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35|用聲音引領學習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有聲書故事巡禮,聲音主播楊日瀚談比約恩.納提科《我可能錯了》(有聲書)_20250520

EP135|用聲音引領學習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有聲書故事巡禮,聲音主播楊日瀚談比約恩.納提科《我可能錯了》(有聲書)_20250520

2025/5/20
logo of podcast 故事與它們的產地

故事與它們的產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日瀚
Topics
杨日瀚:在准备录制有声书时,我会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书中的主述者,思考我正在对谁说话,以及应该如何表达。以《我可能错了》这本书为例,它的文字非常温柔,就像一位朋友坐在你身边,静静地与你分享他的人生和哲思。因此,在朗读这本书时,我不仅仅将它当作文字来对待,而是将每一段话都想象成一种心境。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会特别标出那些让我感到特别有感触、特别有分量的段落。有些句子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例如,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我可能错了”这句话,背后就蕴藏着巨大的勇气和智慧。所以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会特别放慢语速,让那种力量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杨日瀚:我曾经因为孩子画画的事情,意识到自己可能错了,并向他道歉。很多冲突源于“我是对的”的想法,这会让我们视野狭隘,对话困难。换个角度想,说“我可能错了”,带着好奇心思考,很多可能性才会出现。这本书讲述了瑞典经济学家纳提科在26岁时放下一切去泰国出家为僧的故事。纳提科一直不觉得自己属于经济学家的身份,好像在假装。比丘不能拥有金钱和资产。作者刚开始冥想的时候,内心OS很多,坐不住。比丘一天只能吃一餐,所以作者会渴望食物,喜欢芒果点心。作者还是会喜欢异性。冥想时,不要强迫自己不去想,而是像在高速公路上看车一样,保持距离,观看就好。纳提格说“我再也不相信自己的任何念头了”,意思是不相信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因为它们可能是外在环境的诱惑。我们要成为自己在世界上想要见到的样子。仪式本身没有绝对意义,需要人为赋予它意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赋予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意义,为自己的内心负责。

Deep Dive

Chapters
探讨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与孩子沟通时,如何避免因坚持己见而造成冲突。从一个与孩子的绘画纸张冲突的例子出发,引申出『我可能错了』的重要性,以及放下自我中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 避免冲突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
  • 『我可能错了』是一种智慧,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理解他人。
  • 放下『我是对的』的念头,能打开沟通的可能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Part 1 關於《我可能錯了》 生活中曾經在怎樣的情境下說出「我可能錯了」?<-- 捨棄經濟學家身分與工作的納提科,又是怎麼從修行中領悟到深具智慧的人生哲思? 《我可能錯了》有哪些章節在閱讀時就非常有感?<-- 來賓日瀚同時分享錄音時是如何想像聽眾,並且採取了哪些策略傳達作者的書寫意志 . Part 2 關於有聲書錄製 朗誦書籍最困難之處是?拿《我可能錯了》為例,是哪個部分、又是怎麼解決的?<-- 聽日瀚一併聊聊文字閱讀與有聲聆聽的差異以及各自的魅力~ 您也聽其他的聲音內容嗎?又是如何看待近幾年這股「聲音經濟」熱潮?<-- 有聲書、廣播劇、Podcast…聽眾朋友們也接觸哪些、喜歡哪些咧?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