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面前钱到底还重不重要当唐先生抱着高烧抽搐的孩子站在医院门口面对那辆标价 2.8 万元的救护车的时候他的内心肯定是在颤抖的这笔钱相当于他半年的积蓄可是医生说再拖可能伤到脑神经让他咬着牙转了账
可是事后他知道同样的 800 公里路程别人只付了 1.2 万这一起天价救护车事件最近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引发了一场关于救命前该不该省的大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这笔钱到底花的值不值
这件事发生在今年的 4 月份来自江西新渝的唐先生他的孩子病情突然间恶化了当地的医院建议紧急转往上海治疗孩子因为情况比较危急所以需要使用呼吸机和 ECMO 也就是一种人工心肺设备来维持生命
公立医院的 120 救护车没有办法承担这样的跨省转运任务所以主治医生帮忙联系了一辆民营救护车 800 公里的路程收费 28000 块钱费用分两次直接转给了司机的个人账户没有任何的发票或者名气
事后呢唐先生越想越不对劲向江西省卫健委投诉南昌紧急救援中心表示公立救护车同样的路程收费大概是 1.1 万元但确实无法乘运携带的 ECMO 的患者
涉事的民营机构南昌干一医院有限公司过去三年因为违规收费被处罚过七次但是每次罚款最高是 5000 块钱相比于单次转运就能挣个上万块钱的生意呢这罚款显得就微不足道了滕先生投诉之后这事呢也是在网上发酵了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收费确实是不透明
另外一派认为,相对于生命来讲,这 28000 也算不得什么,唐先生不应该这么的纠结。确实,作为救命钱,是不应该省的。首先呢,就像这种带着 ECMO 转运的情况,真的不是普通的打车。ECMO 的人工费,开机费就要 2 万多块钱,设备本身也是价值上百万。转运的时候需要专业医护团队全程盯着,稍微颠簸一下都可能要命了。
公立医院不接这种活不是因为不想挣这个钱而是设备人员确实有限政府也不允许他们跨省跑所以民营救护车某种程度上是填补了这个空白从成本的角度来算个账基础费用大概 800 公里油费加过路费得要 3000 块钱人力成本至少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司机 24 小时服务大概要收费 4000 块
而 ECMO 设备开机费 2 万块再加耗材 1 万多再加上风险溢价等等算下来可能 2 万 8 千块钱看上去是贵的但似乎也是有那么点道理毕竟呢跟孩子的生命比起来钱确实不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就像唐先生说的当时只要能救孩子多少钱都愿意给
那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唐先生为什么能够理直气壮的去投诉呢真正让人愤怒的其实不是贵而是不明不白这个两万八千块钱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比公立标准高那么多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这些关键问题家属全程是被蒙在鼓里了
而且更可疑的是他的操作方式转账给了司机个人而不是对公账户没有发票连张收据都不给不提供明细说多少就是多少这种情况想一想是不是就很像趁火打劫你当时非常的慌乱和无助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让你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相信大多数人在那种情况之下咬咬牙也只能认了但是呢什么都不说事后觉得被宰这种憋屈感才是引发了这种舆论风暴的关键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还是供需严重失衡了
公立救护车只能服务本地急救没法跨省转运的时候民营医院就迅速填补了这个市场的空白可是监管却没能跟上目前非急救转运领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全凭机构自己定资质审核也不严有些车就是普通面包车改装的而跨地域的执法也很难江西的车在上海违规到底该谁管呢
另外灰色利益链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公立医院跟民营救护车形成了默契的合作医生推荐时不说明这是收费更高的民营服务患者家属在慌乱中只能接受事后才发现掉入了价格陷阱而更恶劣的是有些黑救护车中途还给你坐地起价
以减速胁迫家属补交费用所以希望这一次这个事能够规范这个市场民营救护车也可以明码标价就像出租车一样另外也可以建立全国的统一平台实行电子行程单和电子发票管理换着扫码就能够查资质看评价比价格
而对于屡罚不改的企业应该直接吊销它的运营资质并且追究推荐医院的连带责任现在最高才罚 5000 块钱相比一次转运挣个上万块这违法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总之呢回到最初的问题 28000 的救护车费该不该省呢我的观点是救命钱肯定不应该省但是每一分钱都得花的明明白白
好了本期话题就聊这么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订阅点赞收藏我的专辑没有想法我是梅乐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