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Co.10 心甘情愿“以孩子为主体”的前提是大人也被好好爱过

Co.10 心甘情愿“以孩子为主体”的前提是大人也被好好爱过

2025/1/1
logo of podcast CoChildren FM

CoChildren FM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F
Fiona
S
Stella
Topics
@Fiona : 本期节目探讨了以孩子为主体式育儿的必要前提是父母自身的爱与支持。许多父母在童年或为人父母后,缺乏支持和关照,导致在育儿过程中容易感到委屈、失衡甚至力竭。Fiona 认为,只有父母先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孩子,心甘情愿地以孩子为主体。 Fiona 以 @Stella 运营的亲子社群 "一寸童心" 为例,说明了在社群中,大小朋友的参与度高,社群拥有很高的粘性,这与社群的运营方式和理念有关。 Fiona 提出疑问,在人人都想做社群,但大多社群活跃不过两三年的情况下,Stella 运营的社群是如何保持活力的? Stella: Stella 分享了自己从企业管理到儿童教育领域的转变经历。她认为,在招聘老师时,亲和力以及对孩子的喜爱比英语水平更重要。她强调了对工作的热忱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关键。 Stella 讲述了自己创办亲子社群 "一寸童心" 的契机,以及社群运营的理念和方法。她认为,社群的活力源于对家长和孩子需求的关注,以及共创的氛围。她分享了社群中一些成功的活动案例,例如古诗文学习、纪录片制作等,并强调了在活动中邀请爸爸参与的重要性。 Stella 还谈到了自己对社群运营的理解,以及如何处理家长质疑、如何保持社群活力等问题。她认为,社群的成功离不开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 Stella 也分享了自己在生命探索方面的经验,包括正念、瑜伽、冥想等,以及这些经验如何影响她的社群运营和个人生活。她认为,自我关怀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和他人。

Deep Dive

以孩子为主体: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我最近的播客节目探讨了一个重要的育儿话题:以孩子为主体式育儿的前提,是父母自身的爱与支持。 许多父母,无论是在童年还是为人父母之后,都缺乏足够的关照和支持,这使得他们在育儿过程中容易感到委屈、失衡,甚至精疲力竭。我坚信,只有父母先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孩子,才能心甘情愿地将孩子放在首位。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主题,我邀请了我的前老板Stella做客节目。Stella运营着一个名为“一寸童心”的亲子社群,这个社群已经运营了四年,拥有数百名成员,并且保持着极高的活跃度和粘性,甚至有小朋友给社群写了“情书”,表达了对社群的深厚情感。这让我非常好奇:在大多数社群都难以维持两年以上的现状下,“一寸童心”的秘诀是什么?

Stella分享了她从企业管理到儿童教育领域的转变。她坦言,40岁时,由于职业倦怠,她毅然转向了儿童教育。在招聘老师时,她更看重老师的亲和力以及对孩子的喜爱程度,而非单纯的英语水平。她认为,对工作的热忱是任何职业成功的关键。

Stella创办“一寸童心”的契机,源于她自身在疫情期间的低谷时期。她将社群视为自救的途径,没想到却逐渐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大家庭。社群的活力,源于她对家长和孩子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她所营造的共创氛围。

社群的活动丰富多彩,例如古诗文学习、纪录片制作等。这些活动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Stella特别强调了邀请爸爸参与的重要性,她巧妙地设计活动,让爸爸们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

在社群运营过程中,Stella也坦然面对了家长的质疑和冲突。她认为,这很正常,关键在于真诚沟通,建立信任。她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中心,以共创为理念,让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Stella还分享了她个人在生命探索方面的经验,包括正念、瑜伽、冥想等。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人生,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社群运营方式。她认为,自我关怀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和他人。她不再追求完美,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以更加轻松和柔软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通过与Stella的对话,我深刻体会到,以孩子为主体式育儿,并非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需要父母先拥有足够的爱与支持,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去引导孩子成长。 “一寸童心”的成功,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Stella对自身、对孩子、对家长的深切关怀,以及她所坚持的共创理念和灵活的运营方式。 这让我对亲子关系、对教育,对人生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hapters
Stella's transition into working with children stemm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career burnout at 40, a desire for change, and an unexpected opportunity to co-found a children's English reading center. In this role, she discovered a passion for interacting with children and families, realizing her talent for communication and empathy. This led h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ield of child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 Stella transitioned into working with children due to career burnout and a desire for change.
  • She co-founded a children's English reading center.
  • Her passion lies in interacting with children and families, not just teaching English.

Shownotes Transcript

人只能给出自己拥有的东西。只有你把自己爱够了,才能真正爱别人。 —— 《自我关怀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Fiona!失踪人口回归啦!我带着这一年很多在儿童教育、家庭养育领域的探索、观察和经验回来啦!👋

CoChildren FM这个节目建立的初衷就是基于“ co-construct the world with children”(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孩子一起共创)的信念进行创作。但是慢慢的,在自己的实践、观察和与人对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已经成为父母的大人无论是曾经在自己的童年,还是现在当了爹妈,也没有好好被支持和关照过。这个时候,一味地被期待“以孩子为主体”,可能一不小心把美好的期待变成过分的要求,最后难免会委屈、失衡甚至力竭。

在这一年里,我接触到一些儿童抑郁、甚至是休学的孩子与家庭之后,越来越感受到儿童教育的复杂性,也越来越相信:真正能够心甘情愿“以孩子为主体”的前提是大人也被好好爱过。

今天的这一位嘉宾是我的前老板Stella,我想找她录这期节目是因为她从疫情之后一直运营着一个几百人的亲子社群,她是在自己生命低谷时为了自救种下了社群的种子(取名为“一寸童心”),三四年过去了,社群开始发芽、生长,总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这几年里我也见证了她人生和家庭跌宕起伏、历经波折,但社群这件事儿她一直坚持做着,群里大小朋友粘性很高,甚至有参与了社群活动好多年的小朋友给社群写了“情书”,小朋友的原话是“每时每刻,我的心都是那一寸童心”。

我很好奇:在人人都想做社群,但大多社群活跃不过两三年的情况下,她做了什么,又(或许)做对了什么呢?

🧩本期Guest Speaker

Stella: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亲子成长社群主理人、法定退休实际全年不休的爱工作人

△ Stella和社群的孩子们一起做活动

🧩 收听导引

00:00:05 一键跳过开头

00:02:51 Stella跟大家Say Hi👋

00:05:50 Why working with children?40岁因为职业倦怠步入儿童教育领域

00:23:47  没什么大愿望的出发:生命低谷期种下了亲子社群的种子

00:31:20  三年多来社群还保持活力满满的秘诀?

00:39:40  人来人往,面对家长的质疑和冲突怎么办?

00:42:31  如何让爸爸们也能积极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

00:47:07 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第三云空间:是什么让小朋友“每时每刻,我的心都是那一寸童心”?

1:01:33 第四年了,是什么支持着自己一直做着这个不赚钱的社群呢?

1:06:57 走到退休的50岁,职业探索之路终于和生命探索之路交汇了

🧩节目制作

全流程制作 / Fiona

视觉设计 / Malcolm

主题曲《和你在一起》/ Monkey

音效 / Free Music @Apple Garage Band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