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65. 海外商业观察丨从上海到东京,跨文化职场中的适应与成长

165. 海外商业观察丨从上海到东京,跨文化职场中的适应与成长

2025/1/8
logo of podcast 贝望录

贝望录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顾
Topics
小顾:从国际关系专业到古典音乐事务所工作的跨界,源于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国际文化交流的理想。在工作中,需要协调中国、日本和巴黎三个办公室的工作,经常往返于东京和上海之间。这份工作需要具备中英日三种语言能力,以及对古典音乐行业的了解和热情。日本古典音乐市场以欧美艺术家为主,公司希望通过她的语言优势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开拓中国市场。在日本工作,需要适应日本职场文化,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任何行业都非常重要,古典音乐行业尤其如此,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自我学习。日本同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工作与私人生活界限分明,与中国职场文化有所不同。日本音乐家对海外演出的兴趣较低,更倾向于在日本本土发展。中日两国年轻人对“躺平”的理解有所不同,日本年轻人可能因为长期经济低迷而选择“躺平”,而中国年轻人则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选择“躺平”。在日本工作,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日本职场文化,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日本古典音乐行业的从业标准比较高,值得学习和借鉴。 李倩玲: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李倩玲引导小顾分享了她在日本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并就中日两国文化差异、职场环境、工作节奏和社交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她对小顾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经验表示赞赏,并就日本年轻人的“躺平”现象以及在日本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Deep Dive

Key Insights

Why did the guest, Xiao Gu, transition from a career in radio to working in a classical music agency in Japan?

Xiao Gu transitioned to the classical music agency due to his passion for classical music and his language skill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He saw the opportunity as a way to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which aligned with his ideal of promoting world peace through cultural interactions. His background in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so played a role in this career shift.

What challenges did Xiao Gu face in adapting to the Japanese workplace culture?

Xiao Gu faced challenges in adapting to the Japanese workplace culture, particularly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licit rules and social norms. He mentioned the importance of observing and learning from colleagues to navigate the hierarchical and process-oriented nature of Japanese businesses. Additionally, he had to adjust to the slower, more meticulous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compared to the faster-paced environment in China.

How does the Japanese classical music industry differ from other markets in terms of artist engagement?

The Japanese classical music industry is unique in that many Japanese artists are less interested in overseas performances due to the comfort and respect they receive domestically. The market is large enough to sustain their careers without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exposure. Additionally, the industry has high standards and a well-protected ecosystem, making it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artists to thrive without needing to venture abroad.

What advice does Xiao Gu offer to young professionals considering working in Japan?

Xiao Gu advises young professionals to be adaptable and open to learning when considering working in Japan. 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Japanese workplace culture, which often involves meticulous processes and a strong sense of hierarchy. Additionally, he suggests that having proficiency in both Japanese and English can be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navigating the professional landscape in Japan.

How does Xiao Gu describe the social dynamics among Japanese colleagues in the workplace?

Xiao Gu describes Japanese workplace social dynamics as being characterized by a sense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 despite the hierarchical nature of Japanese society. Colleagues maintain a professional distance and avoid unnecessary social interactions, focusing instead on efficient collaboration. Socializing, such as after-work drinks, is optional and not a mandatory part of workplace culture,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maintain personal boundaries.

Chapters
本段讲述了嘉宾小顾从国际关系专业到古典音乐行业的跨界经历,以及她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语言优势如何帮助她开启这份职业。
  • 国际关系专业背景
  • 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 语言优势(中英日)
  • 进入日本古典音乐事务所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 我是 Bessy 李倩林 欢迎收听今天的备忘录今天也是我在日本的这个海外商业观察系列里面的一集那今天我这个嘉宾呢 会跟我们以往的嘉宾有点不太一样因为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两年 大家都会经常听到的什么经营管理签证来这边要不就自己创业 或者是说来这里就是投资房地产然后能够在这边有一个合法居住的一个身份

但我今天这个嘉宾呢是因为他自身的条件的优秀所以他其实是在一家日本的企业里头工作然后是经常往返于东京还有上海或者是中国的各大城市之间的这样一个职务的人今天我们的嘉宾

小名叫小顾哈喽小顾你好你好 Bessie 非常高兴我谢谢你来上备忘录你跟我们那个听友简单介绍一下第一个你的你的学经历然后你是什么样的经营人议员机会进到这样的一个公司然后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公司嗯嗯嗯

我觉得首先要说一下就是我跟备忘录之间因为我也是非常仰慕备忘录这个节目很久了谢谢谢谢然后呢可能有些朋友也听过我的播客叫天方乐坛那我是一个讲古典音乐啊或者爵士乐啊一些音乐方面话题的这么一个节目但是有一段时间停更了很长时间啊之前那么也是比较活跃的

所以我对于这个备忘录这节目本身是有很多的认知所以今天也是非常的巧合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东京能够见到 Bethy 本人然后我们能够录这样一个节目你也上过那个樊一如的节目对吧对对对就是我们都比较熟悉所以说呢就是在上海啊这些包括沙青青啊小文姐我们都是要好的朋友所以说经常有机会一起来录节目但是最近因为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啊

但是能够有机会跟备忘录做一个听友做一个沟通交友我是非常开心的然后可能大部分的朋友还是不知道就是我是在一家比较特别的一个公司或者说它这个行业比较小众它是一个关于古典音乐的这么一个事务所

那么这个日本的这个事务所当中工作所以我的工作属性就是经常在主要是在中国为我们公司这个开拓中国市场这个是当然的但是因为涉及到文化的交流所以它不是单方面的一个事情就经常需要和日本这边总部进行沟通然后我们还有一个巴黎办公室所以就是三方协调的这么一个模式在工作那么我就会因为自己也会说一点日语

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就是还能够沟通所以就经常在两边就做这样一些沟通的工作那么在疫情以后基本上也会介绍一些全世界各地的古典音乐家到中国来演出或者是介绍日本的音乐家到中国来当然也有可能是反向的把中国的音乐家带到国外去那么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的属性他这个音乐事务所他本身是一个日期

但是他希望能够就是说安排演出促成演出的音乐家不限制于只是日本的音乐家是这样的意思对他虽然是一个日本的公司而且他也有很长的一个历史嘛漫长的历史当中大部分是日本本土的艺术家为主但是现在呢就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这个革新啊包括这个现在的社长的这个努力啊

他们现在的业务整个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有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家主要还是古典音乐为主也是跟我的节目有点像有一点爵士乐啊或者其他的一些比较创新的节目啊这样的那这是一个历史蛮悠久的一个公司我好像听你讲过对大概有 70 多年了哇

70 多年了对所以现在的社长已经算是第三代的现在是第二代现在还是第二代对但第二代的社长已经 70 多岁了就是跟公司同岁我天哪对我印象当中好像这个公司创立的时候正好就是现在这个社长出生那一年跟我们讲一下你在学校的时候是学什么的为什么会走进音乐这个领域而且是古典音乐

我就是比较从小的时候就喜欢音乐然后呢只有喜欢基本上没有什么专业的训练有学过一些乐器啊或者什么但都是非常非常业余的水平然后我在大学学的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和就这个专业呢和我有一点缘分吧但是其实当时时候走进这个专业也不是意料之中或者说完全计划好的事情在不断的这个认知的过程当中吧就慢慢的就想到了一种

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些通过文化交流来怎么讲从大的角度讲促进世界和平的一个工作吧就是这是我的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一个想法所以最早之前呢其实在毕业以后我去做过媒体但是当时时候是在电台做古典音乐节目嘛但也通过这个缘分呢有接触到一些国际交流的一些工作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以

传统的比如说像我们现在录制播客一样的录制节目这样的方式在工作那么有了这个机会接触到现在这个公司以后我觉得这个可能离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更近一步了所以现在就一直在做这样的一个

所谓的国际文化交流的工作是那这家公司你觉得他是看到你身上有什么条件是他比如他在他在他自己日本国内他的年轻人里面找不到这样条件的人所以他对你生出了一个邀请说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公司

对这个我觉得是有双方的一个过程就这公司在我加入之前呢其实中国本身就有一个工作的一个地方就是一个办公室吧那么这个中国办公室呢也经过了很多的变革然后换过很多的员工啊等等但是呢总体来说都是中国和日本是比较割裂的

那这个当中可能有一些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比较专注于各自的市场这是第一个每个市场有自己的差异那么另外一个呢确实呢过去可能也没有一个员工是讲日语的我具体可能不是很确定但是我感觉应该在我的印象当中是没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你是说他是中国的办公室对对对 就中国人没有什么人讲日语那么这样的话呢其实当然也不是不能做日本的艺术家的介绍或者什么就是对于沟通可能在一定的年限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当时呢就没有太多这方面的交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客观的讲从古典音乐这个市场来讲在亚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新加坡 中国 日本或者韩国

其实海外艺术家特别是有名的海外艺术家他还是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一个很大的一个比重所谓的海外艺术家就指的还是指欧美艺术家特别是欧洲因为古典音乐是发源于欧洲当然美国呢也是经过了这个二战以后二战前后吧一战二战其实每次战争都是很多欧洲移民过去以后就会有那个很多古典音乐的这个发展所以他们也是有了一大批的这个人才那么从这个角度讲呢就是

中日韩肯定都是欢迎这个所谓的白人面孔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人种不同肤色的艺术家在出现但是总体来说这个市场客观上来讲是一个以他们为主的这样一个市场换句话说呢就是如果单纯的从经济效益来考虑的话那一个不管是日本公司也好还是英国的公司也好或者说是澳大利亚的公司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在中国如果要发展肯定是以引进欧美的艺术家为主嗯

对于我们来讲呢我们确实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就是我们在日本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叫卡基摩托然后这个公司它在日本有很多很多有名的艺术家历史上比如说包括像小泽真尔啊这样的大牌的艺术家都是跟我们有长期的这个合作那么这样的话呢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当然也希望把日本的艺术家介绍到中国去只是说这个难度确实在各种层面上讲都会比较大一点

但是这个确实也是一个方面吧所以从我接触到这个公司以后来说的话大家都会觉得说有了它以后可能大家就会对于这个中日之间的这种文化交流会更多一些期待然后呢就会有更多的一些沟通和交流把我们曾经可能也很长时间一直在尝试的这个事情继续推进下去所以你加入这个公司之前听起来你等于是当然中文是你的母语

你又会讲的日文你的英文也可以的所以你等于是中英日三个语言都通这个是一个很难得的一个对这可能是一个方面对谢谢但是呢我觉得我也没有那么通啊就是我的日语其实很普通然后英语也基本上日常的这个绘画当中也不会用到很复杂的词汇我是那种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那种人嗯

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它的专业性如果你对于音乐和艺术没有任何的概念的话你也很难去深入的研究因为没有什么人可以手把手的教你因为我以前还有一个经历就是我曾经在 PwC 工作过一年

PwC 工作的时候 PwC 上海对对对然后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呢那个时候 PwC 是很厉害的因为大家可能知道他们当时时候已经做了这个很大的这个并购啊在那个因为我是在雷曼兄弟事件之后工作的嘛所以说那个时候就是说 PwC 吸收了很多的力量对

不像那个工作就是会让你觉得你有很明确的比如说 mentor 然后你有很明确的这种训练的这种方式即便说他们也是工作非常的繁忙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系统的一些方法包括一些 onsite 的学习让你快速的从一个国际关系背景的学生转变成一个可以去做 auditing 的一个人

所以这个 auditing 是一个比较 general 的一个工作对他们来说审计对那么这个审计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通过实地的学习包括系统的包括以前参考以前的底稿参考以前的一些 notes 可以很快的掌握到很多知识就不会让你觉得你是个门外汉你就完全进不了这个里面

但是古典音乐的话如果你没有喜好如果你对这个行业完全没有任何认知的话你连这个人是谁或者哪个人会比较有名你不知道然后你就没有办法判断他的市场没有办法知道他应该去哪里然后没有办法知道他适不适合比如说中国或者日本

那么这个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没有人可以教你因为这里面太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大家都是在平时的这种交流啊日常的交谈啊包括你自己去实地的去听啊去听他们的录音啊去网上搜索各种各样材料然后综合判断出来的东西所以它是个非常经验型的行业

那如果在这种传统的经验型的行业里面你没有一定的积累也很难所以正好呢我的媒体的工作帮助我或者说我之前因为就喜欢古典音乐就是等于说我的这个环境也好还有我之前从事的这个行业就让我对于这个行业里面

的内容非常的了解所以当我遇到我们老板的时候或者遇到一个大的艺术家的时候我可以跟他聊天那么这个确实也是比较呃重要的一个优势那或者说反过来讲如果有些朋友说哎我是我对古典乐我也很喜欢我也想进入这个行业其实我觉得真的想要做到比较顺手是挺难的因为我假设我自己没有这个经验的话我也觉得挺可怕的没有人教你

有人会教你但是可能教你的只是说很片段对或者你在 check 一个什么艺术家的合同的时候你要注意些什么但这些其实不是说

最重要的或者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毕竟有更多的就是在这个合同定立之前的很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才是最难的等于是很早以前你就开始对古典音乐有喜好然后你自己就开始研究自己也听然后可能当时是买很多的这种音乐当时还是 CD 啊对吧你也去听音乐会

但是你那个时候是纯粹等于是算是一个自学你不是一个有系统的去了解这个古典音乐但是因为你累积的时间够长当被这家公司看到的时候你的那个累积是足够到他觉得你是虽然没有没有在我们的这个事务所这个环境里面做过事但是你的积累已经是非常够用了

他会看到一些优势然后他会看到一些潜力当然有一点我觉得是任何的行业可能都不会有改变的包括从 PwC 开始我就有一个印象就是说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所以我觉得或者说所有的当时时候的审计行业都会说我们不看重你的学历背景我们看重你的学习能力其实意思就是你要有适应性然后你要自己有一定的方法去找到你来工作的这种

呃途径吧嗯那么哪怕你不是一个内行你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去达到这个目标其实这个行业也是差不多这个意思嗯当然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意愿你是不是真的愿意去投入因为这个行业还有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就是他收入水平本身是比较低的呃他有很多的机会有很多的可能性在这个行业里面大部分的都是很多都是个人的不是 manager

那么在中国尤其是这样就是大家都是散兵游泳嘛你一个人也可以做你没有办公室也可以做如果是这样的话呢那么就没有任何的所谓的训练就是凭个人感觉那么在大的事务所里面呢其实所谓的大也没有多少人十几二十个人可能就是很大的一个规模了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能会从你身边的人身上学到东西但是他们可能也是会挑战你的因为他们会说你这个做的不对啊

你以前是做媒体的你过来你不知道我们这边有很多的严苛的状况你怎么去应对然后也没有人可能会陪着你因为你可能就自己负责一部分的内容一部分的艺术家跟一些你要对接的人去谈那么这些交流的过程其实都可能是你自己要面对的

那么在这种过程当中当然你可以去确认但是没有人有时间来一步一步的帮助你确认这些东西这个时候还是要凭自己的一些感觉而且它更多个性化的操作因为可能有一些所谓的你的客户

他就是不喜欢你或者他就是很喜欢你所以他才愿意或者不愿意跟你去交流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又涉及到很多人的事情所以这个行业其实是挑战很大的在不管是我刚才前面讲的收入问题也好还是现在讲的这个包括他其实很涉及到这个人际关系所以其实他是其实比较有挑战的一个行

但是你还是愿意接受他们的邀请加入这个公司来做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动力一个就是我觉得从整体上来讲就是这个工作环境是比较好的大家在一起工作的环境是比较有效率的

彼此之间的尊重也比较高这样的环境是日本这边的总部的包括我们中国的同事也都非常好就是他们都很高效很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就相比于以前我们工作的一些环境因为电台其实也是一样的就是比较的自由比较的每个人有自己的效率然后就不需要太多的这种所谓的无效的社交那么这边其实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嗯

都不需要就是你去故意去经营什么东西啊那主要还是大家想把这个事情做好那么不同的一点可能是以前在电台呢你自己录好你自己的节目你不需要跟其他的人去互动也可以当然我们每年或者说隔几年有一个大的活动当然大家一起来完成那么这里的感觉就是

虽然大家都是分散的在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但是总体来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所以我们需要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有一个保持一个非常大的默契所以在这种工作环境下面你会感觉到这个工作确实是很有意思当然大家可能会说这可能是一种利用社畜的办法但是日本这个工作环境可能就是这样的会让你觉得有些地方很抓狂就是我有个性的地方我没有办法伸展

他们都把好像就是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好像有一个环境把你给框在一个什么里面一样但是我我是个人是比较享受的因为只要这个框不是

不合理的或者说大部分情况下它是合理的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它限制你的过程当中它也限制了你的同事就大家都一样然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大家就有默契你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沟通是因为我我个人感觉就是包括我们在中日之间会有一些差异吧就是在中国的时候和同事之间沟通还是会有一点不一样但你到了日本办公室以后你会感觉到日本的同事他们之间那种所谓的默契或者常识

他不是说一定要提前把所有的东西都写在墙上才算是规矩但是大家都有个默契你只要问他们任何一个人他们回答给你的东西可能都是差不多的意思虽然具体可能会有点不一样但是你很快就能明白通过这一个人的这一句话你可以明白所有人的想法当然你要有这个意愿还是我前面讲的你要有这样一个意愿去了解

那么你就会很快的融入这个集体而且你会觉得融入它是有道理因为这些都是以前人的经验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应该这样做就类似于这样的一个想法你是什么时候加入这家公司

我是在疫情前吧就是 2017 年 18 年开始接触然后 19 年其实是开始跟他们有一些共同工作的机会然后去正式的加入本来是计划在 2020 年那么结果 2020 年就遇到了疫情了所以当时时候本来已经要来日本了

然后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这个主要是疫情的原因吧就没有来但是工作是一直持续的然后那个时候我也就 19 年 20 年就开始离开电台全方位的做这些事情当然一开始主要是疫情的应对那就很难因为对于我们这种线下的演出行业来说就非常难

但是反正好歹也是挺过去了去年开始就是有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复苏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属于这样一个情况 OK 这是你第一个日期的工作就是工作环境同事等等那你之前是在电台然后在之前才是在一个外资的企业就是美资吧美商嘛

你觉得你大概跟他们磨合的时间大概有多久比起比如说你当时在 PwC 的磨合的期间要花的时间比较久吗 PwC 因为只工作了一年我都不敢说我是磨合好了我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后来发现我真的不能够不为音乐工作我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就是我觉得可能那个时候我真的是没有适应这个职场

其实现在我倒反而觉得跟音乐已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了只是你的工作方式你的工作适应性因为你在不同的行业里面你需要去快速的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我觉得我的适应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但之前的话其实我觉得是没有磨合的情况下或者说没有完全磨合还没有去深入的接触没有去主动去提问

互动通过这些方式来了解你的这个职场环境的情况下就很快的被电台就是得招安了因为电台是我在大学时候实习的时候非常好的一段经验所以他们当时时候来找我正好也是我在第一份工作当中就是遇到比较大瓶颈的时候那么这样的话呢就进入这个媒体行业

那么当然媒体呢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一个行业从国外的经验来说你也不需要学新闻你才要去做媒体所以相对来说只要你有这个 sense 然后它可以有一定的发展的一个空间给你的话你就可以自己得到很大的锻炼就每个人都可以很有个性就像我前面说的大家各自做各自的节目你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编辑风格主持风格你选的音乐等等等等包括你怎么样去跟外面做互动等等

那么现在这个工作呢我的感觉就是是需要一定的磨合他给定的这个环境里面其实是有一定的这个可适应性的所以只要你跟你的同事能够充分的沟通好就像我现在我可能会就更多的我就会敢于去问因为我我本身是其实我是在职场上或者在平时都是比较内向的就是说自己必须先整理好才能够跟别人沟通那种感觉所以从这点上来讲呢有一些

劣势但是现在我到日本反而我很放松我会有什么不同我直接去问只有互动你才可能知道比如说你的客户要什么你的同事要什么然后你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他们也会更了解你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很快的去适应所以我觉得磨合可能是永远的一个话题就永远不要以为好像什么事情都已经搞定了不说为所欲为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的这份工作让我更有一种就是舒适感但并不是意味着已经磨合完成了只是说需要不断地去适应然后你不断地去观察不断地去调整

这个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那你这个就是说会采取主动的去用问问题的方式去更了解你公司的这个业务形态你们的资源你们的同事手上有些什么什么很好东西可以学这个是你自己因为这是你的算是第三家公司了你自己自发性的还是说是经过日本的同事不断的鼓励你你要问你要问你才没有就现在这个工作就完全不会就完全是从自己角度出发了

我觉得我就是可以更加勇敢的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觉得日本这个社会它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它其实总体来说它的人格是平等的

即便大家都说日本还是男尊女卑或者日本还是长幼有序等等这些这个是确实的但是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平时工作的时候你是可以很平等的去说一些事情的当然你要分清楚场合这个是很难的因为日本最难的一点我觉得在于它的整个社会的这种秩序或者说次序

他是要求你必须要有按照一定的步骤来的那么我们外国人很难去全面的领会他包括我们很多熟悉日本社会的朋友他们可能很容易去评头论足说日本是怎么样但真的你做起来的话如果你个性很强烈的话很有可能你还是会在这个当中会有很多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判断要观察

这种察言观色我觉得还是需要的而且反过来你会觉得你学到这些东西以后你回到国内也用得上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怎么样去调整自己

所以这个调整不是那么不一定很容易不一定很容易因为像国内的很多的事情的发生的速度都非常非常的快对大家沟通完了马上就干起来了对可这边可能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讨论去交换意见去研究设计等等是的所以就是经常要自己学会切换模式对还有就是我觉得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沟通的就是两边的这种节奏的差异啊

只要能够准确的传递到这个信息你作为一个了解日本的中国人你要告诉中国人日本人的工作方式或者欧洲人的工作方式等等你的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那么这个沟通的过程是必要的我觉得那么对于日本这边确实他们可能很难适应中国这种节奏感但是也不是说他们效率很低只是他们有的时候需要去确认的步骤很细

就是说有个好处就是最后结果上来说他们会比较稳妥我们呢有的时候有点冒进呢会有点冒失那么这个就是两者之间怎么去区别去权衡那中国人我觉得最强的一点是在并不是在于快节奏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会适应

还是比较会省事多事的我们不是看小的比如说面对对方这个人比我年长然后比我地位高我该怎么说话不是这种而是现在应该快的时候我就快起来应该放慢的时候我就放慢一点他不会以一个恒定的节奏来做事情根据你这个情况的轻重缓急来判断

所以我觉得那个什么来着就是叫 swot 就是在中国就非常的让大家接受但它已经不是一个决策的工具它只是一个日常思维的方式了就是你根据它的轻重环境去判断但是日本很可能会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个情况就是他们并不分轻重环境他觉得现在目前我在想的这件事情就是最重要的我必须首先把这个想通然后才是下一步

他有这个次序感那么你就没有办法根据他的轻重没有办法根据他的强弱或者问题的严重性等等去看我到底应该怎么样去侧重这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他们怎么样来去判断就是说他现在在想的这件事情是一个必要的步骤还是说这个是前人传给我的就应该这么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我觉得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具体可能有点差别吧嗯

但是确实就是他们会觉得任何的事情都是重要的只要会让艺术家比如说开心过担心的事情就很重要只要是你的客户会有任何的一个想法的事情可能都会很重要所以我们先做很多的预判当然也有一些日本同事他们是不做预判他们是等发生事情了才说怎么解决的也会有

但是他们总的来说就会一个一个需要去解决中国人就会说不重要这个事情无所谓到时候再说吧或者说这个可以晚一点对不对就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日本就比较少除非他比如说是他的事情然后你突然有个别的事情要找他然后他就说那当然是先把你的事情放一下然后他要把他自己事情先做完但是如果都是跟他非常相关的

那他可能就会他会首先是自己设计一个可能会设计一个流程一个时间表然后完了之后就按他的时间表来进行下去我来问你关于在这边工作生活的事情因为你的公司是音乐事务所所以你会面对非常多的比如说日本的音乐家要代表日本的音乐家可能安排到中国大陆演出香港地区演出甚至欧美演出然后反过来欧美的这个音乐家来到日本对吧

所以当你在面对日本的音乐家的时候你是一个外国人你有没有面临到就是说日本的音乐家他还是希望跟日本人来去合作他比较习惯对我觉得是这样的

总体来说日本的音乐家他们现在有一个趋势因为之前我们可能也最近前段时间我在日本的电视节目里面也看到一个新闻报道就是说日本人现在对于海外旅行这件事情的欲望越来越低因为他们觉得在日本太舒服了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去要不就是不安全不方便比如说到中国以后就发现地铁怎么也安检

进机场要安检两次然后到哪里都要把行李都放下来拿起来年纪大的人根本受不了比如说这样的一些事情那么之类的包括吃的方面各方面包括到了欧洲可能会有更大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些真正的安全问题那么等等所以现在日本人总体来说他们对于海外旅行一个是意愿比较低

另外一个就是艺术家本身他们在日本受到的尊重和环境国外也没有所以日本本土的艺术家其实他们对于国外的演出并没有那么强的需求他们也没有像以前比如说七八十年代时候那些艺术家们比如说小泽正这样那么想有野心抱负去征服世界

但是他们还是想出去的因为你也会看到就比如说任何的这个媒体当中日本的媒体都会说日本的某一个品牌出海了然后他们在国外获得很大成功比如说之前几年的话就一直在说比如说友谊库等等这些

对于我们来说公司来说也是一样的有艺术家能够到中国去演出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或者说公司层面会觉得很开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我猜想他们都不是那么有不是说那么有强烈的愿望去中国或者去国外当然能到欧洲比如说到最好的音乐厅去他们当然还是觉得荣耀的但是已经不强求了因为日本本身的市场很大虽然大家都在说萎缩了不行了但是他们的演出的量还是很大

所以他们可能有一些比较忙的艺术家根本就没有去海外的必要性他们可以在日本更舒适的更安全的而且也更稳当的更开心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已经满了他基本上不用去海外如果去海外也不是为了钱可能就是为了一种荣耀因为国外的收入啊各方面也也没有那么好所以这个可能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所以你现在处理的反而越来越多是国外的艺术家到日本来国外的艺术家我们公司其实一直在做这件事情这个我觉得是同步进行的然后还是要发掘新的好的艺术家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在融入日本的这个工作环境团队甚至是日本的这个社会你现在在这个公司工作大概一年正式工作是一年多两年的时间

可以从 2020 年开始算吧哇 已经四五年了那你四五年前 versus 现在因为特殊时期那几年是没办法过来的嘛对 就是邮件对 那你真正开始能够看到这边的同事是应该去年开始的

对那你觉得他们对于就是外国人这个接受程度这是我们在外面的人的一些可能是误解比如说日本现在可能下了班之后是不是还是会约朋友出去吃吃饭聊聊天喝喝酒才回家那这样的行为在现在的年轻人里面还有没有如果有的话他们会邀请你吗你是他们的圈内的人吗肯定会有点差别的嗯

毕竟语言各方面情感你没有什么连接的话很难语言啊你日文你很好没有我日文一般般真的一般般就是没有像就是那些所谓的 native speaker 这样的但是我的感觉是首先第一日本人本身就比较有疏离感就是他们本身也没有抱团抱得很紧当然因为我们可能是一个小企业的关系又是一个文化类的企业不像那种商社啊或者什么的他们可能更讲究这一些东西所以本身这个文化就比较的

西方我们这个办公室有个特点我们公司的办公室是没有固定座位的所有人除了社长和财务因为财务没有办法他要有他工作的这个空间

所有的 manager 和所有比如说做巡演的同事或者做专门负责旅行服务所有这些同事全部都是在各自灵活的每天你可以来有不同的座位灵活办公对这有点像以前我们 PwC 那感觉这在日本企业里面还是算少数的对不对而且我们很奇怪老板用的就是圆桌就是你每天可以选择跟不同的同事面对面

但是你也可以跟他交流你也可以不跟他交流都没有关系就是大家都很随意嘛然后也没有必要硬要去交流就因为中国人呢反而有的时候有点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会有点客气过头了我们会觉得因为比较陌生或者大家不是很熟悉哎呀是不是要客气一下寒暄一下其实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想法哈哈

找到位置坐下来就开始工作是是是就这点日本人还是工作就是工作很纯粹当然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交流这个都没有问题至于说是不是这个一起去比如说喝酒啊什么的吃饭什么的也有过有过蛮多的比如昨天晚上我们就一起音乐会结束我们和几个同事还有就是有一个艺术家一起去吃饭那么这个也都是即兴的

然后你也可以不去 有没有问题只不过是一种日常的情感连接而且对他们来说他们也是吃过饭开心了就好了不是说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所以我觉得是有的但大部分的同事其实都蛮独立的并不想干涉太多个人的私人的生活明白 对这一点我也想问你因为这两天我在东京来录很多的播客然后晚上也会到附近晃一晃

那我就发现真的很多年年轻人比如说是在因为我们楼下就是一个美食街嗯但是虽然是美食街但是你看到的几乎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自己一个人在吃饭他自己一个人吃饭可能前面就是要不就发个电脑或者 ipad 或者他的手机然后呢我晃到外面去比如说吃吃拉面啊等于也是这种很经常看到的一人一格子然后旁边还有一个隔板然后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栏这种啊对

这个是现在普遍的日本年轻人的现象吗就我觉得看起来我觉得好孤独哦因为我最多顶多看过是两个人一起坐在一起吃饭我很少看过一桌子的所以说这个日本就是哀人的这个盛宴哀人的这个狂欢因为就是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就是我就很快适应了

我一开始也有点震惊因为首先第一点我觉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刚到日本开始在日本工作的时候因为我现在就是属于两头跑当然这边不能算是工作因为我现在工作还主要在中国

然后这边就偶尔来一下 有点像玩一样其实我觉得我有点像在游览这个行业还是这种感觉当然你有可能需要跟他有具体的工作交流但是本质上来讲现在和他们还是一种比较疏远的关系我当时刚来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印象就是说我很困惑我中午饭应该怎么吃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去吃午饭

后来才发现就是几乎我们同事都是各自分散的因为有些同事看到我比较可怜可能就会邀请我然后他们就挺有意思就会说正午要不要一块去吃饭然后我就会因为他们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你们推荐吧之类的其实 20 年的时候第一次来最早来工作过一段时间其实就是这样的

然后当时时候的感觉就挺有意思因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就是中午到底应该去哪里吃我也不知道哪里有吃午饭的地方哪些餐厅是合适我们这样的人去吃饭的等等然后就很紧张

但是同时带你去了几个地方以后你大概就了解了以后你可能就定这几个地方就经常午饭就在那几个地方吃比如今天吃咖喱明天吃拉面后天或者是套餐定时或者是中餐等等都有很多选择因为我们办公室还是在比较好的地方在营作所以很方便也有人带过来吃或者有人早上买了以后或者说中午就去一下便利店之类的所以大家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方法你也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就好了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今天他约你如果吃了午饭的话基本上你明天后天不会跟他吃饭就是他们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他们自己日本人彼此之间也是这样的对然后我觉得大部分其实跟全世界人都一样比如说年纪相仿的同事会一起吃饭会多一点之类的这些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是也有例外了就是这个要看

这个跟我们在上海工作的这个状况不太一样中午大部分都是大家会约一约出去一起到附近吃吃饭

是吗然后我晚上我可能一直都是不正常的哎人哈哈哈对我还有一个就是我可能一直都是不太正常的感觉因为 pwc 大家都是在项目上面如果是在项目上面的话你 on site 你就跟同事一起吃饭是很正常但是当你没有项目的时候你在 office 里面其实时间很短然后也是每个人一个隔间然后你跟别人也没有关系而且你是到了以后你及时选择你自己的座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那个时候也是蛮自由的你可能认识的人也不多因为

人太多了嗯这个公司嗯对吧一个组就好几百个人然后所有的组在一栋栋楼里面上千人然后你大部分其实只认识跟你工作过的一一部分人和以前跟你培训过的一部分人他们也可能大部分跟你 skej 就不在一起那你没有见到他们的话你也不可能主动去问他说哎你在不在办公室对吧有的话也是一两个嗯嗯

那么到电台以后也是我们有食堂的所以大家时间也都不一样而且大家说实话挺自由的那个是最自由的一段时间每个人节奏不一样我上早上节目的有的是晚上节目的有的人是录录音节目的

那就大家节奏都不一样嘛所以无所谓所以你反而很适应了这种我就觉得可能真的是我觉得我跟这个公司挺有缘分的就是好像各种事情都比较顺没有很多人说那种不习惯当然具体到一个工作的时候会让你很抓狂因为我们这行业就像前面讲很累很复杂和人打交道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再加上你的收入也一般那么这种情况下面确实是压力满足

从这个属性上来讲就是前面讲的这些比如说环境啊氛围啊什么来讲我觉得跟我的各种经历相比可能还都是比较的顺吧就是感觉是比较投缘所以日本的年轻人就是说他会适度的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就有时候会很寂寞吗我这两天在楼下看

我自己一个外国人这样在那边看我都觉得每个人看起来真的就是大家都是在看自己管自己的事情我就觉得好寂寞走到哪都是一个人一个小座位一个人一个小座位那种感觉我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说实话我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因为可能因为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自己推崇的价值观所以你就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

你就无所谓跟是不是跟别人一起

所以是孤独的感觉而且他们自己都说自己会一直说自己很孤单什么的但是他们其实也挺享受的因为这是他们想要的人生就是孤单会让你带来一些负面的一些东西或者情绪有时候你会想到这些东西或者你在生病的时候就觉得我的好可怜的但是从你自己最想追求的事情或者你白天醒过来以后你第一时间想要做的事情来说的话大部分是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呢我觉得是需要朋友的然后中国是需要朋友的然后完了之后其实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很多的朋友也会经常聚会

只是他们不会把这个事情太复杂化不会把它变成一种很深的这种关系以免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你如果去一些比如说所谓的这个他们的这个酒吧或者他们的这种居酒屋什么的很多人也很喧闹啊也是完全就是像不分彼此的感觉那么也就是一顺的说白了他们对这个事情看的比较透彻我觉得好那我接下来想问你的

如果比如说我们有年轻的听友他可能有个机会能够进入日本的企业在日本工作但是他身边的日本的同事可能就像你刚刚说的就是大家都稍微保持一个客气的距离那但是咱们中国人呢就是非常爱热闹对

那是不是就对于中国就华人来讲很容易的就是我们的很多的社交圈朋友圈到最后也都还是华人我估计是的包括我自己其实也是这样只不过我是在一个日本的公司工作而已但我的朋友啊什么也不太可能从日本去找到好朋友因为这个完全没有任何的连接我怎么去找

这个是一个问题然后我的爱好跟我的工作是一样的你是觉得不可能找到好朋友也不是不可能就是在同事当中比如说有一个好朋友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无非就跟他出去吃吃饭了什么的聊聊天了什么的也就这样了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表现出来日本人好像比较安静中国人好像比较喧闹对吧日本人比较的斯文或者说比较的怎么说单一我们这边的比较多元好像

但其实本质上我觉得差不多我觉得如果是中国人在这里的话特别是一些比如说通过经营签证通过各种各样投资来的投资移民来的朋友可能他们确实是需要更多的是中国中国人的社群

对这样会比较方便一点而且也有我也以前也认识在这里工作的在中国的公司工作的比如说主要是一些编程啊马农啊这些他们做一些比如说游戏公司啊做一些软件公司啊他们可能就整个从老板到下面都是中国人只不过他们有这样一个生意的机会可以在这里工作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啊沟通啊都还比较偏这个中国的

但是一般来说正好恰恰是编程这个行业在日本特别需要或者说马农这些比较需要然后这个行业的人又正好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也都本身比较独立比较安静包括对生活的需求也很简单所以他们在这里我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应反而非常的适应大群体我觉得应该是很适应的他们愿意来的人可能也是喜欢的大部分或者说他们确实只是要钱当然也不是不可

对但我觉得日本这个社会它提供给了所有人一个比较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可能性所以它本身也是很多元的你也可以很喧闹你也可以现在我觉得日本人在马路上抽烟也很多

而且还有就是比如说服务型的行业你看到没什么人的时候两个员工在那聊天也很多现在年轻人也变了所以他们说之前在反映入节目或者是跟沙老师什么的聊天就会有其他的一些话题聊到这些问题就是年轻一代跟赵河时代不一样了

没有那么认真了也是上班的时候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对吧或者是各种服务的能力也不一定具备他可能就上岗了因为人手也不够但总的来讲如果你是一人然后你有机会到日本的这个地方来工作就进入日本的企业工作你就要先有一个心理准备

就是可能要调整一下你的节奏先用 iron 想办法试试看能不能转成 iron 的状况我相信有些人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社会连接这个是能力的问题但如果说他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没有这个资源或者一下子确实没有什么方法然后又是非常希望就是每天都很热闹闹跟不同的朋友聚会的话那估计是有一定难度的是嗯

我想问你关于躺平这件事情因为经常有非常多的文章也是把日本年轻人的躺平跟现在我们在中国大陆看到的这个年轻人躺平来作为一个比较你自己的观察是什么你觉得大家是类似的一种躺平的状态吗但是日本年轻人可能就失落了 30 年可能已经躺平好一段时间其实我一直不知道躺平到底是什么

躺平是什么我的理解啊就是说就觉得反正未来也不知道希望在哪里我就两手一摊我就这样我也不想再努力了不想再努力了我觉得还是蛮多的两个国家我觉得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差不多欧洲不是躺平的更厉害吗美国也有很多吧当然前段时间我也看了那个

那个电影啊就是那个那个逆行人生就是中国的讲外卖的那个对对对我觉得那个电影让我感觉也是就是看到了一个侧面吧就是当然也联系我自己实际经历过的一些情况大家真的很努力很苦收入很低呃现在收入还可以可能在中国还可以但是确实是非常非常的辛苦他们付出的东西是你就是我们一般不能想象的

然后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还是不能停下来等等我觉得这个不能算是躺平但是我觉得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在这个社会当中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让他们能够实现一些稍微体面一点的梦想不能说梦想就是说让这个行业变得体面一点让大家各自的受到更多的尊重

而不是一味的说客户就是上帝因为在日本的话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最近有一个好像是 NHK 还做了这个话题的专题节目就是讲有一种霸凌叫做客户是上帝的霸凌

他们做了一个夜间的 Seminar 那个节目是现在好像最新的一个有关于商业类的一个讨论节目圆桌的节目然后他们一般就是几个主持人然后和这个行业里面几个代表来做这样的圆桌的一个对谈然后在白天录然后一般在深夜时候放

然后我看过有一集就是讲这个的就是不再妥协不再允许让客户成为上帝这件事情发生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这是一种欺凌然后他就举了很多很多例子就是说有些客户是就是有一些无端的要求然后有一些过分的这种

事情发生当然不是说不能服务因为日本的服务态度还是我们都看得到就是本身他们的服务也就是说属于一种比较生硬的实际上就相比比如说您如果去酒店您就知道了嘛就这边的服务是很好但是相比比如说泰国啊或者东南亚的一些地方其实他们的服务反过来并没有让人想的那么好对吧

主要我觉得是比较生硬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日本也有很多奇怪的客户所以他们会遇到包括各个国家的人包括昨天我还看到一个短视频在 TikTok 上面好像说有一个哪里来的是拉丁裔的还是什么一个欧洲还是哪里的女孩子白人女孩子

他在这个机场他就发了一个视频就骂日本航空然后他说他说你们再不要做日本航空了我跟你认真的说这句话然后他还用了很脏的词汇然后他就说为什么呢因为他说我的行李超了一公斤他们就是不让我上之类的然后最好玩的就是下面所有的评论都是说那你不要来啊

你就不要做这个日本航空好了不要做不想让你做这个航空然后他们甚至于跟他嘲笑他让他去别的国家玩好了之类的就是我觉得日本人是在这件事情上比较早觉醒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会对他们的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所以其实我觉得我们也可能需要这样一种思考我觉得我看到了日本这一点上面他们也遇到了问题就像我前面讲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不会解决所谓的你适应了吗或者说是不是自洽了我觉得永远可能不会有但是在动态的平衡当中可能要去有意识的去做一个调解就是让这个事情变得稍微的合理一些变得彼此当中舒服一些

这一点上面我觉得还是一个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明白对然后我反过来讲日本人是不是躺平了呢我觉得我看了一些包括一些大众媒体当初的一些看到一些东西包括平时看到的一些情况我觉得

比如说日本人他们有一些比较擅长的当然不是什么很高端的行业比如说像餐饮行业他们是现在是全世界范围内让旅行者啊移居者都非常的满意的就是他们的餐饮那我觉得他们餐饮是非常努力的但是他们也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们把餐饮当成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在经营

我之前看到过有一些采访就是年轻的餐饮从业者他们往往是从打工开始到最后就是有个梦想拥有自己的一家店其实这个梦想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年轻人有包括现在也有在实现那日本这边呢就是会把这个事情变成一个非常大众的非常

怎么讲就是成规模的一件事所以很多年轻人他们高中甚至于都没有读或者高中一毕业就去做餐饮业然后他们就很努力的在打拼然后最后就是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一个店哪怕没有的话他也得有最后得有一个好的体面的收入就从学徒开始这样慢慢慢慢做起来对然后呢就是当然有一些拉面店什么他永远可能都是只收这个

兼职啊等等但是你从兼职开始你可能就已经有很高的收入因为日本的现在东京的这个时薪已经是 1300 多了吧小时然后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只要你愿意付出劳动你就有类似的收获那这样的话对于所有的人他首先拥有了一定的尊严

然后大家的收入平等性还是日本目前还是世界上还是领先的我觉得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都有一定的尊严都有一定的生活的基本的保障的情况下你实现你的梦想然后你实现你的价值这就不可能躺平就哪怕是他在做一个基础的工作

然后做吃的我可以有一技之长我今天做比如说我做一个我是学徒做西餐的但是我对这个店最后我是很不满意了而且我也攒到一定钱了我就自己开个我理想当中的西餐厅然后我做不同的料理

这句我觉得就很好啊然后这就不能算是躺平了吧然后当然肯定也有很多人会躺平了但是首先日本的公务员是不可能躺平他们太累了经常现在就辞职特别多嘛只能有一个话题因为他们的加班非常厉害要处理大量的文件要走大量的流程所有的流程全都要按照按照步骤就像您前面讲的他们的思考的方式一样他都是一个有一个流程化的东西所以导致他们的工作既没有意义又很累

可能是这样的日本的公务员体系但是这个算不算躺平呢也很难说 好想特别累主要是太花时间了所以很多人可能辞职的制裁算是躺平了然后还有一些我觉得我觉得大企业当中躺平的概率大一点因为还是这个问题就是你有这个缝隙了大过分对

这个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又是差不多的了但是大部分的人包括他们做酒店行业的人也都很以自己为荣然后我们的酒店的品牌是什么理念是什么我们怎么把客户服务好当然涉及到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又怎么样拒绝客户的无理要求等等这一些他在不断的推进当中那么每一个人就会觉得我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人员

我是一个有价值追求或者说有一定的价值标签当然这当中可能又有现在又很多新的概念在说啊在批判这些理念等等但我觉得一个社会应该就是这样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定的社会价值的一个标榜嗯哼但是颓废的人肯定是有很多的嗯哼对但是这个可能不是不是躺平了嗯哼很多年以来就有的事情那他们失落 30 年嗯

也看到就是年轻人或者他们的这个社会的薪水好像也就是不管说三十年但起码可能十年都没有调过薪对那所以对于如果将来要来这里发展的就是我们的听友里面想要来日本发展的是不是对于在这里的薪水到你要先管理一下自己的期望值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的高

对因为在电视剧就是上海人在东京那个电视剧就是跟北京人在纽约同时代的那个时候呢确实日本的收入是非常非常高的有朋友都知道就是说曾经有一个纪录片吧就是叫含泪活着那个很有名的纪录片就讲上海人为了自己女儿去美国读书在日本打拼然后打黑工的这个事情嗯

那么包括他们全家现在都在美国了吗这个很有名的故事我觉得那个时代是非常的收入差异是非常大的现在确实是越来越小了那甚至于你从绝对数来讲的话你觉得我在上海送一个外卖可能我在跟在日本做一个办公室的工作差不多我也没有什么必要去拼了命到东京来吧我觉得如果是这样考虑的话也没有问题那如果是对日本这个社会或者说这个环境会比较喜欢的人

或者说只有这种环境下我觉得有可能会考虑到东京来工作等等或者说就像我这个情况我的话是我觉得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古典乐这个行业里面古典日本还是走在比较前面他们的水准他们的整个行业的从业的标准比较高大家一起把这个行业做的保护的很好所以我觉得来这边也是有享受然后也是一种学习

那同时呢当然收入上来讲呢确实确实是有一定的问题呃但是呢

在国内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去我是这么觉得就差不多的情况下但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也也是很好更何况这个机会可不是人人都可以有的因为如此一个小的公司如果他们接纳一个外国人的话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觉得要珍惜首先还有就是我觉得来日本的很多人可能还更多的是就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

我觉得甚至于很多人在考虑就是说两地养老的情况就是一方面在国内

一方面又是在日本就是两边跑然后通过这种方式来度过自己的比较闲暇的一个人生的后半程我觉得这个考虑会可能会这部分人也不在少数对的而且在这里就是真的会很多人会享受就像我有很多朋友都说我在国内其实我都不太看古典音乐我不是说不感兴趣但是整个综合的判断让我觉得不是很感冒

但是到了日本以后他们就会有这种定期看古典音乐的这种情绪和习惯这主要可能跟他们的也是我前面讲的就是从业水平高了服务水平高然后场馆很舒适然后你到那边以后你会有各种各样的享受它是整体的一个整体的一个套体验而不是说我买了个票然后我今天去看音乐会我只看音乐会而它有一个让你感觉到有一个过程

有一种仪式感也好还有会得到很多快乐跟朋友一起去也很好所以我觉得这种比较优渥的生活他可能不是花很多钱但是他会让你的生活的质量变得非常非常高那所以这一批人我觉得可能是来日本的是不是会多一些对但是不管你是半退休或者是退休状态然后来这里就像你讲的我们往返在在日本东京也好日本任何地方跟中国大陆的自己的家乡之间

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你其实不需要能够会说日文在这里还是可以很悠闲的生活着对大部分的朋友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如果今天是像你这样要在这里工作的那肯定一定要能够说日语对吧至少是能够沟通的层面不可能是不会说日语当然就是到任何国家我觉得都一样就是你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把握我说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觉得作为一个大陆人来这边的话你首先你英语

你的日文要兼备这是最好的当然你日语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为什么说大陆人这句话呢因为我有一个印象就是我以前在香港旅行的时候其实我觉得精神压力比日本更大因为我觉得跟他们说英语我也不是很舒适

跟他们说粤语我也不会我当时在想象就是如果我用英语在比如说香港长期生活还是说我说普通话呢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就这个比我前面讲的在东京办公室我到底应该去怎么样吃午饭的问题更严重对我跟你有同感我每次去香港我都要想一下我到底要跟他用什么语言沟通我到底是用普通话跟他沟通还是应该跟他说英语我也不会讲广东话虽然我听得懂广东话但我不会讲广东话

所以我到底要跟他用什么语言沟通是的我们母语当然是普通话但是你可以看到对方也在用普通话回答你但是你看他就很努力确实就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反正就是就很难说清楚对的那当然也有朋友跟我讲过说不会说日语没问题啊但是你英文够好就好了你反而不要尝试的去学日语你学的那个不三不四的日语反而会让他们这里的人嫌弃你干脆就从头到尾都是讲英语他反而会更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聪明了就是中国人的聪明和中国人的诀窍就是这样诞生的就是抓住一个比这个所谓的重点更高位置的一个重点

就是在 S 上面还有一个 S 的感觉然后呢你就会觉得这种就是我克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超越了这个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我已经超越了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考虑说如果我说英语的话你甚至会觉得挺羡慕这个人英语说那么好对不对他会让你产生一种另外一层敬意

这是自我安慰吗你的意思是我觉得真的有可能是这样就是日本人现在自己他们也在讨论说他们好像对于这种英文好的人之类的会羡慕等等但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即便他们这么羡慕年轻人还是不学英语为什么呢所以其实我觉得接下来可能新一代年轻人他们连你会不会说英语他们根本就不 care 了他们就开始觉得自己是猪蹄

自己是本位所以你会说英语你就怎么样了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中国人也有另外一种想法在中国的语境里面经常会说会英语了不起对吧那么现在当然日本人好像不会这么去考虑问题但是或许再过几年他们也会有这种想法对因为我觉得人的心理状态是流动的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定会有新的情况

那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去想办法去多学一些日语然后至少有一个基本的交流我觉得他们会很尊敬你就好像说我们在中国看到有老外会说中文的我也会觉得很喜欢他们一样我觉得这个是相互的明白好我我最后想问你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听友里面如果有年轻人他们兼备了你前面所说的这些条件就是他会英语他日语也够流利到能够做在工作上的沟通

那他也很想来日本这个地方找工作不管这个是到日本的日企还是在日本的外企工作你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我觉得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可能没办法给太多建议但是因地制宜我觉得这个是中国人那种哲学所以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当地的这个情况去做一个适配这个是最重要的肯定会有一些改变所以如果你愿意改变你愿意去尝试

而且并且尝试了发现它的反馈是比较正向的我觉得这件事情就值得推进下去不然的话其实没有必要勉强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你个人的发展或者说个人的内心的这种拓展是有成长的而不是说让你无一味的付出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付出以后你感觉没有任何收获或者你自己没有进步你是强迫自己在勉强的适应这个环境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在中国也是很开心的

因为我时常到日本以后有人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我就会说我就是不爱吃日本菜他们都觉得很奇怪你不是喜欢吃日本菜才过来的吗之类的或者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跟日本人打交道所以我说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跟日本人打交道

当然是在中国在上海更加自在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有时候小时候也不是很小读书的时候我有一次去北京我在去北京之前我非常向往北京因为那时候 2008 年奥运会什么的之类我从来没有去过我觉得北京太好了首都然后当我去完以后我第一次回那次我印象特别深我刚回到上海的时候我路过富民路什么就是长乐路这一片的时候我觉得上海好美

我就突然有这种想法我就觉得哎呀这个太强烈的这种感受了在我记得坐在什么车上可能是公交车之类的我就在那边在那边想这个问题然后我每一次就会有这种感觉就是说自己的家还是非常的有情感的你也是也是你最自在的地方所以你哪怕在日本工作你也会感觉到你对于中国的这种情感对于这个自己家乡上海的这种情感都是不会变的甚至会更强烈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觉得当你在异国他乡工作的过程当中你可能永远不可能成为那边的一份子即便你的日语再好因为我们有同事是外国人然后他日语非常非常好但他依然把自己看成是特别的一个然后他依然还会说啊

就说我说你的这个日语不好之类他会很好玩因为他是一个很直接的人一个也是很特别的人对但是我在想就是说其实这都无所谓就是你自己要有一个可以让你自己圆满的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很重要并不是说别人说你日语不好然后你就拼命学习日语然后你就会达成自己的目标还是以你自己的节奏为准然后以你自己的方式为准

我说实话我个人的经验就是我并不享受这里的所有的美食然后我并不享受这里所有的生活方式和人的沟通方式这个是肯定会有的

但是呢反过来也不要去说我要记住永远记住我是中国人然后我要永远的怎么怎么样没有必要给自己很大的精神负担我觉得就是这样然后对我个人而言的话我觉得回到上海是最轻松的而现在这份工作呢让我并不是说一味的在日本去进入这个社会而是说找到两个国家之间两个地方之间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下面的人他们的沟通方式这个是我的乐趣我觉得这个过程当中就会有很多的激情

我觉得只要有机会能够到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去发展一小段职业生涯这个对人生的阅历的累积是都有帮助的不一定是日本你有可能可以到东南亚到香港到美国欧洲都是但是可以开拓人生的阅历但是因为我的朋友当时有很多人是那种完全不想出去的那种情况所以我也不希望把这种价值观

提出来我从来不会是说这个话哎这个对你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我很怕我很怕这些朋友会骂我对或者说他们会对这事情不屑一顾嘛所以我觉得确实没有必要每个人有不同的情况而且我真的感觉到真的实际到了这个状态以后每个人的反馈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就是讨厌

你千万不能 push 他因为这一点可能也是跟因为我一直跟人打交道有关系就是艺术家也是这样子的他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强烈的想法千万不能以为他们是有同样的想法然后他们到了那里就一定会开心不会所以这个可能是因为现在跟人打交道越来越多以后学会要去给更多个人个体一个空间然后多去问他要什么东西嗯所以反过来说问自己

就是自己要什么东西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我到了日本以后我不喜欢日本的人或者我不喜欢日本的吃的东西我就直接说就没有关系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东西或许过几年以后我又完全回到中国了也是有可能的就像您说的这个是对的就是说如果对这个国家或者对某一个国家地区有兴趣去工作一段时间也不用把它一定当成一辈子的负担我一定要一生在那边我觉得倒不至于

我觉得今天小姑姑的分享非常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我觉得你今天给了一个非常平衡的一个观察跟自己经验的分享意思就是说不是一味的就说日本什么都好他有他要不就是不足或是他有他比较固化的地方但他也有他好的地方这很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什么

那到底做这件事情能不能够达到你想要追求的那样的一个目标那可以就可以去做但不需要说是要一味的就认为要甩掉原先你有的所有东西都觉得原先的东西不好新的就是最好的是的就是我觉得大家都开始思考起来就不算是躺平

所以包括前面我讲的这个问这个问题也好或者我关心的一些一些情况也好我觉得也是就是如果大家都开始思考起来哪怕你还是做手头的很让你不不觉得是有任何的怎么说荣耀感或者说有什么认同感的一些事情也好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也开始思考周边的人也开始思考的话这个问题可能就已经开始要解决了嗯

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去推动这件事情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也看到所有的社会都在进步或者都在不是进步吧都在改变然后这个改变的过程当中就因为大家的一些想法的不同

这可能有点像日本人了我的这个想法就很违心了但是很多事情可能就是这么推动的因为社会有的时候往往没有我们预想那么快的去转变而且每个人的想法方向又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这个需求我觉得这还是没有变的无论是 AI 也好还是机器人也好都没法替代的一件事情是的

你的音乐事务所是会经常在这边举办音乐会帮艺术家举办音乐会对所以如果国内的听众会希望来这里听音乐会他是可以联系你的吗还是他就自己按照正常的渠道买票过来听日本的购票渠道确实是有点麻烦的

当然如果我们公司的演出我很乐意帮我们就是国内的观众来买票或者组织团体我觉得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我们的节目信息 show notes 里面放上你们公司的联系方式或者是你的联系方式

我觉得可以大家可以比如说通过小红书来找我买票也是有过这样的事情你的小红书的 ID 是什么我回头把它写下来好的好的那我们会放在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所以对于如果想来这边就是听音乐会或者看艺术表演有兴趣的可以跟小顾联系谢谢谢谢小顾的分享非常感谢谢谢拜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