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122|阿姆斯壯來台灣的1970年代~ 70年代故事巡禮,小說家黃崇凱談新作《反重力》_20250218

EP122|阿姆斯壯來台灣的1970年代~ 70年代故事巡禮,小說家黃崇凱談新作《反重力》_20250218

2025/2/18
logo of podcast 故事與它們的產地

故事與它們的產地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光临故事与他们的产地我是主持人东阳在接下来的节目时间里带领大家来一趟 70 年代故事巡礼邀请到来宾是小说家黄崇凯先欢迎黄崇

东阳好 各位听众大家好所以问你蝗虫可能对于听众朋友第一次会想说为什么叫蝗虫呢可以讲一下吗当然是从名字来的吧当然就是因为本名叫蝗虫开那一些比较熟悉的朋友就直接称前面两个字但我后来发现好像如果你叫什么什么虫或是什么虫什么的这样子大家就是比如说如果你姓洪你可能就变成红虫

类似这样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典故是别人称呼你也不是你自己自称但大家随便爱怎么叫都可以我觉得这是我跟朋友相处之间我觉得你怎么叫我也没有关系但我想你在今天来的节目当中我跟听众朋友也是朋友

虽然可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但就从也称呼你蝗虫来介绍今天你带来这本新作小说《反重力》刚刚讲说名字里面有虫其实好像名字里面有什么的就容易被取什么的绰号有一种大家的默契可能比如说过去会有那种小名叫做小什么的或阿什么的但是像你刚刚讲说里面有虫字的就有蝗虫红虫什么样的虫

那这个是谁写世代上面的比如说你是七年级生七年级世代或现在的年纪会用四十世代你会怎么描述所谓的七年级或四十世代吗

好像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因为其实在我算是如果按照这个比较严格的定义我算是七年级的头这样子非常头对对对那其实到七年级的尾他们的经历又跟我很不一样比如说我是经历了

最后一届大学联考有考三民主义的一代这样子对那我因为有重考过一次所以我重考的那一次就不用考三民主义了而且你三民主义那时候是 50 分而不是 100 分对对对所以这个就是说我的经验其实比较接近就是所谓的六年级生也就是 1970 后的可能后半的跟我的那个生活经验或者是共同记忆是

蛮接近的那反而我跟小我几岁小我五六岁的人其实他还是会被称为七年级世代可是他们可能在成长的过程里面他们接受到的教育好比说认识台湾这个教材已经变成一个他们的基本教材了所以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已经开始有一点点不同了那当然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

就是其實每個世代都有的一些共同的經驗比如說 22K 世代然後好比說也剛好是 08 年金融海嘯那我們這一代就是最早也是會被稱為說你們這個草莓族就是抗壓力很差這樣很容易爛掉所以剛好有一個很

有一點反鳳翼味的椰草莓的運動然後那個時候也燃燒不起來可是就是沒想到就是可能在我這個世代到差不多就我最老的這個七年級頭的人來講

我们在 2014 的时候经历了 318 的运动那对于比我小好几岁的人他们还是一个很直接的参与者跟感受者又跟我这个其实已经 30 多岁了已经好像比较欠缺那样子去冲撞的热情的人来讲又有一点距离了这样子

就是说我们野草莓就是不成气候但到了就是 318 或称太阳化的时候我们又太老了这样子对所以就是我觉得好像有一点尴尬那到现在就是说因为我是青年级头然后我已经迈入四十几岁的这个阶段了然后接着就是有越来越多青年级世代会进入四十岁的这个门槛这样是

所以我觉得好像很难有一个世代的共同特质对也许要勉强给他一个共同的感受的话

可能就是一种瓦解的感觉吧夹心饼干然后中间把它溶掉但我想每个世代也许就是对于六年级的人来讲他也会觉得说他相较于五年级跟七年级之间他也是某个阶段他有一个很强烈的夹心饼干感这样子最后那个夹心饼干感因为我是六年级一

那刚刚方崇林说你是七年级的头所以在我们共同有经历过你说也比较偏六年级的确像在你的小说作品当中我就看到在电影院看电影要站起来唱国歌对有这个印象但现在已经变成只能拿来说嘴就是人家会觉得你那么奇怪但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习以为常或者认为有时候那个抛弃也不是既得也不是的尴尬感嗯

然后像我今年年代还不知道什么中美断交推出联合国然后遇到六四遇到蒋自卑的过失有很多在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在看别人的历史但是今天读你的作品我们今天要介绍到你的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更往前推是推到在你出生之前的 70 年代

你是怎么去理解我想这也不只是你身为很多包括我自己可能听到朋友也是理解出生之前的台湾跟世界是用什么方法你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经历过哪些呢我觉得这个好像是一个就是说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因为对我这个所谓的青年级生来讲就是

在我们经历的年代就正如你刚刚说的就是我们会经历一个解研的尾声然后但是还有一些解研的移序不断的残留的这个状态但我们又开始有一个好像一个不太一样的新的社会跟文化的东西正在产生那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我们活动

会有点困惑说到底我们之后会去到哪里这样是那所以我对我来说我的教育方式就是说呃我想要去理解或者是补课嗯呃那些呃我我

没有参与过然后我也不太理解的过去这样对那我想写小说这件事情最好的部分就是它也是某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是讲教育这两个字我觉得有另外一个感受是包括认知因为过去教育可能会想到说是别人告诉我们

但的确在成长过程里头开始爸爸妈妈学校师长教科书但是要开始自己去探寻的时候那有一种真的讲补课但补课不是去上谁的课而是你要去自己找教材也甚至像你刚刚讲说身为小说家有一个更高的自知跟某种你会因此焦虑吗会觉得说好多课要补要有一些跟我同世代的人没有这些需求的人的差异会有吗

我想焦虑感都多多少少会有就是你只要活着就会你钱不够用或者是你时间不够用或者是你接下来要有什么这个那个的烦恼就是一定会会不断的出现但是

这个你对于过去的好奇我觉得这个东西大家都还是持续会有的那也一定会有这个需求只是说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去消化它那我的消化方式只是因为刚好我是写小说的所以我就用小说的方式去消化它这样子

小说的方式包括创作也包括阅读也包括今天带来这本反重力刚前面这几个提问都是为今天要谈这部作品做个铺陈但要做了这些铺陈之后先来讲一下反重力这本书在讲什么因为看起来像是一个物理学的书书名

其实有一些读者会以为它是一个科幻小说这样子对因为反中立是一个科幻小说里面常常会出现的设定就是说比如说小叮当好了哆啦 A 梦它这个就世代语言对对对这个就是一个转换的过程这样子对

就是说曾经有人疑惑就是说小叮当为什么他也没有穿鞋子可是他的脚为什么都不会脏这样子对他在室内在大雄的家里他的榻榻米他也就是坐着也是走来走去

可是他出去他也沒有穿鞋子為什麼他的腳不會髒這樣子未來科技嘛他 22 世紀來的但事實上他的腳不是貼底的對他的腳跟地面是有一定的距離然後那是一個反重力裝置這樣子對也就是說就是我們平常因為重力的關係所以會腳踏實地的在這個地球上行走嘛對

那所以这个是一个科幻小说或者是科幻电影常常会出现的设定是对那但是我的小说里面就当然它是一个看起来像是一个幻想的一个虚构的事物的描述这样对所以这个书名就是其实是到最后才确定要这样子取得对就是想了非常多的书名这样但好像都

没有办法去描述说我想要试图呈现的在 60 年代末到整个 70 年代乃至于到 80 年代初的时候在台湾曾经发生了一些政治案件那当然有一些人后来成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台面上的人物但也有更多的人是大家所不知道的

相對邊緣那相對沒有發生機會的這些人所以我就是就剛前面講就是說在這個自我教育的過程裡面我想要試著去探索那一段時間的台灣人到底感受到什麼或者是經歷了什麼這樣

或者是他们错过了什么这样那所以他主要的主轴是几个重要的政治案件就 1970 年年初是彭明明逃亡偷渡成功这样那二月的时候是台东的太原监狱发生了一个太原事件试图要夺枪然后要就是把监狱的大门打开把所有的囚犯

都放出来这样子对但这个行动是失败的然后接着是四月的时候黄文雄跟郑志才在纽约试图刺杀蒋经国失败那接着是十月的时候有一个台南的美国新闻处的爆炸案嗯

那他又连结到 1971 年就是隔年去隔没几个月的二月在台北管前路的一个商业银行的爆炸案这样是对那这些事情呢看起来好像都在时间序列上就是非常的接近都在同一年发生

好像个别之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比较独立性的对可是实际上你当我开始去了解这些案件的时候我发现好像这彼此之间有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可以试着去探索的是在不同的尺度不同的框架底下的时候看似独立的各个事件在时间轴上面它有依序它不是它在时间上是依序发生的

但探究之后发现他们不只是这个时间关系的成立而已不是只有独立在里面而已而是有一个因为我们更深入到尤其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过去我在读如果是读历史或者是读过去台湾的一些政治或者是社会的发展重要事件的时候的确它也是散着的

但透过你的作品阅读虽然说书名有点像是科幻小说但我觉得科幻小说的感觉误解误导甚至是来自于书封上面一组数字好像一组密码一样 19690721 嗯

这是什么密码就是有一个朋友就是我把书送给一个朋友这样子然后他太太就看到说就很开心说你知道这数字是什么吗就我那个朋友就跟他说是那个阿姆斯壮登陆月球的那一天然后结果那太太就非常的生气就说那是我的生日你都忘了吗这样子

这是真是你朋友的对对对但我没有想到会造成别人夫妻之间的小小纠纷这样对那当然就是最主要原因就是阿姆斯壮登月这件事情是对那我想阿姆斯壮登月这件事情在就是当时

真的是受到非常大的瞩目全世界的瞩目对全世界的瞩目其实像台湾这么封闭然后资讯这么闭塞的一个状态其实你去翻阅当时的各个报章杂志

大家就是真的每个媒体几乎都是一直在关注这个登月的任务是有没有成功然后现在到什么阶段了这样子对我觉得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说以台湾当时的那个状态对你关心一个就是好像跟你很难产生连结的这个登月任务就是

关切到那种程度真的是有点怪异是对对对因为当然就是说那个时候你看报纸他还会用一个很那个时候的词语就是说这个阿波罗三永市即将登陆广汉宫广汉宫很棒很中国式的说法

然后就还会在那边讲说这个什么这个嫦娥啊月兔啊什么之类的这样子对就是说那时候的报纸好像会用这样子的就是这种传说故事的典故来跟一个现实发生的这个登月任务阿波罗 11 号的这个登月任务

做一个连结而且呈现那个时代的幽默感那时候只有幽默吗没有一种恐惧感或是一个我们过去的想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要看的那个会不会已经不再是月兔导药而是美国太空在上面做什么事情而且这个就是说当然那个时候可能你看那时候报纸的报道其实都是蛮正面的表述

对那甚至你在看这个头条的新闻报道的时候旁边就是在卖你电视这样就是说要这个好好的看清楚这个登月三勇士呢我们就是要买一个更好的电视商业头脑还是在那时候也都自入型行销进去对对对

拉回来我们五分钟前讲的是 1970 年代 60 年代末期到 80 年代初期而且刚刚讲到是一些政治社会事件怎么跟阿波罗的阿姆斯壮登月阿波罗 11 号登月美国的登月人物这中间怎么拉上关系的人在你这部小说当中

另外一点就是说延续这个话题就是说我们以一个非常遥远的岛屿东亚岛屿的角度在观看美苏的太空竞赛然后以及最后美国因为阿波罗 11 号登月成功的一连串的过程

好像隐隐然就是说我们那时候就是自称自由中国嘛对那跟美国之间是一个好像很紧密的盟友关系所以断交了对但其实大部分这个岛屿上的人其实

很难感觉到这件事情除非你就是在也许当时打越战的这些美国阿兵哥来台湾度假你会看到这些美国大兵在可能一些风景区游乐区或者是一些就是比较热闹的区域你会看到他们这样你对美国的认识是一个这样子的在生活里面的关系是这样的

但真的只有这样吗好像又不是因为你会发现说彭明明之所以能够偷渡逃亡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在台北的这些美国传教士朋友的协助那彭明明是一个极度聪明跟非常有规划非常周延的人思虑非常的缜密这样

所以每一个帮忙他的朋友都只知道他的计划的一小部分对那所以从这个案件他会让我去想说那当时的台湾跟世界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对

那当然一个举世瞩目的事件是登月这件事情对可是这个可能是一个就我们讲就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月亮的明面嗯

对那月的暗面又是什么呢这样是对那可能对我来讲登陆月球这件事是一个月的明面嗯那月之暗面可能就是在台湾呃就是在发生的这些事情是对是

明跟暗的对比或是大众以为的疏离而实际上在个人或在很多事件当中它是一个连接度非常高的地方这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因为里面的故事它不是一个你可以说是长篇但是它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所组成的时候也出现了每一个故事它的独立性跟连接性以及好这个连接

我一边赌就一边好奇这个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比如说阿姆斯壮真的来过台湾而且见过孙将军吗但他是实际上来过台湾没有错对就是说这个我是很后来才发现这件事情就是说哎

1969 年的 12 月底他跟了一群就是由美国那时候的脱口秀的喜剧演员叫 Bob Hope 跟一群就是美国的影视歌星然后甚至歌舞女郎一起在世界的美军基地巡回演出包括那时候在台湾也有这样的一个基地对那他们那时候来是去台中的秦泉港基地是对

所以我就有点好奇说虽然他是一个旋风式的到访那有没有可能他会去见他的普渡大学的校友孙力人呢那当然这个是我的想象所以我没有办法确定这件事情刚刚讲说阿姆斯朗来跟孙力人都是普渡大学校友这些都是真实的有品有据的对对

对那但那只是我的我的虚构就是说他们有有见面这件事情是对那也许小说的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就是说你可以让看似不太可能的事情发生对

因为那个不可能不是说没发生过的不可能而是在那时候的政治气氛底下孙力元将军那时候算是被软禁的状态然后在小说当中描述那些都是真实的包括外人所谓的外人不管你是美国人或者是他过去的同袍等等的那时候

要来见到孙将军都是会经过审查批准之后结果来的是刚刚讲连孙将军都想说这个人好眼熟然后在杂志上面看到他的样子

在那时候杂志上面看到他我会想说应该是回来阿姆斯特回来之后受访不然如果是穿着太空装的话大家没人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子所以整个故事里头就会跑出这些从刚刚讲到书名反重力在书封上面的 19690721 这些密码

解码而且这个解码呢不只是对于刚刚讲到我接触小说的时候对于书名原本第一层的认识开始去认识到透过故事的进行认识到内容在讲什么然后是知道那个密码这个密码是登月的日子但除此之外阿姆斯特真的来过台湾但他到底有没有见过孙将军就是有许多在小说家黄崇凯的脑海中

要去一层一层的进入连结无论是原影历史的还有一些像是脑洞打开一般的情节的铺陈就在这本《反重力》的一开头文系其实刚开始讲到说故事的一开场

后来彭明明遭遇的事情太原事件还有许多在故事当中刺杀贾宁国事件等等的如何在这本反重力当中表现出来如何去跟现在的读者对话我们这边请听首歌休息一下待会继续请小学家黄重改继续来聊他的新作反重力休息一下

因為過後回到故事與他們產地邀請到的是小說家黃崇凱帶來新作反重力反重力這個詞彙剛剛在前半段節目當中講到說有一點像科幻小說科幻故事

然后我也想到说去年年底台湾电影圈一个说不上开心也会满头疑惑的就是一部十年前的科幻电影《星际小影》重新上映连续好几个礼拜是台北票房冠军大家想说是因为最近没有什么好看电影吗还是就是一个这一类故事吸引人的地方我想已经不只是技术上面了

拍摄技术或者是在你的故事当中去展现出科幻的技术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很多情感的人或是创作者说故事的人在里头要去讲述的另一层更打动人心的这至少是我在读反重力的时候感受到的刚刚讲到这些历史也好这些带一点幻想性质它不是科幻甚至有人讲说它有点轻科幻但

我更好奇的是你书写这本书的缘起是什么怎么会突然想到不是应该不会是突然刚前头提到的去写一个你出生之前的台湾和世界缘

源起是什么最早应该是我在写文艺春秋这本小说的时候里面有一个章节叫狄克森片语那这个狄克森片语是应该就是我们的共同回忆就是说我们在国中高中就是我们应该不管是你是在台东或者在台北或者是在台南嘉义云林读高中国中的人可能都曾经遭受过狄克森片语的荼毒这样子对

那所以我就开始好奇说那狄克森片语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台湾这个英文老师授课的片语书的代名词这样子而且我一直在当时到现在一直搞不懂狄克森是谁对对对就是你真的会不知道狄克森是谁对那我就去追寻这个故事那在追寻之余呢我赫然发现就是说其实台湾有另一本英文的这个参考书

长年热卖叫做新英文法那作者的名字非常特别叫柯奇化对后来开始去追寻柯奇化的故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新英文法是在监狱里面写出来的是那柯奇化他就是非常倒霉的被国民党政府关了两次真的是倒霉两次就是做了这个政治黑牢做了非常的久这样

正好就是说他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的时候他被关押在太原监狱那其实他跟发动这个太原事件的这几个起事者

彼此之间并没有非常的熟悉甚至他也不是主要的歧视者之一可是因为他名气比较大所以他就是在这个事件之后他就被关到赌球的房间里面去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就想说那我之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要来探究一下太原事件也许把它写成一个长篇小说这样

刚好有国家人权馆的住馆邀请那我就想说我或许可以来写这个东西这样对那可是在提计划的时候我就发现说其实摊开这个时间轴来看太原事件的发生

的前面跟后面都有好多事情在发生对所以就最后就是变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对所以他最早的出稿是本来是想要写这些案件但我的住管任务结束之后我还是觉得说这个小说的出稿有很多东西是还需要再去做一点修改跟填补这样子对所以后来又再

加写的几个章节变成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这样一个填补这样一个资料的搜寻我们现在会叫做填野调查填调你怎么去找这些资料比如说翻旧报纸旧杂志或是有接触到谁去亲身谈论过他们曾经参与过的其实主要就是从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好比说 1970 年的大阪万国博览会这件事情

那当然我们就是小时候看漫画最早就是从《普德植树》的二十世纪少年

开始去看到大阪万博对于他们那一代的日本人来讲是一个何等重要的历史记忆而且在漫画当中是那群孩子那群青少年甚至年龄层面更低国小生对他们生命当中的一个后来成为一个集体记忆以及当年有一种探索这个探索还包括会跟朋友之间约说要去啦或是说其实没去但是虚构有去啦等等的有许许多多的

讲到万博接下来

对所以刚好也是在 1970 年发生的这个大坂万博我就有点好奇说那当时所谓的中华民国馆它到底是怎么样子去策划整个馆的内容以及它那个建筑物还有里面的接待员它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这样那开始去翻这些旧报纸然后档案资料的这些东西就渐渐的开始有一个轮廓这样子

那个轮廓刚好在伯克莱王书店的编辑推荐当中也提到说普泽之书所以他那种描述描绘你的作品在这幅《反中立》当中跟普泽之书的连结你认同吗很谢谢那个伯克莱的推荐但我觉得应该还是要说我这个小说并不是一个科幻小说这样子对

它比较像是一个也许你可以说它是幻想或者是说它是有一个真实基础的幻想那像大阪万博这个部分我觉得在实际了解相关的材料之后

你就会发现那个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一次万博对台湾来说像好比说那个建筑物是一个非常现代主义式的三角柱形的两栋作为一个中华民国观

有别于之前跟之后如果中华民国政府有出去参加这类的博览会它都是一个比较传统宫殿式的建筑对就是你一看就觉得那个好像是一个跟中国有关系的那个意象是对但唯有这一次是一个很现代主义式的东西对那当时的就是负责的建筑师叫做贝玉敏这样对这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是那再包含就是说里面的这个策展的人跟呃就是这些去当接待员的女生她们都是呃经过呃公开甄选嗯

对那好比说里面的就是策展的内容一半是介绍就是什么当然就是要从这个五千年的这个文化古国这些开始去讲可是后半开始讲到台湾这样子对讲到现在就是

台湾在国民党的统治下这个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多么的就是欣欣向荣这样子那这 20 个接待员呢那个时候经过公开甄选然后还要受训什么的像哇那个年代就是你要出国然后可以在那个地方半个月长达半年这样子嗯

那种感觉可能有点像是今天你有个机会去迪士尼乐园工作半年这样子可能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那我就想象说像这样子一个特别的体验又跟当时的台湾有什么连结呢因为对很多人来讲在那个年代出国是很困难的可是你看当时的报纸会发现说

各个团体用各种方式民意去参加这个万国博览会这样子对然后甚至也有人是参加 NHK 的广播节目的真文比赛而获得了去参加大阪万博的机会这样是就是说有非常多的活动

然后甚至当年的政府也短期的开放就是你可以出去观光的这个签证对就是跟以往的做法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当时也因为这个是亚洲的一个很特别的万国博览会的盛会嗯

所以台湾政府那个时候也想说我们应该也可以就是接到一些从日本来的游客这样然后那时候想要大力的就是去整合这个台湾的观光产业这样子是对所以你会发现说好像这件事情并不只是我们派了一些人策了一些展在那个万国博览会这样而已

其实台湾这边也正在发生一些事情是发生这些事情我们用一个既传统既复古又时髦的一个用语在当时的话这个蛮摩登的

那个魔灯背后带一点魔幻的感觉好像一个黑暗中的突然闪了一道光打开一扇窗外面的光洒进来跟在当时的气氛有点不能说完全的隔不入但是有一个哇的那种感觉尤其现在回头去看原本以为台湾的 7000 代也好或者是在过去我们提到台湾在几年前在刚刚讲到

反重力这部书作品故事舞台时代背景来说就看到许多会是幻象吗还是那时候的一些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以及这些发生事情在刚刚黄松你有提到几个政治事件到底有哪些连结甚至是影响到现代比如说刚刚讲彭明明的事件自杀蒋经国的事件

而我整本书读起来好多都跟美国有关系对这些千丝万缕之间你在整理跟到书写的时候也是一个像刚刚我们在节目一开始谈到的补课有因此而越来越清楚清明了起来吗好像没有反而越来越混乱困惑怎么说呢

就是说你当然在基本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上你会比还没有写这个书之前你要更清楚更了解了可是当你了解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有更多你需要再去了解的东西所以你可能原本很确定的事情变得不太确定了就好比说你对那个年代

的一些想法可能因为正是我们知道的太少所以才会把它想象的非常的苍白非常的惨淡是非常的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那种感觉对

但其实不然对就是经过了这样子写了这个书之后好像对于整个 70 年代台湾跟世界的关系以及台湾内部的就是慢慢在产生的一些变化

好像开始有一些我也说不上来就是也不是因为说我写了这个小说我就可以更了解但我觉得我好像更能够能够感同身受吧这个感同身受从一开始文英春秋书写的时候狄克森片语科学化的新文法慢慢如滚雪球般一开始可能没有那个预期嗯

但是慢慢的也写出了交代出了今天反重力这本书可是我有点好奇因为刚刚提到说反重力是一个很后期快出书之前才决定的书名在不是以那个书名作为前导的书写都把这个故事里头写的故事统整起来的时候你曾经想过其他的书名吗以及为什么最后决定是反重力呢

有一些书名就是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可笑比如说什么飞向太空之类的这样对就是想了大概二三十个书名吧但我觉得那个书名就是就当我们在思考这个书要怎么样在市场上被辨识以及这个书名跟它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我喜欢它简洁一点

然后有一点点你乍看会觉得好像这到底是在讲什么这样子的那种感觉所以经过思考之后就还是觉得说好像反重力是比较适合这个书里面在讲的很多人的状态就是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

当然我们在物理上面可以感受到这个地球的重力可是生活在戒严年代的人他可能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文化的重力社会的重力就好比说在那个戒严的年代我们一开始讲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你还要起立唱国歌这样这也是一个奇怪的重力对那好比说那个时候各式各样的情志单位对于

异议者的这种掌控跟监视但也是另外一种重力就是说对于很多人好比就是刚刚过去的一年是 1964 年彭明敏谢崇敏跟魏廷草他们提出台湾人自救宣言的 60 周年那为什么这几个前途大好其中已经是台大政治系的

就是一个好像未来会成为台大校长或教育部长的明日之行他要去做一个自毁前程的事情呢对那想必是他们比其他人更强烈的感受到那个戒严的重力的不舒服感以及那种荒谬感他们想要试着去打破它这样

但我觉得就是说里面的这些人到最后可能大部分都失败了嗯嗯就即使彭敏成功的偷渡出去了可是他可能再回过头来看他因此失去了跟他家人相处的时间是对这个到底是好是坏就我们也无从评判这样但你只会觉得说这些人真的牺牲了不少东西嗯

就是为了要去反抗那个重力这样是对是所以反重力或许也有这样子的一个意涵在然后再加上另外一个朋友他看到反重力这三个字的时候

他的第一想法说你这个就是反动啊对动跟力加起来就是动运动的动嘛是对那里面的人其实就是通常这个也是很荒谬的事情嘛嗯就是说国民党政府那个时候如果你是支持台独的嗯你是左统的嗯他都会叫你是反动分子这样是明明一个是独一个是统啊

对就是这是一个很很荒谬的事情对真正反动的就是说反动应该是指极端保守的那种人他反对任何的变化跟变动这样这个叫做反动是对

可是真正反动的是国民党戒严时期的那个时候的统治那个是反动的是可是他却只称这些想要带来不同声音有不同意义的人称他们为反动分子这样是对反而这些人才是真正想要就是运动起来行动起来去产生一些改变的人对

有一种吊诡有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某一种荒谬感在里头那我想好像从这个意思来看也蛮符合在里面出现的一些角色因为在整部作品刚刚提到的我们其实故事聊不多

人物也聊不多但看到这些人物这么说好了如果刚刚提到书名的重力这两个字在科学我们发现到重力之前我们原本就受到重力影响但是却不自知直到像也包括登月出了太空重力不一样月球上重力不一样太空重力不一样失重的状态下的时候才会去理解到就是从书名的第一眼影响到阅读书籍之后的

像洋葱一般我觉得读进去有很过瘾的地方是从一开始的认知到颠覆了这样的认知不见得是完全的颠覆而是用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刚刚这些人甚至这里面我觉得还是有一点科幻的色彩因为这里面明明在写 70 年代 8 年的故事可出现台北捷运嗯

有一个穿梭的穿越的状态这也是你当初在书写的时候会很自然而然的把里面的角色我先不论这些角色的名字那些角色的遭遇甚至会提到像比如说地下铁路的那个概念这是一个近期西方有讨论到他们过去也是在人

讲一下地下铁路捷运也算是一种地下铁路就这种整体来说我一直觉得很多密码在里头串来串去像一开始会想要穿越这个情节其实应该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要让读者知道说这个虽然看起来一切都很写实很真实这样子

但事实上它还是一个小说还是一个虚构是所以它姑且可以称为是一种虚构的装置就是说有一个角色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就是几十年后的台北他看到的是一个他所不认识的台北嗯

甚至这个角色在解研前夕他就过世了所以他也没有经历到在解研之后的整个台北就是各种打破禁忌各种思维游行各种运动就是兴起的那个年代那个很激昂的年代很冲撞的年代对

那所以我就有点好奇说那如果像这样子的人他有机会去看一眼就是未来的几十年后的那个他的故乡的话他会有什么样子的感受那他会继续选择回去过他本来的那条时间轴的生活吗

那地下铁路这个当然就是说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就是从黑奴的这个时期对在南北战争之前他们就已经有开始有一些人在救援黑奴是所以他们用这个地下网络就称为地下铁路这样子对

那几年前我们知道就是美国的小说家 Colson Whitehead 他把它写成了一个小说就叫做地下铁道这样他是让这个地下铁道实体化那个也是有一点奇幻的色彩在里面这样

但在越战的时期其实也有所谓的第二波的地下铁路的运动也讲的就是说这些不想要从军不想要去打越战的这些美国年轻人他们想要逃避兵役因为他们不想要去打这场不义的战争是没道理的美国完全不需要参与其中但是被抓去战场所以这些年轻人他们就是想方设法的要逃离美国

也是一样每个区域都有街头跟安排还有救援的团体他们串联起来也是一个地下铁路的网络我就设想说也许我们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角也曾经透过这样子的一个地下铁道的网络逃离了美国

在一个网路或刚刚提到的一个原本在西方的论述也是小说书写当中你把原影进来这是一个小说家的魔力魔法你可以把这些重新兜拢在一起重新在为你的故事为你想要告诉读者的内容里头去设想出但这边我就好奇了因为写的是一个 1970 年代那种故事

所以你在书写的时候会担心有担心过说读者读不出你的你对应的标题的人物或事件吗会非常担心吗这个书出了之后呢有几场读书会的活动那通常会遇到两类的读者一类读者就是说他会很焦虑的想要知道说这里面写的谁到底是真实世界的哪一个人嗯

他就会疯狂的一直查各式各样的资料这样对那通常这样子的读者他就会觉得很难把书读完没办法去享受小说了对但如果就是说你不要在乎这个真实世界到底是谁对你就是这样子顺顺的看下去

对某些读者来讲也是可以很容易读完的小说而且好像这样也相对比较能够享受小说里面的这些设计是有点类型的色彩如果先不论史实的部分的话对

我觉得我自己喜欢的小说是希望它能够有层次感的所以我会希望自己的小说也能够有层次感就是你其实不知道这些人这些事情其实坦白说我在写之前我也不知道那当然我现在写完了我知道了可是我不见得比大家知道的更多对我只是用我的方式去消化过之后再把它重新的就是书写出来是

在这个过程里面即使你不知道这些人是谁我想还是可以有一定的阅读乐趣那当然你如果熟悉这些事情或是你隐约知道

那你在读的时候也许会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乐趣吧是这一点的话就有一种原本作家不是要设限说读者你一定要理解到哪些事情要做好才准备才会阅读你的作品但是有多一层可能是源自于自己的生命经验可能是源自于你对于故事里面的角色你看得出这是在讲彭明明这是在讲谁这是在讲刺杀蒋英国事件等等的你就会多出了一层而这一层呢

可以自己享受也可以像刚刚讲说读书会的时候来作为分享来作为甚至是有时候我觉得一本小说一本书能够让你重新再去回味再去阅读它的时候读出不同的乐趣因为刚刚我先前头有提到《普泽之术》我就好奇一点延伸语文因为在看普泽的作品的时候总觉得虽然《二十世纪少年》它主打的是科学幻想冒险漫画但你的作品不是在科学幻想冒险

但隐隐约约的在普泽的作品它也是援引了非常多似真似假真假交错的虚实交错的内容而且还蛮多阴谋论的你曾经在书写的时候书写反中立的时候有想过有冒出这些阴谋论的念头吗

我大概可以理解就是说阴谋论有很多诱人的地方这样对但我觉得在写小说的过程里面如果太轻易的去就是使用阴谋论的这些观点的话其实反而会涉陷了你对这个小说的发展对

就是说他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所以我会希望说先去探究一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而不是就是好像万事万物都回归到也许有一个圣殿骑士团也许有一个秘密组织也许有一个什么共济会或者是有一个什么光明会这样子对就是我觉得还是要从一个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的那个角度来讲述这些故事就是说里面有这种因为万古不然会因缘际会到那边的富社餐厅工作半年的服务生从他角度来看他所看到的日本 70 年的日本又是什么样子呢

对那他对于体验这个日本的生活半年下来对他的内心又产生了什么变化是对那我比较好奇的是这种人的状态的改变的确这点也是黄崇刚才描述的时候

我也觉得我在阅读反送中的时候很享受一点是因为往往阴谋论是一个抱持着某一个结论之后回推说当时许多没讲清楚的地方或者是引人遐想的地方其实后面有一个看不见的黑手刚才讲圣灵骑士团也好啦或是有一个很阴谋的组织有一个因为像里面你有提到那个

普渡大学一些高材生高智商人士他们的小组织小团体我原本心到时候揪了一下想说这不会是会一模一样的发生吧后来没有而且透过是这些人物在那个情境底下在那个有时候只是生活当中一个很直觉性的反应我很喜欢你们一个角色叫马面

他拿一张白纸拿一张纸因为他口说能力不好因为口说能力不好他要问那个阿姆斯庄关于电影的心得但他不知道怎么用合适的中文去描述的时候他拿一张拿纸跟笔下去阿姆斯庄把他写下来但阿姆斯庄以为是要来索取签名的就这些

小地方而且马面还在故事的后头其他地方出现的时候我觉得我很喜欢这种小点缀式的然后带领读者有一种把读者放手说来吧这边还有一条可能会发展的路我没有把路写死欢迎你来看看这个世界我的解读是对的吗

我很谢谢同样的解读这样对因为这小说其实坦白讲可能对许多读者来讲不是那么容易读得进去对很多人是半途而废了这样子所以能够遇到这样子阅读的读者来讲都是我的荣幸对

真的作品出去之后读者会怎么读我也不是一个完全就是我的读法才是对的那绝对不是但每位读者自己的阅读倾向喜好诠释的方式

我觉得很重点是我很享受这故事很享受那些半土和非的读者们希望今天听到这期节目之后可以重拾书本来吧不要放下一些要追根究底的心情不用先享受小说小说的内容小说的经书写的企图也不用想太多但不用想太多的在节目最后也想要多问一点或许是你的书迷你的读者会想好奇的是你的下一本书写在进行中了吗

现在是头脑一片空白的状态休息状态对就是说我想就是东洋之街在出版打滚了好多年你也知道说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可能在现在的一个市场机制下他为了不要太快被读者遗忘他可能每隔两三年最好要出书那我们这种做传学创作的人来讲

这其实也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推力这样子就是说当然可能你才出了一本书可是你不免马上就会想到说那我两年后我还可以出一本书吗对就是你还是会难免会有这样子些微的焦虑感但我想你只要活着也都会有焦虑感你不是焦虑这件事情就是焦虑别的事情对所以

现在暂时一片空白的状态下我想也许应该试着去尝试不太一样的写法可能跟过去几本书不同路书或者是不同面向的小说这样子对但这东西好像也没有办法说我今天要写我马上就可以写得出来这样子对

它不是台积电的产能然后你从几奈米进行到几奈米一个顺序式的但对于小说家我觉得更多时候是要打开你的触角天线去感受隐约抓到一个就像你刚刚讲文艺春秋原本的笛歌生片语到现在出了反中立中间一定经历过那个不是想到就能写写的时候可能才发现到说还有很多需要去甚至是重新去理解要如何去书写的下一步

小说家的挑战就像我的节目名称叫故事与他们产地产地一片土地你要重新去翻土重新去养土重新去再找寻到下一本书下一个想要说的故事下一个文学标的你想要去探究的这我想是小说家文学家

不同于其他的不要说文科生李科生但是在创作的细腻度来不讲那么多对听众朋友来说今天听完节目轻轻松松的听完一集节目但也开始去接触到黄崇凯的新书反重力以及前头的包括文艺春秋写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那是一个当喜欢的作家喜欢的故事有一点像一条绳索嗯

往前往后你当然会期待作家接下来的书写但往前书写往前爬书的时候重点不是追星一般的去理解作家而是理解自己其实我觉得在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回到一开始请教你的问题出生之前的世界我们或许可以想未来

但之前呢怎么成为现在的自己怎么跟现在自己对话或许是今天邀请到黄崇凯来到节目当中这是我很私心的部分但也期待听众朋友阅读书读完之后能够也找到自己心中的标的找到自己的阅读反重力的趣味今天非常谢谢黄崇凯来到节目当中跟大家分享他的新书反重力谢谢崇凯谢谢东阳谢谢各位听众朋友

今天的节目就进行到这边非常谢谢各位听众朋友的收听欢迎持续关注脸书粉专东洋直推和胡同哦下周同一时间请继续收听故事与他们的产地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