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64.海外商业观察丨在中国三十年的斋藤与在日本三十年的沈洁分享中日商业环境洞察

164.海外商业观察丨在中国三十年的斋藤与在日本三十年的沈洁分享中日商业环境洞察

2024/12/25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

贝望录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斋藤
沈洁
Topics
沈洁:沈洁女士分享了她高中毕业后赴日留学,以及在中日两国从事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的经历。她指出,语言能力、文化理解和持续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她还谈到了中日企业合作中的文化差异,例如沟通方式、决策流程和信任建立方面存在的差异。她认为,虽然中日两国文化相近,但在商业合作中仍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挑战,需要耐心和时间去建立信任。 在中日合作中,她更多地扮演着桥梁作用,帮助双方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促进合作。她还提到,近年来,日本企业对中国员工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在日企担任重要职位。 针对想要到日本发展的中国年轻人,她建议:首先要充分了解日本创业环境;其次,积极学习日语,提升沟通能力;最后,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可能需要在短期内频繁往返于中日两国,并做好前期可能没有收入的心理准备。 斋藤:斋藤先生分享了他从9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时尚零售行业工作的经历,以及他亲身经历的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变化。他谈到了他在中国创业的经验,包括成功和失败,以及他后来在中国企业工作的经历。他认为,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更有价值,因为失败的经验具有普遍性,可以帮助他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他强调,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日本曾经经历的快速发展阶段类似,都经历了高速增长和经济衰退的周期。他认为,中国市场仍然充满机遇,但需要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并适应市场变化。 针对想要到日本发展的中国年轻人,他建议:首先要快速掌握日语,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其次,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例如专注于服务华人社区;最后,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李倩玲:李倩玲女士作为主持人,引导两位嘉宾分享各自的中日商业及文化交流经验,并就中日商业环境差异、跨文化合作、以及对年轻人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她总结了嘉宾的观点,并对中日两国商业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沈洁和斋藤的经历被称为‘正好相反’?

沈洁是中国大陆的童星,高中毕业后赴日本学习法律,并在日本居住了30多年,主要从事文化交流工作。而斋藤是日本人,自90年代起在中国时尚零售行业深耕,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大陆度过。两人的经历正好相反,一个是从中国到日本,另一个是从日本到中国。

斋藤在中国创业的经历如何?

斋藤在90年代初在中国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但由于市场尚未成熟,公司在1998年关闭,他回到日本重新开始打工。之后,他再次回到中国,加入了一家日本公司的中国分部,负责品牌拓展。后来,他跳槽到中国企业,继续在服装行业工作,并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专注于服装和零售企业的咨询。

中日企业在合作中的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日企业在合作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和决策速度上。中国企业通常追求快速决策和高效执行,而日本企业则更注重谨慎和步骤,倾向于先建立信任关系再推进合作。日本企业通常需要较长的磨合期,而中国企业则希望尽快看到成果。这种差异在初期合作时可能会导致一些摩擦。

日本企业为什么倾向于与熟悉的中国企业合作?

日本企业倾向于与熟悉的中国企业合作,因为他们更信任已经了解其工作方式和流程的合作伙伴。这种信任关系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合作才能建立。一旦建立了信任,日本企业会更愿意与这些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即使有其他竞争者也难以动摇这种关系。

斋藤如何看待中国服装品牌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斋藤认为,中国服装品牌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上存在时间差,许多品牌在尚未稳固基础的情况下就急于追求品牌建设,导致失败。他强调,品牌建设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市场基础和清晰的自我认知之上,而不是盲目对标国际大牌。

沈洁对日本年轻人的‘躺平’状态有何看法?

沈洁认为,日本年轻人的‘躺平’状态与中国年轻人的情况类似,都是由于对未来不确定性和物质欲望下降所导致的。她观察到,日本年轻人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品牌和物质享受,而是更倾向于过一种简单、躺平的生活。她认为,这种状态可能会在未来有所改变,尤其是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

斋藤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有何看法?

斋藤认为,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区域差异和多层次市场结构方面。他指出,中国市场的贫富差距较大,但这也为不同区域的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他相信,随着政府的政策调整,中国市场将逐渐趋于平衡,并继续为企业和年轻人提供发展机会。

沈洁对想要在日本创业的年轻人有何建议?

沈洁建议想要在日本创业的年轻人首先熟悉日本的文化和语言,尤其是日语的微妙之处。她强调,东京的创业环境比过去更加便利,但仍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对日本社会的深刻理解。此外,她还建议创业者做好思想准备,短期内可能需要在两国之间频繁往返,并经历一段没有收入的试探期。

斋藤对想要在日本发展的中国年轻人有何建议?

斋藤建议想要在日本发展的中国年轻人首先要过语言关,尽快掌握日语,尤其是通过官方考试获得语言资质。他强调,语言能力是融入日本社会和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此外,他还建议年轻人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先从华人社区入手,逐步扩展业务。

Chapters
沈洁和斋藤两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中日两国各自30多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经验。沈洁在中国大陆高中毕业后赴日学习法律,并在两国间开展文化交流工作;斋藤则在中国时尚零售行业深耕。他们探讨了中日商业环境的差异以及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在异国建立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
  • 沈洁在中国大陆高中毕业后赴日学习法律,从事文化交流工作;
  • 斋藤在90年代进入中国时尚零售行业,在中国市场工作30多年;
  • 两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中日两国各自的商业经历和文化洞察。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贝望录」邀请了两位具有丰富中日商业及文化交流经验的嘉宾:沈洁和斋藤。沈洁,电影「城南旧事」中英子的饰演者,在中国大陆高中毕业后赴日学习法律,并在两国间开展文化交流工作;斋藤,一位日本人,自90年代起在中国时尚零售行业深耕。节目中,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经历,探讨了中日商业环境的差异,以及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在异国建立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嘉宾指出无论在哪个国家发展,掌握语言、理解当地文化、不懈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面对当代想要进入新市场的年轻人,嘉宾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鼓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实践需要深入了解和适应,要珍惜每一个成长的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沈洁 电影「城南旧事」中英子的饰演者,高中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后在中日两国文化、商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 斋藤光雄 服装行业从业者,资深设计师,品牌、商品专家,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时尚、零售行业有深厚的联系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1:09]为什么沈洁和斋藤的经历“正好相反“ [09:59]从东京到中国,我在中国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14:40]我从在中国创业转变为在中国企业工作 [23:40]在中国和在日本做生意是不一样的 [34:10]日本企业倾向于和熟悉且长期合作的中国企业合作 [37:21]关于经济周期的中日对比 [45:21]中日企业合作中的文化差异和挑战 [53:28]做好眼下的事情是第一要务 [56:37]日本年轻人“躺平“的状态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过去几年有所改变 [01:06:07]中国服装品牌做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和企业发展存在时间差 [01:10:01]中国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多商机 [01:13:17]对于想去日本创业的年轻人的建议 【后期制作】 小朱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