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体育记者茶话会——体育网红会彻底取代体育记者吗?

体育记者茶话会——体育网红会彻底取代体育记者吗?

2023/5/2
logo of podcast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张宾
徐显强
芦文正
陈均
Topics
张宾:作为主持人,我主要负责引导话题,并就各位嘉宾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补充。我与各位嘉宾一样,都对体育行业充满热爱,并见证了体育媒体行业的变革与挑战。 陈均:我从业二十余年,亲历了媒体行业的变迁。年轻时,体育记者这份工作能实现儿时梦想,带来成就感;但随着年龄增长,薪资、假期等务实因素会影响对这份工作的评价。如今,媒体融合发展,体育记者需要具备更全面的技能,包括直播、短视频制作等。 徐显强:我大学学的会计专业,与体育无关,选择做体育记者是因为热爱体育。在30岁左右之前,体育记者这份工作非常理想;但过了这个阶段,经济压力、行业发展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对这份工作的看法。体育记者的福利包括免费看比赛、近距离接触运动员等,但截稿压力也让我们无法完全放松地享受比赛。 芦文正:我大学就读体育新闻专业,这份工作让我实现了梦想,感到很幸福。但收入方面,我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好。车马费是行业潜规则,不拿会影响同行关系和采访机会。现在,体育记者的角色在异化、转型,机构的能量和话语权越来越弱化,个人(网红或专家型记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体育记者职业的优劣,从最初的梦想与热爱,到如今面临的薪资待遇和行业变化。嘉宾们分享了各自的从业经历,以及对体育记者职业的全新认知。
  • 体育记者职业曾被认为是“全天下最好的工作”,满足了年少时的梦想。
  •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行业变化,薪资待遇、工作压力等因素也需要被考虑。
  • 不同时期的从业者对该职业的看法也不同,年轻时可能更注重热爱,年长后更注重现实因素。

Shownotes Transcript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播客谈体育产业内幕八卦论体育产业伤害浮沉有料有趣与中国体育产业共同成长各位体育产业独立评论播客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这是一期五一特别节目我们请来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嘉宾阵容今天我们是四个人在一起线下录制和我包括我在内都是体育记者有的现在还是体育记者有的是以前是体育记者那我们逐一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先介绍的这位是我们这个播客老朋友来聊过几期的

澎湃新闻的首席记者陈军老师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然后我们第二位介绍的也是刚刚到我们这节目来做客的曾经的体育记者现在在做电竞记者的卢文正卢老师大家好江湖人称卢员外

然后最后一位呢也是我们自己人和我并肩战斗很多年的体育记者徐远强徐老师大家好大家五一节快乐然后请三位老师简单的介绍我先说一下我们这期主题啊我们这期主题就是聊一些体育记者那些事儿

先请三位老师逐一介绍一下自己的从业经历吧可以简短解说也可以长篇大乱从陈老师开始这个还是简单说说吧太长了是吧从业经历时间太长算起来的话从 03 年至今满档满算 20 年啊 2002 年的第一场雪都快赶上了对啊这个肚子大了这个皱纹出来了眼圈更深了

反正感觉这 20 年呢当初是一个热爱的但是这么多年在做你在经历这个媒体的变化吧但是就是觉得这个体育包括电竞刚才我们说电竞它还是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是说你在做的时候你可能就是人到中年后会感觉到哎呀有的时候是不是当初的那份热爱在减退但是当某一个

就是特定的时刻某一个重要的场合某一个就是你的这个曾经的偶像或者现在一个就是当空炸子机它有一个出色表现的时候你又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和二十年前一样还是那么热血沸腾这是体力可能跟不上的现在熬夜看一场欧冠的话有两天才能缓过来确实是

卢老师对我是其实我可能是经过入行的时候我开始喜欢上体育的就大概是 04 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然后我是为了为刘翔为那个内界的中国男篮欢呼的小观众然后从那开始之后就觉得自己可能想从事跟体育相关的工作

再后来就歪打正着考上了首都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专业这么名校吗没有发达体育院排行也不是很靠前然后到首体之后就一直就在这个

就在这个圈子里混嘛然后跟着各位前辈学习那会儿还去报道什么首都传媒篮球赛然后场边坐着跟大徐聊天那种然后再后来就进了这个行业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情况徐老师我们的轨迹可能是比较相似对差不多 04 年吧 04 年亚农奥运会的时候开始正式的就这个体育体育媒体行业现在差不多

也二十年了也差不多二十年过了过了差不多二十个或者十九个体育记者的劳动节吧那可以非常典体了

呃给各位简单探讨一下大家都是什么样的契机日本你的学校是像刚才这个罗老师聊到了他是体育新闻专业的嘛所以做体育记者是很顺理成章的我不知道另外两位老师你们的这个专业因为我是学会计的这个我也之前可能也没聊过但确实是我是

正儿八经的会计学了四年会计三年企业管理跟体育没有任何关系然后我不知道陈老师你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来做体育技教的我呢学的专业是汉语文学吧当时出来呢就是其实去做那个老师的中学做老师的做老师做过那么几年然后呢我自己就是觉得哎呀这个好像体育这个对体育的兴趣很大

决定试一试其实当时因为做老师嘛早上起得太早了当时觉得哎呀你还真做过老师啊对啊然后我觉得这个起得太早了我受不了了教什么教体育教中学语文后来呢其实结果做了体育之后我发现这个睡眠时间其实一点都不多当时我记得

在我家乡是南京嘛在南京当时有一个老的那个体育报纸现在其实已经没有了叫体育时报当时他招一些人去做一些兼职我在就是工作之余呢就去兼职后来呢他们也进行了一些考试嘛

后来因为体育时报其实在当时其实它发展已经不算特别好但是在那段经历对我帮助还挺大的跟着当时跑国内的一些跑中国足球的一些老记者们就是学到了一些东西后来也是机缘巧合那位老师就是推荐我去上海他说上海有一个新的媒体说是会成为上海媒体的一个航母你可以去试一试

后来呢我就上界了对那个其实我不知道现在朋友知道不知道就是当时上海就叫东方早报应该还是有很多人会听到过的吧东方早报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澎湃青文的前身对然后去了那呢就开始做体育记者曾经也没想过要做那么久吧结果上船以后就下不来了当了几年语文老师

方子时间不长吧也就是方子三年吧那也还不是带了一届毕业生对啊那也不是很短带不到毕业生每次带到初三的话带得动了可以还没有起不来是不是全旷课了那倒不是许老师好像应该也是中文系我们那会叫我们系叫中文系刚开始入学的时候但后来就改成那个

新闻学院了新闻成本学院了然后学的是新闻专业那你还是很科班出现其实那我就是从高中起就是一直打

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去做一个体育记者因为我当时受到体坛周报的影响特别大那会儿高考的时候前面桌上的前面是书摆满了书然后下面就是加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就是体坛周报看过书然后就看过报纸然后就被老师发现了

但是呢确实是喜欢这个体育系你那时候是篮球迷多一点还是足球迷多一点还是都喜欢足球啊也是足球那会看看甲 A 看甲 B

那会没有了看完甲乙看甲乙那会看篮球看 NBS 在电视上看不在报纸上看那会就觉得做一个篮球记者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看着铁团周报的写的一些足球的报道觉得也不过如此马德星老师也就那么回事这倒不是那会看着还是挺崇拜的现在不崇拜了马老师现在还奋战了一些现在还崇拜现在还崇拜

从外面这份坚持然后对确实不容易这个我跟你们其实也都差不多也是喜欢体育应该大家可能是包括小卢是这个报考体育新闻专业也是因为喜欢体育那君哥你那时候是纯粹的体育迷吗

还是因为只是为了要换一个工作有这么一个契机那不是肯定是一个狂热的体育爱好者其实我记得我在最初是我父母也很喜欢看体育比赛然后呢我最早看那个迷上体育比如说足球吧应该是 1988 年 1988 年还没我还没有讲当时电视上没有早呢放了一个就是

应该是纪录片吧这就是足球当时是讲述那个荷兰队在 1988 年夺冠原来其实我是不爱看足球的结果那个纪录片因为它不是整场比赛嘛它是一些精彩的集景包括一些就是很故事化的一些这种画面我当时就突然就觉得啊这个东西原来这么吸引人从此之后我就开始看荷兰队

荷兰的比赛只是国家队嘛然后就是荷兰三剑客嘛然后开始看 AC 米兰就到现在都是 AC 米兰和荷兰的这个刺青粉双料球迷所以大家其实都是因为喜欢体育才到了体育记者这个岗位上来那我记得我估计大家可能都读过一本书叫美联社体育记者工作手册这个工作手册上讲到说

这个体育记者是全天下最好的工作然后我不知道说大家同意了这么多年之后怎么再来看待这句话的怎么看待体育记者这个职业还是我先说了陈老师先他是最好的工作可能也没有那么好如果说他是最好的工作呢他其实满足了我们这个青春年少时的一种梦想带心看球当时我们觉得哦

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儿时从来没有想到过某一天可能我会跟我当初迎平尚喜欢的古丽特巴斯腾面对面我在南非跟古丽特有过一些交流喝咖啡没喝咖啡当时他喝醉了聊了几句因为之前两个月我们在上海也见过他说我还记得你因为当时做他的采访你感觉到就是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但是呢也就是和我之前说的一样就是你随着年龄的增大你可能对于工作的这种热情啊你就一个它是不是一份好工作你有多方面的考量对于成年人来说他可能薪水这个带薪假期可能这些更务实的东西会影响到你

其实从我们体育记者的薪水来说外界可能多多少少也知道吧其实他的薪水特别是媒体面临这种巨大的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可观的那兵总当时可观我不知道兵总当时拿了多少钱我那时候我记得我第一年实习我那时候在《济南时报》04 年的《济南时报》实习的时候

一个欧洲杯加上亚洲杯那年亚洲杯正好在中国举行嘛 2004 年差不多可能有个 6000 块钱左右的这个实习费还有 1000 块钱的夜班津贴那时候对于一个穷学生大学还没毕业很可观了那时候我买了一台电脑还花了 3000 块钱不到吧好像这个相似的这个故事在我们街头房身上也发生过

曾经就是南京有位老记者黄启元老师他高入职的时候是辅导部他一个月薪水单拿的是 8000 块钱那个时候是 20

我不知道是这个薪水是 01 还是那时候房价肯定不会一平米肯定到不了八九块钱他有这么一句话他说哎呀我不知道怎么来花这么多钱确实当时很多就是行业的薪水其实没有那么高对而媒体行业就是说就是头部的一些媒体行业他们拿到小一万块钱在当时确实算是一个还不错的收入嗯

那就媒体行业其实 20 年这个薪水不不仅没增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个同样我还是愿意我们另外一位同行的话但是他名字我就不透露他曾经在新闻晚报干过他也去了上了其他的媒体他说我 20 年前在新闻晚报能拿到 15000 块钱

因为有时候遇到这些大赛的话可能每天会多起我现在的薪水比当时的可能要砍掉一半了对 卢老师你怎么看待体育记者是最好工作的说法这句话我也是读过然后在体育圈跟各位前辈交流大家也经常提到我觉得做体育记者我还是挺幸福的相当于圆梦我当时报高考志愿

小辈就是得从报告跑志愿开始聊才能拉长时间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就是手体的体育新闻然后不接受调剂就特别唬

就是当时别的学校都都不考虑了就是要报这个专业就要干这件事然后从入学开始可能没超过两周吧那会北京有那个大学吧就是 NFL 在中国做的活动夭壳橄榄球的活动然后我们手起有一个狂狼橄榄球社团我就跟着社团当随对记者就非常开心每周末也不回家也不休息就在那个第一届是在北师第一届是在北航

我还见了瑜伽 见了贺维老师然后第二届是在北师反正就跟了两届的橄榄球 跟了两年然后第三年就因为我特别喜欢篮球然后我就去腾讯 NBA 实习了三个多月反正当时实习期说是半年但是我当时就半路跑了嘛我觉得就是做一些复制粘贴的编辑工作很没有意思然后那会儿就发现体育记者是好玩的

但是好像收入就像大家说的我没有感受过好我们这么快就开始进入到收入这个环节了我没有感受好时刻然后我就想着那怎么丰富一下自己的技能光我就去了一个财经媒体做了一年的财经记者然后回来就把两个结合了一下开始做体育产业然后幸福嘛

还是挺幸福的那会儿那会儿体育产业也被大家看得也很重视然后从政策从大家的创业信心然后那一阵风反正各位老师肯定比我感受的早因为 14 年就开始了嘛然后再后来就是我报道过的一个体育培训机构动音体育

然后他把麦迪请到中国了我觉得我知道我是一个铁杆麦蜜我从 04 05 年那会就特别喜欢麦迪然后我现在手上戴的这个手环还是动音体育那个活动麦迪给我戴的然后就可惜我们的听众看不到你的手环对就是从那之后可以脑补一下对从那之后跟麦迪面对面交流了十几分钟之后我就觉得这份工作圆满了

麦迪说你还是别干体育机制了然后我就辞职就觉得嗯我觉得梦在最顶峰的时候我就要醒一下了然后我就换了一份工作当然是做自己的自媒体徐老师呢你的观点呢关于这个其实我从刚才这个陈老师和卢老师这个嗯自身的经历来看好我觉得感受是一样的就是最好的工作这个

话题呢可是是在我们的特定的一个时间特定的一个时期就像我们最近上映的这个灌篮高手的大电影一样在我们这个年纪最好的那么那么些年 30 岁以内或者 35 岁以内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去考虑这个

经济收入啊或者是这个家庭啊或者是各方面的因素会更多的时候就是说很纯粹就把它当成一份简单的工作来说我觉得没有中年危机的时候我觉得体育工作确实是一份非常理想的非常好的一份工作但是过了这个时期这个人生阶段对吧进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结婚啊甚至啊然后各种各方面的有些经济压力啊

然后包括这个社会的发展包括这个整个行业的新闻行业的一些发展所以它时刻在变化就发现你讲说让我 35 岁以后我肯定不会认为说体育记者是一个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理想的一个行业因为我刚才两位老师也讲了这个收入啊还有这个成就感啊各方面都是在下降的它不是在一个上升的一个趋势的

所以说就像说我们现在回忆起来十几岁十七八岁的看《灌篮高手》一样那就是很美好的一个事情但是你现在去看这个当时的动漫也好或者是现在的大电影也好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个判断可能不太一样了

对不同的阶段可能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时代也在变化了刚才其实很快进入到了收入这个环节我其实本来想往后聊一聊越沉重的话题呢我们越往后拖一拖那在聊这个沉重话题之前我们还是先聊一下就是你觉得体育记者有哪些好处就福利就是相当于说其他行业可能是没有的外面可能是得不到的就是从我的角度来讲那

免费看球免费看比赛这个是会是福利吗在没有做体育记者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哎呀能去现场看比赛这个还不用花钱还能够和未经还好

对现在的记者席有的位置也不见得好但反正不用花钱而且还有盒饭吃还有中超现在没有盒饭中超有些球队没有盒饭因为我中超节目站我去个公体就直接点名吧反正中贺就没有给记者盒饭就点点心啊巧克力啊反正饮料矿泉水面这个广告

也不错了而且还有和运动员很近距离接触的这么一个机会那大家觉得这个免费看球对于大家来说算福利吗免费看球的话刚开始就是在你处于那种刚入行的时候你肯定会很兴奋但是你每年都看每年都能看到关键是每年都能接触到我不知道陈老师就是有多少时间实际上是在很

就是很悠闲的看球的好多时候你其实出于就是以我的经验来说很多时候你出于焦虑中因为我们都是在做报纸的嘛我队长在新京报然后徐老师在新京报和这个南方都市报都干过陈老师之前是在东方早报那比赛大多数比赛都是在晚上其实白天的比赛很少那晚上的话就涉及到一个截稿的问题截版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你的心思根本就不是能够

就是在一个球迷的角度在看球,你一直在写稿的任务在看球其实对我来说,写稿的时间可能它不是个大问题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我写稿很快,这都不是问题但是问题是,我得一边看比赛一边想着我这稿子怎么写这个我不能去完全放松的状态去享受这场比赛,这个很重要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哎呀 确实挺伤的一个例子 2018 年世界杯决赛当时我就在现场我也在现场我们都在嘛但是你看完比赛了吧对 我看完比赛我就走了我没工作了呀

我是看了上半场下半场又看了一会儿哎大局已定赶紧往回奔走我要去后方去做一些就是联系工作一些联系就是我没有办法就是气定神闲的把这个比赛看完然后去看着这个法国队这种嘉年这个拿着大力神杯去庆祝的这个场景我是看不到的嗯嗯我就在赶路啊

是不是可以骂 BBB 的什么技术发展因为以前的话体育记者是不需要做这些什么连线呀直播呀这些东西的现在像我们集团就叫什么融媒体亲戚兵啊

听出来就是诶这个名字还挺花瘦但是也有同胞说这是什么呢这是说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还一个人的钱导编剥剪对你就自己干吧对董杰的非常的诶我插一句啊陈老师我要采访你一句就

我对融媒体这三个字或者这些概念我想向您请教一下究竟是要干哪些工作融媒体记者究竟需要干哪些工作融媒体工作就是要干直播要干什么用户要看到的东西你都得提供

你又要去写稿要去参访要去直播要去写短视频就是什么你都得做这个融媒体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把什么电视台报纸网站广播融在一块了那给几份工资呢我问问关键依然没有所以清其林了嘛对呀清其林他们的投入很清对投入绝对清就扶你们这些搞新闻的会照干颜哈哈哈哈

我接着刚才的话题就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福利是去腾讯 NBA 当时去腾讯 NBA 实习福利最大的一个是腾讯的食堂还是不错的

然后第二个就知道吃了第二个就是他给我一年的超级会员对于一个大三的学生来说那会儿其实不太舍得花钱充体育会员普通会员都舍不得然后他直接给我来超级会员就是一年一千多场比赛随便看那会儿可以对然后但也正是那会儿工作让我意识到原来看球并不总是那么轻松就是印象最深的是那年雷霆和绝金威少爷天神下凡的三加时

然后那场比赛就是我们后台的携手老师我当时是编辑嘛我在等携手老师的稿子说比赛课结束了老师赶紧把稿子发一下然后老师说可能会有绝评然后咚绝评了魏少野在那插枪然后编辑老师说我们再等等然后过了一会又是因为西部的比赛其实已经很晚了然后那天的午饭一夜多了对那天午饭也没吃那比赛应该打到下午两点多三个架势

然后记者那个写手老师的稿子改了大概有三版很正常呀是对那会也要抢新闻吧对

包括足球那时候我们做欧洲杯我记得有一年土耳其打谁 2 比 1 最后三分钟进三球那场比赛土耳其打克罗地亚具体那场我忘记了当时反正写那个稿子的记者是非常崩溃的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是凌晨三点的比赛我们当时叫截稿板就是基本上比赛完了五分钟就要签篇就要把这个板就要给印场

所以好多时候我觉得我做记者的时候在现场就是没有什么享受感觉我不知道徐老师有没有能够更气定神闲一些我感觉因为你的性格可能比我更沉稳一些也没有我就感受可能就是

稍微不同一点就是我可能写战报类的东西相对偏少一点我写其他深度报道专题的东西会多一点就是写战报就是大赛的时候写 ABC 三条稿子同时写的时候也有就大赛欧洲杯世界杯奥运会这种尤其那个刘翔那块因为田径啊

速度快嘛 十几秒就得出稿子然后你还得准备好几套稿子 读惯的或者不读惯的都得赶紧交 就这种但是就说从这十几年的体育记者的职业生涯来讲印象最深刻的 或者能够写入到你的人生传记里面的一笔的还是说有那么一些闪光的地方或者让你记忆犹新的地方

你从这个工作里面得到快乐刚才陈老师也讲到我们痛苦可能会多一些带着目的带着写稿的目的带着写稿的任务去看球但有时候可能有某些特定的时间比如我最深刻的就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足球的半月赛

阿根廷打巴西因为我恰好我也是阿根廷的很长时间的一个球迷当时呢在公体那个看台上面我的背后就是马拉多纳所以这个从你的几十年的人生来看这是

绝无仅有的一个瞬间对吧你不是体育记者你绝对不会接触到这个瞬间你不会以这种方式去拥抱阿根廷的比赛对吧这就是你的这个职业和你的身份带给你的一种一种机缘巧合那就是对于我来说这个快乐可能说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不会那么多但是某一个瞬间可能会让你能够回忆终生这样

这个确实也都是很难忘的一些经历啊我们其实每个人我相信做体育记者总有自己的体育偶像然后你当你有机会去采访到你的体育偶像或者是说很近距离的接触的时候肯定还是会留下一些比较珍贵的这些瞬间吧另外我觉得做体育记者可能还有一个一个潜在的优势就是相对来说出国采访的机会

还是会会会多很多的这个是可能普通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出国大部分是旅游呃因公就是至少说不用自己掏钱出国的这个机会是是很少的那

我这因为可能文正没有这方面的太多的相关的经验吧另外两位老师应该去的也还挺多的那这个国外采访有什么特殊的一些经历啊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跟我们聊一聊分享一下反正我我先讲一个吧抛砖引玉我给徐老师我们当时在伦敦的时候

伦敦奥运会 2012 年我当时感觉到有一个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找不到人就是每次我们相约比如跟徐老师相约我们在哪个地铁站大家知道吗华铁卢地铁站碰头一块去做一个采访也好一块去见朋友也好去找人也好但是你总找不到那个具体的口在哪他们也好像伦敦的地铁也没有那种

像我们这个地铁站有 ABCD 很清楚口的分配吧但是我不知道也可能是我们不太清楚那两位在这方面有什么有意思的一些独特的经历我记得我第一次出国出差嘛 04 年去葡萄牙嘛但是我们是在法国转机的当时我的同事当时是已经准备回国了

那天我的护照和钱恰好都放在他的包里然后其实我们在法国有短暂朋友嘛完全就不熟而且那时候也是第一次出国其实还有点小慌嘛结果他上地铁了门关了我在下面

关键是我的机票护照钱都在他们的宝里手机也没有那时候有手机吗那时候用手机但是手机确实那时候的通信信号包括流量那时候没有不讲什么流量的主要就是通信对啊那时候也没有流量对当时我就慌了然后联系不上

后来我就在想是不是他会在下一站在等我呢然后我就又上去了然后眼睛就一直盯在外面看停载的时候有没有看我们的同事后来我看到他的时候我觉得我得救了幸好你俩还比较有默契如果他再坐回来找你你去下一站找他那就困难了我也想过我说如果谁在陪你等着

那是不是像就是什么电影里说的去找大使馆啊干什么习老师有没有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经历的分享独特的就你刚才说的那个伦敦

因为因为去采访其实我再补充一点我再补充一点当时徐老师跟的那个团比较有意思我们当时我是跟的一个就是我们记者那时候出国采访的时候会跟团就是这样会比较方便嘛这个这些旅行团也好啊相关的媒体老师组的团也好他会负责你的机票呀酒店这些我们当时跟的那个团呢是跟在江湖上一个叫老金的一个朋友他组的团当时我们住在伦敦地图上

徐老师他们是跟着他们另外一个大团某大媒体某大网站的乐团然后呢他们是住在伦敦郊区不是英国地图上伦敦地图都找不到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就不是伦敦移动的管辖范围哈哈哈哈

你讲讲当时要到采访的话要换多少趟车反正要换三四趟的车中间还要走一段我听说还要坐乡村小巴就有一次就是采访完了以后时间也挺晚了然后我就从市区回到郊区住了一晚不是郊区了不是伦敦然后就车上我就睡着了然后背着个电脑包然后车上睡着了

等我醒来一看车厢里面就两个人然后一个是我另外一个就我对面的一个黑人小哥还自己还提了一个大的自行车在这个火车上面我当时吓傻了我靠假如这哥们把我的电脑给我带走了我怎么办我怎么跟我的编辑和领导交差我的稿子全在里面我吓傻了

另外一个就是还有一个影响比较深刻的就是那个多哈亚运会 2006 年对 2006 年多哈亚运会就是我不知道去年去采访这个多哈世界杯的这些记者团行为他的感受怎么样就当年去多哈亚运会我们确实特别幸福当时第一次感觉到在国外包括在国内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体育记者受到了非常高的礼遇尊重对尊重对对

还好当时觉得还好就是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你吃饭不用花钱

就是这个卡塔王室对记者特别好是也可能说你还是有钱还是卡塔吃的特别好然后每天洗完狗之后还有夜宵吃还有免费的夜宵吃我觉得只有在卡塔多哈世界多哈养育会餐才说得过这个领域山东全运会的时候吃的也很好但那时候要交钱吗好像也不用交钱

但是吃的还是没有人家渡汉好毕竟是异域风情对吧哦那确实是其实这个心理上有种其他的加成吧对对对对对但是你聊到这个全运货你就很多糟心的事情但是渡汉运货人家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人家只有那个骑马骑马去点火韩国有个大哥就是马术的去世的那个事情对然后我们再聊一个可能

一般电视上不会聊的一个关于体育记者的话题啊也是关于记者一个话题记者们都很敏感呃就是关于车马费的这个问题那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这个东西呢那我我普及一下啊在中国这个独特的新闻体制下车马费这个东西实际上是

默许的属于一个潜规则所以我们今天聊的就是潜规则的问题怎么聊到感觉聊到这个话题大家都很沉重了卢老师你来分享一下就是对车马费的概念我是从我的大学老师那听来的我们当时有一堂课叫新闻道德伦理与法规你给我讲讲科班出身是从学术上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当时我们就说报道新闻不能有灰色地带就是下牙塔里的那点事然后老师就说你们以后要当个记者一定不要拿车马费然后我一开始就特别听话我就不拿大概那会儿实习做财经记者的时候我的工资是 2800

然后我去报道阿里巴巴外贸节在深圳罗湖阿里巴巴当年对吧大家都知道财大气粗然后给的钱比较多当时红包应该是 2000 全场其实这是可以说的全场当时 70 多个记者大部分都是 tmp 行业什么 b2b 行业那些就是科创科创一些然后好像就我没拿

当时我觉得自己一股清流可以啊对然后再后来就进体育产业我还不拿然后直到我采访了一个媒体前辈嗯

不太方便说不太方便说任命最好别说对好事可以说不好的事最好媒体前辈跟我说车马费这个东西你不拿你的同行觉得你会是个小伙子对觉得你会是个 BB 三筛 boy 对吧然后他说一个是你同行可能觉得你不太行不太合群另一个是

这个请你去跑活动的人心里也会没底然后可能你不拿这笔钱你是不是要写我们的黑稿呀这个还真是如果站在公关公司的角度或者主办方的角度来讲他不可能会有这么的一个认知然后当时这位前辈还跟我说了一句话说那你的工资也不高呀

两千八还不高呀没有没有没有那是后来当体育记者的时候我收入其实还行那会刚毕业破案了那会工资比现在都高感觉扎心了老铁对然后那是 17 年然后这个老师就当时跟我聊了这些从那之后开始收车马费了但是车马费这个东西我做的很杂就是创投圈什么房地产

就是后来拿车码费拿的很杂的意思后来我就发现体育圈的车码费确实不多对陆老师真的一直是确实是就是前一段时间去一个什么自行车的赛事然后当时车码费宏观发到手里的时候我一摸我说哦 500 我可以讲一个这个时候啊

我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吧然后我一个同行也是一个朋友然后呢小姑娘关系做记者的时候关系还不错现在联系不多了咱不能说人家的名字了有一次呢我们去跑一个发布会然后这个有一个筹码费我先到了然后我已经在这坐着就是听他们发布会这个开讲了然后这个时候呢这个小姑娘

进来之后坐我旁边坐我旁边之后呢他就问我他说给了多少

我说我没数我就收了之后一般都是信封嘛信封收了之后放包里或者放兜里了我说我没数然后呢这个姑娘呢就很有意思她呢她要没有拿出来她就把那个信封打开了打开之后呢她就在里边点那个钱就是因为人民币嘛百元大钞你点看看看几张都是可以的她一点呢

他给我比了一个数我一看哦六张然后那个时候呢呃大约是 200809 年那个前后吧那个时候可能体育圈的常规的发布会就是 300500 的呢也有但是可能相对来少超过 500 以上的呢不多

当时我一看我说可以啊这个当时好像是一个跟武术相关的还是搏击相关的一个比赛吧我说这个还挺大方的类似武林风还是我具体忘记了然后我说这样中午我请你吃饭因为就有钱了嘛然后呢这个中午就带着这个姑娘还有另外她的一个同事当时打电话就过来说出来吃饭呀因为她可能住的也不太远说我们正好这个手里有钱了

然后他等到结账的时候我发现

就是 300 是因为这个主办方呢很聪明他把 300 块钱卡叠成对折了对折之后放到信封里当你拿到这个信封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厚实这武林人是不讲武德然后这就是这是一个我切身经历的一个有意思的一个一个段子当然说起来现在说起来也不是一个很很光彩的一个事情啊

但是是一个行业的一个情况的写照吧但是就是感觉上这个东西呢就是和最后就是你干活呢其实不直接挂钩嗯有没有你活都干对对这个东西这个判断呢是你自己对于这个内容的判断嗯

但是就像刚才彬总说的它确实也是各行业当中的规则对就像体育记者会有体育记者那块或者说地产记者或者财经记者各方面他们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那一份但是这个东西你怎么来评价它可能现在可能有很多媒体人现在就是说还挺依赖这一块的

对我们但会就我们好像总离离不开这个收入这个话题其实我很我我很希望是从从这个话题很自然的过渡到就是收入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新闻行业会出在这样一个情况呢那和中国的整个新闻行业的媒体水平薪资水平是比较低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嗯所以说大家是变得很依赖而且这个东西就是逐渐形成了潜规则

老外我是知道的老外是不收这些车马费的他们可以收礼物办收礼啊什么之类的这个是可以的但是他们不收这个车马费那中外国情不同的很大一点就是薪资水平就像我们之前讲即便在 20 年前体育记者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薪水的时候也谈不上高薪那个时候也就一万多块钱好的媒体可能肯定两万块钱到不了

现在的话呢这行情急转直下那就更导致导致了很大一部分记者他可能依靠这个东西生存对我之前也算是赶上了那个紫梅的房地产时代啊京城圈里面有个老记者骑着自行车跑堂会

对我说这个很幸福对吧我又打断一下这个堂会这个事情呢我给我们的听众稍微解释一下这个是我们这个是在北京啊独子北京的体育记者圈将这种带有呃车马费的发布会称之为堂会和这个

北京的传统文化那个唐汇还是有一脉相承的这个感觉所以这个很传神这两个字在其他地方可能有的叫厂子有的叫关子什么类似的但是都不如唐汇这么传神徐老师继续所以介绍唐汇其实有好多好玩的事情了我们那会儿

体育圈是最不受待人的比如说我们去参加一个一个同样的一个发布会或者是某一个事件它可能涉及到娱乐记者呀或者财经记者啊他们拿的都比都比体育这个条件都叫多对吧这个很正常然后呢有一些体育的活儿

中央媒体的拿的比地方媒体的多中央媒体的拿的比北京媒体的多是对吧这个也受到这个媒体的地位区分所以说里面这个门道很多这都是电视台不让播的我们这些节目播出去了我本人来说我领过的这个车马费的跨度很大最低的一笔

是 50 块钱最多的可能达到了我印象达到 2000 块钱吧你跟我讲讲 50 块钱这个故事 50 块钱就是某一个比较冷门的项目当时呢确实这个项目商业开发啊各方面不是特别好但是呢又需要记者去去帮他报道然后还有那个报道就是比萨了然后因为是有赞助商的但是赞助商给的钱又不多嗯

而且当时我那会儿在北京我们去那个地方呢地底都没开头所以孩子只能去有的坐公交车去有的骑自行车去有的打车去确实就觉得这个运动中心它的组织的人组织的老师呢他觉得不给点钱呢又说不过去但给太多呢他觉得又不在他的成熟范围之内所以最后是拿到一张五十块钱

这我我是印象比较深刻说到这儿我再讲一个关于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很经典的故事薛老师你讲完了吗我别打断你然后是怎么就是我参加发布会领到了一个筹码费之后收到了假币然后呢这个事情很神奇的一点啊

是我在那天收到了假币之后呢这是个 500 块钱的红包可能里面是有 200 两张是假币也有可能只有一张因为什么呢我当时打了一出租车打了一出租车回家这个领了撑把费了吗就可以打车了撑可为的撑把费要不然的话以我们当时的条件可能坐地铁啊或者坐公交车打车

到了下车之后可能也没花到一百块钱我就从这个车马费里抽出了一张给到了司机司机拿到这一张之后呢他捏了一下他不收他就给我换一张然后呢我又给他换了一张还比较含蓄对换了一张呢他又不收他摸了一下他还没收他又还给了我然后呢我一看那就这两张就有可能都是假币了

我就给了他我又打开我自己的钱包找了零钱给到他后来呢这个事情后来我跟我朋友一些朋友聊起这个事情他们说这里面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呢你第一张是假币然后司机发现你给他假币之后呢他其实给你掉包了就是实际上呃就是当我给他他第二张是真的他给我

退回了这个是假币也就是说有可能是我这里面有一张是假币给到他之后他又给把这假币还给我之后他又给了我一个假币就是他中间把我的有可能是他把这两张都是真钱他把这两张真钱呢全换成假币给我了但是我觉得两张都换成假币给我的可能性不大只有什么情况下就是只有他收到了假币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假币再给你还回去

他觉得你不是护照在先你给我假币了然后呢我收了你这个你再给我真的情况呢我因为他在前面我在后面吧然后他再把他他的那个假币就是相当于找我把那个假币消化掉就是多种可能性但是这个事情确实是真遇到过我也遇到过我确实收到过假币啊那个车马费确实是有假币我遇到过在北京呢当时

产生过一个灰色的产业链就是很多人去这个是有我也遇到过当汇丑对假冒记者假冒记者这些汇丑他收了很多这些记者的名片不是我跟你讲我这个事情我又有亲身经历了因为我当时在新兴报的时候去某一个发布会这个发布会的公关公司这个姑娘呢恰好在认识我

我呢一般的就是比较拖沓嘛我一般都是踩着点啊或者晚去一会儿就我去的一般是比较晚然后呢这个当时代表新京报去已经有一个记者要带他签到了然后呢这个姑娘因为认识我她就她不让这个这个记者签她说那个你等一等因为她也收了这个记者的名片了

后来我心想也不能说其他的部门的同事去了吧这种事情可能概率不大等我到那一看把那个名片给我了那是个假名片他不是我们原来单位那个名片你知道就是这个哥们他自己专门做了一套假名片很像

很像名字是一样的吗不是一样的他不是我的名字他是他自己的名字然后呢电话是就是他是模仿了那个当时我所供职的新京报的那个名片做的但是呢很很糙而且部门什么之类的也都错了好像是什么新闻传播部啊什么之类的类似的可能就是没有不存在这样一个部门做的是比较糙的那个名片说明这哥们还是花了心思了

他也给了张展臂然后这种情况还真的是挺多的你很巧合的是恰好遇到了公安公司的人他认识你如果他不认识你的话他有可能会觉得你们是不是派其他同事来了呀或什么之类像这种人呢他是老油条他签完道拿完

拿完钱包拿完红包之后就直接走了我听说汇成这个事是我当财经记者的时候因为那会财经记者的成本普遍比较高的听说体育也就 300 500 财经就 800 1000 万然后那会汇成就特别多尤其是在财经圈

特别多然后我每次去参会人家都要验名身份对对对后来有一些是他要看电子身份证不是有什么电子名片有的是看你的微信群他会把所有的记者拉到一个微信群里都让你展示一下你是不是在这个群里对对对拿出微信

反正当时后来这些公关公司也特别谨慎说了太多这个有意思但是这个行业里比较阴暗面就说我们还说到了现在就是为什么整个体育界的这个行业很多人离开了那现在想离开的说说是吗不是就是说就是大家怎么看现在就是说逐渐的流失这个情况那

就是很容易的过渡到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待遇确实太低了好多人实在是在这个行业里没办法养家糊口了我先发言就说我觉得确实收入低也是一方面但我觉得体育行业或体育产业它这个盘子就没做起来就没做大导致大家收入在下降的趋势对吧你想我们每年这种

其他行业都在上升唯独体育媒体在下降就是因为体育不行但好像也不完全是体育的原因就是整个的其实媒体行业收入都在萎缩跟大时代的原因就是比如说现在行业到底还需不需要记者到底还需不需要体育记者这可能是我们谈到的比较有营养的一个话题其实收入低嘛有一个因素就是看你所在的这个单位它自己变化

变现能力强不强其实现在就是传统媒体来说很多媒体都是入不敷出我据我所知像很多大集团里面能赚钱的比如说新媒体其实屈指可阻还同时要背负着整个集团还有几十家赔钱的媒体整个盘子就这么大然后现在负担那么大他肯定在缩减开支尤其现在广告商他不太愿意去投原来传统媒体了对的

甚至于比如说过去传统媒体的话就是你有一个活动会请很多传统媒体来报道现在有些活动他可能不太靠你这个传统媒体了他可能会找一些就是新媒体一些自媒体他就觉得比你原来的传统媒体能够触达更多的用户对他觉得他们是就是在聊未来这个传播的一个方向的就是说其实从可能大环境的因素比自身的因素

这个更重要那可能大家不是太认为说现在的体育的这个传播介质变化之后仍然体育记者仍然有价值吗而还是因为现在的话你像以前这样以前我们看一场比赛

就是我们去报道一场比赛其实除了电视台的直播之外你关于这场比赛的很多东西你都得不到的很多信息你是得不到你需要靠记者去采访采访完了之后发布会也好呀混彩也好呀把一些选手运动员的一些态度他的一些这种这个话传递给他他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那现在的时代实际上你有太多途径说了解到这个东西了现在他们的发布会都直播了即便不直播那有些记者他可能就直接就是拍一些短视频之类的那尤其是我们写字的体育记者现在还有多大的价值存在呢其实我昨天刚才写了一篇稿子我要写这篇稿子去查一下资料

然后查资料当中说去年也有一个这种关于这种媒体监测报告的解释就是说社交媒体肯定是比传统媒体更好我在社交媒体当中

主推视频的社交媒体又比主推文字的这种社交媒体更有优势就是说确实从人的感官来说现在大家我看一个十几秒的短视频我就知道这个大概的意思了我干嘛要费劲去看你一篇长篇的一篇稿子呢说你讲的东西差不多我就需要瞬间的嗨的那种感觉就够了可能我静不下心来去看一篇稿子在这个话题上我稍微就是延展开我们讨论一点东方早报我觉得

他确实就是东方早报是澎湃新闻的前身也就是现在军阁公司这个单位他是在很早的时候走在了媒体的前列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澎湃新闻现在能够在

新闻客户端中一直独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我是不理解因为我那时候跟澎湃新闻当时东方早报的好多记者关系都很熟有一些记者我们是跑同样的条线比如陈老师当时的同事现在也是同事张静那时候我们一起跑游泳跑篮球这些项目就是在那个年代十几年前吧就是可能 10 年亚运会之前澎湃新闻就已经放弃了对于比赛消息的报道

就是一个记者去了这个比赛之后他不需要写这场比赛的结果不需要关于这场比赛去做东西而是做一些选题做一些专题当时我是不理解我觉得一个体育记者我们做的不就是新闻吗对吧我们做的不就是这个

这个赛事嘛赛事完了新闻发布会嘛可是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一言一语就是从整个媒体上要求不仅仅是体育新闻了可能整个媒体整个报纸的整个思路上都是往专题化去深度化去走了这个事情在后来证明是对的

因为说句实在话或者随着媒体介质的这个发展那现在很多东西就是你关于比赛的东西看直播即便你不看直播现在很多客户端的弹窗第一时间你就可以知道信息了你说句实在话你而且现在有视频更发达了即便没有视频的时候其实一个弹窗甚至互联网的一些这个呃消息稿子他们可能写首五分钟写出来的东西就和你在前方写的东西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那

你还要去做这个东西的意义何在就是我觉得可能东方早报和后来的铺卖新闻他们一脉相承的是不去做这些东西了就是我和你的当时的门户网站嘛门户网站在做个事情而我去专门做一些可能对于读者来说是深阅读的是更有价值的这么一个专题陈老师是在这个媒体里是工作这么多年你对这个事情一定更有发言权其实当时我们做报纸的时候

东方早博创立的时候就是感觉自己是一个创新者是一个拓光者我们要做跟过去报纸不太一样的那种就是新闻媒体包括当时全上海全日那种小版本的报纸我们非要做个大版本后来证明是失败了因为大家看起来特别不习惯对 但是广东日报是大版然后至于刚才彼总说的这个内容方面

我们当时就觉得既然已经出现了那么多门户网站当时是门户网站最鼎盛的时候他们有他们一个部门他们有多少人我们一般的就是传统媒体的体育部可能十几个人几个人十几个人差不多就这么多了人家有几十个人在做同样的工作你如果是简单的一个资讯的话人家肯定比你更快所以说我们没有办法在这方面就跟门户网站进行 PK 那么后来我们想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说他们不太愿意去做一些事其实那个深度报道

其实看起来有的时候会吃力问好好有的时候你花了很多时间去写了一篇它的反响并不一定好但是当我们整个媒体一直在走这条路每天都在铲除这样的有深度的内容的时候可能就会吸引一部分喜爱我们的读者当然也有一些读者他可能不愿意去诗人乐队我就去求你 我就看一下这个信息包括我看一下视频当中怎么记个球 OK 了

但是呢我相信因为这个市场当时市场还是很大大家都可以去争取到自己的一块蛋糕嘛对我可能在这个话题上我有一个不同的理解哈就是我现在因为有一段时间我是脱离了这个体育媒体圈的有经常我会去反思这个事情就是我在做十几年体育记者期间我做深度报道所我的深度报道这些东西会比较多一些但回头又再想我其实做的很多东西都是不用工

我觉得相对于中国和国外的尤其是英美的这些比较发达的体育新闻的国家来说我们可能是走在另外一个不同道路就是我们国内的把这个体育新闻态度的社会化其实从这个体育新闻的专业度来讲其实恰恰就是我们把这个体育

新闻本身资讯本身赛事本身这个东西端月度不够所以说我们很多甚至就是我以前的前东家新京报也好还是南风投射报也好就是很喜欢就把一个

本身就是体育的东西你把它去弄成社会化但是如果体育新闻变成社会化的话它一定有流量是会有根据度但我觉得这对于中国体育新闻来说它未必是一个好事我觉得就从新闻专业度来说我觉得是好事讲说一个记者他跑田界

他能够把一个 100 米比如说一个苏炳谦的一个比赛这场比赛他能够让所有的读者看起来看得很爽也好或者是得到足够的专业知识也好这就是我们我觉得这个才是我们作为一个体育记者真正应该去努力去做到的一个事情而不是说你 100 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社会话题呀

我只是打一个可能这个这个是欧美好多老记者是这样的他确实是一个专家型的记者比如这个呃泰晤士报做游泳的一个记者啊这个这个这个洛德他可能在这个行业里真的深耕了是很多年他是很对于技术啊对于甚至说眼刀匹敌的他的他那些打腿的这些技术啊都有很深的了解这种专家型的记者在我们国内是不多的那可能就是但是也还有其实

我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就是真正的能够把这个战报写得特别牛

把战报写的特别牛而不说回避就把这个战报成了一个写手或者是成了一个水港可能就是刚才可能也有一些可能误解就是说写深度并不一定就是说我们就写这个社会化的一些话我们也是可以对战报可以对你的业务做的很专项进行一些解剖比如说现在就是做田径的有一个自媒体的作者田斌就是

就是他是专业做田田径的他本名叫豆本名姓豆然后他的所谓的田平沙笔名就是田径的一个小兵的意思他可能在这个方向上是走的是就是就是这条路他说在这个领域里就是很钻就是对于这个垂直的这个项目真的是成往专家型记者这个方向去走刚才徐老师这个话题我稍微延展一点中国为什么缺少这样的一个专家型的记者呢你这个行业不容忍

就说你有多少记者是能够在一个单位里干到从 20 岁干到 60 岁的现在除了马德星之外还能举出第二个人吗剩下的有一些老记者确实能在一个单位里干那么多年那他就他就他就混子呀他干这么多年他其实就是这个只是混一个这个饭碗而已他不是专家性的记者那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的体育我不知道各位的感受有没有中国的体育太难采访了

国外的体育是很容易采访的一个行当中国的体育因为它的特殊性

那你相对来说现在就是陈老师因为来我们这边聊过张伟利啊聊过博基这些相对社会化的项目相对来说就是市场化的项目好一些对吧职业赛事包括周冠宇也好呀包括这些可能网球的郑清文也好呀他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触的可是你真正去和大多数的奥运项目体制内的项目去打交道的时候你会发现

特别难采访我举个例子啊当时我就觉得我做记者生涯自尊最受挫的一次采访是采访金伟就是刘子哥当年的教练现在的老公现在是不是老公不知道了后来的老公就是金伟是将刘子哥带到了奥运冠军这个高度嘛有一次他和因为是金伟带刘子哥从国外外训回来

然后这个时候呢我们一些记者去机场接机想采访他因为我们知道刘子哥几乎是采不到的是完全没有任何采访可能性的大家都希望说金伟来说几句讲一讲当时金伟就是完全一直就是拒绝但是我们真的我就感觉就是有种记者很卑微的在请求说金伟能够说几句最后导致了什么有一个女记者我们的同行好朋友

他真的就是在我眼前感觉就是被经纬就是他挂在经纬身上被经纬就是架着走了几十米路甩下来然后经纬也没有接受采访这个可能你说放到这是一个正常的行业吗大家对于记者的话你其实是一个如果你遇到了巨大的负面拒绝采访这个也能理解的但是你这个是个很正常的一个活

唱和很正常的一个事情你海外训练回来你给我们说两句哪怕你说点偏张话哪怕你说点无关大雅的一些应付的话总之我们能有东西去交差大家都会觉得 OK 为什么我们我觉得中国的体育记者好说话的一点是你只要这个运动员他愿意给我们说点话我们都觉得这个运动员很好很配合很配合了

这个对吧我不知道其实各位在整个采访当中遇到的比较难搞的这些采访对象的一些案例其实采访对象我觉得还好刚才那个话题是聊还需不需要体育记者其实我觉得

如果说从媒体或者记者的身份出发我感觉可能我说这个话在各位前辈面前有点造次我觉得是打破信息不对称是媒体存在的意义就像您之前说的就军哥之前说的比如说我们观众只能通过报纸来了解但现在这个信息它没有不对称了所以我们觉得是记者能不能

一个是专家层的记者一个就是在当今自媒体这么发达的现在最值钱的体育媒体人是谁不说体育记者

最值钱的体育媒体人是徐静雨对啊所以说就是我这个话题我也想聊到就是现在的话因为体育这么多体育的网红出来了对其实徐静雨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不是不是唯一了你看现在徐静雨像这个像像篮球里面我经常会看到的这个贾队长就是辽南的球迷对然后呢还有什么什么大尾说篮球对足球里面什么山阳君董老师嗯

再加上那些什么像杜悠悠他们这些本身就是解说的现在也来做一些媒体的事情甚至很多运动员在做媒体的事情徐亮经常出了这个事情他也给你分析分析跟媒体老师是一样的那还有一个这个叫篮球的孟祥宇他现在也是他就是篮球这个事情打完比赛他也给你摆摆当这个事情出了就是上海男人被罚了他也给你讲讲这都是就是这就是媒体属性的东西那你就说这些东西出来了之后

你获取的资讯也有你获取的这个信息或者他的观点也都有而且人家有信息增量对这个就是如果只是体育技人他做不到的很多他就是运动员出身嘛他甚至说给队里打一电话说我在队里了解了解到这个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给你摆摆然后呢你刷个火箭支持一下不行来个跑车是吧

是吧老铁溜溜溜对那你说他本身就是明星他职业生涯这这么十几年的有很多的货可以分享是的确实是跟记者还是他的视角啊他的那个理解认识都不一样我之前跟马剑聊过这事就国兰那个他说美国的体育解说基本上就是不是教练退下来的就是运动员退下来的杰弗·范干迪麦迪皮尔斯这些人韦伯这些人对但是中国的解说

马老师当时就特别不服媒体老师比他有名对 马老师当时说凭什么我是那个说不上球的人对 但后来现在马健好像也不太需要非得去说个球马健现在在体育产业做的还不错那咱们还是稍微往回掰一点那又回到了这个体育记者说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就是以前我们体育记者你要么电视台的记者就是采访就是剪片子要么就是文字记者你就是写稿子那现在的情况是让你全是往网红这个路上走了让你去在现场拍视频甚至在现场出镜在现场你最好你当成一个网红得不得讲一讲也就是说你要降维到网红的维度

那你说当你降为了网红的维度的话你跟网红比你好像没有任何优势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对吧那你但你又不能让所有的记者就是都去往网红路上走因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网红其实这可能也是个受众的问题吧就是我当时是跟徐静雨算是有直接竞争关系我们当时都是自媒体然后那会头条生机大会 2019 年生机大会我印象特别深我排体育好像有个第 26 名

徐静雨老师位列前三第一是钓鱼第二是象棋然后徐静雨老师是第三然后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东西拿不上台面我们都青云计划深度图文的创作者对吧一个月拿十几天深度图文的奖金他得不得几十万播放量而已后来发现受众吃这一套

那肯定是有用户的呀你这这个播放量就在这说明了就是用户所以就是那个创作者到底应该是向上争取一下你的艺术造诣或者文字造诣还是向下扎根深入到人群众的生活中去又回到了我们的灵魂意外就在现在这个网红当道的时代

就是我之前在节目中讲过啊忘记是哪期节目了就这次的南非世界杯不是南非世界杯了怎么一下子就回到了 16 年同赛回那个黄金时代就卡尔斯世界杯这次中国记者区的

很多中国就去了 100 多人然后呢日本的记者才去了 90 多个中国的记者是比日本记者多的但是不是说中国的真正的记者是在前方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网红是这些这个对在路上请的大部分是抖音网红有一些是 b 站的一些网红这两个平台的居多那未来会不会有一种趋势就是

这些人逐渐去至少人家在赞助商眼里也现在也有很多赛事很重视他们了那可能像大赛奥运会世界杯有需要通过正规的这种渠道报名的话他们其实没有办法拿到报名的但是人家也可以通过赞助商的渠道照样可以见到现场照样去做记者的事甚至说他们比记者更有钱更有资格出现在现场因为你比如山羊君他现在挣了钱他可以去有粉丝基础

大多数这个体制上的记者很多人没有粉丝记者对品牌方为什么喜欢他们就是因为他自己自带品牌的自带流量对自带流量而且有这个相应的平台我觉得现在就是这个记者体育记者他这个角色在在异化在转型的一个阶段现在这个机构的能量也好或者是他的话语权或者他的流量也好他是越来越弱化了

这个个人反而会个人是网红也好或者是专家系的记者也好他会在这个现在的这种社会里面他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大你不管是他说的东西可能会比较 low 啊或者什么也好可能有的人说的也比较专业但这个东西会更容易得到受众的关注他有更多的粉丝对吧那就是你个人的这个这个局面社会越来越重要那可能这个人

就之前记者所承担的那种社会功能也好或者是你去承担的一些报道的工作也好它是现在是很模糊了记者这个角色很模糊了但是记者的工作他说以前可能是我们是要解决这个信息差传递资讯对吧你在现场采访有现场感你要带来现场感但是在目前这种短视频时代里面它不需要这个东西了嗯

但是你这个记者我觉得还是需要的记者工作起码这个工作记者的角色他还是

只不过我们现在不叫他记者我们可能就叫他是一个网红或他就是一个博主好那我们就回到最后的灵魂疑问那体育记者未来会不会彻底被网红所取代徐老师你正好解了这个话题你可以再展开我觉得不是取代的问题他只是叫网不一样而已他可能说他会这个这个角色可能会有重叠对吧也会有交叉嗯

但是你比如说未来大学里有体育新闻专业是不是网红这个方向上去培养这个人我觉得大学里面就算了你大学不要教新闻可能不是靠这个学校的培养对网红他也是有他自身的魅力就是比如说他招的时候是专门招一些这个能说能出镜能搞怪然后能剪片子然后会教一些你这些一些基本的网红的一些素养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教出来他未必能吸引受众

它完全是通过这个思考来考验的我抛个砖吧我觉得就是于记者以前可能是信息信息的一个抬头饼是个先锋就要冲锋陷阵的那个角色但当网红出来当不存在这种信息差的时候我感觉记者更多的是守住行业的底线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对你说这个是非常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记者因为网红他为了流量他其实没有太多底线是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记者角色的变化然后也是社会需要记者做的一个转变另外就是记者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说能不能从一个只写战报或者只写一些所谓的深度稿但是没什么人看的记者变成一个专家型的记者就是对自身有一个要求但是这个事情我觉得就有一点不好了他对我们这

这种性格很内向的人非常不友好了不愿意出镜的人就有些人真的他文凭很好他其实好多记者他真的是社恐社恐照样可以成为好记者说到这点啊就是说之前我和明果聊过就是说现在

包括就是那些记者如果说是他有粉丝说的记者他帮我不一定是写好写的好对他只是在电视台这个露面机会比较多对 是的这就是个问题而且说实话在体制内的媒体对于一个记者他的这个我们说造新暗用这个词很多记者他业务能力很强但是这个媒体其实没有帮助他来造他自己这颗心对而网红他所有的一些工作其实都是被他自己来服务对

而很多体制内的记者我需要干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完全在个人流量上其实是没有帮助的是的

所以说这个以后内秀型的记者可能真的是被时代淘汰了那很多可能迎合时代的这种记者他可能会更如意得逝所以内秀型的记者可能就成为这个行业的良心所以我跟徐老师还有你咱们就被淘汰了坤军哥这个专家型的记者行业良心我觉得我就是这个受恐型的记者

OK 那我们这期聊的时间还挺长了关于体育记者这个事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没有补充的话我们这期就收了我们可以下次再聊 OK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随时再找机会再聊对我们可以下个五一老公解散聊聊可以

最好是长距但是可能闹得我常结婚的机会不太多因为我们这次来正好是我们另外一个记者结婚我们拖到一起 OK 我们这期节目就是这样谢谢三位老师的分享感谢大家拜拜这一期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听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体育产业独立评论会有更多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