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春晓播客今天再度邀请到我们的重磅返场嘉宾 四姐我觉得我已经你快成为主场嘉宾了对 我感觉已经不算是那个邀请嘉宾我已经快要那个替代那个品哥就是
就是很快大家会发现那个小宇宙那个主播那个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今天其实想跟四姐聊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最聪明的人都在买什么对就是我补充一下就是说因为我自己做 Folf 的这个管理人在这段时间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观察到一个现象
因为我一边接触管理人一边接触投资者我突然发现这两个群体他们的投资风格出现了非常大的割裂迥然不同对简单的讲是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风险偏好低即便在市场利率不断的下降的大环境下还是以追求低波稳健为一个比较主流的一个趋势
最安心觉得最放心但是我们所接触的管理人往往在自由资金的投资上非常的激进即便是在目前就是可能形势以大家预期也不是说特别乐观或者是说过往几年的这个二级市场的这个表现也是一般的情况下
他们基本上所有的钱还是投到风偏非常高的比如说像指数增强或者是像这种高杠杆的 CTA 策略上面所以说我认为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想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对所以其实我们讲的刚刚我讲的就是最聪明的人其实就是说咱们市场上的这些主流和比较顶尖的管理人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想给大家什么建议我们这一期就仅仅是就一个事实或者观察到的现象给大家做一期
简短有趣的讨论吧我这里稍微就是说明一下四杰在这里说的管理人其实就是我们大家所讲的量化私募基金公司对然后这个公司它会有一些自营的资金然后也有老板自己的钱然后也有员工的钱老婆的钱老婆的钱
老婆家族的钱就是亲戚朋友嘛对对对亲戚朋友特别是我在看到这个情况以后近期其实又专门的跟很多这个关系比较好的这个私募基金公司的里面的这个基金经理或者是说老板也沟通过跟他们确认一下就是他们现在自有资金的投资
我发现呢基本上以公司的自有产品为主这个肯定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但是在自有的产品里面其实这些管理人往往选择的是波动最大的产品
我想可能有一些朋友听到这会有一个疑问就是说这些电话送他们的钱就是老板自己的钱他们是不是会投一个叫做自营盘或者自营策略的东西这个属于咱们今天探讨的范围吗不太属于是否是自营只是取决于他是不是接受了外部的一个资金但是跟他这个自营是什么风格
没有太大关系的 OK 所以这个不涉及我们今天要聊的核心的这个逻辑对对对因为自营的风格也可能是非常激进的甚至我了解就是有一些公司的自营的这个风格会比其他的自管产品更大一些对我也问了一些呃
我比较熟悉的一些量化私募基金经理就是你们自己都买什么产品但是我不知道我问的这个基金经理是不是有代表性因为他是做 CTA 策略的所以他就说他买自己的产品然后还买了一些 FORF 产品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就是他会觉得自己的产品自己最知根知底然后对这个风险的把控会比较的透彻所以呢他就会把大部分的肠胃放在这里
我们就是之前有几期其实我们有探讨过就是这个在私募基金这个我们所有面对的这些策略里面其实有几类一类是低波的对吧这个是我们讲过的还有一类其实是属于这个偏高波动的这个里面包括这个商品 CTA 的也包括像这个股票指数增强的
其实现在目前市场上就是比较波动大的主要也就是在商品的高杠杆的 CTA 策略上面以及指数增强的这个策略上面然后我们会发现在商品的 CTA 的这个私募基金公司和做指数增强的私募基金公司的里面的人
或者是说员工其实往往会把自己的钱投到非常多的大比例的投到自己公司的产品并且是这种高波动的甚至可能就是比如说是放了杠杆的有波动的这样的一些产品
就可能有一些朋友会问就是说他们是不是对这个他们投的策略是不是没有风险其实我想说就是说其实这两类策略没有人敢说他不回撤或者是没有风险他们同样要忍受一个一二十甚至二三十甚至就是四五十的这样一个回撤但是他们基本上
还是选择这种高波的策略这些管理人把钱投给这些高波策略为什么他敢投就是他为什么有这个勇气第二就是说他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其实就是我跟思杰占的这个独特的位置可以让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的两面一方面是想要委托我们来管理资产的这一部分客户一方面是具有能力去做量化产品这些专业所谓聪明人
所以其实今天也就是仅仅把这个现象描述出来刚刚我们也说了也并不是要说服大家或者是要去讲什么道理稍微分析一下我刚刚举的那个例子我觉得可以抛砖引玉就是作为我觉得是第一个原因就是管理人因为自己对产品的认知到达了一定的程度
不管是说他从业这么多年他经历过的市场的起起落落和不同的周期够了所以他知道这个高波的产品他在他会有一个什么样的 pattern 会怎么表现第二呢就是说可能大家就会慢慢的也发现又没有回测又有高收益的产品确实是越来越难找甚至是对于就在这个行业中存在生存的这些专业的管理人来说他们也投不到
我觉得应该是这两个主要的点咱们也探讨吧你觉得呢我觉得春晓说的很有道理就是我觉得首先大家是有比较大认知差距的这个一定是一个壁垒比如说我是自己做策略的我的策略是什么特征我做了什么我今天甚至我今天买了多少个股票我心里面都是有数的但是对于就是咱们一般的投资者来讲说他在买这个产品之前甚至买完之后他其实都很难
了解到这个产品直接的交易的一个情况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会以一个比较它呈现出来一个比较低风险的形式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对吧就是如果我不太清楚这个事情我可能就愿意在这个事情上冒的风险比较低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人性吧对对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表现并且这个表现会长期持续在这个投资者的这个角色之中反过来说那我们今天探讨说管理人敢于敢于把这个钱投到这种高波动的策略里面有什么意义呢
我觉得有一点意义是在于让我们的投资者至少明知道说目前国内这些最聪明的甚至可以说非常有钱的这些以技术来赚钱的这样的一些人
当他作为一个投资者的时候,他在投资什么,我觉得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就是说你可能对这个行业具有一定的未知,或者是说甚至有一点恐惧,但是这个行业并不是说真的就那么恐怖,特别是有一些高波的策略,并不是说这些管理人让投资者去投一些高波的东西,
反过来是管理人自己反而去投了这些高波的东西那我觉得我们是有是应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为什么敢于这样做的原因的 OK 那刚刚四姐讲了一个这些人的特点第一是他很聪明第二是他们很专注地做这个事情量化投资这个事情
关于很聪明这点呢就是我相信咱们还是有共识的就是他们毕竟还是不管是从学历还是从他们接受过的职业的训练还是说他们待过的各种专业的机构以及他们现在其实进入量化投资这个领域本身的门槛也很高可能都要非常非常 top 的 5%能够进到这个领域所以这一点就是无须质疑的
还有就是我觉得就是也补充一下四杰刚刚讲的就是我觉得为什么我们需要去了解他们的投资的一个想法就是因为我觉得量化交易的管理人他们是非常理性的一群投资人特别是跟普通的咱们普通的家庭
理财角色的负责人比起来呢就是他们会更看重事实然后在算法和数据的这种强大的证据下去做他们各种判断和做他们各种这种交易的一个底层的逻辑我觉得这个呢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越来越以科技为驱动的一个投资的大环境里这两点呢也是我觉得咱们可以跟他们学习的地方
对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就是去了解我觉得第一点呢就是说这些管理人敢于投资也策略首先第一点肯定是他们天然的优势是说我每天都在看我的交易所以说他其实非常清楚
他可能比我们无论是我们是作为 FORF 的投资者还是作为就是我们 FORF 的管理人来讲他都更加清楚我这个策略每天交易的结果以及他的优势劣势在什么情况下会赚钱什么时候会亏钱亏钱的极限在哪个地方或者是说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会表现的不好
我有什么办法来控制它的这个亏损所以说这些管理人他肯定是会有天然的一个优势我觉得这个知根知底对对对我觉得这个毋庸置疑甚至他还有一点就是他可以可能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采取一些措施去减少亏损的一个发生这个对他自己来讲这个产品是有一定的操控权的所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
一个优势这个优势呢就是我们要认可它并且呢我们也认可说我们除了他们自身以外我们是不可能去形成这样的一个优势的那我们比他们就是有对这个策略有更多的这个畏惧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这是第一点
他们敢投是因为自身的认知是最深刻的就好像每个人对自己家的熊孩子最了解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样的情况可以控制住他风险出现的时候怎么样去止损我就是产生了不加当的联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但第二点来讲就是说这些管理人就是在选择这种高波动的策略的时候其实大家可能会想说他们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些低波动的策略那我觉得这里面唯一的原因目前看起来其实还是对于收益的要求这里也印证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说这个市场上现在可能确实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无风险的一些赚钱的机会
如果我相信如果是说大家都能去赚一个无风险的收益比如 15 20 不冒任何风险那所有的这些私募基金公司都会把自己的钱去投在这种无风险的策略上面但是后来为什么现在大家基本上其实从管理人的角度很多是放弃掉这种策略的就是因为他们也知道现在的市场就是无风险收益逐步降低的一个市场
你要花非常大的精力去获得一个这种看起来回撤很小的一个收益性价比也很低对其实对观众来说可能对他们来讲就是说难找并且性价比低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原因呢是我认为在量化的这个投资领域里面它确实存在一个比较有效的一个我们说是公式也好也
或者是说它是一个比较对等的东西也好就是说在量化这个投资领域里面确实存在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这样一个情况
这样算下来就是说我们当然并不是说无限的去提升风险但是没有收益对吧这里咱们要不要再定义一下风险呢你所说的风险是指说它可能有更高的概率会出现回撤以及浮亏这种情况对浮亏也会变成实亏就是亏损就是你可以理解是亏损
投进去的钱在任何时间点上会本金的一个损失我认为这个是我们看这个投资的一个风险当然这个是发生是不确定性的
但是它的这个幅度以及发生的概率伴随着你这个收益率的提高它一定是提高的所以说我认为这些聪明的管理人愿意去选择这种高波动的这种策略并不是说单纯的他们敢于承担风险这个很傻他们是觉得说我付出了这个风险能够换得的收益更高这个是有性价比的这个也是印证了就是说这个策略它一定是一个方向
风险与收益正相关的一个策略曲线他才会去做这个事情对吧要不然就是说我只是承担风险那这个确实有点傻那这些很聪明的管理人呢他就评估说稳健型的收益认为这个不够高我希望有更高的收益那我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是算我自己的风险预算对吧这个如果比如说回车 20 30 40
这我都是可以承受的那他当然可以选择这种高波动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对应下来他的收益的预期可能就会更高
管理人的话他怎么样去把这个浮亏变成实际亏损的概率更好的控制和降低呢他其实就是看你的这个回撤能不能修复嘛如果你不能修复你就一直你就变成实亏如果你是发生了亏损然后亏损一段时间以后你的这个净值修复了甚至赚钱了那我们之前的那部分就叫浮亏嘛
所以说他的判断是说我的这个当然量化都是基于过去的这些数据的回测出来给到的一个有概率的成功性的一个结果那他就觉得说我从历史的数据来看我做这一套策略虽然历史发生过可能 20%的回撤但是呢
从历史数据上看它在后面的情况下都基本上能修复能够赚回这个钱那我这个事情就是有比较高的概率我能够修复回撤那我觉得这个冒险是值得的对就我自己买产品的个人体验来说就是还是得经过谷底然后再上去然后
就是多经历几次你就比较能深刻地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所谓的信心也好或者认知也好就是如果真的没有经历过这种就是亏了很难受然后又长起来的这样的感觉其实是很难产生信念的我觉得这个产生信念这个确实比较难我今天就是还是希望尽量地扯回来就是我们这个主题的本意其实就是个事实
首先我们希望我们的投资者知道行业里面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就是可能有些投资人就说他们自己策略就是有可能不亏钱或者是说亏了钱也无所谓可能感觉就是从什么地方能补回来但是首先第一点我认为这个是大家的一个可能误区就其实我们知道的很多管理人的资金资金投的东西是非常非常高波的可能甚至我也不敢投可能我和春晓都不敢投
他们会去投比如说我问下来他们会去投小市值的指针他们会去投加了杠杆的中性策略然后他们会去投这种高杠杆的甚至就是四五倍杠杆的这个 CTA 策略那这些策略就是说我希望投资者不要认为这些策略因为是他们自己投的所以说这些策略就没有回车或者是风险很小
在这个市场上绝对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当他们选择比如说小市值的止增的时候他们会面临什么情况就是在比如说像去年的这种长期持续的下跌或者是说去年二月份那波微盘股的崩盘的时候他们可能面对的回撤不是一个什么二三十的一个回撤他们可能会面对一个四五十的一个回撤就是相当于你的本金会亏掉一半这样的一个情况
所以说大家都是从那种低谷中扛回来的而且他们的在这种低谷中的扛可能会更加难受一方面就是他自己在亏欠另外一方面就是说他可能还面对就是资管产品的回撤带来的外部压力第三就是他还面对就是说心理上的压力因为他会我觉得说实话就是说可能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自我怀疑吧就是我这个策略因为我们做的这个策略它就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
当你在这个回撤没有走出来之前你始终不知道就是说这个回撤什么时候能走出来到底能不能走出来我的策略会不会以后就无效了当然我相信这些管理人他会可能比我更加理性和对数学更加的有信心吧但是我觉得这种就是情绪性的影响一定是会有的
所以说他们也是要经历这样的难受然后才去获得收益的但是他们还是坚定地去选择我觉得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你刚刚说的那几种就是比较高波的策略坚定地投他们这些管理人是在区域上地区区域上分布有什么共性吗比如说什么上海为主还是说北京的为主就是好奇问问
因为其实这两年确实量化相对集中还是会在沿海地区嘛这个是比如说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我总感觉就是大湾区的经济里似乎要更加的激进对风险拥抱都更高一些我自己感受是广东地区的这个管理人会风偏更高一点是因为可能那边的这个
就过去几年房价涨的比较厉害就是这个那部分就对他们投了很多股权或者是说地产就是他的收益率的预期相对是应该是全国最高的吧所以说的话他们可能就是甚至不排除在这个止增的策略上放杆杆都是有可能的这个其实波动就非常大了
你可能还要不停的追饱你是有杠杆的嘛但是他们还是会去选择确实我感觉还是有非常强大的这个心理承受能力但是确实人家广州深圳就是有一个职业不是叫这个连续创业者
就这样就我觉得如果你是连续创业者或者是说你以前是做这个股权投资的那看我们二级市场其实感觉风险其实是风平浪静对比较低波那这个洒洒水对对对这个我觉得说地域的这个封片呢它是一个不是跟这个并不科学不是跟这个策略没关系就是地域的这个各方面经济环境产生的一个结果
就说来说去就还是这个真理就是收益跟风险的这个比例对而且这个呢我认为它是更深刻的体现了在近几年的这个证券投资的产品的这个上面就其实我觉得在十年以前我们在提到很多这种产品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用风险去对应它的收益
而我们那个就是在十多年前我觉得我们在提到一个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会去问这产品去年的收益是多少你觉得这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产生这样的一个改变呢就是私募证券基金的蓬勃发展就是变成了一个非常主流的投资的一个方向也不是非常主流吧但是我觉得就是说肯定是比前几年无论是规模还是投资人数上面有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就以前比如说在十几年前我们说这个投资的时候我说我去年翻了一倍别人就说你做的太好了然后另外一个人说我去年赚 20 我们就会觉得说那个人做的太一般了现在咱们想的都是量化产品吗还是十多年前我觉得大家可能买的更多的是主观经营经理的这种量化投资我觉得这两年主观的产品也会用风险去刻画收益 OK 这个我没什么了解因为主观我确实没买过
我觉得主观也是现在也是这样子的就大家都是越来越成熟我觉得主观做的好的甚至有可能它的收益风险比量化更高我一直说这个你愿意投哪个是你自身的积累你积累在哪块你就主要投哪块就还是一个认知的一个问题没错但是在这两年比如说我们当提到一个经理去年的收益我们首先会问那他回撤多大对吧
然后第二会问他做了什么策略然后我们用很多东西去刻画他这个收益到底是再来评价他是优秀还是其实吃了市场的红利我感觉这个投资体系已经越来越健全用风险去刻画收益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通行的规则这是一个市场成熟的一个好事情对就以后还会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个是比较好的
而且就是说我还想再强调一点就是我们要非常重视这些管理人自有资金的投资是为什么因为刚才春桥讲过了他们是很聪明的你如果要投资你肯定愿意跟着一个就是擅长投资的人对跟着聪明人走嘛因为他代表了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对我们自己更聪明的选择
对而且第二点呢就是说其实在这些管理人里面有一部分还是属于有钱的
并不是大家都有钱可能有些投资者认为说这些管理人可能没什么钱可能钱比较少所以去博一博其实就我了解情况呢就是因为毕竟就是这个私募行业发展了这么长时间了有一些管理人其实现在还是有一些积累的甚至不排除有一些就是前几年就是做高频起家的这些管理人他其实自有资金是积累的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但是他也会把这些钱大部分的投到高波动的产品里面
OK 好那这里我想会不会有小伙伴有这样的问题说那因为他们已经非常非常有钱了所以他们可以留少少一部分去走稳健型然后剩余的钱投高波动但是我还处在一个积累阶段或者是我家庭的各方面的需要的房贷车贷各种责任还比较重所以我还不敢去把资产放在高波产品或者是我目前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我
这个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呢这个肯定是有各种各样的个例刚才春晓你举的是一个个例但是从我们大部分的概率上来讲资金越大它其实越追求稳健是这样的逻辑就是你很少听到说一个非常大客户是说我全部是高博的就是我们一般存在的规律应该是说我的资金比较少
那我可能去追求一个收益更高的因为确实你比如说 100 万你追求一个年化五的收益率一年就 5 万块钱那你可能不如说那我冒一点风险就追求一个 20%我一年 20 万这个还是有比较大的一个差异的但是比如说如果我有 5 个亿的资金那我可能觉得一年 5 个点都很高了也有道理所以说其实咱们探讨的这个大的这个方向是说它是反过来的就是这些管理人
他不仅聪明而且有钱而且他自己的资金基本上基本上啊我都很少听到有就是有一个管理人跟我讲说我说你自己一点都不会留一点比如说在银行或者什么他说我的钱都放到产品里面唯一我会想到就是说要用钱就是我现在没没钱用了我就从产品里面输一点回来
而且我了解的很多经营经理就是真实的把自己的钱都投到自己的产品上面就是我们讨论的是说是一个现象我觉得这就一个普遍性吧在我们看到的管理人当中我想讲的就是说我希望投资者不要觉得说当你在接触这种高波动的策略的时候你觉得都是管理人在骗你的钱
就是别觉得自己是韭菜然后这种感觉其实这个信息基本上还是一致的有肯定很有有很多骗子但是呢确实有一些管理人他是非常真心的告诉你说低波是不赚钱的你就是需要去投一些有波动的就比如说指数增强我们再回过头来讲他其实是在我们看来他已经是就是算是波动很高的一个策略了对吧因为你的回撤不受你自身的一个控制
但是呢你如果长期去持有长期有这个超额的话你也会发现就几年下来他可能收益率也不会比一个你长期持有的一个稳健性的收益的低只是说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中间有很多起伏会让你难受或者说你的收益的兑现时间没那么快
你可能文件型一年两年你能兑现但是这个指数增强你可能需要三年四年你能兑现你的收益但是还是有很多管理人会建议你说你投指数是增强就是我也希望投资者不要认为说他们是在骗你或者是说引诱你去做这个决策而是说这些管理人其实大家自己的钱基本上都在指数增强上面其实这一帮就是做这个股票量化的管理人我认为真的是中国股市坚定的
持有者对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不会卖
随时满仓对随时在满仓然后承担这个无论什么原因产生的这个 Beta 或者是 Alpha 的回撤然后还是义无反顾的一直在持有就恰恰我们在录这个播客今天刚刚才看到有一位这个量化管理人的这个其中一个主力的这个合伙人吧他发了一篇文章
文章他在里面讲了很多事情以后他有一句总结就是他讲说但当前股市相较于持有现金可能更具机会其实我想说这些管理人封篇真的是还是蛮高的无论大家多么不看好他们还是非常看好股市对对而且都是白纸黑字都会公开的去表达出来他们自己的这样一个意见
而且他们的这个意见会在他们的仓位上得到表达这个是我们非常确定的事情那是不是能够给大家一点启示是说当你拥有很多的这个可投资资产然后低波又不能满足你的收益需求的时候你愿不愿意也并不说盲投吧就是你可能需要去学习这块东西不要觉得这个行业里面其实好像低波不行了以后就没有别的可以投了
你其实有很多选择对但是你可能需要去增加认知像我们上期也聊到有各种学习的途径四杰旁边也有自学的非常成功的小伙伴此处是硬广啊就是咱们这个量化配置专题其实也我觉得每一期都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不能叫知识点吧一些比较走心的分享大家都可以多听一听然后呢就是再跟四杰探讨一下目前这种情况下
所谓的低波稳健策略你觉得有没有什么样的一种变化我认为它的这个斜率不会像之前那么稳定就以前我们讲低波稳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在脑子里面想出来都是一根斜着向上的直线嗯
当然中间可能会有一些曲折但是大家就还是希望它是这样的一个血绿但是我认为目前的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情况这样的血线应该会越来越少因为这样的血线就是它代表一个什么含义呢代表一个含义就是说你基本上每天或者是说每一周都要从这个市场上能赚到钱
并且在付出一点点风险的情况下去赚到这个收益那这个事情一定是一个越来越难的事情那后来它的演变的结果就会变成什么样呢就会变成低波策略变成一个就是它只要回撤能控制住它都算低波但是呢它并不是每天或每周或每个月都能赚钱它有可能要等一个市场机会它去做然后才赚钱
那么它的曲线就会变成一个像阶梯状的一个曲线就是有一段时间会表平然后机会来的时候它转一波然后上一个台阶然后再走平然后再上一个台阶但是呢它的好处是回撤还是小的
回撤可能还是只要你愿意去控制就是你对预期的收益能够接受它降低它的回撤还是能控制的但变化的情况呢就是在于说你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持有的那么舒适因为它可能会凭一段时间你在这一段是没有收益的其实这个感受从我们就是这种 FORF 的管理人来讲是最明显的
就可能我们 FORF 出来的曲线都还会稍微好一点因为我们是做了各种策略的一个配置就总归在一些市场上东边不亮西边亮就总归在一些情况下就是有些策略会赚钱但是但我们看到的我们下头出去的很多子基金它其实目前低波的已经呈现这样的一个趋势了
它就是基本上很难是一个斜着上线向上的直线它会是一个每个策略都呈现出一个阶梯状那你就可能对这个资金的它的利用率就会不是那么满可能就像你说的对资金利用率不那么满第二就是没有市场机会就比如最近的这个市场波动率特别低的时候它就没有赚钱的机会它就不动了对它就不动
他可能做了交易但是并不能赚到钱就是只能走平但是你也不能不做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他的这个波动就会起来所以说的话他就会呈现出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当很多的产品都处于就是我们下头的很多资产都是在处于一个低波就是市场环境中他都走平的时候这个整体的收益率就
显得平淡就像最近就是我刚才开始说的最近的近期看起来都是非常寡淡毫无惊喜这样的一个情况好那今天其实也是比较简短的一期但是我觉得我们聊的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一个现象对因为我们的播客总是被嫌太长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去听一下人家那种三小时五小时的那种就是感受一下我觉得我已经尽量控制住自己了那说明我们那个受众的那个睡眠质量比较好可能就是身体好 15 到 20 分钟就已经睡着了是希望今天我们继续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进入深度睡眠
同时呢也能给大家量化投资的这个增加一些新的启发但是我希望大家就是也不要睡得太快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一下就是当你在投资就是你自己面对那么大的资产要投资的时候你面对这个市场利率在不断下降的时候
你应该向哪一些人去借鉴他投资思路也给大家留一个那个入梦的本来都要睡着了精醒失眠失眠六小时直到天亮可以在梦里面再思考一下好谢谢大家那咱们下期见好的大家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