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文昭:坏了,上海黑洞也盖不住了!黑洞尽头是苏联

文昭:坏了,上海黑洞也盖不住了!黑洞尽头是苏联

2025/6/28
logo of podcast 文昭【谈古论今】

文昭【谈古论今】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文昭
Topics
文昭:最近传闻上海市郊区多个区出现财政困难,甚至到了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的地步。这反映了中国财政黑洞已经深不可测,即使是经济总量雄居全国之首的上海也难以幸免。我分析,每年6月是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普遍紧张的时刻,因为上半年财政收入通常慢于支出。而且,专项款和转移支付的发放通常在财政考核周期之后,导致6月份出现资金缺口。此外,6月份还是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还本付息的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压力。虽然上海传出这种消息令人意外,但结合背景实情来看,并非完全不可能。 文昭:上海市声称GDP增长达到5%,但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0.7%,这表明GDP数据可能存在浮夸和掺水成分,同时也意味着财政收入在下降。以松江区为例,2024年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为204亿元,支出为361亿元,赤字高达157亿元,严重依赖市级财政补助和各种债务。松江区的衰落代表着上海制造业的衰落和产业空心化。另一个传闻中出现公务员断粮的区是奉贤区,其财政状况与松江区类似,也存在较大的收支缺口。这些情况是中国政府财务黑洞和整个中国经济状况的写照。 文昭:国务院审计署的报告揭示了在财政总体吃紧的状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在升温。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地从中央骗钱,甚至挪用民生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来填补财政窟窿,这给中央政府制造了很大的风险。此外,审计报告还显示,有大量防灾减灾专项资金被闲置、挤占和挪用,养老社保基金也被挪用用于三保支出和还债。这些问题表明,中国的地方债问题非常严重,政府正在以透支全民福祉的方式维持地方政府不破产。

Deep Dive

Chapters
上海多个郊区区财政吃紧,甚至传出公务员发工资困难的消息。该消息的真实性引发讨论,本文结合财政数据和背景信息,对此进行分析。
  • 上海郊区多个区财政困难,甚至传出公务员发工资困难
  • 6月份是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普遍紧张的时刻
  • 上海市2024年GDP增长5%,但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0.7%
  • 松江区和凤贤区财政赤字严重,依赖市级财政和债务
  • 上海制造业衰落,产业空心化加剧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来到文昭谈股论今今天是加冬时间 2025 年 6 月 27 号最近有一条消息亮了说的是上海市郊区有多个区出现了财政困难都困难到断粮了消息来自于社交媒体源头是所谓的圈内人士放风知情人士耳语是常见的传闻模式说某市政府官员透露上海市郊区有多个区

公务员发工资都紧张了市集财政有无钱调拨就只有先请市内各个区帮蹭着郊区徐惠区帮凤贤区长宁区帮青浦区闽杭区帮松江区

上海一共有 16 个市辖区,中心城区 7 个,郊区 7 个,再加一个崇明岛半中心半郊区的有一个,就是浦东新区。传闻里列举了 4 个郊区,就是凤贤区、青浦区、松江区,还有一个是闽杭区。闽杭区虽然是郊区,但是是郊区里地位比较高的一个,所以它还帮衬着别人呢。

这里说的财政吃紧也不只是指什么有大项的财政支出短期资金不足需要找钱填补的问题说的就是很基本的吃饭财政问题这些区的公务员发工资都困难了那这个消息发生在大上海哪怕是郊区都是非常令人意外的所以这里还是先请在上海的网友有了解情况的给点反馈

如果中共政府的财政危机都波及到上海了那也就意味着财政黑洞真是黑到了深不可测的程度上海市的经济总量雄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那么大上海请问又隐藏着多少信息黑洞呢今天咱们得好好来聊一聊咱们讲的这条传闻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是笑话但其实懂的人知道它并不是一眼看就假的那种消息反而是一眼看

让人觉得它有一定依据为什么呢首先每年 6 月份确实就是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普遍紧张的时刻不能说是绝对但它是一个常见的困难月份因为中国政府的财政考核目标是按半年和年度来考核而 6 月份就是地方政府要完成上半年财政收入目标的时候而上半年普遍财政收入慢于支出

上半年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往往是大于下半年的地方税收的高峰期通常是在第三和第四季度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对于专项款划拨和中央转移支付的问题来讲这些款项的发放通常是在财政考核周期之后当然对上海来讲它没有从中央拿转移支付的问题上海是整体往外掏钱

不是往里面拿钱但是在上海市本级财政之下有市级财政对区域级财政的支援那也是在财政考核周期以后发放通常就是在年初和下半年发放这就导致了 6 月份刚好处在一个卡在中间的位置老钱花光了新钱还没有进来用财政术语来讲就叫做到账推后支出前置

第三个原因是 6 月份通常还是债务节点是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还本复息的时候这几个原因就造成了 6 月份是中国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的时刻所以那条消息还不是一言假在 2022 年 6 月份和 2023 年 6 月份地方财政都普遍发出了困难的呼声发出了那个发债额度提前用光了的呼声

所以 6 月份某些地方政府传出财政断粮甚至公务员发工资都有困难的消息是不奇怪的是符合背景实情的只是说这个消息由上海传出来是有些令人意外

其实在 2024 年上半年全国省级行政区当中只有上海市财政有盈余那么今年上海市财政状况更差一些也不意外但是呢有财政赤字和发不出工资还是两个概念发不出工资它不是一般性的财政赤字问题是在一系列补救手段都无效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首先你缩减了不必要的开支

把一些不紧迫的开支推到后面去结果仍然是挪不出足够的钱其次你这个政府努力增加非税收入又是行政收费又是罚款又是卖地又是租赁国有资产的还是凑不够钱第三你加强了税收征管的效率把那些该抵扣和退还的税延后了不该征的税提前征收了结果你还是凑不够钱

又运用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通常是来自于过去的财政盈余,把所有这些手段都用上了还是不够,导致公务员发不出工资来,闹到断粮这一步。其实对于政府来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我们一般听到闹出这种消息的,一般都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国县乡级政府。

这些内地的县和乡税基本身就薄弱当地没什么企业卖地又卖不起价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又很高过于臃肿所以就不时的闹出断对的消息它是县域经济崩溃以后的产物但是这种消息从上海市的某些区传出来确实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虽然乍一看不可思议吧可是你真的拿放大镜去看传出这些消息的上海的那些区他们的财政数据确实有问题上海市 2024 年声称 GDP 增长达到 5%是达到了预定目标但是你看它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主要是税收仅仅增长了 0.7%

0.7%比 5%这个数据就相当有问题要知道过去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是要大大高于 GDP 的增速的也就是经济增长最大的一块蛋糕是被政府给拿去了不管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是这个状况

比如 2000 年至 2019 年这 20 年期间如果拿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和调整以后的 GDP 增速相比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比 GDP 快了将近一倍

那结果 2024 年上海市声称 GDP 增长了 5%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才增长了 0.7%那除了这个 GDP 有浮夸和掺水的成分之外那也就意味着确实财政收入在下降而且还存在着上海市内各个区收入不均衡的状况

传闻中所谈到的上海市松江区它 2024 年全年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是多少呢我查了它的报告约是 204 亿元比 2023 年的 229 亿元少了 25 亿元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松江区 2024 年是 361 亿元比起 2023 年的 381 亿元也是少了近 20 亿元

2024 年它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大于收入是多少呢 157 亿元大哥你一年才收入 200 亿元光赤字就 157 亿元那确实是你再怎么开源节流再怎么自力更生你靠本级财政这个窟窿是补不上的

于是就加上市级财政的补助加上新增的地方债再加上再融资也就是地方债的已就换薪再加上预算稳定基金掉拨了一笔钱再加上往年各种各样劫余的转入终于 2024 年松江区把账给做平了 2024 年它的收支都是 453 亿元不赢也不亏当然这个账是横眉愣眼给做平的是为了达到财政考核的目标

但是从这个数据构成明显看得出来松江区是严重依赖市级财政给它书写的也依赖各种债务于是今年就传出了松江区 6 月份公务员发工资都有困难的消息听起来虽然惊悚但是从连续多年它的支出大于收入积累状况看咱们核实传闻虽然不能保证没有夸大的成分但是最起码不算很离谱的

松江区的常住人口有将近 200 万在上海也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区甚至还是很重要的工业区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它都被评为上海第一工业区可是现在它的财政已经穷成了这个奶奶样松江区的衰落代表着上海制造业的衰落是大上海产业空心化的体现

有消息说松江区的大型制造企业有 80%都迁往了东南亚失业高达 6 万人这个说法我找不到数据的支撑听起来也是很吓人但是我们今天对比它的财政数据那也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松江区的衰落标志着上海的经济支柱正在转为商业金融和那个摇摇欲坠的房地产业

而这几个行业也都是不牢靠的一旦失去了高收入就业机会的支撑泡沫也就破裂了

另外一个传闻中出现公务员都断对的区是上海市凤贤区我又查了这个区的预算执行报告 2024 年凤贤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 216 亿元支出是 292 亿元也有 76 亿元的窟窿所以凤贤区和松江区一样把各种补助和调度的资金都算上总归横眉愣眼把 2024 年的账给做平了收支都是 415 亿元不赢也不亏

那这是上海市下辖的几个区 2024 年的财务状况一个切片观察也是中国政府的财务黑洞和整个中国经济状况的写照当然传闻当中那几个郊区公务员最终发不出工资这个事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只不过腾挪资金会变得更加麻烦是困难加深的体现今年更甚于往年而明年又会甚于今年

那我觉得更多的数据对比可能多数朋友会觉得很枯燥讲明白这个意思就可以了我们没有必要拿海量数据把大家淹没以上讲的情况只是揭开了大上海繁华黑幕背后的一个小角

和财政有关的另外一个消息就是国务院审计署 6 月 24 号发布了 2024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状况的审计报告又是一大堆数字其中有一些有意思的部分我可以以后结合着其他的实时话题再来聊作为一般的吃瓜群众我觉得从这个报告当中解读出两个趋势就可以了

第一个趋势就是在财政总体吃紧的状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在升温而这个审计报告就是曝光矛盾的窗口为什么呢因为地方政府正在千方百计的从中央骗钱不仅骗还挪用民生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去填自己的麻烦

于是呢他们的麻烦虽然是缓解了却给中央政府制造了很大风险那中央政府觉得这个矛盾不暴露不行我必须得显得中央政府明察秋毫嘛你们这群小样那些花花肠子以为我不明白吗我都明白着呢我一边在排雷你们还在一边给我埋雷是在嫌我死的不够快吗

这个审计报告背后就是刀子审计署的档案回头就可以转给纪委就是追查的线索当然需要地方政府干活嘛不一定会这么做但是中央政府要传递出一个威胁表明中央掌握状况要拿下你们是分分钟的事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矛盾升温这是经济形势恶化财政窘迫之后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是我们需要看出来的

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和大家切身利益关系更加直接的就是对普通人来讲不安全感正在上升比如在重大项目和重大风险审计这一项下面就提到 1 万亿元国债里面有 3527 亿元是投向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

换句话说这些钱是应该花在什么修缮水地加固堤防提高防灾反应能力等等这些事方面那这些事确实是和大家身家性命都相关的公共安全事项可是呢这 3500 多亿元的专项支出里面审计署审计了 2066 亿元也就是审计了不到三分之二结果发现有 324 亿元的闲置和挤占挪用

那这个逻辑背后就特别有中国特色了你说把这些钱挪用了其实我们还好理解也就是挪用去还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可是为啥要闲置呢审计报告显示有 10 个省把 2025 年至 2028 年 4 年之间应该完工的项目全都按 2024 年应该完工的项目去申请从中央多拿到了 267 亿元拿到就闲置在那了

这就体现了地方政府也有对中央政府的严重不信任大家都在斗心眼子也就是不知道老老实实的按进度报项目明年还能不能从中央领到钱所以地方政府宁可把这个钱早点拿到闲置在那里万一明年花债的资金没了怎么办呢那地方政府拿什么钱来还本呢就还得挪用这点存粮有这个意思在

另外这也体现了官员要力求在自己的任期内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三到四年之后谁当省委书记我哪知道啊所以我现在就尽量把额度占满那么我的继任者能不能申请到拨款就关我屁事我就尽量任期内把我的风险最小化

总归实际情况是,防灾减灾的专项款并没有用到它该用的地方所以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近年来就是百年不遇,年年遇,千载难逢,载载逢你看最近广东又发生了水灾,大家又看不到政府救灾那还用奇怪吗?那确实地方财政拿不出钱来好不容易从中央骗了点钱来还得存着,留着明年化债用的

另外报告审计出了有 13 个省挪用了养老社保基金 406 亿元干啥去了呢用于所谓的三保支出和用于还债那这就和我们今天讲的上海黑幕合上了什么叫做三保支出啊就是保基本工资支出保民生和保社会运转支出啊

这里就包括了保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还有保公共交通这类公益事业人员的工资有 13 个省这么干如果我两年前在节目当中说有政府挪用了养老基金去给公务员发工资我估计会被观众网友给骂死说你证据在哪儿你就在这瞎猜那现在可好审计署的报告自己承认了只不过这个数字现在看起来还挺温柔只有 406 亿元

那么以中国那个特色能够说出来的是 406 亿元背后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就请大家自行脑补如果今天传闻中所说的上海市某些区发公务员的工资暂时出现了困难那么会不会从养老社保基金当中挪用呢也请大家自行脑补

其实这一切我们早就知道在中国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且会持续发生因为在中国社保基金本来就缺少独立和透明的监管都在政府手里攥着呢那

政府没钱了他逼急了什么都能够干得出来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今天中国年轻人选择退保也不是什么坏的选择且不说你等到退休的时候能不能够拿到养老金最起码你现在考不了工也犯不着拿自己交的养老保险去给公务员发工资吗

审计报告揭示出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方债地方政府用各种花式从中央财政骗钱以及各种挪用共同用途都包括了还债说明这个地方债的巨型地雷化债化了半天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短缺这个地雷其实一直在爆的过程中因为要换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挪用社保资金去给

政府还债嘛也不可能占用救灾重建教育这种民生资金去还债放在别的国家其实这个雷早就爆了如果有独立的媒体把这些消息曝光出来老百姓也早就上街了其实这个事放在俄罗斯在伊朗都是干不出来的也就是东大头一份虽然现在掩盖着一直持续进行着啊

好像没有造成社会的太大动荡其实是在给社会慢性放血是以透支全民福祉的方式维持地方政府不破产的当然也是以无可挽回的衰败为代价的中共政府喊地方债、化债喊了有一年了这个化债的状况呢我以后也会专门出一期节目来讲解的总之这份国务院审计报告粗粗一看就是一声窟窿哪哪都是危险

刚好昨天在会员网站文昭.ca 上咱们聊过了苏联末期经济改革的故事今天正好就和中国的话题联系上了苏联末期的经济改革集中在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上这个国企效率低下呢其实本质上就是财政和债务问题因为只要是共产党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软预算的问题而在中国也出现了其实审计报告体现的就是软预算的问题

什么叫做软预算呢简单的说就是预算的约束硬不起来既有可能是针对国有企业也有可能是针对下级政府比如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就会导致亏损嘛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就应该让亏损的企业破产但是共产党国家呢是不能够让国有企业破产的就相当于企业有一个铁杆老爸给它兜底所以它借债就没有

使用资金效率的压力他一屁股烂账就越欠越多政府又只好持续给他财政补贴以及给他贷款所以预算这个东西对他们就硬不起来总是被各种各样变相的方式给打破最终就造成了全社会的资源错配最好的资源最丰富的资源都被一群烂仔给占光了最后把整个国家给拖垮苏联就是这么垮的

而朱镕基是吸取了苏联的教训搞了国企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扔掉了那些低效的中小型国有企业让他们破产私有化就把他们占据的地盘释放了出来给私营经济从而流出了舞台

可是朱镕基躲得了第一个坑他躲不了第二个坑搞国企改革之后的 20 年前苏联那个国有企业败家子的地位在中国就被地方政府给取代了他们也是仗着有铁杆老爸兜底就随便怎么造就搞出了天文数字般的地方隐形债务而且这事还没完还在可着劲的造还在挪用养老基金和民生基金去填他们的那个债务窟窿

也是预算这个东西对地方政府就硬不起来就相当于你有一个儿子你跟他说好了一个月生活费就 2000 块钱多一分钱都不可以结果他给你答应的好好的一出门就去夜店设账一瓶宣秘诗 XO 大几千说去找我老爸结账我老爸是大款

结果呢你是预算归预算,夜店的账单最后还是都寄到你这来你说你不还账吧,你的儿子就会被债主给抓去,脖子上挂一个大牌子老赖,然后站在那游街示众你说你亲生儿子能不管吗,这多丢脸啊,所以你忍辱还是得掏钱你对他的约束硬不起来这是所有的共产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前苏联所有的经济改革都烂尾是因为触动不了产权这一块一到私有化的时候就退回来了可是要知道现代企业家致富全都是靠股权致富啊没有说多分一点当期利润就能够致富的

都是靠你这个企业经营好了公开上市或者是被大财团收购顿时你这个企业市值暴增你作为企业创始人拿出一点股份套现你就成了身价几亿几十亿的富翁了都是这么支付的所以你企业不私有化无论怎么改企业家都没有办法凭借股权支付他就都没有积极性

那关于这个前苏联经济改革的话题今天就不更多剧透了都在昨天文昭.ca 会员节目当中而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和苏联一样这个软预算,预算软的问题也是无解的只有拿掉一党专政而且改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才能够解决比如说你在美国

加州政府快要破产了欠债太多他找联邦政府帮他还债你说联邦政府能干吗联邦政府是共和党执政加州是民主党执政他巴不得你早点破产你早一天破产早一天死他好放鞭炮庆祝你死得越难看联邦政府越高兴显得你民主党理政无方祸国殃民吗老百姓从此以后再也不投你民主党的票加州变成我共和党的票仓他才高兴呢你还指着他帮你还债

他不多踹你两脚就算好的了而中共是一党专政任何一个地方的失败都是共产党整体的失败他都无法承担所以他就只好帮你擦屁股兜底于是就摆脱不了这个软预算预算软的顾忌

今天我们讲的话题涉及的数据有点多因为又涉及到了财政和政府债务的问题所以又发挥到了软预算这个话题确实信息量有点大内容有点塑料难以消化那觉得不好理解的网友呢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看两遍而且点赞转发今天的时事话题咱们就聊到这那么在文昭谈股论金这个 YouTube 频道咱们下次再见就是下个星期一了祝大家周末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