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当代人躺床上彻夜失眠,坐高铁瞬间进入“昏迷模式”,原来是“二氧化碳”的锅?

当代人躺床上彻夜失眠,坐高铁瞬间进入“昏迷模式”,原来是“二氧化碳”的锅?

2025/6/17
logo of podcast 梅有想法

梅有想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梅乐: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晚上在床上难以入睡,但一坐上高铁就能立刻进入睡眠状态。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高铁等密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这会刺激我们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大脑误以为身体需要进入节能模式,从而产生困意。其次,高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白噪音,如轨道摩擦声、空调声等,能够掩盖突发噪音,使我们的大脑放松。此外,高铁的低频振动类似于婴儿摇篮的晃动,也能起到催眠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高铁上,我们可以放下心理负担,不用一直保持清醒,从而更容易入睡。对我来说,高铁就像一个伟大的助眠发明,让我在旅途中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睡眠。 梅乐:我观察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在高铁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上更容易入睡。这促使我深入研究了背后的原因。我发现,除了二氧化碳浓度、白噪音和低频振动等环境因素外,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保持警觉,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但在高铁上,我们可以暂时摆脱这些烦恼,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这种心理上的放松,加上高铁提供的舒适环境,共同促成了“秒睡”现象。因此,我认为,高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个让我们放松身心、恢复精力的场所。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现代人似乎陷入了一种奇特的睡眠悖论: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数羊数到怀疑人生;可一上高铁,眼皮就像灌了铅,瞬间进入“昏迷模式”。 这种“高铁秒睡”现象并非偶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科学、生理和环境因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高铁像一台巨型催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