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通过倒叙的方式,逐步揭示主人公金永浩自杀的原因,展现了他在过去20年中的生活片段。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在每一段故事中产生困惑,随后通过后续的情节解释,形成层层递进的关联,增强了剧本的精巧性。
《薄荷糖》通过主人公金永浩的生活经历,反映了韩国在1979年到1980年间的社会动荡,尤其是双十二政变和民主化运动。金永浩作为一名警察,深度参与了镇压学生抗议和民主运动,这些历史事件对他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扭曲性影响。
金永浩的自杀是多重因素的结果,包括他在警察生涯中误杀示威者、婚姻失败、金融危机导致破产,以及他对社会和自我价值观的彻底失望。这些因素叠加,使他感到绝望,最终选择自杀。
薄荷糖象征着金永浩初恋时的纯真和美好。电影通过倒叙的方式,逐步揭示了薄荷糖的象征意义,最终将其与金永浩的初恋联系起来,展现了他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打击后,失去了那份纯真,最终走向自杀。
两部电影都探讨了人生的孤独、失落和对过去的反思。《野草莓》通过主人公埃萨克的梦境和回忆,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而《薄荷糖》则通过倒叙的方式,揭示了金永浩在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中的挣扎,最终走向自杀。
埃萨克是一个78岁的医生,即将退休,他的孤独和与家人的疏远反映了伯格曼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复杂的人际关系。伯格曼通过埃萨克的梦境和回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宗教信仰,这些主题也贯穿了伯格曼的其他作品。
《野草莓》通过梦境、回忆和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主人公埃萨克的内心世界。这种意识流的手法让观众深入体验角色的心理状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孤独和宗教信仰等深刻主题,成为意识流电影的经典之作。
《野草莓》中的梦境场景象征着埃萨克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孤独终老的担忧。例如,梦中的棺材掉出,里面是他自己的尸体,暗示了他对生命即将结束的焦虑。这些梦境反映了埃萨克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期节目我们分享韩国导演李沧东的1999年的电影「薄荷糖」与瑞典导演伯格曼 1957 年的「野草莓」。
这期节目的编辑推荐是
美剧 Dark,Netflix)
电影 Paterson,Jim Jarmusch)
电影 Perfect Days,Wim Wender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