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十四期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无用读书会

第十四期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无用读书会

2024/7/21
logo of podcast 无用读书会

无用读书会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R
Ryan然少
咸慧
Topics
Ryan然少:我认为《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多视角叙事的小说,它采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展现了康普生家族的衰落以及美国南方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复杂面貌。小说中四个不同的叙述者,分别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同一个故事,这使得小说具有极大的深度和复杂性,也让读者体验到不同时空和心理状态的交织。小说的语言风格富有诗意和灵动感,整体阅读感受愉悦,但需要集中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 我特别喜欢福克纳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以及他对气味、声音等感官体验的生动刻画,这使得小说充满了艺术张力。同时,小说中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总而言之,《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的作品,它不仅是一部文学杰作,更是一部对人性、社会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咸慧:我认为《喧哗与骚动》的难点在于其多视角叙事和意识流手法,这使得小说的时间线和叙事逻辑较为复杂,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精力去理解。但同时,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也赋予了小说极大的艺术表现力,它能够更深刻地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想。 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本吉、昆丁、杰森和迪尔西,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角色,他们的故事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族史诗。通过对这四个人物的描写,福克纳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此外,小说中对气味、声音等感官体验的描写,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外部世界的变化。总的来说,《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具有挑战性但又极具魅力的作品,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去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抽奖活动】 奖品:猫狗主题便签各一,购于东京银座伊东屋。

参与方式:在留言区参与本期节目的主题讨论即可,主播们会在留言中选取一位高质量留言的小伙伴送出两本便签。

*不包含海外、港澳台及一般快递不便送达的偏远地区,敬请谅解。

【导语】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于1929年首次出版。这部作品因其复杂的叙述结构和深刻的主题而广受赞誉和研究,通过四个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康普生家族的衰落和南方社会的变迁。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叙述者讲述:有智力障碍的本吉、充满内心痛苦的昆丁、冷酷现实的杰森,以及康普生家族的黑人仆人迪尔西。这种多视角的叙述方式,赋予了小说极大的深度和复杂性,让读者体验到不同时空和心理状态的交织。

《喧哗与骚动》确立了福克纳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杰作,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学作品。

今天我们在阅读《喧哗与骚动》时,依然会被它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情感所吸引。

【译本选择】

主播们的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李文俊:作为早期译者之一,李文俊的翻译在推动福克纳作品在中文世界的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译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受到了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

我们在阅读时发现的一点问题是在班吉的章节,译者会把原文中缺失的宾语在译文中补齐,一方面的确能够降低阅读难度,但另一方面在表现班吉作为一个智力障碍者的思维模式上就和原文有了一定的偏离;

李继宏:翻译风格更简洁,措辞更具诗意,有时会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连贯性。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今天的表达方式;

叶佳怡:台湾2023年的全新译本,译者叶佳怡是梁实秋翻译大师奖得主,同时又是小说家,译文细腻流畅,忠实于原文,但也难免带着些“台湾腔”,在阅读时仿佛会在耳边响起;

【谁在聊】

主持:Ryan

然少、咸慧

【时间轴】

00:16 书籍简介

01:45 大家的阅读感受

07:57 福克纳现实生活与小说的对照

09:34 杰生是老三还是老四?(答案:老三)

11:19 四个叙述视角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13:21 福克纳与存在主义的渊源

15:47 关于意识流

19:56 第一章 班吉 进入智障者的意识流

27:57 为什么用班吉作为第一章

30:59 小说与宗教的对照

35:11 树与忍冬 嗅觉的作用

39:31 第二章 昆丁

40:20 昆丁帮助小女孩那一段叙述的作用是什么?

42:21 昆丁对妹妹贞操的执着

53:14 时间的隐喻

58:20 第三章 杰生

1:00:09 如何理解杰生?

1:07:19 推测小说章节排序的理由第一章 班吉 代表人的本能、生物性的阶段

第二章 昆丁 代表家庭、传统

第三章 杰生 代表现代性,物质、现实以及传统的瓦解

第四章 迪尔西 代表精神性,人最美好的一面与可能

1:14:23 无声的主人公 凯蒂

1:14:36 凯蒂是如何走向“堕落”的?

1:21:53 凯蒂的结局

1:25:10 文学与音乐

1:29:59 第四章 迪尔西

1:33:44 对迪尔西的矛盾感受

1:39:20 迪尔西一家

1:41:58 主仆关系的中西对比

1:47:20 最后的疑问和结局

1:53:10 译本的选择

2:00:00 意识流已经被文学书写遗弃了吗?

2:05:25 作家中的“剑宗”与“气宗”

2:06:38 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典?

2:15:45 本期推荐

【提及的作品】

《押沙龙,押沙龙!》威廉·福克纳

《八月之光》威廉·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威廉·福克纳

《萨托里斯》威廉·福克纳

《存在主义咖啡馆》莎拉·贝克韦尔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尤利西斯》乔伊斯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老人与海》海明威

《白鲸》梅尔维尔

《1984》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哈利波特》系列 JK·罗琳

【下期书目】

《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

【剪辑&音乐】

剪辑:Ryan

音乐:《Broken Home》with Su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