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 The Wanderers 我是易燃,现在是一名个人投资者也在探索 AI 和投资与知识工作的结合我是 Jason,我做过 VC 和加速办公室现在在做自己的数字货币股票基金 MDB 我是 Vincent,是一个互联网和投资的老兵现在在做一个 Fundamental 加 Macro 的对冲基金每期我们会基于市场一线的视角探讨时下最值得关心和思考的热点话题 Attention is all we need
欢迎你和我们一起漫游制作节目不易而且内容非常真诚有祸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到朋友圈给我们一些支持鼓励也给周围的朋友们更多的信息和思想的碰撞谢谢大家 以下请欣赏节目好 开始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全球投资盛会吧可以说就是伯克希尔的这个股东大会
我们三个当然是没有参加了但是今天有一个特别震撼但是也有一点感叹的这个消息吧爸老爷子呢终于在这么多年的优异的表现和回报股东之后呢在今年要退出 CEO 的这个职位了相当于退影江湖金盆洗手吧
巴菲特 伯克希尔 王哥这些是我想是每一个投资人我们这代投资人规避不了的话题我觉得开篇可以先问问大家我们都可以分别说一说我们各自都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认识和熟悉有巴菲特这样的一个人的
经过了怎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我因为之前就是大家知道我之前那个在高岭然后其实这个高岭其实也一直在说价值投资然后这个就是长期主义这些东西所以确实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很早就在看这些东西但是我觉得就是刚刚易燃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就是在整个的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是经过了很多次演变的
就是在一开始其实是非常笃信的,但是在中间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斥,觉得说就是因为时间过长,有很多事情都是这个时代富裕的,然后包括行业对吧,有非常多的这些因素,所以一直在排斥。
但是有可能是从就是中国又进不是中国了就是从 1819 年整个世界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时代对吧之前我们也讲过就是这个进入到了一个可能没有那么那么一帆风顺的时代然后这个时候我自己可能就是又在不断的去呃
研读巴菲特的一些东西包括看他的很多的数据去理解他所以感觉就是这个是分成了好几个阶段我跟那些路历程还挺像的因为我是传统的 PEBio 机构出身就是我们那一套做的东西其实跟他的风格很像很像做的事有些都一样做的事非常的像因为他大部分也是一些控股性的投资嘛
然后包括就是从入行开始就是大老板他们都是很信这一套的也确实很有用选股选公司的这种标准看人的这种角度也都挺像的但后面更多是因为工作的变动就是自己做更多的是成长期的投资也好或者说
二级市场的也是一些比较高科技的快速增长的这种公司所以就很难沿用这一套东西但是直到后来更多的是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不管理解珀希尔还是理解巴菲特这个人
可能更多是从人生做人做事或者说如何真的算是 focus 的情分等等方面去学习它不是完全是从一个树的层面对所以现在又有一些新的体会 Jason 呢我好像跟你们两个人的阶段和想法还挺不一样的因为我是 VC 出身理论上从我的角度来说巴菲特的逻辑对于 VC 的帮助其实不大但很硬
我的前老板和我老婆的前老板都是 VC 买巴菲特然后他们用 VC 或者成长型投资的形式去诠释了巴菲特然后最大的体现在于他们都有十几年前就有几万股几块钱的腾讯拆股钱所以他们其实是尝试了好多年
所以我身边有一些巴菲特的你说变种也好或者怎么样也好我甚至后面有一个启发我买比特币的好朋友他其实也是巴菲特信徒然后他更机智他是巴菲特加利夫摩尔最价值投资和顾不羁的结合灵活运动巴菲特信心长期投资的人
对我的角度其实我一直对他既 open 又不接受我觉得 open 的部分在于我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有成长的东西长持我是认真真吃到学到了但我不认可的在于他其实没有跟着我最喜欢的那种变化最剧烈然后最 fashion 的行业往前走
这个其实部分 Echo 了他最近股东大会里面其实有讲到他觉得 AI 对于很多公司来讲可能就是一个时尚行业然后我其实听完这句话我是有所感触的我总喜欢做类比因为确定是然后我就记得我们当年看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其实我觉得 VC 投的上万家其实最后跑出来的可能不到真的跑出来的不到 5 家
所以你从这种角度来讲任何的新兴行业都是 fashion business 没错对所以这个是我对
对他的一些感知吧对 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汉姆雷特而且每个人讲的他们去引用自己像巴菲特的点喜欢巴菲特的点 学习他的点其实是某一类东西的代名词就有可能是什么所谓的长期主义长期持有等等都可以变成这个
认为自己是在学习巴菲特那巴菲特到底是什么对吧他代表了投资的唯一正确答案吗我觉得我们今天可以展开聊聊的第一个问题我们扔给这个这个 Vincent 吧这个他的这个 performance 对吧大家都知道其实是非常好的高山羊你怎么想你的同行怎么想放在世界的对冲击经验好这个投资高手中也好
到底是有什么样的地位他做的基金绝对是最顶流的大家去看大家去推崇他也不是说是因为一直在坚持一件事而最重要的事还是说他的回报本身很差这么多年然后年回报能有 20%
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就应该说的是比他高的没有他长比他长的没有他高对吧然后也没什么人比他长了 60 年整 60 年因为他是 65 年开始做的我把他的所有的 trading 记录都看了一下
65 年开始做的然后一共是 3.8 万位对吧这个就意味着说你在 1965 年投了他 1 万美元现在表面 4 亿美元因为伯克希尔多了就在他的小镇里面多了几十个亿万服务你还投资了伯克希尔而且有些数我也想跟大家说一说就还是挺深的
这个人投了 60 年的股票他一共投了多少只股票
他一共 60 年只投了 56 支股票就非常的谨慎然后他投的 56 支股票的 heat ratio 有多少他最后是赚钱出来的有多少 82%我曾经也是一年一年的去翻他每年的年终的持仓会披露一户很少看到是亏损的很少亏我是按股票来拆的
它真正贡献最多的有 6 只股票是持仓超过 20 年的只有 6 只这 6 只股票最少的回报率 500%然后不到 20 年的还有 2 只还有 2 只是业绩非常好的 1 只是苹果 1 只是比亚迪所以它基本上就是这 7 只股票 7 到 8 只股票就是贡献了它所有的然后它还有一个很深的就是它砍也砍得很紧
很厉害他其实有 19 只股票
56 个股票里面有 19 只股票是持仓时间少于三年的而且它的亏损的股票基本都出在这个池子里所以它基本就是一看到不对它马上动 56 只外可能还有一些它可能有些是比如说年初买了然后年终之内它就卖掉了它砍得很快就这个意思就可能没有呈现在它的报表上应该是按季度来算的应该是按季度来算的 是吧 OK OK 那可能包括
但他在季度以内砍的那就没有但他砍的其实在一年以内的不少所以这些数字都很深因为正常来说一个正常的投资者他的 HIT Ratio 能做到 55%
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人绝对是顶流我再多补充一个这个是从比例上来说然后他自己也披露过他们从 60 年的投资生涯他们从来没有一个 position 一个持股是亏掉了整个持仓的大于 2%就没有什么东西贡献了 2%的亏损当然他可能回撤有这么多
但是拉长来看到退出那时候开始算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真正失败的这种案例这个数我也认真统计了一下 56 只股票里面它历史上亏着出来的股票 11 只对吧 11 只只有 1 只股票亏过 37%就是单只股票自己亏 37%其他的股票从来没有超过 15%的
很猛几乎在投资业里面是看不到的这样的数字没错所以叫股神名不虚传真是名副其实甚至还更太谦虚了我们刚才说了说到他有多猛我也想问一下依然和 Jason 为什么你们觉得说全球只有一个伯克希尔
就是它的核心模式是怎么能够塑造出来它有一个这么独特的商业模式然后而且能够一直长期下去我对它的理解比较粗浅我觉得它可能是有三个不同的阶段的阶段是最初它是买印地股的后面它其实开始拿保险公司加消费然后到其实我都不知道算什么时候开始了
他开始把科技股当成消费品一样来买我觉得是苹果的一些阶段当然其实是有传插一些基础设施之类这些我其实个人觉得整个伯克希尔最独特的部分其实在于巴菲特这个人他用一套超长期的生活哲学包括他自己的
生活方式在奥马哈这个地方其实避免了所有金融行业里面正常有的造生再加上他自己超常待机走到了今天了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我觉得 Jason 说的这个从鲍威特的角度这个点是挺对的就是他其实一直是在人气过去一直在做一个跟别人做不一样的这个事情包括他搬到帕玛哈这种地方但我觉得更核心的在于不过希尔他不是一个
怎么说可以跟普通基金去相比的一个事物大家知道它的本质上这么多年的历史下我们把它早期做基金的那个时间不算关键是什么
它是个控股公司对吧然后它后面的它核心是一个保险公司所以大部分跟踪伯克希尔的研究员或者分析师是把它放在保险公司这个领域去评判的这跟我们看什么平安判什么没有任何不同一方面它是个运营超级牛逼的保险公司这也是跟他们做事风格方式不激进是相关的所以那个傅存金刚赶的成本是很低的
另一方面他们在投资端其实做了非常多很正确的事情他们是真正就巴菲特经常讲一点什么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是其实很少人理解这是啥意思买股票普通的买股票是怎么样就是我 10 块钱利润是什么 10 倍 P 买进去然后这个利润涨到 20 块钱或者这个 P 倍数涨到多少钱我卖出是这么一个过程
但是这里面忽视公司的另一个回报的来源极大的忽视另一个来源就是现金它是有价值的你买这个公司不只是买它的利润和倍数它那个现金是如果你这个公司是你的话那个现金也是你的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你是以一个 5 倍 PE 或者 10 倍 PE 去买一个公司你天然的每年它钱就能给你带来 10%的回报
你这 10%的现金可以继续拿去买其他的公司这就是控股集团的魅力对吧它现金是有价值的就算他买收入够的公司一点增长都没有一点倍数的变化也没有对吧他也不卖出
那就靠利滚利就靠现金的不断的滚动 10%的这种滚动就已经是 10%的回报率了更别提他还有保险公司那边的杠杆对吧这个是他最可行最玄妙的一点达到这一点
其实也不容易 需要几件什么事第一个就是你买公司就是要非常的谨慎你的 Hit rate 就是要非常的高 对吧像 Vincent 刚才说的所以你选择的时候你可能就是很保守你可能选择的就是一些必须是一些安全面积很足很便宜的这种公司对吧你最好是 5 倍的价格买回来对吧 就给你带来的回报率又高然后又不会出什么差错
然后你可能选择你怎么能买到这么低位数的公司你其实就是在做一个人去我取的事情别人都在追成长追那个啥但你不要成长你不去强求不去奢求这个东西其实你反而可以买到一些容易的便宜的这种稳定的这种公司当然在保险公司那边资金成本来源也是你需要用到杠杆
就说明了你每一笔投资非常的小心对吧否则的话你这个投资失败那刚刚也是一个双刃剑也是个副作用所以它这整套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对吧就是你在做一个别人不会去做的事情你去选择了慢慢变富你去选择了看起来没有什么增长的一些公司对吧选择了便宜的公司然后这样你才有可能 hit rate 很高你才有可能用上那个
敢于持续的用杠杆你才可以把一个保险家控股集团慢慢的利滚利的变大所以我总结一下就是说第一它的衡量价值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它其实衡量的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它衡量的是现金本身因为现金本身是可以用去做代投资的它是把利这个事认知的比大投资人更深刻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在他买的大部分的业务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理论上其实是以复利某种程度上保险公司是一个反向银行它是用户每年给保险公司准备付钱然后保险公司反过来一次性去赔付用户
但是因为这个过程没过精算所以其实保险公司只要他不破产他其实是一个持续可以从用户端拿到钱的这也是你刚刚提到的巴菲特的钱本身其实是带杠杆的因为他收购了大量的保险公司会拿保险公司的钱去做代投资是这样子对吧
对 你应该来说就还包括保险公司以外的各种生意他都喜欢 你们非常容易发现的他的特点就是喜欢买简单的这种不 Sexy 的 对吧最好是一直不变 一直不会出事的这种生意但他也不要求他有任何的这种高速的成长我是觉得就是他非常善于做减法而且他把他的减法做的极其的极致
就是他把所有他认为说我看不懂的东西我就都给舍掉了比如说 Jason 刚才说互联网的他当时有过很多关于互联网的反面言论对吧然后后面他跌打了但是他当时就是完全的都给砍掉了然后他把自己最强的点给发挥到了极致我把我所有的人生的力量全都在一个点上给积累起来把那个点给打到最尖
就是这个也有一个数刚刚我们不是说有 6 个公司投了 20 年吗这 6 个公司里面有 4 个公司是金融公司
所以再加上其他的那些我估计消费公司对他就是最懂这些另外两家就是避险消费其他的东西他几乎不太转钱比如说大家经常讨论他投什么能源投航空都是亏的所以其实我理解他其实是非常他应该是从 20 岁的时候他就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然后他很清楚是什么样的人他就去找同样的钱然后在自己的投资理念上这样的钱也可以给他这样的安全感也可以给他这样的 buffer 就是给他这样的容错率能够让他去把这一套体系给持续的坚持下来
我觉得他想明白这件事很想明白很早这件事也很重要巴菲特他不是有两个投资的接班人吗 Ted 和 Todd 他们披露出来他们和巴菲特芒格讨论的三条选股标准就特别的简单第一个就是 15 倍 PE 一下 15 倍的 PE 一下第二点就是你有 90%的概率这个公司 5 年后比现在赚的更多
然后有 50%以上的概率是年化 7%的复合增长率你看上去这个标准简直低的不能再低对吧但是你要真正的想一想他们的确定性是真的确定性他们可能说是 50%的确定性但可能最后大差不差甚至复合增长率还要更多
你再结合这几点考虑我们刚才 15 倍的 PE 其实你的反过来算你的 EO 就已经是 7 个点 8 个点了然后 5 年之后还是 7%的复合增量率就加一下就 15%了然后再加上他们的杠杆他们自己也披露过他们大概是杠杆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有 1/3
这么一算的话就刚好是 20%这就是他们的结果对吧这 20%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但是牛逼的是什么是他们坚持的三条选股标准最后都是 100%命中或者 80% 90%的命中像 Wayson 刚才说的这个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这个靠怎么来就像 Wayson 刚才说的
我几十年之功只坚持在自己最懂的这个东西上他的懂不是我们以为的那种懂他是从十岁开始的那种六十年的童子功的那种懂这个跟我们的懂是不太一样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我看那个 Siemens 那本书然后他就说他读大学以后去华尔街实习然后
他的老板就跟他讲说来我们一起预测这个公司 10 年以后收入怎么样然后他就反过来问他说你知道这公司下个月怎么样吗他老板说他说我们一般只做 10 年预测他花了很长时间想明白原来 10 年之后的预测是没有办法被短期证伪的但是下个月预测可以当场打脸这些人都不一样我觉得卖方机构
都不说跟买房机构了就是和巴菲特这样子级别的人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的就是完全两种生物买房之间也都是不一样的生物非常不一样绝对的对我其实我自己最大的体会还是在做自己
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思考逻辑他的商业模式一脉相承对有机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在所有东西都往复利这一个方向上面去做不停的叠加然后他损失了大量的贪婪是然后避免了大量的恐惧或者反过来利用了大量的恐惧我觉得这个真的很有力量
我自己还有一个小体会是说说句老实话我觉得从回报率的角度它并不是一个非常优的模式因为 20 的回报说句老实话哪怕是跨这样子的时间周期是有很多的但你们刚刚都讲了它的长和稳稳的我其实也想加一个词是大
只有它是最 scalable 的投资方式至少我自己都应该想很多我在一个阶段开始去思考我们基金的商业模式或者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然后因为原来做过加班所以我同时会去想你可以做一级你可以做二级你可以做两化你可以做一堆东西然后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你只拿回报率作为一个思考逻辑的话
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选择而且很多选择在阶段性都会非常优秀但如果你回归到大你就会发现很容易筛出很多不同的东西我觉得我发飞的选择就是他有一个点特别重要就是大这个是不可能比你比你的对
我甚至觉得他可能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就有点上了贼船了当他开始做保险这个业务以后这个东西每年的这个这个付存金越滚越大因为那个保险公司运营的也很他没得选就这么大体量的这个资本他每年都在头疼有什么样的机会去配置
那最后那些 sexy 的这个快的或者说那种烟地的他根本都捡不了做完全做不了这种事情只能是归到这个我们刚才讲的那三种选股标准但是呢当他大到一定程度大到足够程度的时候又变成一个好事就你比如说像日本那种五大商社这种事你能找谁对吧金融危机就是你能找谁对吧他们可以去谈一些比较好的这种 deal 包括去买一些什么铁路之类的
没有人跟他们竞争的领域都是但是说回来就是说 20 其实长期放下来非常的伟大但是总是感觉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就其实没有去选择这条路径对吧就没有去跟着他们玩你们怎么感觉这个 20 对于普通人够不够或者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是耐不住这个寂寞谁是觉得呢
作为一个行业一年涨好几倍的资产看不上我觉得真正的投资是一个非常无聊的机械化的动作然后示范人性是不符合人类的因为其实大部分的人类都被基因决定被迫去追求特别短期的多巴胺
而大的波动本身其实就给人带来很强的多巴胺所以我才刚一直在说就是像巴菲特这样子他能够反人性的去坚持一些特别长期的东西是因为巴菲特只有一个就是伯克希尔只有一个是因为巴菲特只有一个所以我觉得很难吧然后我自己其实有想过的我如果一直年化二十我是否满足
我觉得在我这个年纪或者在我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面那个让我一直年化二十从结果论如果今天往回看我应该很满意但是你让我经历这个过程我觉得我的生活太过无聊了
这是有一所说意所以我自己很早就知道我无法成为巴菲特然后我也想去找一条适合我自己的路总之我觉得今天我在做事是符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者性格的对我在慢慢的自洽对当然因为我自己有一个 AI 的 Bot 就是我经常会去记录我的交易心态然后
对我中间就有问过我说你觉得我最像巴菲特的点在哪和我最不像巴菲特的点在哪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他说我的 AI 跟我讲他说你也极度重视风险控制和本金安全每次大仓位前都会问自己最坏能承受的是什么这和巴菲特的底线思维很像然后我也在努力让自己只做看得懂信得过的交易但是然后不盲目追求热点
但不像的地方在于巴菲特可以做到极致的耐心和情绪稳定而我在 7 成 24 小时的数字货币市场常常会被波动和浮亏影响心态甚至有些时候会被情绪牵着走所以我还需要去修炼我自己少动多思考的能力虽然我意识到这个是正确的但是要真的做到真的很难太真实了
确实很难对你还叫我懂我我真的觉得这 AI 真的太神奇了你每天跟他说话他真的会非常懂你 Vincent 你 20 对你够不够对普通人为什么不够我觉得对我高我是因为我见过很多基金的潮起潮落然后也亲身经历过
我知道一个基金从 40%的年化回报降到 20%有多容易但是你想从 15%涨到 20%到底有多难而且越往后越难对吧其实是有非常多的很优秀的基金 30%几的年化突然间因为某两三年就掉到 10%的回报
所以我觉得这个我觉得是周期带给我的认知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信这套但越往后我的体感越重然后我就越信这套你刚刚讲的从年化 40 跌到年化十几是按第一天投入的投资人去算的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投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买在山顶有一半以上非常算 40 到 20 说明边际应该是-20 对吧是可能 20 都不止所以我其实是想说像 Vincent 这样子这么稳的而且坚持要去做这么稳的投资人是非常宝贵的这是宝贝中的宝贝如果年年都有 20 永不回撤那你其实 BJ 明白他都是负的
而且我还想说一件事我觉得大家对巴菲特有一个误解大家觉得巴菲特拿着不动所以它的波动一定很大我看了它从 65 年到现在每一年的数字它的波动并不大它的波动是什么样的呢它最严重的一年的回撤可能是 74 年那一年回撤了 48%然后除此之外还有一年回撤了 30 多还是 40 多
其他的每一年很少回撤在 15 以上而它整个 60 年的历史里面它回撤的年份是非常少的所以它的心态没有很差你说是池子回撤还是波西亚股价的回撤我说的是它的 portfolio 的回撤它的池仓的回撤这么少
非常非常少的这个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在差年的时候他的那些长期投资的股票也还是不错能够帮助他撑住然后他有很多他觉得不对的东西他当年就给砍掉了所以他经历过很大的回撤其实也就是砍半
而且在还是他的早期你知道巴菲特一共好像是只回车过十几次 11 次还是十几次我稍微忘了那个数但是他 60 年的时间里面连续两年回车只有一次这一次是 73 年和 74 年而且 73 年只回车了 2%
所以就跟大家想的那种状态完全不一样它不是那种就是说我当年先跌 30%第二年我又跌 20%然后第三年我回来 200%它没有过这样的年份
所以我觉得这种经历本身给他的体感是很好的为什么会有这么体感我理解跟美国的长期美元的霸权对吧从 70 年代开始建立的霸权有关系然后跟他集中投资金融有关系对吧我觉得美国很少出现某一年连续两到三年都是很糟糕的年份
70 年代有过几次所以他当时也出现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就跟大家体感可能还是不太一样他还是很稳的我觉得追求稳这件事本身很宝贵他可能需要很久的时间去验证但是等他验证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
大家想再去跪舔可能也跪舔不到了是的人性它就是有这个缺点的而且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吧就是大多数普通人他开始的财富积累并没有那么多你在一个人只有几十万甚至十几万的时候让他去接受每年 20%的这个汇报甚至还不确定吧对吧这肯定是有时候高有时候低的其实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根本没有人能够
觉得这是一个胜利或者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很孤独而且对于人的修炼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先一路马少年时你 80 岁变富不算富吗你要年轻的时候对吧有钱才算爽其实对于人心态的考验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就算一个人能够接受那 20 其实也是很难很难
凤毛麟角能达到的回报率我一直对老八这个人还是挺尊敬的非常尊敬吧应该说但是我觉得他一个最坑的一个点呢
就是他好像老是传递出一种讯息就是投资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对然后经常讲一些好像非常容易去 follow 的一些逻辑和理念比如说买入并持有啊什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啊这投资不需要特别难啊不需要高智商啊什么你就是在跟市场先声犯错的时候你去捡便宜啊
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十几年的修为就很容易走火入魔很容易听了就理解错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误区我非常想说一句十几年铁定是不够的我觉得投资一定是一个活得越久越出钱的行业
这个之前其实有我忘了咱们跟事后诸葛亮那期是不是有提到过一点还是我跟他们单聊的时候提到就是美国的 PM 全是非常老的人对中国的 PM 全是很年轻的人
但是美国的 PM 为什么都是很老的人因为是被选出来的最后剩下来的美国的 LP 也见过了很多轮周期了所以我觉得老八经历周期这件事本身很有价对就包括我觉得大家真的很低估 Warren 和 Charlie 的能力比如说他们看起来做的事情都是举重若轻都很简单
他们甚至经常说我们看项目的时候其实没有算那么清楚我整天说什么现金流我从来没有做过 DCF 什么我看一个项目评估一个 idea 现在都是 5 分钟的决定超过 5 分钟这个我就就说明太复杂了我就不就不买了
他能五分钟做决定那背后是什么功夫对吧十岁十多岁开始做然后后面入行以后更是对吧就什么每周看 500 个小时的这个报纸新闻年报是然后成一个三四十年这个就像是一个超级规模超级大的大模型的这种训练这个谁曾经
可能还要再过 20 年就可以达到这个状态再过 20 年我能活在这个市场上我都觉得我已经达到人生目的了对有些东西我们以为他怎么说呢就是以为他很简单其实是非常大规模的这种暴力训练的一个结果包括他说什么智商不重要我三姐妹都是超过 150%的智商我记得
然后记什么东西都记得很清楚之前有一个滚雪球的作者 Alice Schroeder
他提过一件事他有一次去找温文人就带他逛了一下家具商场那个密斯比的那布拉斯卡那个 finish market 仓库他一边带一边讲就是这块地毯之前是多少钱卖的多好然后多少的毛利然后这块地毯之前多少钱现在打多少折了如指掌包括 cscandy 每周的销量了如指掌
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管理风格其实是很放权的他其实根本不去管的但他全都知道他的那种 level of details 对吧他的这种对细节熟知的能力对行业的理解能力这种积累大家就不能小看的就不是说什么东西都是很简单不是说他觉得简单我们就简单的做就可以了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有一点可能是他看的东西肯定是不少的但是我觉得他的心态是说把自己放在企业家的心态上面去看而不是放在一个投资者的角度
对吧就因为这些东西坦白讲我们之前在和三天下班一起这个春台的那期也有聊过就是现在其实大家也都在卷这些细节但其实我觉得就是他在他在看这些东西的同时他还坚持住自己的那个初心这个太难了
这个我觉得不是智商我觉得这个是智慧那你觉得芒格呢芒格在这个其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我不够了解不好评价但是从我简单的看芒格的那些各种各样的人生智慧我觉得他才是背后的那个理念形成的源头
巴菲特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我觉得我认识更外向更形象代言人但是思维的智慧可能更多在芒格那边这是我自己有限的理解
我其实觉得他自己的解释还是很可信的巴菲特一直讲的就是说它是一种投资风格和理念的一种影响如果是以前的他还真是格雷厄姆比较多一点就像威森刚才说的他可能就可能一直买金融买的比较多或者买一些真的简单便宜的生意比较多
那芒哥可能真的让他开始更深的去看一些 quality 层面的东西对吧就是是不是真的有定价权是不是包括能不能容忍一些这个容忍一些成长性对吧就是付更高的一些溢价就是去换取一些成长性对吧我相信如果没有他的影响就应该到最后也不会买苹果啊
可口可乐可能也不会去买所以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巴菲特最初主要买甜品然后那个芒格教会了他买好
我觉得是的对就是为好的东西付溢价对还有一些稍微小一点的意识就是说其实 70 年代的时候伯克希尔做控股做收购这些东西比较多像什么晚报什么之类的这个东西因为当时他们是觉得市场上股票都不太便宜其实年代初 69 年末的时候
所以做了很多这个事但这个事就是一个 PE 干的这种事情就非常多脏的这种东西的这个要整合甚至要裁员的这种事情巴菲特呢他有一点点讨好型人格我们说实话这个首富他是很就是他成长的环境啊就他母亲有一些精神还是心理方面的这个问题吧所以就是有一些 abusive 的一种这个行为
所以他一直是内心是很渴望被爱的这种感觉巴菲特所以他不是很喜欢得罪别人就算已经是这么有影响力了他是非常希望别人尊敬他喜欢他的所以他再去裁员或者做一些这种比较激进的事情的时候就非常难受
芒格大家都知道是个纯理性的人他才不顾及这种玩意儿所以那段时间他是很依靠芒格去帮他一起处理一些这种破事了
有意思我看芒格写的那些东西也感觉他应该是一个非常像机器的人而且他任何事都想就是就是钻到那个最最底层的那个逻辑嗯所以我觉得这个人可能就是在理性方面确实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他们有一个就是共振啊哎说到这一点啊就因为这个芒格前前两年去世了嘛对吧然后现在这个
影响也很大但是现在巴老爷子他也退休了你们觉得这件事情股价我们不说但是对于你们去衡量伯克希尔的价值这个影响会有多大因为很多人买伯克希尔就是在买巴菲特我前几天有这么想过一个是 Net Asset Value
另外一个是股价然后我好像我当时应该没真的算应该 GPT 是说溢价大概在 30%还是 40%左右就是 1.3 倍的 book value 的吧就是相对于净资产的溢价对差不多一直是这个 range 那我觉得我可能会打点折扣
如果原来愿意给 30 的溢价或者 40 的溢价我觉得我今天至少可以扣 10 个点这是我内心在想因为对于他未来会怎么样去做投资到底新接班的这两个人尤其是老爷子离开以后会怎么去做这个事是不确定的然后什么时候伯克希尔做了一个超越他
巴菲特原来的边界的投资我会大幅的卖掉我和他如果我有的话当然我没有我最近还一直在想一半伯克希尔一半 b 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因为相关度应该是极度不相关而且伯克希尔理论上扛周期你也变成一半巴菲特一半利弗莫尔
为什么买地市利夫摩尔我不知道我就随便说一句反正两路极端可以的我挺同意 Jason 的说法就这件事上我们就用巴菲特的逻辑来看对吧就是 key my risk
当你的 keyman 出现了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打折扣而且比如说苹果这一单投资最后它很成功但如果说它出现在了一个更晚的时候王哥或者巴菲特然后都 step down 都已经下认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愿不愿意去给信任度我感觉我可能都不会给明白
他有可能是对的但但但我应该不会给任何其实你觉得对就是呃如果我们非常粗暴的理解的话这个这个所谓的 1.3 倍或者一倍的这不外流就是说我现在全部停盘我手下的这个资产权金盘那一块钱东西就一块钱卖嘛也许打进去扣了 whatever
那 1.3 倍或者 1.4 倍啥意思呢就是说那你以前不是常年 15%到 20%20 去去复利增长嘛那你一年以后就变成 1.2 对吧理论上啊理论上啊但他实际上有很多现金嘛对吧所以还要打点售后可能 1.1 然后两年就变成 1.23 年就变成 1.3 等等吧这个样子所以呃对
对于巴菲特以及他的生病有信心的话就是一倍一倍的 PB 就可以给到这个 1.3 倍对吧那以后打点折扣你自然而然的这个这个东西就就溢价就下来了嘛对吧就是说你比如说原来有信心他 book value 能 10%的不可增长但是现在你觉得可能 5 到 8 打点折扣保守一点我觉得是合理的是合理的或者另外一个逻辑是说呃
假设是给了 1.4 倍的溢价其实年化 20 的增长就是提前给了两年以后的价值你相信它过来两年还是保持不变的就是这个意思对刚才 Jason 说他一半什么不和气而一半比特币就让我想到 what if 对吧他最后做了一个年底做了一个决策 all in 比特币
我觉得这个世界要毁灭了因为一个不变的人居然变了在他领中他一定是老年痴呆我相信你们觉得他为什么一直没买黄金和比特币他好像一直的解释就是没有现金流黄金可能还好没有现金流他不生息他看不懂因为他其实一直是你刚刚讲的现金逻辑现金没有办法去做再多的基本上只是在度美元增发这一件事
这个事对于他来讲是不确定的然后比特币可能更加离谱他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人道的郁金香泡沫我觉得当你的时间周期跨的无限长的时候确实有可能这是人类历史上面最大的一个泡沫但当你看见一个泡沫的时候你可以参与你也可以不参与我记得我们好多年前我跟易燃有讨论过
当时有一个特别大的基金最初他识别到了瑞信他是财务造假的时候他所有的手下的人都劝他做空但他第一反应是大家都等等大家听好的然后他做多拉爆了空头然后再反而做空的对反正因为我觉得老八他错过的东西也很多
他跟盖茨可能是一生可能最好的几个朋友之一对吧他最后没有买微软微软其实你说拿过去 20 年 30 年也是可能最牛的几只股票之一了吧然后他其实完全完美的透过了整个科技股所以我觉得比特币是一个比科技股更新的算式他看不明白我觉得挺正常的
而且刚刚 Jason 说的这点我也想说我觉得巴菲特还有一点很厉害他不演红我觉得在一个很高竞争性而且里面集中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的市场里面能做到不演红是智慧我补充一下或者我反对一下我觉得也不只是他自己他能住在阿玛哈这样子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屏蔽了这个点
和我们前段时间很多人去研究胖东来就是胖东来也只能在一个特别三五线城市他才能做得出来因为你的竞争你的信息你的自然筛选其实是会让人做出这样子的选择的就跟我现在刻意的屏蔽
也不是屏蔽吧我不和任何卖方机构去打交道是因为我觉得增加了我的焦虑和增加了我的无效信息非常有道理所以我觉得就是需要所有的这些行为方式和你的理念一定要自洽我觉得
所以刚刚 Jason 说的那点在客观上我觉得很对就是说错过微软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一件事但是我觉得在他心里面可能这个都不是事完全不是事中了微软他就会投中其他更多的亏欠的东西我还看到当年的那些信披露出来的信当时盖茨挺想让他投的他还专门叫了手下的一个高管
去给他讲一遍对吧微软的逻辑其实当时微软如日中天而且微软的那种特性它原文也是非常的有道理有理有据说微软现金流又好又是一个垄断的生意又稳定对吧然后也不是特别贵听起来是完全符合你的投资的要求并不是一个什么追逐一种高成长什么之类的
但是他就非常能够淡定非常知道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他说我知道 10 年以后大家还是喝可乐不但 10 年以后会不会继续买微软的有可能但是这个东西万一颠覆了我啥都不懂我啥都不知道这不是我擅长的东西这么大的诱惑而且他也很相信管理层对吧是还是不做
我觉得很可能是因为他之前看的那些消费品给他带来的这种就是对 French value 就是对这种这应该怎么翻译我不知道怎么翻译
就是这种连锁效应有这种品牌的效应品牌效应对品牌效应对这种东西其实是对它会更认这种东西对它会对不变的东西更认对所以像 VRA 这种可能在他眼里面这个就不算是一种有品牌效应有这种不变的这么一个糊成合但在苹果这边又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苹果是消费品对吧就在他眼里面他可以用以前的经验去套另一点我觉得也很关键的是苹果真给粉红真回购是然后那时候真是便宜他买一点真的是当这个东西一点都不 sexy 了以后
大家觉得它江河日下然后它确实销量不增长这个 PED 的比较低然后公司说那我们回购吧没啥意思了那就这个时候它来了这个我还 by quarter 看过因为之前有人说苹果是巴菲特最高买的
然后我 bycaller 看一下真的是在它跌的最惨的时候把 virtual 去买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之前做的功课让他有了足够高的这个心理你才敢在你的那个点上去下重手对我觉得有一个点你可以说是它一个超强的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他一般去买它都是比如说像苹果它就是在底的那个地方一次出手出完
基本上再上去它也不加了它不是这样一步步加上去而且有时候可能它买了一点然后涨飞了它也不加了那就算了就永远是这么一个状态这个我也有统计我算一下它真正 56 只股票里面吹得过的股票所谓的吹的就是交易过 50 年内交易过在全买之前交易过
数量不少大概占到了 2/360%左右然后但是他交易的频次是多久平均一年一次对这个频次真的超级低
但他还是会做一些调仓比如说就是拿 20 年的股票他也会做一些肯定的对而且你甚至可以而比如说他很多比如说格勒这样他后面 10 年完全没有必要十几年完全没有必要持有他自己也后悔但我就是很佩服他的一个点就是真的在低的时候就可能是因为他真的很熟悉真的很敢他一把抄完
没有什么害怕的就是最恐慌的时候一把抄完抄完了就抄完了真的很厉害绝对打心脏我觉得还有我确定他介不介意因为其实我有些时候也觉得我是不是在小人之心夺君子君子之腹就因为他的体量足够大因为他自己本身对市场是有影响的
他如果一步一步抄其实市场会跟他博弈他一定是否在避免这个点我不知道因为我作为经纪人对于我自己的持仓我是很介意的他承认了他承认这一点对他不太喜欢买了以后信息传出去然后别人跟仓他就干脆就一把买完算了但我有意说意在他抄的时候应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也不太敢跟
因为在那个点上就能跌成那样一定是坏消息满天飞的时候你比如说他在前一段时间我们之前播客里面有提到过对吧他在卖苹果他卖苹果的时候可是苹果如日中天的时候有多少人敢在那个点上跟着卖非常少大家都佩服他但是真到关键时候也都没有再继续学他
这个就说回到了下一个话题巴菲特到底看不看红宫我是这么觉得因为他巨大的阅读量包括他这么多的这么强的关系网络很多人给他就微信息等等包括他自己的能力他肯定是看的他每天也是盯的他研读很深比绝大部分人都更懂
但是我觉得他是很少做那种你像他连微软这种东西都不买对吧你让他对于一个往往是 50 50 的这种宏观世界做一个判断他绝对不做这种判断但他有确实会有可能在一些极端的点位信心比较大或者他觉得应该做一些保护的时候去做一个这个方向去不管是买还是卖这个是他是会做的 Jayson 我觉得
这个跟他的投资决策没有关系我觉得对于他来讲他可能会把他的模型简化到只有便宜我这么我其实是在想其实调调大陆是通罗马的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些人他们是纯粹的 k 线派然后我发现他们用 k 线去看比特币的价格的准确率其实还蛮高的因为市场
的信息可能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在量价里面无论是对于大的宏观事件的预期利空利波其实是会有提前反应的我是非常同意我的想法是说他是看金融的他看金融不可能不投宏观
他一定很熟悉对他一定很熟悉宏观而且你比如说买美国银行对吧 08 年买美国银行这个肯定是让他就是的所以他不能再懂了但是我觉得就是因为他的看的周期是 10 年到 20 年如果是这样的周期的话他是完全可以去避免掉这些事情的
就是这个对他的决策应该是不产生任何的影响但是如果你在 10 年的 20 年的周期里面去看他的这个大的决策比如说我们之前说过他在 69 年的时候 68 年还是 69 年的时候逃过一次顶对吧然后他在 05 年还是 06 年的时候也逃过一次顶我觉得这些东西是在他的这个就是整个的这个这个 performance 里面其实
就是创造了非常大的价值我觉得刚讲了一半没讲完我觉得其实对于他来讲看宏观和不看宏观宏观很差的时候整个市场会反映然后最后会落到价格里面当他看见了十年一遇的便宜或者当他在他想买的有价值的股票里面看到了十年一遇的便宜其实就可以买了
对它都反映到个股上了等于说对所以我觉得它的整体的逻辑框架就我觉得逻辑框架不在于全面丰富我觉得是在于简单但是那个简单中间要去配的耐心是巨大的包括一直留这么多现金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他一直也是说就是自己的成功也是有很大的运气的结果嘛天时地利人和对吧什么乱潮彩票等等你们觉得是吗就比如说他不同一个时期出生早几十年出生或者比如说他像格莱厄姆那个时代出生吧对吧或者是他在不同的环境下他这套还能够复制吗
因为很多人也尝试去复制他这一套东西我显然是觉得是的因为我觉得任何的能够到达这个量级的人都一定踩中了某种形式的基因彩票和先和我们一个投资人聊天
他分享了一段话我们另外一个朋友问他说你见了那么多创业者了你觉得深度思考对于一个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然后他说其实他想了半天觉得运气可能更重要一点因为深度思考是需要有正循环去做辅助没有正循环你再深度思考都没有用老想错对吧你就不想思考了是的没有人可以我觉得没有那种自己坐在那哭坐然后就能成的天才
他一定得有某种形式的幸运和跟时代的共振所以我觉得他说他是乱炒彩票我觉得这个真的不是谦虚而是对于真正的事实背后的很诚实的认知我觉得非常清晰而且我之前三点下班那期其实我也讲过我觉得当
我们真的有机会近距离和那些真的最顶级的交流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逻辑其实都是很简单的而且他们是愿意用常识去接受和思考问题的而且他们对于自己会非常非常的诚实那是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其实哪怕你轻易的通过运气获得了一批财富你也会很快以另外一种形式出回去
非常同意我觉得我是觉得就是他对于自己时代的红利这件事的认知也是他智慧的其中一点只不过恰好这个时代的红利在他擅长的领域说白了美元霸权出现了
然后他又做到了金融机构对吧他只需要拿着这一个武器足够让他去经历一个康德拉基 F 周期的最黄金的年代但是一旦不是这个年代比如说我们当时写那个 question list 就是说提前出生 50 年如果提前出生 50 年他会经历的是两次世界大战
然后同时经济危机不会少对吧然后冷战他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是不是能够活得下来
就是他的这一套东西是不是能够保证一个股市能够不连续两年都非常糟他能不能做到这件事他如果连续三年都非常糟了之后他能不能坚持下来我觉得他也许可以但是他的过程有可能会更曲折我稍微有点不同我觉得这个是问题回答对我来说是 yes and no 就是他
复制现在的结果太难了这有非常强的运气成分等等的但是我会感觉如果真的是完全他一样的身体塑造的头脑思路的人放到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环境下还是有可能能出来的有可能包括我们说他这套模式在中国是不是绝对不能复制我以前是觉得很难这几年我认识到的一些人做的一些事情
又让我觉得你可能行不死但你至少神是能相似的对吧就是坚持的东西坚持的东西很像可以做的一个坚持东西很像的这个事情就人期我取然后做一些长期真的能有福利的这个事情但对个人的要求也是非常非常的高的永远存在一些世界上存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和资产
是能够带来一些这样的机会的我是同意而且其实最让我最让我觉得就是惊艳的一点我觉得可能还是他投苹果这件事就说明他有迭代是吧对就是我想不到有谁能够 80 岁的时候去迭代这件事
就我扪心自问我五六十岁我能够去接触到所有新鲜的东西而且我都非常愿意去接受它即便它跟我的生活没有一毛钱关系我能不能做到 OK
我不得不说芒格投比亚迪这件事情给我的震撼就是大得多得多也是实在是太偏离我对他们的认知了对吧完全是 VC 类的这种投资确实是欣慰李璐肯定是肯定是但这件事对李璐来说也很我觉得也很 amazing 对吧
它绝大多数投资都是那种非常比较低 value 的这种投资对这个我也统计过就是 56 个股票里面有 8 个股票对伯克希尔来说最重要其中有 BRD 和 Apple
就是这两个完全另类对跟他们之前的行业没有一点关系是吧包括阶段包括那个对完全是看人我觉得在这里面一定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就是我们某一些不知道的东西还能够框得进他自己的逻辑体系里这个看法也分析不到的
有可能就包括有些东西我也是后来慢慢的才发现比如说他们自己经常说他喜欢投的生意就是说一个傻瓜过来也能运营好的生意对吧但其实他们是非常看重管理层的能力和 track record 和组织这些东西的他们也非常有经验而且就是一个细节
就是他自己做很多的那个投资的事情他都会做非常详尽的 reference check 和这个对人对公司的这种文化组织的地地就是他有两个大的那个文件室全部装满了这种东西他其实背后对你了如指掌对吧可能你第一次跟他见面惊着呢他懂着呢
我觉得这个就是 Jason 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努力保证的是下险运气会帮你带到一个更高的上限
但是他的下线做的比别人要夸张很多给我下线,I'll take that,可以了好,那我们再来聊点轻松的我们来一些快问快答第一个,他最让你感同身受的三个词或者说就是他身上你觉得最突出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我觉得第一个点可能是他一直在追寻本质确实就是因为我们都看同样的一堆东西但是他在可口可乐上面想的东西可能不是我所想的那些我也不是那种就是只追每个业绩到底 beat 还是 miss 但是我也看组织对吧但是我觉得他在很多就是那种更底层的这种逻辑上面去思考的
这些东西就特别像我刚刚进这个行的时候就中国也比较顺的那会我也会去想 10 年之后的东西但是他想的东西真的能让他坚持 10 年而我之前想过的东西我自己验证了一下好像没有那么准很难坚持到对吧对所以本质这一点我觉得很厉害第二点我觉得逆向这一点我自己也一直在试图去做
我觉得逆向这件事需要一个很强壮的心脏然后也需要非常的理性第三点我觉得是自律就是他本身是一个在生活上也非常的平淡然后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很自律的人
嗯 ok 这点我一会可以说是我有不同的感觉嗯嗯好啊嗯嗯然后这是对这是三个不一定感同身受啊就是你觉得他比较突出的点真长最后一个我本来是想要稳的但是最后一个词好难啊那个就真和长吧嗯对真长真长哈哈哈哈哈哈解释一下啊
没有就我觉得对自己很诚实对其他人也很诚实但能够诚实到这个程度我觉得挺不容易的包括时刻对自己真实而不是被别人带动我觉得这个点真的太难太难了感同身受太难了对因为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是
一定程度上的内部积分型外部积分型的结合但他真的能够做到很真实的内部积分我觉得不是人真的不是人类然后长那个点我就不用说我其实真的一直很相信打钱靠拿一个好的企业或者一个好的自己的复利你能够持续的去体现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对所以我觉得能够真的能够尝试因为我自己试过尝试可能 5,6 年一局股票我觉得真的太痛苦终结的过程很厉害的一个怕他只有 50~100%的上涨下跌可能几年回到原点然后你又不走
那个感觉其实真的很糟糕我觉得你得用很多很多的方法才可以做到我身边所有最后拿到巨大财富和结果的人都是靠重仓长马所以我觉得他其实也是他在一个更灵活的赛道里面在二级里面去做这个东西
对 最后一个词我觉得叫自洽可能这个跟真也有关系但我觉得我对于他的我刚讲的商业模式扣他的居住地扣他的性格所有的这些东西循环在一起变成你本质上面其实在自我加强的做一件事我觉得自洽也很稀缺很宝贵
我三个词的话第一个就比较简单可能大家都会有认知就是专注
他自己也讲的对吧他跟盖茨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最关键的词对吧就是专注他们确实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干自己擅长的这个事情而且变得越来越擅长从来没有做过这个能力圈之外的这个事情一直在积累所以才有了这么好的这个结果吧对事情对自己的发展都是这样的一个事情
然后第二点就是我刚才讲的稍微跟 Vincent 有点不一样了我觉得他本质上是一个快乐的人
就他可能他的那种各种的这个不管是长时间的阅读啊还是这种一些一些投资商的一些一些做法他并不是靠自律的他可能天然就是就是这个样子他可能他包括他自己老老字老说的吧跳了踢打舞上班吗他这个事对他来说是个很简单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一个对对对求要求他
不是說我就抵禦誘惑或者是不跟華爾街混在一起他可能天性他就喜歡一種簡單快樂的這種生活而且反正這個快樂可能是他的一種定運就是他在做的自己最喜歡的事情而且能持續保持著快樂這點是我們都很羨慕他的第三個點就想說善良這個詞
就因为很多人也认为富人都是虚伪的 云云的我觉得这个事没法说你就最后只能是论记不论心这么多年以来你看他所作所为的这个所有事情我觉得基本上无可指摘而且包括他很多自己的行为或者自相矛盾的点可能
出发点都是在或者是保护一些普通股东保护一些普通人对吧或者是说一些比较和善合理的这种话对吧只是不想伤害别人他从头至尾我都觉得应该能算是一个挺善良的这个人我觉得这个绝对在这么有钱或者这么成功的人中是罕见的这点我还是一直很敬佩的对
好 下一个那换过来再说说你觉得和他最像和最不像的地方分别是什么我觉得最像的一点可能是就是对自己的进步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就是三天下班的那期有很多人也在问我每天读这么多东西到底能不能撑得住
是不是都是因为焦虑但我其实最近是最近肯定是因为焦虑但是这件事我坚持了有 20 年了我一年读五六十本书是很正常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上巴菲特能做到的这些东西我觉得我是会比较类似的
就是我也会 push 自己但我也不是说就是不喜欢这些东西我在读的时候也很快乐今天我还在写一句话我说在我读 nose 的时候就拿他们当做小说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是我今天写下来的一句话对看书也让我觉得很快乐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像的比较不像的东西我觉得就是我做不到那么长期我曾经试过
比如说腾讯我们当时做腾讯做了四波每波都赚到很多钱而且是大波段都是隔了一两年但是那就是我们给 LP 讲的故事就是我们是可以做波段的
我们不是哪个不同的就这件事我觉得我的性格可能也做不了这种判断因为我可能偏谨慎我可能会对世界有很多质疑所以我做不到就是面对宏观有这么多的变化的时候我还温柔太深我觉得这是性格上的本质不同吧嗯这次呢我刚回答过的那个我觉得我很在意 quality 我也可以比较长期
但是我没有办法像他那么淡定我觉得是我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我就是会焦虑所以其实我自己也在适配我的一些生活方式去对抗我的焦虑运动肯定是很好的方式了然后我觉得这个点得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
然后我自己最近觉得可能就像你这我觉得花钱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说法但其实有些时候不一定是说花多少钱或者过得非常纸醉金迷就有好处我刚刚其实都想说我们三个人其实应该有机会一起去趟什么云南或者什么青麦那种我们就是磁场很近的地方
因为确实离开我们的喧嚣的大城市环境,离开各种同行们的竞争压力,可能会让自己感觉得更好一些些,包括可能交往那些你认为更长期的人吧。
我其实最近跟一些朋友在沟通然后很多人会很简单的一两句话去对我下个定义或者对别人去下个定义然后他就说我其实就应该持续的去拿你去跟别人去对比然后我当时就在我其实那天沟通完了之后我其实心情非常的不舒服因为我觉得被自己好像被商品化了
但我后面进来想第一是他的权利第二是说我以后应该少跟这样子人在一起
跟俩最近想的事一模一样你们是不是有一种 NBA 球星然后听到自己被交易的时候那种感觉 it's all business 但你看我最喜欢的球星是库里对吧明天我还要看他会不会赛季就结束了他是一人一场的我觉得坚守有坚守的点包括
其实你说今天从巴菲特上学到什么东西在自洽的部分我其实你再往下掰其实你取舍是什么你总是要放弃一些东西包括需要用坚持这两个字去表达的那就不是坚持或者你就没有办法坚持因为你要额外花费努力的东西那不是你自己对
我先说不太像的地方吧这个东西比较实在啊就是说他是一个很专注自己能力圈然后也比较保守的这个人我还是对新鲜事物对变革对吧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的然后我也有盲目的乐观觉得我能学到新东西能够有变化这点我实在是没有他这么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这也是我的天性吧
然后向的地方我觉得可能就有点争议我认为它其实是一个我不知道能不能用机会主义者这个词来讲或者是说一个 capitalism 的一个机制因为资本对很多东西的配置都是机会在哪儿这资本就会去哪儿
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脑子很 flexible 然后怎么样资本效用配置最大化就怎么去做的事情其实他脑子里是机会主义挺灵活的吧然后包括有些具体的体现比如说比如说他可能跟我一样都会认为很多东西不是一个质的问题是个量的问题你只要
读的够多东西你学的够多你见的够多对吧或者说你比较的机会够多最优的选择自然而然就会涌现出来这个就是一个所谓的机会主义者的一种感受和精神两边引起质别是吧
对我觉得量只要足够了那质它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对它是月然之上的东西对很多东西你以为是质其实是量不够我也挺同意好下一个问题就聊聊一些这闲扯的吧投资之外的还有些哪些
哪些智慧包括观念值得去学习我就说一个点可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系就是看到他之前说过一句话就是说他说问问自己你想和谁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天然后现在就尽可能的多跟他们见面我觉得这句话还是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吧
可能也是因为经历过这种亲人的历史所以我就会更意识到他的这句话有多有力量我们可能也类似 at the end of the day 最重要的就算他们拥有了这么多这么成功的过去
最重要的还是跟你在乎你爱的人有一个 deep connection 或者说能够有个很好的关系到死的时候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工作的意义马上要结束了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今天都没有参加股东会可能也很遗憾的错过了可能再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你最想问他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我最想问他的是
他在经历人生最大的恐惧的时候他怎么能够让自己镇定下来而且能够做对他来说正确的决定我想问他怎么选择他老婆我感觉你们这两个是一个问题恐惧的时候他最恐惧的时候其实是失去他老婆的时候最迷茫的时候你呢我其实很简单如果他
再来一次的话他还会不会这样过他会不会有任何的选择是会做不一样的选择就这么简单我猜他可能说不会所以没有意义这个问题有可乐喝满足了
感觉我们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们的标题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从八老爷子丰富的医生里面学到非常非常多的东西也希望听到这一期节目大家觉得有收获的话请大家多多转发点赞给我们支持今天我们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拜拜拜拜
i know in my heartwhat's there in your worldi know in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