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躲避股災、城市綠地...公園起源原來是這樣!淺談圓山公園與台北公園|歷史起源_EP324

躲避股災、城市綠地...公園起源原來是這樣!淺談圓山公園與台北公園|歷史起源_EP324

2025/4/28
logo of podcast 週報時光機(生活歷史、冷知識)

週報時光機(生活歷史、冷知識)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无明确发言人
派翠克
Topics
派翠克:本集节目探讨了台湾公园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圆山公园和台北公园(现228和平纪念公园)的起源和演变。公园的概念起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和改善市民健康而兴起。此概念随后传至美国和日本,并最终影响到台湾。 在日治时期,台湾引进了公园的概念,并将其视为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圆山公园最初是为日本人提供休憩场所,而台北公园则是根据都市计划而建,其选址原为清代台北府城的大天后宫。台北公园的建设也包含了文化殖民和宣传的意图,例如,公园内曾建有纪念后藤新平与儿玉元太郎的纪念馆(现台湾博物馆)以及台北放送局(现228纪念馆),这些设施都曾被用作日本殖民政府宣传的工具。 圆山公园内也包含多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和遗迹,例如临济护国禅寺、圆山动物园旧址和中山儿童乐园旧址。这些遗迹展现了圆山公园的历史变迁,以及不同时期在此留下的痕迹。 台北公园(现228和平纪念公园)在二战后,因228事件而改名,并设立了228纪念碑,以纪念事件中的受害者。如今,228和平纪念公园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并具有同志聚集地的文化意义。 总而言之,台湾的公园建设并非自然而然,而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的结果,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通过了解这些公园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从小我就梦想有自己的房子但现在客厅被孩子们的玩具占满也放不下心爱的钢琴梦想变大了家却装不下了

新硕泳船换个家装下更大的梦想稀有千平大基地临空 28 层钢骨制阵宅约 30%左右低供设比 42 到 60 平宽裕空间新北市永和中镇大道机能完善视野开阔新硕泳船要换就换最好的新硕建设传真行销

公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呢散步 遛狗 晒太阳 发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公園时光不过在这些公園背后同样也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一集我们就来认识台湾的第一座公園是怎么样诞生的下次在躲避古灾时你也可以成为公園里的说书人哦

欢迎收听周报时光机

生活周遭的歷史大小事 歡迎收聽週報曙光機 我是主持人派翠克今天這集上架的時候 我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拍婚紗老實說大概四月中我就開始對於拍婚紗這件事情有那麼一點小緊張了前陣子才發現 欸 原來我的右臉比昨天好看我還把它筆記在我的 LINE 裡面 想說可以提醒一下攝影師如果到時候成果拍得不錯 我可以再跟大家分享幾張照片啦

我们选了几个拍照的地点其中就包含了可爱的公园那么讲到公园前几个礼拜股市大跌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全台哪个公园最适合过夜还有人做出一张什么股灾股民收容所依照不同类型的套牢股票进行灾区的分配转眼间这一两个礼拜股市又慢慢地爬回来虽然还没有回到当初的高点但是这种恐慌的情绪也是稍微地缓解了啦

但是公园还是在那边而且静静地等待下一波的股灾分享一个冷知识我在网络上找到一个有趣的计算方式就是将各个县市的都市计划区面积抓出来再把计划区的公园和绿地加总去计算它的百分比就可以知道哪个县市的公园绿地比例最高

那么根据 2023 的这个数字呢第一名是高雄市超过了 6%都是绿地跟公园再来是澎湖县跟新竹市而倒数的是新北市居然连 0.5%都不到这是要新北市的股民怎么度过这次的灾难呢

今天我们就要来聊聊台湾公园的发展史公园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绿地空间是怎么成为我们日常的一部分呢这一集还没有赞助广告欢迎各大厂商可以来信询下哦短暂几秒钟的时间也记得追踪一下周宝时光记的 IG 吧嗯

首先大家先凭空想象一下公园的样子是不是都会有绿绿的草地旁边有几棵大树跟公共设施一定有厕所然后下骑跟做运动的阿公阿嬷骑脚踏车在旁边玩溜滑梯的小朋友公园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提供绿意跟休息的公共场所这个地方

这个概念其实起源自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 19 世纪的伦敦笼罩在雾霾以及街道环境脏乱的氛围下为了工作,许多人都涌进城市造成人挤人,而且居住品质也因此一落千丈搞得连要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的资格都没有伦敦市民也因为这样的恶劣环境死亡率是不断地攀升

西元 1840 年三万名的伦敦市民跳出来签署了一份请愿书给维多利亚女王希望女王可以同意在伦敦的塔村区规划一座绿地的空间会有这份请愿书的出现是因为前一年有一项研究报告给出一个结论一片绿地可以让伦敦市每年的死亡人口减少数千人并且延长市民们的寿命

后来女王正式同意了这个请愿书在 1845 年的时候这座公园正式的对外开放并且取名叫做维多利亚公园算是历史上前几座专门设计给市民的公园绿地在维多利亚公园之前其实绿地大部分都是皇家贵族所拥有好比像是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它在 16 世纪的时候是皇家的打猎场后来才逐步对外开放

最近不是有这个世界博览会吗当时英国也为了向全世界去展示自己工业革命的成果西元 1851 年他们就选定了海德公园作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主场地在里头打造了一座水晶宫殿那这样的定位应该就蛮明确了海德公园比较偏向皇家的后花园而维多利亚公园比较像是都市计划后货真价实的公园绿地

差不多同一个时期都市公园的概念也传到了美国西元 1851 年纽约市长开始提倡新建大型公园对于都市的好处几年后纽约州也通过了中央公园法案买下了现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土地在为期将近 20 年的施工期中央公园成为了美国第一座的公共绿地

19 世纪中其实这个新建公园的概念在全球发酵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这股风气也传进了正在经历明治维新的日本 7 月 1873 年的时候日本颁布了相关的法令开始将一些神社观光景点休闲设施进行整闭统一规划成为公园绿地

在 1873 年的时候日本诞生了五个公园被称为是东京都的五公园而他们当中有些还是现在非常有名的景点分别是上野公园芝公园浅草公园深川公园以及飞鸟山公园

由於日本人開始學習西方的都市計畫在甲午戰爭後他們來到台灣清代的台灣並沒有公園這個概念所以大家要嘛在廟口啊要嘛爬山要嘛在街邊聊天才會看到這些綠地

但是在日本總督府建設的都市藍圖裡面公園是一個很重要的意象因為它不只是給人家放鬆而已它還是現代化城市的象徵同時包含了修身養息、歌功頌德、宗教祭祀以及避難等等的功能

总结来说,你看像英国的维多利亚公园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日本的上野公园、芝公园甚至来到台湾的一些都市建设公园这项东西它不是自然而然长出来的而是被规划进来的背后有制度、有意图、也有它们的目的性有一整套现代性的逻辑

講了那麼多,那麼台灣最早的公園究竟是哪一座呢?答案是 1897 年開放的圓山公園就是現在的花博公園啦

这座公园如同前面介绍的伦敦海德公园一样它其实更像是当初开放给日本人所使用的场域没想到连盖个公园都可以有阶级之分那么圆山公园究竟是怎么盖出来的呢在日本接手台湾的隔年也就是 1896 年当时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的伊藤博文来到台湾寻访顺便考一下大家跟伊藤博文签马关条约的人是谁

答案是李鴻章啊這個應該是國高中生都很熟悉的兩號人物啊那易騰博文來到當時圓山公園那塊土地的時候他左看右看就覺得這個地方其實很適合規劃成為現代化公園於是就出資希望當局者可以考慮將這塊地好好的整頓一番當時的台北縣知事也就是市長這樣的角色叫做橋口文藏

他就將這個想法轉達給了台灣總督府表示我們的伊藤大大想把圓山那塊地規劃成一個散步休息的空間那本身因為他要鄰近劍潭山算是好山好水可是問題來了這塊地在一開始是規劃成為日本帝國陸軍局海軍局跟民政局三個局處的共同墓地也是一個墓園

總督府表示,如果伊肯大大想要蓋成公園當然沒有問題嘛但是佔地這麼大的蒙拉波還是要有一個替代方案不然這些將士、這些厲害的先烈

要去葬到哪裡?於是台灣總督府就開始找替代方案同時也針對圓山公園的土地進行徵收徵收完的地方就開始做建設其他地方則繼續跟當時的地主們談判陸陸續續又擴大了整個圓山公園的腹地

我們這邊呢就講幾個圓山公園的古蹟其實做了這集我才發現哇這邊真的是各個時代的建築或者是遺跡啊或者是一些生活的痕跡都可以在這邊找得到首先是 1912 年完工的臨紀護國禪寺

这座寺庙是日治时期唯一一座被冠名护国的庙宇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尔玉元太郎他本身就是灵迹派也就是汉传佛教的其中一个流派的信徒之一寺庙是由一位日本的僧人叫做梅山玄秀所建梅山玄秀可以说是日本总督尔玉元太郎的学长

当时他其实也是受到总督的邀请希望透过佛法来加速殖民台湾的进度但是呢因为这个梅山玄秀刚来台湾的时候他所居住的庙宇可能是太过于脏乱导致了几位同行的这个僧人都染病离世这让梅山玄秀有了想要盖新庙的想法

观察了一圈之后梅山玄秀就选到了圆山公园西边的一块地并且他就把这件事情回报给了总督府而宇文太郎就想说我们这个派系里面的大学长要盖庙宇当然没有问题于是他就向当时土地的所有人是谁板桥林家总督府跟板桥林家买地并且在 1900 年开始去新建梅山玄秀想要的庙宇

当时而玉元太郎不仅出钱还出力甚至还帮忙取名叫做正南护国灵祭祀

正南這個名字其實是梅山泉秀針對那個山頭所取的他把它叫做正南山而玉元太郎算是借花獻佛把這個名字借用到了這座廟宇於是叫做正南護國靈祭寺如今我們也知道他就改名叫做靈祭護國禪寺這座廟宇現在還在所以下一次如果大家要到圓山花博公園附近去走走的話可以繞過去看一看

據說是一個蠻安靜有一種日本佛寺的感覺不知道有沒有人去過歡迎來跟我分享一下你參觀之後的心得那除了靈寂護國禪寺之外老台北人應該都知道台北市立動物園最早其實是在圓山這個地方西元 1914 年的時候當時有位日本人在圓山公園附近打造了一個可以欣賞動植物的休閒場所

有天台北厅的官员到此一游觉得这个日本人规划得蛮好的于是就出资把它买下让这个地方在 1916 年的时候变成了官方指引的动物园根据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官网表示日治时期圆山动物园最当红的动物包含了一只来自婆罗洲的红毛猩猩还有全台第一头大象马小姐

而在 1986 年之後呢園山動物園因為人口蔓延到附近的區域決定要搬遷到更郊區的木柵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這個台北市立動物園跑到文山區那邊去了

最后一个景点是在圆山公园的北边一座 1938 年成立的儿童游园地同样是由当时的政府供应的后来国民政府来台这座儿童游园地跟着改名叫做了中山儿童乐园甚至成为了圆山动物园的附设游乐场

这个圆山动物园搬走之后呢旧的儿童乐园原先打算要继续扩建但因为附近牵扯到这些古迹啊遗迹啊还有河川的保存后来就搬到了比较靠近现在天文馆那一边哦

搬到台北天文馆之后 2014 年这个新儿童乐园就开幕了而这座原本日治时期留下来的儿童游园地停业之后如今变成了一座保存着游乐设施展示的景观公园我那时候记得每次骑车经过市里那段在桥上都会看到这个

好像是旋轉木馬吧好像晚上看的時候其實有點可怕啦不過現在知道它的歷史背景就知道原來它是有一個這樣的脈絡的

整个圆山公园像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护国禅寺圆山公园圆山动物园还有儿童乐园其实除了这三个景点之外包含当时的台湾神社也就是如今圆山大饭店那一带包含周边的很多绿地甚至是像中山北路这一条路在日治时期的时候叫做赤石街道

你可以一路往这个赤石街道一路走走走然后跨过了当时的明治桥就可以抵达台湾神社进行参拜了算是当时一个非常被看中的区域啊

介绍了那么多圆山公园坦白讲它最初的目的还是比较偏向于提供日本人一个休憩的场所在后来才慢慢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元素而真正在都市计划底下诞生的公园其实是另外一座哪一座呢台北公园也就是现在的 228 和平纪念公园

1899 年的 8 月,台灣迎來了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台灣總督府選定了台北作為起點打算要進行一場都市的大改造

为了让台湾总督府的所在地看起来更有现代城市的氛围日本人打算把清岭时期的台北城那些老旧的建筑啊弯曲凹凸不平的巷弄以及缺乏公共空间的街道全部打掉重炼当然市区改正啊不像打电动好像随意动工就随时都可以调整一样

它是需要完整的規劃而且動工也需要時間因此這項計畫算是不斷地刪刪改改到了 1905 年也就是迎接第三次市區改正計畫的同時台灣總督府蓋一座台北公園的想法也終於拍板定案了

这个台北公园的地址呢在它新建之前原先在清岭时期其实是台北府城的大天后宫这是当时的巡抚刘明传伙同几位官员跟士绅一同打造的信仰中心那供奉的呢就是妈祖娘娘

只是后来不确定是因为总督府主动征收还是因为台风摧残的缘故这座台北府城大天后宫最终在 1913 年面临了拆除的命运目前在 228 公园里面似乎还是能找到一些天后宫的石柱类似这样的遗迹

1905 年拍板定案的台北公園计划在三年后 1908 年就正式完工成为台湾史上第一个都市计划下诞生的公园然而对于日本帝国来说盖公园不仅仅是提供大家一个公共空间那么单纯在台湾这个殖民地上过往这里是人们的信仰中心你看大天后宫在这边是会来这边祭祀妈祖的

如今这空间更应该要展现我们大日本帝国治理能力以及我们日本文化的都市样板所以他们开始去着手去把这些文化殖民或者说输入到这个公园里面

台北公園就成为了当时的总督尔玉元太郎跟民政长官后腾新平的大内宣基地除了本身非常靠近台北车站跟台湾总督府之外这里也很适合引进一些先进的现代设施或者是提供同化台湾人的宣传工具这些都是当时建设的重点以下派翠克就举几个例子

首先就是天后宮的舊址後來在它北邊一點點蓋了一座紀念後藤新平跟兒玉元太郎的紀念館

这座纪念馆呢也就是如今的台湾博物馆台博馆关于台博馆的介绍啊其实周报时光机过去有一集分享了三个名字非常类似但分别是不同时代下的博物馆台博馆史博馆跟台史博如果大家对于这三个博物馆的一些背景故事有兴趣的话连结我放在资讯栏欢迎大家有空可以点起来收听看看

另外公園內也有一個培養藝術氣息的場域叫做台北公園音樂堂當時這項建築物是因為要慶祝縱貫縣全線通車於是總督府向民眾集資蓋了這個地方

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每个周末都会有乐队到音乐堂来表演免费提供民众一个欣赏音乐提升艺术气息的空间音乐堂的位置其实挪移过几次而且造型上也跟现在的 228 公园里面的长得不太一样早期比较像是圆顶式建筑后来慢慢扩建跟挪移跟改造才变成现在如果有到公园里面看过它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扇形了

音樂堂講完再來就是現在的 228 紀念館日治時期這個地方是台北放送局也是全台第一個廣播電台的所在地用日語來播送一些地方新聞啊氣象啊社會事件等等當然這個設施啊也是日本放送黃民思想的重要工具在

再次强调台北公园就是当时大内宣的重要基地之一所以这个放送局播的一些广播当然都会去歌功颂德这个日本帝国的好嘛尤其是在这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台北放送局因为整个台湾进入黄明化运动时期这个地方会播送军歌来洗脑人民上战场为天皇效力

当然这件事情在日本战败投降之后也有 180 度的转变当时天皇的御殷放送也是在台北放送局从这边传出来给台湾人的到了国民政府时期放送局变成了早期的中广中广后来是搬走了在 1997 年台北放送局因为这个 228 的转型正义变成了现在的 228 纪念馆

公园内还有很多其他的设施包含喷水池啊一些清朝的牌坊还有腾云号的火车头等等一座公园内真的是满满的历史文物从清岭时期、日治时期到国民政府时期这边都有一些记录历史的痕迹不枉费它身为全台第一座都市计划下诞生的公园你看它离

台灣總督府也很近台北車站也很近然後整個歷史脈絡在這邊都占了一席重要之地除了可以看見改朝換代下的歷史也見證這些建物走過百年歲月的痕跡

至于为什么这个台北公园后来改名成为了 228 纪念公园呢主要也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这个放送局当年台北公园被收为国民政府所有就在 228 事件爆发的当下许多愤愤不平的台湾人为了要把这件事情传送给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就冲进了放送局的大门利用广播对外控诉政府的蛮横跟暴行

算是 228 事件扩大成为全台事件的起始点之一而在 228 事件过后呢 90 年代开始因为行政院成立了 228 的专案小组陆续公布一些 228 事件的调查报告书小组也决议要设立这个 228 纪念碑来记取历史教训 1992 年这座 228 纪念碑选定的地点就在台北公园

经过三年的兴建这个纪念碑完工之后当时的总统李登辉先生也公开地向 228 的受难家属们道歉台北公园也在 1996 年的 228 正式改名叫做 228 和平纪念公园除了上述这些历史迹以外 228 公园还有一个这个同志聚集地的标签

我在做這部分的資料的時候有看到一段就是白鮮勇的小說《孽子》有一句話叫做「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它其實描繪了早期同志被打壓的困境而夜晚的台北公園就成為了同志們躲避異樣眼光的去處據說台北公園在同志圈的稱呼不叫台北公園不是公園,而是公司他們不會說去公園約會而是會說去公司上班這個就是

这个文化里面的一些暗语啊好 今天我们简单带了一下台湾公园的发展跟演变从工业革命的绿地概念到日治时期的都市计划再到政治记忆跟文化认同的转化也介绍了早期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台湾的圆山公园以及台北公园也就是现在的 228 和平纪念公园

一座公園也許我們平常只是經過、散步或遛狗但其實藏在這些公園背後的故事我覺得是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豐富我覺得認識這些故事之後去公園又別有一番風味了就像我前面講的如果你哪天真的因為骨災不得不睡公園的時候你就坐起來跟周遭的這個跟你一樣是韭菜的人說

我們大家做吧我這裡有一個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來介紹這座公園也許你找到你的副業有沒有這個副業累積起來的金錢又可以讓你再度回歸股市好啦以上這些都是開玩笑的相信這些故事大家聽完之後應該會覺得蠻有趣的啦最後也來問問大家喔不知道大家對於自己理想型的公園會有什麼樣子呢

第一个这个公园呢一定要是凉爽安静可以享受一个人时光的地方第二个它适合邀请三五好友一起聊天烤肉野餐晒晒太阳第三个常常有表演或者是有市集是一个比较热闹一点的场所我不知道大家的理想型公园是哪一个我个人是觉得公园如果月亮这个很适合晨凉然后有安静的地方我自己会比较喜欢啦

歡迎大家來投票 緊接著進入時空旅人的表單回饋時間

首先这一半收到两个我觉得真的是非常感动的留言一个是在 IG 一个是在表单因为他们都写得非常长然后具体名义地跟我交代说他们听到周报时光机之后的一些心得感想那首先这一位在 IG 的他说他是两三天前发现这个优质的频道那因为他很喜欢历史相关的生活资讯本身也是台中人而且是职业驾驶听歌听多了就想听一点 podcasts

他已经听了好几集啊一直连续听因为他本身好像是从事公车司机的哦是开这个台湾好行的大雪山路线那他目前呢已经听了一百多集了哦这个赶进度的速度非常的快啊很快的你就快要把我三分之一的集数全部听完了非常感谢你那么支持哦另外一位呢是今年要考土木技师啊他称自己叫做土技战士

朋友推荐结果一提拿拍摄客声音真的很舒服节目内容也很赞今年公布国考成绩还是没有上再次卷土重来于是开启了读书时搭配周报时光机作为背景音的环节直接从第一集听到最新级数不知不觉听完了跑来留言那他现在想要许愿就是国家各大工程的历史故事诶

你现在准备图目计时的考试然后又要听这个各大工程的历史不会觉得压力太大吗而且我觉得就是有一些听众很厉害就是你们可以边听 podcast 然后边读书或边做其他的事情

像我自己是没有办法一行二用我很佩服你们那也祝福这位土木技师下次考试一定上除此之外呢他也有推荐我另外一档 podcast 叫做建筑家看来你真的是跟土木技师跟建筑相关的东西都非常的吸引你他希望我有机会去跟他合作先感谢这两位因为他们的留言非常长所以我都只有念了精华的部分

另外就在 Spotify 的留言有一位叫做蟲蟲哥他說感謝介紹這個我每個月都會搭的高鐵常常搭高鐵卻從來沒有研究過它的歷史呢另外他也有敲碗許願介紹一些童年時曾經很紅但現在卻消失的零食們

古早味零食 我記得我很早很早以前跟另外一個頻道叫青苗蛋血在他們那邊錄了一集有關於吃古早味零食 然後懷念這個懷舊氛圍的一集啦但那一集比較偏向閒聊喔 感謝蟲蟲哥那另外有一位是賴賴他說第一次聽到女朋友的聲音 現在已經變成老婆了他聽的是這個疫情下我跟其拉聊這個同居生活的差異啊哇 這集也是

那时候也不知道在录什么,有点紧张,第一次跟另一半录音另外 Apple Podcast,小米方有重新许愿了一个主题说他想要听有关台湾种花的历史这让我想到台湾的兰花是非常有名的种植兰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这个产业有什么样的特色?也许可以去讲一下这边的内容啦

我发现现在大家许愿的这个踊跃度是越来越高了当然没有办法满足所有时空旅人的许愿在这边也先跟大家说个 sorry 真的是时间有限啊那有些资料找起来真的比较不容易做起来的内容可能也要思考架构呈现出来会不会好听

開個玩笑如果你真的對於某個主題很有興趣歡迎斗內支持派翠克因為我更有動力去把那個主題給做出來啦好啦 以上就是本集的內容這個股市稍微的反彈了公元因為現在越來越熱就開始越來越多蚊子了是不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這個禮拜還飆破 35 度才 4 月底真的很可怕那大家如果真的是要出去

游玩记得先防晒然后记得一定要补充水分啦不要像我一样这个鼻洞也一直好不了很痛苦很痛苦好不好最后也是提醒大家如果你对于台博馆有一点兴趣或史博馆台史博的介绍记得资讯栏下方可以在这边移驾过去到那一集去收听我觉得那一集其实蛮有趣的可以认识三个不同的博物馆跟他们的历史背景

五星好評送出來把節目分享出去如果覺得內容不錯的話也歡迎斗內支持派隨客維持創作的動力喔如果有不錯的廠商不錯的這個想要聽 Podcast 的好朋友記得把這個頻道推薦給他們啦最後感謝正在收聽的你為我創造了一次歷史的收聽記錄我們就下次再見啦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