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我的 boss 这种招聘软件的消息都是 99 家再难只要你把它拆成一小步一小步就可以了我既然都转了我还不如我就转个大的所以我觉得还不如打不过就加入嘛哈喽大家我是主播开心欢迎收听转行以后这个节目是关于离开地产行业的 99 个职业访谈为同行们提供一些有启发的思路和经验
今天这位嘉宾他决定转行后选择了当下最火的 AI 赛道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拿到了 17 家公司的面试机会最终斩获了两个大厂和一个小厂的 offer
现在他还会利用业余的时间为一些想转行到 AI 行业的小伙伴提供咨询服务在小红书上他也收获了很多的粉丝他的小红书账号叫做会飞的小鲸鱼我们会放在 shownotes 里边大家可以去找到他并且关注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Hello 小鲸鱼,可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Hello 大家好,首先我是 95 年的然后我 2020 年硕士毕业硕士是读的建筑学
那毕业之后呢是在上海的一家大型设计院工作了三年那么然后 2023 年是想转行然后在 2023 年底是现在转到了现在的这个行业那我们就直接开始今天的正式访谈首先是快问快答你在建筑行业多久了在建筑行业工作了三年应该是正好三年那你现在的行业是
现在的行业是在互联网大厂做 AI 算法工程师那你现在的工作你觉得幸福度提高了吗我觉得幸福度这个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目标不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对于我此时此刻近两年的状态来说我觉得幸福度是提高的那你可以说一下现在工作最满意的三个点吗
嗯现在工作最满意的三个点嗯第一个点呢是是薪资高很多是薪资比原来的行业要高很多嗯然后第二个点呢是 AI 这个行业要时刻去跟进最新的技术发展让我觉得很满意的是我可以跟着这个这个时代去顺势而为的感觉是加入了这个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这一块
然后第三个点呢是目前公司假期还挺多的所以就是随心去请假那么也不会考虑到这个领导 PVP 的问题他基本上都会同意假期还是蛮多的所以请不是很爽对对就是目前公司他这个制度还是蛮好的他比较偏这个请假制度上比较偏外企文化那我多问一下就是说只要你的工作做完了或者说是你请假过程中也别耽误你就可以随时请假
对的但是我们现在保险起见请假的时候也都会带着电脑出去如果有什么特别急的事情线上有问题的话也是会及时的去处理一下但至少心情是放飞的对对对就是假期还是蛮多的我是新手嘛新手入职的话我总计大概有一年有 17 天的假期 17 天的话我可以自由的安排一下甚至有的时候还修不完
好爽呀听起来那我们就开始进入正式的访谈那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在建筑行业学习和工作了这么多年你当时是什么原因让你转行呢然后你离开的时候会觉得可惜吗我毕业的时候是 2020 年嘛那个时候感觉这个行业还好也没有说是很明显的那个没有非常明显的衰退的迹象
然后在我工作三年从 2020 年到 2023 年这三年呢我觉得这个行业是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大家在房地产工作的话也都是有感知的
从我个人的技术成长角度,这三年我确实有在积累这个行业的知识,也在成长,业务能力也在提升。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工资却在稳中有降,一年比一年稳定的降一些。最加上我本人是在上海,
上海的话这个生活成本呢经常如果跟姐妹们出去玩啊等等那么生活花销会比较高所以经常会月光然后也会偶尔也会负资产就是会花呗啊就会欠我就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在我上学的时候对自己的这个未来十年的期待呢是希望自己不仅是技术成长工作上还以及自己的这个积累财富上都是希望能够稳不叠加的所以说目前觉得这个不是个办法不是个长久之计所以就觉得应该是要转行离开的时候是否会觉得可惜
我觉得不可惜其实在每一个行业所经历的这些经验你积累的知识都会灌入到你的这个头脑里面会形成你这个记忆里的一部分那对于每个人来说我觉得大家可以对自己不要设限我们应该去体验相对多元化的这个人生你去经历这个行业学习到一些内容然后经历另一个行业去学习另一些内容
那么这样的这个叠加融合到自己的这个内核里之后呢我觉得反而是不断增加新体验不断去稳定内核的一个方法总之我个人很喜欢去看不一样的这个领域的知识去体验的那你说到这儿其实我想多问一句你当时有哪些是在建筑行业积累的一些能力或者说个人素质然后在现在的行业依然是适用的呢
我觉得首先每一个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人都是第一个点非常能吃苦耐劳大家的熬夜水平是一顶一的这是第一个点当然我现在没有过多的熬夜工作的情况
然后第二个点呢是我觉得在建筑工作的这三年我在这个大院里面是有受到很好的这个老师的一些教会他教会了我很多这个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我们这个建筑上面建筑作为一个牵头的龙头专业他要去和很多的其他的专业的人去接洽那么要统筹各方信息去形成一个系统的架构
那么这个用在互联网里面呢它其实就是对于整个项目的一个把控你可以去思考的更好如何去与他人合作这是第二个点
第三个点呢就是我在做建筑的项目的时候我就在当时在自己去独立的去承办一个小项目的时候我养成了就是他要记录项目文档那么非常细节的内容以及一些把控的这个技术知识的一个结构化输出这个在我后续转行也是有很大的作用我觉得是这样就是没有白走的路之前在建筑的三年也为你后面现在的工作铺垫了一些
对可以这样说就是软实力上是能够复用一些的软实力上那当时你决定你刚才也讲到嘛就觉得自己那样子不可以了然后要赶快去转行在转行的时候你当时是怎么做这种赛道的选择和调研的吗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吗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当时是 2023 年的 4 月份
我在想轉行的時候看當時的這個熱門方向
当时大家有说那个这个新能源绿色建筑考 ESG 这种这是第一个方面然后第二个呢其实比较火的就是 AI 这一块当时 GBT2 和那个 Stamped Fusion 它的初版本已经出来了那么能够进行一个这个知识问答和这个生成图生成图像的一个基础的操作了嘛
当时主要是考虑这两个方向其实搜索这些信息在现在的这个互联网上都是很容易的去辨别去收集一些方向都是比较容易的然后至于为什么选择了第二条没有选第一条
是因为这个第二条想一想这个 AI 生成相对于这个绿色建筑 ESG 报告等等就是需要你去写一个方案写一个报告这种那 AI 就完全可以做了所以当时想了很多这个方向都发现这些方向 AI 都可以做那我为什么
还要选这些方向呢那我未来还是要选一个能够去可持续发展的嘛那么对于 AI 来说当时就已经肉眼可见了它能够快速的迭代然后去取代很多工作了相对来说相对来说取代很多工作能够成为人类的这个副驾驶了所以我觉得还不如打不过就加入嘛那就选择了 AI 这一块
嗯那现在 ai 赛道都有哪些热门的掌位吗你可以帮我们大家就是科普介绍一下嗯对于 ai 这个板块来说它比较核心的就是 ai 算法还有这个 ai 产品啊那么还有嗯
Prompt 工程师 AI 训练师还有一些数据搞数据分析数据科学以及数据标注这样的岗位每个岗位介绍一下的话首先从核心到边缘来看的话其实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顺序嘛
AI 算法是 AI 板块里面最核心的一个模型的设计研发以及它的应用其实都是由 AI 算法来做的然后 AI 产品的话是从一个产品角度去做整个系统上的产品的创新产品的研发
然后像其他的一些搞数据呀或者说是做训练呀以及做 primitive 工程师和数据标注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这个 AI 整个这个链路中的小环节服务的等于说你现在转的是一个 AI 行业最核心的一个掌位它是技术类的掌位这样子对 是技术类的岗位然后呢这个 AI 算法其实再可以给大家展开介绍一下
AI 算法是分成两层的第一层是指 AI 的这个研究型算法工程师就是指
类比就是 DeepSeek 的研发那么像这个研究型算法工程师呢它的门槛是很高的大家如果去看 DeepSeek 的核心成员就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靠不高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里面的顶尖的那一撮人也就是说研究型算法的门槛是很高的那么相对来说另一层的其实叫 AI
应用算法工程师应用算法工程师呢更多是去用现有的模型然后对它进行一个这个训练然后再去在自己的这个业务背景下去进行一个优化创新然后赋能自己的业务
也就是说能够把它用好可以踩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直接用现在的开变模型那么去对它进行一个研发改造等等那么也可以是自己去搭一些架构然后再去做所以说我个人的理解是
可能只需要有 10%的人去做这个基座的原发剩下 90%的人其实都可以去做应用的创新去不断的赋能各个业务场景这样子就是相当于是这些人是把最基础的然后跟我们现实需要的这个中间再搭一个桥梁的这样的感觉
对的,对的,是就是现在你看 DeepSeek 团队呢他们其实就是发模型发这个 DeepSeek 版本只不过他们其实也有一个 2C 的软件嘛 2C 的这个 DeepSeek 大家也都在用了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优优算法工程师来说我可以把这个模型包进到任何其他的这个业务里面然后让它去给我这个业务场景赋能
那我理解是不是你的工作里面会有比如说对这些模型的选择你到底是用 DeepSeek 还是用什么 GPD 还是用什么然后同时还有就可能二次开发去应用大概是这样两类的工作内容可以这么理解吗
对,可以这样,就是这是第一步,就是我的模型选型模型选型肯定是要对现在最新的模型能够做我这个任务的模型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那么这是第一步
然后其实第二步呢就是对于这个模型如何适配我的业务去做一些这个架构的这个连接呀去形成整个这个 pipeline 然后在形成 pipeline 之后呢再想如何去搞数据然后怎么样去训练然后最后再怎么样去评估我的这个效果然后再去上线应用那么其实整个只是一个连环的流程
嗯 明白 感觉现在有一点点概念了对我们来说那大概这样一个流程一般是用多长时间可能能跑通你这样一个小的项目嗯 这样的话 对 分项目大小以及这个领导的预期嘛这个都是弹性的所以大概来说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推上一个项目是比较正常的
明白但还是说其实还是会比建筑的节奏要快很多之前咱们是一两年嘛他认为现在可能一两个月就可以跑一个项目建筑它是实体嘛
对吧它要直体的建造它有很多这个客观事件里面的这个材料啊然后人工啊等等相对来说时间会冗长一点但是对于算法来说对于现在的互联网来说我们的开发上限呢虽然也是一行一行代码对出来的但是相对来说其实还是能够可控的时间上也就是大概一两三个月都有可能
所以我觉得就密度就这个单位时间内产出的这个工作而言其实也没有快很多都能够接受的一个强度目前来说是那你可以因为我们现在都会觉得就是 AI 这个行业就是有点点招大上距离我们很远尤其你现在又是在算法像你刚才说虽然是硬的算法但还是会觉得它比较遥远然后你可以帮我们介绍一下你当时是怎么转行的以及这个学习的过程吗
其实首先我觉得每一个行业它都是
然后再有一个点是其实每一个行业我们只要去认真去学都是有一种这个你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把它攻克下来就会发现面试确实是有点烤你造火箭但是实际工作其实都是一些比较踏实的这个拧螺丝或者说是带一点点创新的这样内容所以首先大家可以去放宽心就是要去勇敢的先去尝试先去看一看这个心态上第一点是想调节一下
然后对于我来说的话呢我当时的转行历程是我首先是确定了我要转 AI 这个方向嘛我既然我想要转这个方向我当时就想那我就转那个核心的我就要转那个我既然来了我就想做那个核心的那一 part
所以我就是确定了 AI 算法为我的这个基本方向然后当时是首先是报了两个培训班因为我觉得想进入这一行自己去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去搜资料啊这样也不是一个办法时间会耗时很久
那么我需要一个明确的指导同时我还需要一个多方面信息的输入那么我就当时是报了两个培训班后期呢我也是报了一些这个私人的项目辅导同时呢我也会在 B 站和知乎上了解各种这个讯息资讯那么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呢我都是这个路线相对来说清晰一点虽然也踩了很多雷
然后呢就是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要先打基础打完基础之后去做项目然后平时呢每一天都要保持这个刷编程题的这个习惯然后这样子是大概坚持了大概有八九个月吧然后才上岸
那这八九个月是那种在职还是说也有一段时间裸辞去学习的呢我是我是先在职学了四五个月四月份报了一个报了两个训班然后我八月份八月末的时候离职了首先在职的这个期间我跟的是市面上的大培训班
那么她的话呢会讲这个 CB 和 RLP 也就是说两个传统方向的一些基础内容那么当时觉得不吃力觉得每周的学习是时间自己能够调控 OK 完全能够适应跟在职的工作也没有起到冲突是这样一个状态
然后等到我在 8 月份的时候工作会稍微忙起来一点因为下半年要出次了嘛然后在我自己的这个规划上要开始去做一些面向就业的项目了涉及到很多自己要去研究的内容要去深化要去探索要去看这个技术的内容我就觉得两边有点吃不开了所以我就想
要不然就辞职算了就专心的这个投帖一把就去准备了所以 8 月末的时候我就离职了离职之后我是 gap 了三个月 gap 一个月其实分为两个时间点其中一个半月是专门用来沉淀项目去做落实的然后另外一个半月呢其实是用来面试的那么总共是三个月
我发现你对自己很有规划对我是想的是早点上岸其实当时也没想到三个月就可以其实是一切可能都是稍微凑巧了一点其实我在这里不是很不是很建议大家 gap 因为从 2023 年到现在经历了这两年时间我也看了很多其他同学的这个成长
也看到很多面试的反馈发现 gap 确实是一个减分因素在我们的目前就业环境下所以建议大家能不 gap 就不要 gap 那你当时裸辞的那个阶段你自己会担心和焦虑吗其实我觉得
还好因为我在学习的时候我在学 AI 方向的这个很多内容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接触了好多新的东西然后学习的过程还是很快乐的虽然有很多这个难题觉得自己解决不了的内容但是整个学习的过程还是挺开心的
真正焦虑的时候其实可能是开始面试了发现面试官问了很多我答不上来的东西然后也被很多人质疑然后也是受到网上很多言论的影响等等也确实会有一些焦虑但是但是我个人一般
不会听就是我自己的主观的想法其实还是蛮强烈的我觉得我想做这个事情我就去坚持我就尽量避免让自己去受到其他的这些言论的影响所以这样那最最难的那段时间大家后来是怎么调整和改变的
我最难的那段时间我觉得是面试的时候就是我当时面了 17 家嘛我面一完家之后呢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多答不上然后就开始要调节自己的这个状态那么面试的时候表演一个艺人热情的艺人然后面试完之后就开始有点阴谋那么当时在上海就是会到处的逛一些公园啊散步到处的去发呆啊去放空这种
每经历完一次面试必然要放空几个小时缓一缓然后再复盘然后再去准备下一场那么其实这就是一个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一个过程的但是你能找到你自己适合的那种方法吗比如说你去公园这也是就很适合你的方法对适合我的方法除了去公园还有比如说早上一杯咖啡下午一杯奶茶然后晚上可能再喝点酒
每个人调节自己心情的方法不一样嘛我还很喜欢看电影我可能一个人去看电影看了很多场那这些都可以转移自己的这个焦虑的注意力就好了然后再投入到下一场战斗里对对对就是要要让正确的事情在一个稳定的轨道上然后其他的时间我不 care 自己要做什么嗯
那你刚才有讲到就是你也是学习了嘛然后学习了之后你会发现还要面向就业做一些项目还是什么这个部分大概是什么样的因为很多公司都会就是你学习过但是你没有经验可能也会 pass 掉你或者说不让你面试这部分你当时大概是怎么准备的呢
对的这一点其实很明显就是我上完市面上的培训班之后呢我发现我确实学了很多但我学了很多之后我发现我依然套不到那个公司面试要的人选的这个
这个要求上所以我当时是找了这个大厂在职的这个辅导来帮我去看一看项目思路他给了我一个项目思路之后呢我就在这个基础上就是自己去做了很多生化然后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然后呢把这个项目把它落实下来那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呢除了去找别人探讨给我这个思路之外呢我也去打了一些比赛那么开过比赛我自己当时是打了几个然后其中也有一两个也有两三个其实是拿到了牌然后我在想这个比赛我也可以把它落实成一个项目然后就在我的这个简历上形成了大概有三个 AI 相关的项目然后去面试的
那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种开构比赛是什么吗?嗯,就是这个开构比赛它是这个人工智能方向很火的一个比赛它是有很多很多选题那么大家可以在开构的官网上点进去看一看它在很多这个选题上都是要用不同的模型去解决这个问题嘛那么在整个流程打下来其实很好上手
然后他也会给你一些这个 AI 方向的这个整个实践的流程的一个学习吧就相当于是通过打比赛然后给自己积累了一些项目的经验对的这个动手能力是有提升的那这个问题其实刚才也有点类似但是还是想听你讲一下整个转房中过程中你觉得最难的是哪个环节然后已经怎么克服的呢嗯
最难的我可以说是这个力扣大家也知道 AI 算法是程序员工种的一个嘛那么他在面试的时候在 80%的面试上都可能会考你首次编程的问题那首次编程的话是要刷力扣题还要刷很多这个深度学习的这个题目那么在这个上面的话我之前是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所以这个是比较难
比较难的话解法其实也就是坚持嘛那么坚持了大概是大概有一两百天吧
差不多每天都在刷题每天都在花时间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刷三道题左右然后大概刷了几遍那么把立课题刷了大概有 200 道吧然后最后才去面试也就是说以上我所说的其实就是我们从建筑学或者说从其他科目想去转到这个程序员是必经之路的这是一个难点
这个利扣它是相当于是一个题库是吧然后你们需要在里面去刷题到时候也会考试类似相关的问题这样子
对 Liqo 它是一个网站它是一个这个题目网站就有点像开个比赛一样你就可以刷题嘛那么刷这个题呢现在转程序员面试的一个不成文算是基本上一个 routine 了那么在每一次面试呢基本上都会留 10 到 20 分钟让你去解一道这个手撕编程题目那么就是考的就是 Liqo 这个网站上的
明白但是我现在听下来就是整个你这个转行从学习然后到转成有一点点像考研的这种感觉就前面几个月在学习刷题然后后面几个月在练习面试这样子对对对我个人的感觉其实就是又考了一次研我们再说回来整个这个刷题你觉得是最难的你后面怎么去克服它呢像你说你坚持了一两百天这样子
怎么去克服其实我觉得再难的事情你只要把它拆成一步一步就好了就没有很其实没有真的很难的事情如果真的很难的话也不会是那么多人都能做程序员了他只是说是相对来说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那么你只要坚持下来就行了你把自己做好这个比如说我每天就要刷三道题那么坚持下来其实你过了一两百天之后发现这个东西也没那么难其实就是再难只要你把它拆成一小步一小步就可以了
就是大象装进冰箱的那个步骤总共分三步是吧对啊那你当时有就是说一个月收到了 17 个面试的这种邀请其实我很好奇你当时一中投了大家有多少可以分享一下吗
嗯投的甚至都数不胜数估计的应该有投了一两百份吧其实我在投出去之后呢那段时间正好 AI 开始活起来了我每天我的 boss 这种招聘软件的消息都是 99 家
我都看不过来然后我自己也要去主动去投任何跟 AI 相关的这个公司我是海投有找我的我也去给他简历那么估计是分母应该是大概有几百份然后最终收到面试的话其实是有 17 件那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很深刻的事情吗
这里面的面试呢其实大场中场小场都有经历我觉得每一场面试这个面试官老师都是相当于是我一个老师一样在教会我一些这个项目也好或者说是以后职业规划也好那么他们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觉得多去面试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有 NPC 陪练的一个过程首先这是第一个点
然后再一个是发现不同公司它确实它的这个面试官它的这个整个氛围和它的这个目标是不一样的我当时经历的有不联网方向的还有这种自动驾驶方向的还有一些传统 CV 的还有一类是房地产转型 AI 的
那么对于房地产转型 AI 这一块呢其实我当时是非常想去的想去这家公司的但是我发现在跟他面试的过程中他的思维还是在处于一种就是不相信 AI 甚至还是有一点在守住过去的一些经验的一些这样的想法上所以我后续越来越发现
我既然都转了我还不如我就转个大的我就去核心能用 AI 的就是能够把这个 AI 这个工具用好的那个方向上比如说现在核心 all in AI 的这个互联网以及这个自动驾驶或者说是现在比较火的机器人我就比较倾向于这些了
转了就不如转了大的对 转了就不如转了大的对 就是去 all in AI 的地方那你现在可以给我描述一下这个 all in AI 的地方现在你的工作状态大概是什么样我的工作状态的话呢其实和这个业务和分给我的业务有很大关系嘛我来这个大厂工作其实现在有一年多
然后我个人感觉我的学习不断的去积累的这个是占了 50%的时间然后剩下 50%的时间是我的这个动手操作和我的这个整个项目业务 sense 的形成也就是说一半学技术一半学业务那我每天其实基本上都是在 update 自己学很多这个技术怎么样去赋能我自己的这个业务上了
那么强度的话偶尔会比较强然后大多数时间也都还好我大概是周一周二周四晚上可能会跟着公司的一些规则他晚上九点会发夜宵可能是早十晚九这样子然后周三周五的话我们一般来说都会晚上六点下班然后那么也是有双休的所以整个强度和状态都是目前能够接受的一个
那和之前建筑行业比呢你觉得哪个正强正能适应其实建筑行业的苦大家其实也都有经历过那么在建筑加工加班赶图的时候我甚至有很多次都是熬夜到后半夜的
这个强度其实我觉得可以说是不像上下甚至能好点但是我不知道现在建筑行业它的这个由于形式的问题或者说项目资源变少的问题是否有所缓和我不知道目前的这个状态之前我是有听说过 AI 算法工程师要经常读 paper 然后才能跟上这种行业的瞬息万变你们实际上也是这样子吗
对,AI 算法工程师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在学就是在跟上最新的这个内容有技术发展你就要 update 就要跟上
所以说读 paper 其实你想要跟上这个发展你有很多方式去学习你可以去读他的开源 paper 你也可以去读一些解读然后可以去了解一些视频方式方法是不限的只要你能够学到你脑袋里就可以了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甚至就是在学习最新的一些东西
对 是的永远都是在前列在前线去跟进最新的这个内容这个其实也是这个职业的一个难点吧对于一些其他职业来说可能我们要吃一些经验那么积攒经验以后就可以持续用这个经验去做事情去做这个工作但是对于 AI 算法来说你可能永远都要去突破现有的框架去用新的这个内容可能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对这也是我刚才所说的工作最满意的三个点之一就是我可以跟上这个技术发展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像可能 2023 年那个时候是一下 AI 崛起的时候那现在如果说还有人想加入 AI 你觉得它还是一个好的机会吗当然要来我觉得是
必然的呀其实 2023 年的时候大家没有那么明显的感知是因为还没有非常火的这种 2C 的产品那么等到今年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个 DeepSeek 豆包以及还有签问等等这些 Kimi 这些非常火的这个 2C 的大模型 APP 能够大家去使用的时候会发现它的魔力它的这个好用它的体效的这些这个便捷程度那么所以
在这个技术不断的这个开源技术不断的越来越强的时候呢我们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这个工作可能会被 AI 去影响或者是代替
那么目前对于大家来说现在加入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可以用这个 AI 去做很多这个领域内的事情和垂直领域的结合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这些这个巨神智能上比如说像机器人车端等等它还是有很大的这个发展潜力那么从目前这些这个
机器人的聪明程度啊等等,大家其实也能够发现,我们未来还是有很长时间,很长的路要走的。等于说现在它整个行业还是一个上升发展的,岗位也是在不断增加的这样一个状态。
对的所以有很多这个转行同学他他都是能够陆续收到 offer 的我自己接受咨询的一些同学他们都是相继像我一样都有接受到 offer 嗯那你觉得现在如果大家要转就是如何能复制你当时这份转行成功呢这个有什么新法或者方法吗嗯
那我觉得首先第一个就是你的路线因为转行这个事情肯定是趁早的就是要提高效率如果说是你自己学的话你可能学很长时间你都抓不到重点那么其实这个时候我觉得是需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指导和规划的你自己需要先定义好自己的路线如果你自己不够清晰的话你可能就是需要去问一些专业的这个人士去得到一些咨询和支持
那么一旦路线这个清晰了你整个这个骨架形成了其实你只要往里添肉就可以了你每天的行动都是很踏实的能够去一点一点自己去落实的你是对自己很有规划那你就是未来会有什么发展的打算吗比如说会继续在 AI 的哪个方向深增这样的首先我会坚持在这个 AI 这个行业上
然后至于我可能会有一些子方向的变化吧比如说这个阶段更倾向于技术的学习或者说下一阶段更倾向于一些业务产品的打造那么只要大方向上是固定想在 AI 上发展只不过一些子方向可能要看自己的实时的计划和心情看缘分吧就是看自己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大家都是公认的 AI 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风口嘛那很多人可能也会为此陷入一些焦虑你现在也算是进入了一个这个行业内的人士可以给我们这些还没有加入但是又不想被落下的伙伴提供一些什么建议嘛
提供的建议那就是其实你可以多用大模型多用大模型为自己的工作去提效把这个 DeepSeekKimi 签问还有 GVCO 什么的都用起来你能够用大模型去为你工作赋能提效的时候你就用大模型
那么你自己的话你就可以省点力嘛对吧然后再一个你可以同时去对比多个大模型它们各自的能力差在哪里啊那么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方式你们日常也会用吗然后因为我们现在你看直接数我觉得两个手都数不过来会同时一个问题问好几个这种吗你们一般是怎么用呢
我们一般来说都是在这个 benchmark 上找最强的有一些 benchmark 网站回头大家可以搜一搜比如说 Synan campus 还有 Livebench 等等那么搜到这个比较好的这个弹模型那么直接去用就可以了那我像我刚才举例的这些 app 呢它都是一个都是一些很成熟的 2C 的模型 app 那么大家直接用它们去做测评也是可以的
那么有的可能是局限在输入输出上有的只能是用跟你对话文本对话然后有的可以为你生成图像有的可以支持图像和文本同时输入这种度目太莫行那么
这些具体的这个实价了解大家可以多去玩一玩多去看一看嗯嗯明白我觉得今天还是给了我很多信息差然后稍后的话我去找小鲸鱼把这些网站都要过来然后放到我们的收诺子里边大家可以去在那里边找到
最后一个环节是上一期嘉宾留下的问题上一期呢她是一位工作了三年从建筑行业转行到互联网公司做售前的女生她留下的问题是这样的你未来还会考虑转行或者转岗吗我对自己其实没有没有设限
如果说是未来几年后我可能需要到另一个方向去发展我觉得更适合我的方向出现了那我就应该还是会毫不犹豫的转行或者转港这次转行反而给了你勇气你觉得未来会永远去找寻自己想要的和最好的那种对啊我们这个世界它一直都是在变的嘛我们的人生其实它也是一个可以是包容很多事情发生的包容很多这个变化的
我就是想要去拥抱这种变化去适应它,顺势而为嘛。我觉得你算是一个人生体验派的这种感觉。对对对,我是有点像闯关玩家。游戏人生大概这种。对对对,其实大家放松一点,只要你放手去干吧,都是有希望的,都是可以做的。那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下一位嘉宾的吗?那我就问他,
你觉得现在做的工作开不开心非常感谢小鲸鱼今天的分享然后最后其实我也想说我当时被小鲸鱼的账号吸引其实除了他的 AI 算法工作室这个热词还因为我发现他的帖子内容其实是很干货很实在的那种他讲话题的时候也会有一种事无巨细的感觉
这也是很多其他已经商业化的博主没有的所以说如果有朋友想链接到小鲸鱼可以在我们的收诺子里边添加我们的微信我们可以帮助听友链接小鲸鱼在这个 AI 风口来临的时候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踩上另外呢我们现在播客也开通了听友群大家可以通过收诺子添加微信申请加入与同事转行的小伙伴一起交流经验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