of podcast bubblewrap泡泡纸

bubblewrap泡泡纸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收听 Bubble Wrap 泡泡纸,我是兰。我是佳怡,我们是在伦敦和洛杉矶学习生活工作的艺术策展人。在这档节目中,我们分享艺术与生活中被泡泡纸保护的珍贵时刻,和带给我们捏爆泡泡纸一样感觉的解压瞬间。

那么这一期呢我们主要将邀请嘉宜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上个月月末的时候探索 LA 的 Freeze Week 的经历之前我们在讲洛杉矶大火的那一期也有提到当时的一个悬念是很多人在讨论洛杉矶的 Freeze 一博会会不会正常举办那它还是正常举办了

嘉宜也经历了疯狂看展和看艺术的一周那么很期待嘉宜的分享是今年是我连续第二年在 LA 参加 Freeze 然后去年其实看完整个 Freeze 周包括 Freeze 这个博览会不知道大家现在能不能听到我的背景如果大家听到背景的话非常不好意思我的小猫正在疯狂跑酷但是我觉得等不了它了就让它跑吧

其实去年看完 Freeze 整个的观感就是不太好然后看了感觉很累然后感觉大画廊也没有把什么好的作品拿到 LA 来就是更本地的画廊其实作品也都感觉比较的奇怪所以今年其实走进 Freeze 我是抱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的期待

然后再加上大火因为听说很多画廊就是要么可能物流没有来得及运啊或者是比如说有的艺术家的作品真的就是在画当中被毁掉了但是今年其实整个逛下来我会感觉 Freeze 周的作品包括整个 Freeze 这个一博会当中画廊带的作品都比去年有一些好转然后整个博览会的

氛围会好很多就是感觉去年也有很多人然后今年还是人还是蛮多的就是我没有明显的感觉到因为火灾的影响所以来的人变少其实还是有蛮多人在这一周来到了 LA 然后我看 Freeze 官方发布的数据是今年单去 Freeze 本身这个一博会的有大概三万名观众三万名观众肯定就是根据票来统计的嘛他扫了多少票

其实如果大家去过这种博览会或者是可能很多时候去一些这种展会也知道就是一张票其实如果你要用的话也可以很多人一起用就尤其是你的 VIP 的可以带的那个 plus one 票就是其实你是可以每天因为 freeze 是 20 号到 23 号一共四天比如说我有一张 VIP 票然后我四天可以有四个不同的人跟我一起去所以我感觉实际上来到 LA Art Week 的人比三万还要更多

就导致上周有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就是去哪都无敌大堵车比如说我从家开到 Frees 所在的 Santa Monica Airport 本来可能开个 40 分钟一个小时已经算上日常堵车的时间

但是 Freeze 州如果你在赶上大家刚刚好都要过去的话可能就要开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非常可怕去上周的堵车然后还加上有一些大型的车祸在高速上但是后来也发现不光因为是 Freeze 就是上周其实包括 OSCAR 包括很多的大型公共活动都在 LA 举行

所以 Freeze 可能也是刚好和大家凑了个热闹,就显得 LA 上周非常火热。然后今年 Freeze 是有 100 家画廊,他们把整个对于大火灾后重建的关注放到非常中心的位置,然后很多的画廊都会说我们有多少的收入会捐给 Gedi Center 主办的这个 Fire Relief Fund。

然后很多大画廊其实我感觉今年做了非常让我感觉很好的一点是他们会把自己的影响力拿出来更加助推这个在后重建的这些 initiatives 比如说 Victoria Miro 这个画廊她今年其实就是把自己的 booth 给开放出来做了一个叫 galleries together 的空间然后邀请所有的画廊把他们参与在后重建的这个画都挂到她

本来是属于 Victoria Monroe 的这个展位上面然后这样的话大家其实走到那里就知道你在这个展位上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完全的被放到这个再后重建的这个 pile 当中然后可能厂家就会更倾向于在这里消费包括洛阳基另一个画廊 Jeffrey Deitch 他

就是整个统筹做了一个艺术周期间的这个 gallery maps 他们其实每年都会做类似的事情但是今年就是做得非常的彻底就包括他们会出一本册子会在开齿的时候搞一个大 party 不光是去给他们自己的艺术家自己的作品引流也是给整个的艺术周提供一个很好的氛围的铺垫然后我感觉这些其实都是今年 freeze 让我看起来觉得还蛮惊喜的地方

但是其实我接下来要分享的几个点就是感觉跟 Freeze 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就虽然都是在 Freeze 周这个期间发生了事情但是我感觉这期也并不是想要跟大家分享在一博会当中看到了哪些特别好的作品因为我感觉会稍微有一点空洞因为

不可能就是 Fries 今年掌握的作品大家没有机会再去看到了,除非就是在世界的角落上再遇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我感觉这期我想和蓝颜一起讨论一些这次艺博会艺术周看到的一些现象,和一些比较有探讨和我们继续去研究价值的小的观察。

听上去感觉 Freeze 这一次对灾后重建有了一些实质上的贡献,因为我看一些新闻是说 Freeze 本身也把 10%的购票的收入捐赠给了在 LA 灾后重建相关的地方,然后我比较好奇的是整体规模上你觉得跟去年相比参展的画廊,

是否有减少还是说画廊都是带着以往相同的热度在参加这件事情因为其实将近一百家画廊对于艺博会来说不是算一个规模很大的事情然后可能大概有一半的也是洛杉矶本地的画廊

我也有好奇就是说作为一个这样全球性质的艺术博览会它有一半的画廊都是洛杉矶本地画廊嘛所以说你会不会觉得整个画廊它的加州的那种感觉比较明显

确实,其实我觉得 Freeze LA 因为洛杉矶是一个主要城市,大家会觉得 Freeze 洛杉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博会,但其实在整个福里兹这个几个大博览会当中,我感觉 Freeze LA 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小,

然后也不算是特别的美颜画廊就大画廊会非常非常努力的一个市场因为感觉纽约也好然后现在的首尔也好都会比 LA 可能要更加的吸引就是真正会购买的厂

然后我觉得 Freeze LA 其实更多的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城市性质的这么一个活动或者是城市性质的这么一个艺术盛会我觉得就像你说的它其实有这么多 LA 画廊它整个的洛杉矶基因是很强的包括我在逛的时候我就给蓝发信息因为我记得就是我们在讲 Freeze 伦敦的时候你讲过的艺术家然后包括你在 Freeze 伦敦看到的作品

我在看的时候就不停地在想那些作品我在想伦敦和洛杉矶的城市气质真的是好不一样就是洛杉矶还是非常的色彩斑斓然后非常的喜欢用一些更加流行文化的元素然后包括

就是感觉整个你在跨廊周或者是你在这些博览会的 booth 之间走的时候你就会感觉非常非常多的颜色在你的面前走来走去然后包括去参加的人也是这样所以说我甚至觉得比如说去年年底我在 Miami

看 Miami Basel 的时候,我都觉得就是在 Miami Basel 里面,不管是作品还是藏家的穿着风格都会比较的正式,但是在 LA 大家就是好像是那种比去沙滩去 brunch 要更高一点点的风格,但是还是就是非常鲜艳的裙子,然后整个非常艳丽的作品,

其实在 LA 待了这么长时间也会感觉这是 LA 整体的一个艺术气质这很有意思你之前也有提到过我们这一次的播客你的分享也不会太侧重于艺博会本身其实我最近也是有相同的感受就是看完艺博会之后对我的大脑并没有深层次的刺激因为本身我

我觉得它还是一个偏视觉的体验就你的喜好我觉得是一个很表层的审美上的偏好

感觉伦敦 Frizz 它去年比较有意思的点因为有多了几个策展单元那 Frizz LA 它有这样的策展单元吗还是其实更多的是一个画廊的集体呈现呀 Frizz LA 怎么说有也没有吧其实它有一个单元就是叫 Focus 单元然后 Focus 单元其实是伦敦的那个好像也是叫 Focus 单元

它是就是相对来讲比较小型的画廊然后以个展的形式去呈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然后这些作品理论上来讲是策展性更强然后整个 Focus 家园也是今年它的主题是和身体然后物质性然后自然相关但是其实就是你听这几个词身体物质性自然

太大了这个主题什么都可以 fit in 是就是一博会策展感觉就是有策也没有策其实你任何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拿过来你都可以往这个方向上靠没有艺术家的作品是不关于

身体物质性可能自然不一定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关于自然但是你要生搬硬套的话也是可以这样想对确实就是有一些的策展主题感觉它有主题也没有主题没有一个明确的信息

是所以我觉得与其去聊这些策展主题我觉得大家听我们这个播客你会感觉可能我们每次去逛 Freeze 喜欢的作品的风格都非常一致就是因为就是泡泡只言选就是我们两个的小策展是的

是就是大家把这期播客可以当做就是我去逛艺术周然后我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东西然后假设这些作品在我们这期播客里面齐聚一堂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和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然后我看嘉宜也给我发了你去李森画廊看我们上一期聊到的在大火中丧失了她的全部作品和工作室的艺术家 Kelly Akashi 的展览

其实在你告诉我他在洛杉矶的展览还是正常举办之前我就有看到过相关的信息因为伦敦的李森画廊的墙上有写他的 LA 的展览的名字我当时是非常惊讶的因为我以为他的展要办不成了然后没想到他这一次还是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系列作品所以也很想听你的看展分享嗯

对这个其实是我感觉我在艺术州去的我最喜欢的一个画廊展吧后面我们也会再说到博物馆的展览但是 Kelly Akashi 这次的展览确实她在大火当中她的大多数作品都被毁掉了所以其实在一月份大火之后也是迅速地重新投入了创作和准备展览的过程当中但是可以想象的是这次展览的内容和可能她本来要展的内容也是做出了比较大的调整

但是我感觉就是因为有这种大火的基因,然后包括他在这次展览当中展出了很多作品,其实也能看出来是经过了这场大火洗礼的,感觉会额外地烙上这个 2025 年开年的这个烙印。那其实这场展览是 Kelly Akashi 在李森画廊在洛杉矶的首展,

然后他用的是全新的作品去回应了这场展览有的作品是他从已经被烧毁的工作室废墟当中抢救挖掘出来然后再经过重新的处理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就是他的作品表面已经沾了一些就是

铜在又被火烧过然后又上了又点生锈之后那种发青的那种 Patina 的那种物质的效果铜锈的效果也有很多是他重新制作的比如说玻璃的作品然后包括他去用石材然后更多的一些自然材料重新创作的作品

然后这个作品在画廊里面陈列方式是他把雕塑和装置都放在了氧化钢的基座上然后有的他就让它看起来非常像是自然里面生长出来的东西我一开始进去会有点感觉他想要做的是

那种有点像日式园艺或者是花艺的那种感觉就有很多枝条然后可能不是很多花但是有很多枝条很多种子甚至包括散落在地上的有一些看起来像就是美国西部沙漠里那种 tumbleweed 的种子那种感觉

它也有比如说它会有一个作品是一个双手合石然后大家在生物中心里面也能看到然后这个手里面你会感觉它是保护了一个种子然后你再往近处看你会发现那个种子是一个用玻璃 cast 做的现实当中有的自然的一个元素它做的这些作品呢又被放在了蕾丝的垫子上

这些蕾丝的元素其实就是艺术家他在回想自己的家庭背景然后包括小时候在家里祖母家里会有像我们家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吧可能也会用蕾丝然后做一个沙发的那个套啊或者是什么铺在沙发上面的布

什么的就这种感觉有一种非常 domestic 的感觉然后和这些自然里面材料从大理石到玄武岩然后到石灰到石膏其实整个展览呈现了一种艺术家的

这种力量和就是自然的力量但是我觉得自然的力量在英文里面的说法就是我觉得非常的有一种神奇的双关它叫 Force of Nature 然后我感觉一方面就是自然的力量怎么去冲刷这些石头然后塑造它们的效果像艺术家的手一样然后另外一个就感觉是这次展览本身它这些作品

感觉天机在变化然后他必须要快速的做出反应精准的表现出他现在一种更加脆弱然后更加需要保护的这么一种状态不管是艺术家本人也好还是他的作品还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生态环境也好都会需要一种非常大的安全感然后这个安全感

其实我感觉很多 Akashie 的作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在填补这个空隙的展览当中最最中心的位置有一个非常非常精美的作品我在 Shownos 里也放了一个放大的图大家就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玻璃制成的一个球体然后我在 Shownos 里放的图是它的一部分它非常非常的细

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自然当中生长出来的结构像一个竹孙的那个皮被泡软之后的对

对就感觉好像是一个人的工艺很难达到的这么一种境地然后当你知道它是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时候就让我非常非常佩服 Akashi 对于这种材料然后包括他对于这种工艺的掌控力尤其是知道他可能这些作品是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的时候

真的而且我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我会想到很多大自然里面神奇的那种结构就比如说是蜜蜂的蜂巢或者说是菌类在地下繁殖的时候它的那个脉络就特别像人的神经元系统然后我就觉得很多很多这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是非常难用一种人为的方式去把它复刻出来的

所以这件作品我觉得它真的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就是玻璃制成的这个球体让我觉得它是有机生物就是它是一个有机的产物而且就是感觉它的作品

其实他用到的材料虽然我们就是说比如说岩石然后比如说甚至连陶瓷的这些土然后包括玻璃都是有机物然后它都是从自然中来但其实 Akashie 的作品没有直接用到自然的材料但是 somehow 你在就是他没有说我用种子我就是用自然界的种子直接放到我的作品里面

它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加工的但是我在看他的作品尤其是身临其境地去近距离观察他的作品的时候我就会觉得他的作品里面孕育了生命有一种非常强大的活的感觉

对,它也带给我这样子的感觉,而且我觉得它的作品也会让我看到很多对冲的矛盾的力量,比如说它的很多展览中用到的,这是它作品的一部分还是…

就是他特地为此制作的台面全部都是这种深红像砖瓦的颜色的这个应该是为了这次展览特别做的因为我看到他在其他的比如说在艺博会上的呈现的时候他没有这么大的台面因为可能本身的藏品就是上面的那一个但是这次整个展览的台面应该都是为了这个展览定制

我觉得就是这个台面让我在感受到他作品脆弱的同时又有一种他根植于土地的感觉就是他本身是一个很有分量因为之前讲到布朗库西的时候他也有说他希望他的雕塑作品是直接放在地上的不希望有一个墓地

不希望有一个展台把他的作品跟土地分开因为他觉得展台就像把作品与土地结织了一样但是凯莉·阿卡西的这些作品我觉得展台反而作为了一个那种土地的延伸让他的作品在脆弱的同时又有一种根植于土地的那种坚定的感觉是的

就感觉他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但是我觉得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应该就是实地去看一看他的作品因为我感觉语言很难描述因为他有很多很多的元素在这个作品里又有就从材料的角度上来说又有玻璃又有金属又有陶瓷又有石膏又有石头但是就是非常融为一体非常和谐的感觉

是的,她的作品也让我想到了英国 2022 年 Turner Prize 托娜奖的获奖艺术家 Veronica Ryan 我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她之前在 Allison Jackis 伦敦一家画廊展出的系列作品是她的种子系列她也是并没有就是用大自然里面的真实的种子去做她的作品她是用 mixed media 混合材料去重新

呈现了一系列的种子形态的雕塑然后对于他来说他就觉得种子它隐喻了那种人类在迁徙的状态它也是加勒比海非洲移民的一个隐喻

然后我就觉得像种子这样随扬流散的那种漂流的状态也很符合就是比如说人的那种流动的状态和我们会在哪里生根的感觉它也有一种对于

对于迁徙的这种隐喻也有对于归属的那种隐喻是 而且我觉得它是一个变化的象征就不管种子是比如说被风或者被动物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还是它生根发芽其实它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艺术家在做这些作品然后包括比如说人类的迁移然后世界的变化有一些可抗和不可抗力带给我们的影响就是感觉所有的这些都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我们往往在一个作品当中或者在一个时刻只会感受到一个静止的时刻但是其实我感觉你去细品这些作品你会发现它其实展现的是一个有动力

就是和自然和大地有关

这些女性艺术家们因为我感觉其实这种和自然的联系包括大家怎么来解读女性和自然的联系还是女性艺术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的而且我觉得很多艺术家特别是女性艺术家在聊到自然的时候经常会把女性的角色跟自然愿意与万物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感觉自然它其实是一个像母亲一样的形象然后我觉得这一点也蛮有意思的而且我一下子应该想到很多女性艺术家也是她的创作也是跟自然有关的比如说我们之前聊到朱迪史卡哥的时候她就有做过很多大地有关的作品是那我们就先给自己挖个坑等我们哪天来把它填起来

那接下来你还在 Freeze 画廊中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对接下来刚刚讲说不想跟 Freeze 有关的事情但这个还真的是在 Freeze 本身这个展场上面发生的事情就是

其实两家画廊带同一个艺术家并不是一个少见的事情尤其是大画廊因为可以简单讲就是艺术家签给画廊的这种方式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一般来讲一个艺术家他会在不同的地方选择不同的画廊就比如说这个艺术家

我们就拿他是一个中国艺术家来说好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就比如说他是一个中国艺术家然后他同时想在中国然后和美国同时去发展那其实他大多数艺术家会选择把他在中国

中国的这些展览和这些代理签给一个画廊然后比如说在美国的至少说在美国的代理签给另一个画廊但可能会分得更细比如说东岸西岸也不一样甚至包括每个州都会有不一样的这个

画廊来代理他的作品这样一个艺术家就不是被一个画廊给全权代理这样的好处对于艺术家来说那就是他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和不同的画廊做展示然后去接触不同的藏家然后同时他在每个地方有一个当地的画廊的话其实他就可以有更深入的更

内部的这么一个联系就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纽约画廊来洛杉矶做展览那可能多少会有一点点水土不服但是比如说一个洛杉矶本地的画廊就更清楚比如说洛杉矶的观众喜欢什么样的作品然后他有哪些藏家可以给这个艺术家做这个连接之类的

出于这样的考虑,其实可能会有比如说同样几个画廊代理同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情况,但是在艺博会的时候,我们的艺博会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艺博会只有那个地区的画廊来参加,那比如说在洛杉矶的艺博会就会有全世界的画廊来参加,那在这个时候,它其实就不受到所谓的这个地区的代理的,

限制就比如说不因为你在纽约签了这个画廊在洛杉矶签了这个画廊他这两个画廊就不能同时在洛杉矶的艺博会上或者在任何地方的艺博会上同时展示你的作品那么这次在 Freeze 上就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有两个画廊同时展示了一个艺术家这艺术家名叫 Elaine Cameron Ware 我还蛮喜欢她的作品

李森画廊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 Kelly Akashi 的这个画廊和洛杉矶另一个画廊叫 Hannah Hoffman 然后这两个画廊同时都展示了这个艺术家的作品而且是同一个系列的几乎算是同一件装置作品但它是不同的

作品的名字就意味着它同时在两个地方展出它就是不同的两件作品但是大家可以在 show notes 里面看这张图就是你要是单独给我看这两张图不是 side by side 这么看我就觉得它俩是同样一件作品

哪怕我这么对比我也只能对比出来一个非常非常微小的差异细微的对然后这两个画廊都只展了这个艺术家的一件作品然后都选择了这件作品做了这个展示而我是怎么发现的呢也很神奇因为我是先去的李森然后我在李森看到这件作品

我很喜欢,但是当时之前其实我并不是很了解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我就拍了张照,然后就继续去逛别的,然后结果转转转转转,然后我一回头又看到了这件作品,然后因为所有的布子都很像,都是白白的,我也没有注意到底是在哪,然后我就以为是我又转回来了,我以为就是我已经在展场里面转晕了,然后转了一圈又转回来,又看到这件作品。

对然后我觉得我已经就是还没有开始看 20 分钟我已经晕了一回头又看见这件作品但是我后来就发现边上的作品好像不是李森因为李森比如说有 Akashi 然后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后来我发现这是 Hannah Hoffman 的展位然后也有这个同样的一件作品然后我就又回去看了一眼李森的那个作品发现它真的是就是完全一样也不是完全一样就是完全同系列的

同样的作品其实基本一样了你给我发两张照片的时候我都没有看出来它们有什么不同

可能只有就是顶上的黑色的部分可能一边比另外一边长一点其他我觉得基本就一模一样真的对真的是我觉得就很神奇这件事情因为后来我就在不断地给这两个画廊找借口因为我就想说这两个画廊肯定是彼此就是有这个交流也不一定是

画廊和画廊之间有这个交流因为不一定就是一定会画廊之间有这个联系嘛但是我觉得就是艺术家本身的团队你是会跟两个画廊同事有交流然后每次去博览会上带什么作品其实画廊是会和艺术家做这个商量的嘛要看艺术家那边有什么样的储备包括这个艺术家愿意这次展览什么样的作品或者对他接下来的展览有什么样的帮助之类的

我想说艺术家是不是就愿望很强烈一定要展这两件作品因为其实我后来去看了这个 Kamron Wilde 他在这两个画廊做各展的展览现场的图片其实他是有很多不同的作品可以来做展览的包括一系列的玻璃的作品然后包括一些皮革的作品也都是装置作品然后也都是很有张力的作品我也会在这个 show notes 里面给大家贴两张图

他这个艺术家呢他是一个非常擅长通过雕塑和装置去探索身体时间和物质性之间关系的这么一个艺术家他的创作通常会使用很多的工业材料自然元素和手工艺的技术相结合

呈现出一种就是又冷峻又感性的这么一种美学大家去看他的作品也能感受到就是他比如说一边用纱一边用蕾丝又用了很多的皮革又用了很多的金属然后他通过这种独特的对材料的处理和排列

探讨人类又脆弱又有力量的这么一面然后同时他的作品如果你深挖的话他也会探讨很多和宗教历史包括现代科技对我们身体的这些影响

然后我就在想选择同样的这件作品就是我觉得可以展开了一个讨论就是比如说这两个画廊展开同一件作品首先它会不会就是有没有这个尴尬的情况因为我后面去搜今年对于 Freeze 的报道其实是没有任何的

writer 和记者在写这件事情我不知道是没有人关注到这件事情还是就是确实会有点感觉有点乌龙所以就没有继续的去挖这件事情然后因为我感觉其实一个挺明显的 bug 就是不管这两个画廊是不是彼此通过气然后选择去展示这件作品的

我觉得比如说这两件作品如果在 Freeze 结束的时候两件作品都没有卖掉也就无所谓就是做了一次展示但比如说一件作品卖掉了另一件作品没卖掉或者是两件作品卖掉了然后卖了相差比较多的价格这些情况如果一旦出现的话就会非常的其实把画廊和藏家包括艺术家本身都陷入了一种比较困难的境地

是的感觉对于藏家来说如果他有意构藏这件作品那他是该向哪个画廊构藏呢我觉得这会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不过我也有好奇你是什么时候看到的这件作品因为其实在一博会的期间每个画廊

是会有机会去更换他的艺术品的展示的就他可以有 rehand 的机会我去 Freeze 去了非常非常早我是星期四就是 20 号刚一开门 11 点钟我就去了所以那个应该是就是最新鲜最原始的一波布展然后我后面也没有时间再回去了所以我也不记得我也不知道就是他后面这个作品有没有经过更换

其实如果换掉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就如果大家看不到这两件作品同时在一个博览会上被展示的话其实感觉很多的不管是关注点还是对这个艺术家的一些影响就不存在了因为比如说我觉得这也是对我的观感上的一个影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两件作品我很喜欢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我会想说为什么这两个画廊

会选择展这个艺术家但是都展这一件作品是不是他没有别的作品就当你不了解这个艺术家的时候你会质疑他作品的丰富程度和他的作品储备同时我觉得作为一个藏家来说可能就是所有人都更希望收藏 one of one 的作品独一无二的作品

但是当你意识到你想要去买的这件作品在它 50 米之内就有另外一件作品跟它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时候其实你想要收藏这件作品的稀缺性就下降了就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对

而且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它这个也不是说是个 print 它有几个 addition 它可是一件 on the wall 的那种 sculpture 和 installation 它居然就艺术家选择去做一个基本双胞胎一样

而且这两件作品的名字起的也不一样但是对我来说它可能给我传递的信息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是我觉得它的起名也是一个非常意识流的一个起名的方式就是说实话如果按照这个起名的逻辑的话就是你可以做很多很多一样的作品然后你每个给它一个不同的名

几乎是纯手工的

作品然后它出现了这么大规模的撞车还是挺罕见的我觉得而且它这个也不是说像考德尔 Alexander Calder 有一个很明显的视觉语言因为我觉得他这件作品

就跟你放的那一张画廊展厅的 installation view 放在一起看的话其实它的系列作品的视觉上是非常多元的反正我感觉看到了之后我先是一惊然后这就还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

但是我意识到就是这件作品并没有掀起太多水花甚至可能因为就是在 Freeze 人太多作品太多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有关注到这件作品或者他作品撞车的情况因为我也跟几个第一天去了 Freeze 的人聊我就说你们有没有看到两件作品是一样就是没有任何人发现了这件事情

也可能是因为就是我本身就是确实是先被这件作品的视觉所吸引了然后才又看到了另一件作品但是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就是喜欢这件作品那我觉得也让我想要更多的去了解这个艺术家还蛮有意思的是的我觉得其实对我来说也蛮有意思就听你分享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挺荒诞的就是哦还可以这样

的感觉对然后也会去想他的选择的逻辑是我觉得更荒诞的一点就是我觉得就像我刚刚说的你有一种如果藏家在创作品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作品不是独一无二我觉得我现在还是一个完全观众视角来看就会觉得一博会本来对我来说

我前两天还在跟朋友讨论就是说其实每个行业都会有这样的大型的展会就比如说产品的展销会然后包括一些就是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展销会然后这些展会但是其实在其他的展会上你可能会期待看到一个更统一的

趋势或者是比如说大家都在开发这个系列产品或者是比如说这个科技被运到不同的场景里面它是怎么样使用的然后可能就会有一些天然的产品撞车也好想法撞车也好这种情况发生但是我感觉当我去一个艺术展会的时候我会更在我的脑子里我会觉得

每一个 booth 都是一个小型展览然后大家都有自己独立的这么一个思维和独立的意识然后独立的这种整个的策展的方式和创意然后包括做作品的创意和方式但是我感觉就这么一撞就会把我从这个想法当中拉出来

就让我意识到其实艺术行业包括像 Frizz 这种展会它的本质上也是一个反应就是当下艺术市场和艺术圈艺术界整个趋势的这么一个大型的

就是它从本质上来讲可能甚至和所有的产品展销会没有太大区别虽然它产品的可能独特性会稍微好一些但是其实你去看整个也会更多的是去关注一个大流向和整个的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而比较少的去关注就是比如说深挖一个艺术家他到底在做什么或者是整个比如说这个问题如何去影响这一派艺术家他们的行为我觉得这些展览可能更多的会放在画廊本身 in house 的展览和博物馆的展览当中去完成

是的,说到产品,我前两天还在跟艺术家讨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艺术的创作与生产之间是否有一定的那种矛盾的关系,因为其实我这位艺术家朋友对他来说,做作品其实是一个很像生产的过程。

因为他是用到那种镂空的模型去做一个形状,然后呢再用喷漆去把它印到画布上这样子的过程。他就跟我说对于他来说,创作可能跟生产很像,但是他的创作本身,

这件作品的意义其实是需要从它一整个系列里面来看的而不是说它这一单件作品是有一个故事性在它是整一个系列的作品可能体现了它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它对于运动的理解我觉得不同的艺术家选择就是创作可能对于不同的艺术家来说有着不一样的

定义就是包括现在感觉工业上和技术上艺术是跟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演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就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元但是可能我觉得 Frizz Art Week 或者 Frizz Art Fair 它就是因为把这些艺术作品都剥离了它原有的文本它的 context 把它跟其他众多作品

以一个毫无叙事毫无主题的方式成立在一起的时候观众很难去在一个 context 里面理解它然后我就觉得它就被去意义化了就是它就会

就是变得像产品对而且尤其是我觉得做这种商业行为比较多的艺术家就比如说他希望去很多艺博会然后希望在画廊其实大多数艺术家还是这种生存的状态嘛他希望自己的画能够被收藏很多其实市场的反应也会反向来影响艺术家的行为

画廊会反馈说比如说这件作品卖得好然后那个作品卖得不好可能就会让艺术家把销售作为了接下来新创作的一个考量然后他创作作品可能会越来越趋于更容易被销售然后更受藏家欢迎的这个方向那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更深入和更广泛就是会要讨论的更复杂我们可以下次有时间的时候再来聊这件事情

对然后其实这次 Freeze Week 我感觉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我刚就已经反复地说不在 Freeze 本身其实我觉得是在它给了我一个整块的时间去很多的博物馆展览然后包括因为跟着 Freeze 的这个活动它有很多的策展人来做博物馆展览的讲解这是你本身自己去看展的时候就是没有的条件嘛

所以这次我也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三个就是我去了之后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展览然后包括他们策展人呈现展览的方式我觉得我也还蛮想和你讨论的可以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展览

第一个展览是在 ICALA,是一个在德兰基市中心的一个博物馆,然后它这个展览的名字叫 Ciencia Sexualis,是一个福科的作品的标题来作为这个展览的主题,然后这个展览刚刚好是我们今天录音的这天 3 月 2 号必展。

然后所以就是非常遗憾我在展览的最后一天分享这个展览但这个展览本身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把性和知识和科学这些主题交织在一起作为讨论大家知道福克的作品可能更多的是讨论比如说一个体系然后一个系统那这个展览重点其实就是去思考

性是被怎么样建构成一种社会体系然后在社会当中不管是去作为知识去传播作为科学去传播还是作为一个社会建构和社会束缚其实给人和人之间创造了一些无端的壁垒

那这个展览里的作品还蛮多样的包括比如说视觉影像然后画然后装置然后一些更沉浸式的这种体验他讨论了包括比如说性别这个方面的性然后包括

美国上个世纪就是这些跟整个艾滋病然后这些有关的讨论然后包括残疾人他们在这个社会当中他们和性相关的体验包括他们自己本身就是身体上的一些变化然后包括历史上的一些行为然后再加上可能会去讨论比如说不同的种族然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

对于性对于身体然后对于这个理解性的背后这些所谓的科学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讨论就是大家听起来听我这么描述会感觉它是一个很科学的站然后它也确实是一个我们去年提到 PST 整个的这个大系列活动当中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分但是我感觉它去

这个艺术与科技的这个交叉点的这个视角还是一个非常人文然后非常容易进入反正至少对于我来说就如果你单给我摆科学公式和科学内容我就会有一点觉得难理解但是本身就是我感觉这个展览还给了我一个

很好理解的窗口就是你不管是从哪一个件作品开始进入其实你就会开始去了解和思考他们所在探讨的这个问题当中有一个作品非常非常非常有冲击力然后我希望就是这期放出来的时候图片能放在 show notes 里面但如果我们不幸要把它删掉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一下这件作品

然后这件作品是艺术家 King Cobra 做的作品,它的作品名字叫 Fuck Bologna,它是在墙上的呈现是一个圆的一个盘,然后这个盘是被一片一片的硅胶给包住的,如果大家在 shownotes 能看到这张图的话是最右边的一张那张图。哦,我以为是香肠。是。

对不起对你听我说嘛这个就是要你觉得它是香肠然后它完成的方式是它把一个人的头一个硅胶开膜的头然后放在一个就是大家去买香肠比如说感觉国内好像就是国内就是涮羊肉切羊肉片的那个切片机然后美国或者是在欧洲还可能就是比如说你去 Delhi 然后你去切火腿什么那个削火腿那个鸡

然后他把这个头削成了一片一片然后再把这个整个包在这个盘上然后整个过程就是他没有展示就是在这个展览里面他没有展示前面的这个过程但是我有去回溯他这个作品创作整个过程然后发现他这个作品

前面的过程其实也是有被记录下来然后作为另外一件作品然后去做展示的然后也在声音文字里面给大家贴出来然后这个头是谁的头呢就是谁会让这个艺术家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呢就是这个人其实他叫 J. Marion Sims 然后他是一个妇科医生然后他通常意义上会被认为是所谓的妇科医学之父

他发明了一个手术叫膀胱阴道漏修复术就是在很多女性生产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就是孩子从你的这个产道阴道里面出来然后把你的阴道和你的膀胱当中会出现一些撕裂然后他发明的这个手术就是可以去有效的修补这个撕裂的这个部分然后让你以后的生活就是可以恢复正常

然后包括他也发明了一种就是妇科检查用的那种扩张钳我现在想着这个东西就是浑身不舒服但是就是如果做过妇科检查应该就是会有用过那种他发明的是压嘴钳更前一代的一个扩张器就它是一个硬的然后就是完全塞进去像一个撑鞋的那种撑子一样想象就透了

对阴道撑起来然后让他能够做这个检查和这种手术

然后这些器具就是 surprisingly 现在还在被使用然后它其实更有问题的一点更 problematic 的一点是这个 SIMS 医生他发明这个阴道膀胱漏修复术其实他用了大量的非医努力做的活体实验才完成了这个手术的开发而且他在这个实验的过程当中是没有使用麻醉的

所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残暴的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就是说如果我们从推动现代医学的角度上来说 maybe 它就是给我们现在就是创造了一些便利但是它能够达到这个成就的手段是非常非常残忍而且其实是

不是说当时没有麻药发明出来所以他不用而是他就是在意识当中并没有把就是非奴隶当做人而是更多的把它当做一个可以被随意摆布的这么一个器物去看待所以他做了这些实验最后达成这个效果

然后 King Cobra 这个艺术家他其实就是很多作品都是和这个实验相关的包括在这个展览当中他还有另外一件作品就是他做了一个盘光音道漏修复术需要进行的这么一个模型就他把

女性的这个子宫和阴道这部分做了一个模型剥离出来然后把每一针需要走的针的地方都给它标出来然后用人体的头发做成的线然后把它就是给缝起来你就能非常直观的看到这些线需要缝多少线然后包括这些线我觉得作为女性你会能够感受到它走在你身体的什么样的位置

然后你就能够试图去感同身受这些女性当时在被做这些实验的时候经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反正我看完我就觉得说切得好我也想切她的头

我觉得这实在是太不人道了这也让我想起之前很多学者和世界和平主义者他会去用写作的方式去曝光和去批判就是非洲女性割离的这么一个传统然后这个传统也是就是在毫无麻醉的情况下去对女性的生殖器进行切割

就是感觉现在我们这样说,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感觉甚至不能理解就是怎么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就是这个疯狂的社会就是让我们推动到了现在,其实他那件有音道膀胱模型的那件作品,他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装置,就他把整个模型放在了一个玻璃里,

和镜子的盒子里面就是这个模型的后三面就是两边和背面都是镜子就一方面是你可以看到它 360 度的这么一个呈现另外一方面就是你在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你自己

就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现代医学的受益者但同时就是现代医学它是一个这样子的学科是的我觉得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和听完你讲这个故事我会打从心底的感受到一股愤怒我觉得有的时候艺术作品也是需要能够激起这样的情绪去真正地传达一些社会上还在存在的问题

就因为现在大多数的作品也是一个非常温和的感觉就很 melod 很 subtle 很 gentle 但可能就是去面对一些像类似这样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愤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情绪就是包括他如此直观地呈现出艺术家对这件事情的愤怒我觉得是一个很合适的手法

对我觉得就是真的非常非常的直接而且我甚至不能想象如果不是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表达这个愤怒的情绪

对然后这个就是这个展览其实我觉得这个展览就大家光听我讲这一件作品就觉得这个展览是一个非常暴力的展览但其实这个展览里面这件作品真的非常非常多元包括我们之前在纽约那一期有讲到过的华裔加拿大艺术家 Jasphine 的作品也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

然后这个展览对我来说非常大的这种吸引力就在于一个是他选的作品我都很喜欢大多数然后这个展览他去展示的方式我也很喜欢就是他用了一个非常非常虽然就是像我们刚刚讲的作品它是非常激进的作品但是他用了一个非常非常温柔的视角去切入这个权威性我觉得就是这个展览对于

所谓的客观知识和科学体系的视角我很欣赏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他在他的展墙的那个前面的前言上面写说 This exhibition offers a partial view of 就是比如说 gender 然后什么

不同的历史时期然后不同的人群对于所谓的性作为社会建构要讨论就我感觉现在在这种大型的群展尤其是博物馆展览上面

并不常看到就是说这个东西是一个 partial view 就是这个东西是一个片面的从某个角度的这么一个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大多数展览会觉得自己尤其是博物馆展览它可能筹备了很长时间有很多的研究在这个理解中

他会想说自己是一个 overview 或者是一个 survey 或者是一个就是更全面的这么一种语言的方式但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他说我们这是一个 partial view 就是他承认说我们是有

偏颇的可能即使我们选了这些展览但是因为就是性和相关的这个知识体系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如此广泛如此体系性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我们能一次把它全部讲清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效的视角反而会让我对于这个展览里面的作品有更深入的思考就是因为我会觉得说在你看这样的展览的时候你不是去全盘的接受一个人家已经完成的一个同览的 overview 而是你把这些信息加到你自己的信息库里面你需要自己再去做二次处理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策展视角然后呢其实后面我还去了另外两个展览这两个展览跟这个展览跟刚刚提到的 ICA 的这个展览都不太一样第二个展览我想提到的是现在在 Hammer Museum 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开到五月份所以大家如果有时间在洛杉矶的话我还蛮推荐大家去看的

然后她是一个有关 Alice Coltrane 的这么一个人 Alice Coltrane 是一个美国非常传奇的音乐家然后同时她也是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家她会用她的音乐然后包括用她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非常非常多的人我觉得她就是有一点像小野洋子和 John Lennon 的那种感觉但是她是一个就是黑人女性

他这个展览我觉得非常妙的一点是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一类展览的形式就是他去回顾一个人他的一生留下来的这些档案手稿他是属于一个 archive 展就一个档案展但他不仅仅是一个档案展因为他在除了展示这些历史物件的同时他还邀请了 19 个

为当代艺术家去对 Alice Cotrain 的档案包括她的作品做一个回应用不仅仅是音乐的形式包括装置然后包括一些交互的手段然后包括音乐本身然后包括影像去对她这个人和她留下的这些东西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回应也是一个非常多样的回应

因为我在去这个展览之前其实并不了解 Alice Cotrine 这个人或者是她的音乐作品但是在这个展览里面走一圈虽然可能本身用到 Alice Cotrine 的音乐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但是你能够就是我感觉这个展览会让你对这个人首先产生好奇你会就好奇说这个音乐家他到底是做什么那样的音乐然后你会想要去听他的音乐

同时你会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有这些二次创作的作品来帮助你去理解这个人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你通过去感受这些作品你就会去理解说这个人给人的 vibes 是这样的包括这个人他可能关注的点是这些东西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是我当时去了它其实这个展览我前后去了两次第一次去是它展览的开幕式那个开幕式非常非常的疯狂就是我最近去过人最多最多的一个开幕式如果你要是当天去 Hammock 排队的话要排我听说要排两个多小时然后才能进到这个博物馆里

我是有一个朋友然后他正好是在 Hammar 是 UCLA 的美术馆然后我就跟着一个 UCLA 的朋友就是混进去了混过了那个两个小时的队

然后就进去了当天是这个展览的开幕然后同时他们请了一个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一个非常有名的 DJ 叫 Flying LotusFlying Lotus 是 Alice Cochrane 的 Grand Nephew 对我就刚想说就是这个就非常非常神奇的联系就是因为不管 Hammer 是一个多有钱的美术馆我觉得他们请顶级顶级 DJ 的 budget 还是没有的

但是就是因为有这个 family connection 所以 Flying Lotus 有来就是开幕式打碟然后包括其实整个展览当中有一个房间也是他为了 Alice Koltrain 做了一个 soundscape 你可以进去就是听他的回应 Alice Koltrain 的作品

然后我在 show notes 里给他放了一张图就是你可能不会想象到一个美术馆能够挤成这个样子这不是当天的 hammer 但是就是另外一个活动手的 hammer 当天的人可能比这个还要更挤就非常夸张你有看到很多名人吗

那天人太多了就是我没有看到什么不过说到这个当天去 Freeze 的时候还看到了蛮多就是有名的艺术家然后包括看到了村上龙就是我看到村上龙的时候其实我有点害怕就是我最近看到村上龙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我看到他的时候

比如就比如说他就是感觉已经他不知前有新闻说他就是在工作室然后感觉被画廊压榨到他觉得自己没办法创作作品然后就感觉精神状态不太正常然后在直播的时候给大家展示他收集的什么手皮脚皮头发什么的就感觉这人已经疯了然后我就感觉我远远的看到他我就感觉我只能想到他就是收集手皮脚皮和人的头发然后我就想赶紧走走

我上次在伦敦村上龙展览开幕的时候有看到过他本人那个时候感觉他精神状态还不错是就是他感觉这次也精神状态还不错然后他还跟大家合影什么但是我就有点被 traumatize 到他把他自己的 personal life 私人生活就是完全展露给大众对然后你就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对哎

说回 Alice Kodrin 这个展览我当时开幕式去的时候人非常多嘛然后又大家都是去开幕式所以就是穿得很漂亮然后也有就是很香大家都香香的我就走进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它这个展览的布置是它有很多小房间因为有很多声音元素的展览你需要做就是这种隔音的处理所以你需要隔出很多小房间来做这件事情

我就感觉我走进每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点不一样的气味我本身我在研究展览的时候我会很关注这一点就是想要把香气融入到展览的一个元素当中然后就想好像终于在一个美术馆看到了就是他把

气味作为因为气味其实和我们的记忆包括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有很深的联系然后再加上 Alice Cotrain 她人生后半场她有很多和精神性宗教性包括去修炼相关的这种人生经历所以我会觉得你把气味融进来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个元素

然后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展览好有意思然后后来我去在 Freeze 周期间去和这个策展员聊天然后我还就特意问了他我说就是你是不是特意设计每个房间有一些就是不同的香气因为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走到 Flying Lotus 那个房间的时候他房间整个是橘色的就是那种非常 passionate 就整个这个展览都有很多橘色的元素然后呢我就在那个房间里闻到了非常非常强的那种柑橘的味道

就像橘子皮那种在空气当中会发出的那种味道然后他后来就是他听了我讲他就一直笑一直笑然后我就说到底是你设计的这个味道还是就是大家那天真的太香了然后每个房间都 trapped 住了一些就大家身上的香水的味道然后他就说其实就是全是我的脑补真的是只是大家身上的味道

然后因为它那个物理空间比较小然后就被 trapped 到了每个房间里面但是他就是说有一件作品是一个当代艺术家对他作品的回应然后他从 Alice Kautrin 的这些

然后包括他的这些物品当中发现了一瓶他生前最喜欢的香水然后其实这个所有的作品当中有一件作品是他做了一个装置之后在上面喷了 Alice Kautrin 生前最喜欢的香水哇

对所以虽然我没有具体地闻到那个香水本身到底是什么味道但是我觉得这个展览还真的是把气味给考虑到了它的展览当中期就是说给作品穿香水这个行为是策展人的决定

应该是艺术家的决定但是他的策展的方式是 Pammer 知道他要做一个 Alice Cochrane 的大型的这种回应他不叫回顾展因为他毕竟不是一个自己创作很多很多作品的艺术家他说是一个这种主题展

这个策展人本身他就先和 Alice Cotrain 的档案和他的家人和他的 foundation 有了联系他先去深入地做了关于他档案的研究然后他基于这些研究选择了 19 位当代艺术家让这些艺术家再去利用他们的档案进行创作所以就是有一个策展人在当中做一个中间人和这种相当于一个调配整个的规则的这么一个关系嗯

我觉得测一个人的展览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那位瑞士艺术家 Harold Sisman 最早的时候就在 1974 年测了一个展览 A Pioneer Like Us 然后 Grandfather 就是他自己外公的一个展览就所有的展览都是跟他外公有关的物件我觉得就是以测展的这个学科来看的话

我觉得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事情就是 the subject matter 你的主题它可以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你身边的人

然后第三个我去看的展览是在 LACMA,就是洛杉矶郡的这个美术馆,然后它的名字叫做 Imagining Black Diasporas,21st Century Art and Poetics,这个展览的主题是关于 21 世纪黑人离散文化的艺术作品和诗歌的表达。

就是他从世界各地去收集了非常多表达漂泊离散的作品然后反思就是说整个的非裔群体或者说黑人群体吧不光是非裔然后他们在整个的这个历史的角度上他们在离散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思考然后他们对于他们的祖先从哪里来然后包括他们经历了什么

去做的非常多样的这么一个思考就它不光是说比如说反向去思考比如说奴隶制更多的它可能会从美国欧洲奴隶制的这个角度上再往上去想就是说整个黑人文化在整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当中它怎么样被主流文化去修饰然后包括

怎么样去重新被定义然后他们怎么能够重新拿回自己文化的自主权我觉得这是其实虽然它是一个讲就是黑人文化和非裔文化的这么一个展览但是我感觉很多的逻辑放到比如说亚裔

比如说其他拉丁裔的文化群体当中同样使用所以这个展览和前两个展览的不同是第一个展览如果我们说它是回应一个主题那第二个展览是回应一个人那第三个展览回应的就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

然后这个展览里面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摄影装置影像然后同时像他的题目里面提到的是他有诗歌的这个元素就是他去请一位作家然后来写了很多回应这个问题的诗歌然后在这个展览当中去穿插的进行

但是这个走进这个展览就是最直观的感受是 LACMA 的展览通常来讲就是都比较传统因为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声诺次里面放的这张图它的这个布展的方式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大美术馆的样子就是墙边上有一圈作品然后中间有一些比如说装置或者是雕塑可以放在中间的就放在中间然后能够让观众去做深入互动的

其实内容并不太多,让你更多的还是建立了一个非常传统的观看和被观看的这么一个关系。但是我觉得非常,这个展览对我来讲有意思的一个是,这个展览它选了来自比如说非洲,加勒比,北美,欧洲,不同地方的艺术家,然后用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这种离散的经验。

然后另外一点就是他这个展览筹备了四年到五年的时间应该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今天展览落地刚好是五年的时间然后在这五年当中这个策展人他不光是去

拜访这些艺术家选择然后借他们的作品来把他们的作品在这个展览当中做出展出而且他是去找资金然后找资源这里的每一件作品最后都已经就是在这个展览开幕的时候都在 LACMA 的收藏当中

就是所有的作品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变成 LACMA 收藏的一部分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也是在帮 LACMA 整个博物馆的收藏去扩充一些更多元然后更全面的角度去补齐因为作为一个博物馆的收藏它肯定是最开始是从艺术史当中最经典的这些作品开始

然后慢慢的去扩展它的收藏,然后我感觉通过展览,然后你通过策展人的视角,就是说你知道你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什么样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基于你的研究,你去为这个机构做一个非常就是 inform decision,你要去收藏哪些作品,然后这些作品能够为整个的这个收藏体系在未来,我觉得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听完你的这些分享我其实自己也对为什么会继续热爱艺术有了新的理解因为今天早上的时候我还在听一个播客里面就是听到刘晴老师她提到说世界本无学科这件事情

就是说就是学科的划分可能是更加便利于我们在一个框架里面有效率的生存然后我就感觉艺术它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让我意识到还有很多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一个 catalyst 就是一个催化剂的感觉就是因为提到的这些展览和艺术家的创作其实全部都是在跨学

或者说是融合了很多很多就是不同的学科对不起我的这个语言有点匮乏对然后它就让我意识到就是世界本无学科这件事情能让我跳脱出很多我自己本身存在于这个世上生长起来的这些框架然后再给予我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而且最近对于 DeepSeek 还有就是新的这些 AI 带给写作的冲击也让我思考艺术或者说文学在现在这个 AI 时代里的意义然后就听到那位老师讲到文学的这种不断地被复制就是它会成为文本的文本的文本的文本

然后感觉现在很多艺术作品也是,就是包括你看很多博览会里面的作品,你会觉得它好像是艺术家的作品的作品的作品的作品。是。对,但是我觉得艺术或者文字本身,它最珍贵的点就是它,

的趣味性就是文字的趣味或者说是艺术的趣味然后那个趣味我觉得是非常个人化的经验能够体现出来的东西是然后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感觉我一直会热爱艺术的理由

比较感性的总结了一下对但我觉得就是真的是这样而且我觉得尤其是在看这个 Black Diaspora 这个展览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另一个非常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我在假设如果我去的时候没有策展人

在做这个解读的话我看这个展览的体验会非常非常的不一样就我感觉策展人在我们去用艺术理解世界的这个过程当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介质因为我感觉比如说我们单纯的从就是这种 C to C 的角度来接触这个艺术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就是这种直接跟艺术品做接触的时候你是非常带人

你主观带的非常多就是你完全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去理解这个作品那这个作品和你合就是合不合就是不合你理解不了它你可能就是理解不了它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跨学科的经验或者是比如说当你接触一个非常有趣的策展人的视角的时候它其实是帮你打开了一个一个通道

就是好像比如说我去 Black Diaspora 这个展可能本身如果我去看我就会看到很多非裔元素然后包括很多其实比如说很多图腾然后包括很多对于图腾的二次利用在他们的文化当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可能离我来讲稍微有一点远,所以我就不容易对他们产生共情,但是这次在这个展览,真的是我真的,这是我去过最好的一次 walkthrough,就是这个策展人完全颠覆了我对 walkthrough 的,

一种感觉首先这个策展人你能够看出来他对这个展览的感情非常非常的深他讲每一件作品恨不得都能讲个好几十分钟如果他的作品他的 walkthrough 没有这个导览没有时间限制我觉得他能在里面讲一天而且他的逻辑非常清楚

他会给你讲说在这个板块我在策展的过程当中我是想探讨这个问题然后呢我会去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然后这个作品怎么来回应这个问题然后再讲说这个艺术家是什么什么样的背景然后我感觉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现在包括我们上一节也有提到现在很多的尤其是探讨多元文化的展览很多时候会变成一种身份收集的感觉

就是我有比如说假设这个展览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它就会变成是我要讲 Black Diaspora 所以我有美国移民的黑人我有加勒比地区的黑人我有就是不同非洲的移民我有非洲不同国家不同部落不同种族的这种艺术家的代表然后这些代表齐聚一堂像开大会一样的这种形式在做这个展览

但是通过一个 walkthrough 其实我觉得他就能够去把这个观念给反过来比如说我觉得观感很不同的是你在讲一件作品的时候先讲这个艺术家是来自某某某地区某某某个种族的这个艺术家然后他表达了什么好像在我们的脑子里就会觉得他所有的表达 Lava 你不要对着话筒哈气大家对不起

拉瓦在对着话筒呼噜呼噜就是如果这样讲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所有的表达是基于他的身份出发的但是这个自然人采取的方式是他把主题放在了他整个展览的最前沿他先说我探讨的是什么问题然后这些艺术家如何来回应这个问题反而就会显得整个展览更有很强的整体性就你会觉得不同的艺术家他尽管来自不同的辈子

但是他在回应同一个问题同时带入了不同的视角而不是说这些艺术家因为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他有不同的视角而这个展览只是展览这些视角我觉得从一个展览的角度上来说就这个 walkthrough 让我真的特别明白就是其实在之前上课的时候教授也会讲到就是说对于一个策展人来说 walkthrough 是你的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我这次我就明白说如果有一个好的 walkthrough 你对展览的观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的那也希望我们这档播客成为一个更好的 walkthrough 然后分享给大家艺术对我们的一些触动我感觉就你刚刚在讲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打到我就我之前都没往这个方面想就是我们也是一个 walkthrough 的节目其实我们每次都是在锻炼这个 walkthrough 的能力那

那么感谢嘉宜的分享今天的 bubble wrap 就到这里啦那也希望你能够订阅我们点赞转发这期播客你可以在小宇宙 Apple podcastovercast 和 spotify 听到我们的声音然后

我想说就是如果大家有什么想听的内容或者是有什么因为我知道就是最近几期我们来了非常非常多的新朋友然后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流我家里还在想就是说我们要不要建一个群之类的但是我觉得可以听一听大家的想法如果大家就是觉得每两周听我们聊两个小时还要再听更多的话我们可以就是慢慢地把这个小社区建立

好的那么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