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和瓦尔达的「墙的呢喃」#三刷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和瓦尔达的「墙的呢喃」#三刷

2023/11/12
logo of podcast 文化土豆 Culture Potato

文化土豆 Culture Potato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易康诺米
燕李中
Topics
易康诺米:本期节目回顾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和瓦尔达的《墙的呢喃》。《悲情城市》是侯孝贤台湾近代史三部曲的第一部,以二二八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台湾普通人在历史巨变中的命运。侯孝贤独特的长镜头美学,以及其冷静克制的拍摄风格,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影片中展现了台湾转型时期身份的多元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但剧情较为复杂,需要了解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侯孝贤本人对现实社会敏感,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体现在他的电影中。 瓦尔达的《墙的呢喃》是一部轻松的纪录片,展现了洛杉矶城市壁画的艺术和文化。影片中,瓦尔达以冷静抽离的态度,展现了不同社区的壁画及其背后的故事,反映了少数族裔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融合。 凡夏:对侯孝贤《悲情城市》的评价,认为影片展现了台湾人在不同政治力量斗争中的身份认同的不断打破和重塑。影片中,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描写,展现了历史变迁对普通人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群在复杂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 对瓦尔达《墙的呢喃》的评价,认为影片展现了洛杉矶不同社区的壁画艺术,以及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壁画的创作体现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 燕李中:对侯孝贤《悲情城市》的评价,认为影片的政治性体现在对台湾人身份认同的展现,以及对历史真相的隐晦表达,而非直接控诉。影片巧妙地将商业操作与艺术表达结合,通过梁朝伟这一角色,展现了普通民众在政治变革中的无力感和有口难言的困境。 对瓦尔达《墙的呢喃》的评价,认为影片展现了洛杉矶壁画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和社区文化。壁画的创作体现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影片的轻松风格和自由的创作态度,与侯孝贤的冷静克制形成对比。

Deep Dive

Chapters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之路始于他年轻时对电影的热爱。早年他虽然经历了帮会和赌博的迷途,但对电影的热情始终未减。退伍后,他毅然踏入电影行业,从场记做起,最终成为享誉国际的著名导演。
  • 侯孝贤导演曾沉迷赌博,后决心投身电影。
  • 他从场记做起,历经七年努力,最终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
  •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风格深受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和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期三刷我们重温的西方电影是 Agnes Varda 的 Mur Murs;东方电影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主要是在梁朝伟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之后回顾一下他文艺电影的原点。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194/)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238785/)

编辑推荐包括:

自然写作的经典「游隼」The Peregrine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75314/)

北岛的「必有人重写爱情」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17787/)

历史传记「青年王阳明」杜维明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04768/)

同样一本写王阳明的「入圣之机」,陈立胜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02916/)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