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从沙白到琼瑶,聊聊生死这件事

从沙白到琼瑶,聊聊生死这件事

2024/12/12
logo of podcast 一顿书出

一顿书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艾夫瑞
花花
Topics
艾夫瑞: 大众对沙白和琼瑶死亡态度的差异,源于年龄差距、沙白网络形象以及公众对琼瑶的滤镜。沙白年轻,形象光鲜亮丽,且未展现痛苦,引发更多惋惜与争议;而琼瑶年长,公众对其有滤镜,对其选择更包容。 沙白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孝顺义务与自主选择死亡的冲突。传统观念强调孝顺,而沙白选择结束生命,引发了关于孝顺与个人自主权的激烈讨论。 沙白选择死亡,西方人的批评比东方人更多,这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西方宗教文化更强调尊重生命,而东方文化对死亡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花花: 西方国家对孝顺的重视程度不如东方,但安乐死在西方也并不普遍。沙白选择死亡,西方人的批评比东方人更多,这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 沙白认为选择死亡是自然的,而用医疗手段延长痛苦的生命是不自然的。他认为,现代医学手段延长生命,反而延长了痛苦。 沙白在孝顺问题上存在双标,一方面强调与母亲两不相欠,一方面又希望母亲来看望自己。这反映出其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情感状态。 孝顺并非义务,而是爱的流动。子女照顾父母,源于父母的爱,而非社会道德的强制。 我们无法评判沙白的选择,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他的痛苦。安乐死标准涉及寿命和疾病严重程度两个维度。 关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决定生死,需要一个客观理性的标准。大多数国家不支持帮助自杀,主要出于道义层面的考虑。帮助自杀者应承担法律责任,因为其行为触犯了刑法。 关于个人是否拥有自主选择死亡的权利,存在绝对自由主义和家长主义两种观点的冲突。家长主义在立法中较为常见,尤其针对年轻人,因为其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认知可能不够成熟。 约翰·密尔最初的绝对自由主义观点存在悖论,即自由不能以放弃自由为前提。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面对死亡之前更好地生活。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和输出,让世界变得更好。快乐和幸福应该是内源性的,而非功利性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在自我提升,而非通过外在方式获取幸福。沙白和琼瑶的死亡,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沙白和琼瑶,先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选择了主动奏响生命的终章。同样都是向这个世界告别,大众对于这一相隔很近的死亡对照组却抱持着不同的态度。 有人说,一个是影响两代人的作家一个是拜金女能比吗。有人说,一个垂垂老矣一个却风华正茂。还有人说,一个对年轻人给予了深切的关怀一个却只知道享受和索取。 本期节目是与「一晚读要」的串台,一起聊聊这种差异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成因,放弃生命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力,以及我们此生所经历的一切是为了追求怎样的意义。

时间轴:

01:28 大多数人对于沙白和琼瑶离世抱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05:26 主动选择死亡,反而是自然的?

06:45 孝顺是一种义务,还是亲情的自然流动

16:47 人有没有自由意志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

24:26 在死亡来临前,如何更好的过我们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