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 20 致【讨好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Vol 20 致【讨好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2025/1/24
logo of podcast 平凡启示录

平凡启示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雨
旺旺
Topics
旺旺:我长期以来认为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但通过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并进行自我剖析,我意识到真正让我不敢与人交流的原因是害怕出丑。这种害怕源于对自身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不自信,担心自己表现不佳而被他人否定。我过去常常将内向归咎于童年经历,但阿德勒的目的论让我明白,我的行为并非由过去决定,而是源于我当下不想与人交流的目的。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需要说服自己,即使犯错也不算出丑,从而提升自信,积极与人沟通。 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因为担心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或对其他领域不了解而选择沉默。但现在我意识到,提问或表达错误观点并不意味着出丑,这反而能帮助我学习和进步。通过这种心理建设,我逐渐克服了在客户面前的紧张感,能够更自信地进行沟通。 小雨:我曾经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受到他人的评判。在阅读《被讨厌的勇气》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这种恐惧的根源在于我的自卑感,我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被别人讨厌。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常常扮演着照顾者角色,主动承担起挑起话题和照顾他人情绪的责任。然而,这种过度的付出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让我陷入自责和内耗。我开始反思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发现我并非真正关心他人,而是执着于获得他人的认可,希望得到他人的喜欢。 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让我明白,我应该关注自己的课题,而不是干涉别人的课题。我不需要为别人的评价而烦恼,只需要专注于做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通过“课题分离”,我逐渐摆脱了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此外,阿德勒的“活在当下”的理念也让我受益匪浅。人生不是一条线性的轨迹,而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我们不必过度规划未来,而应该专注于享受当下,认真而谨慎地做好每一件事。这让我不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焦虑,而是更加珍惜当下,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探讨了社交焦虑的成因,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到阿德勒的目的论,并以自身经历为例,剖析了害怕出丑这一潜在目的如何导致社交焦虑。
  • 社交焦虑并非完全由童年创伤决定
  • 害怕出丑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
  • 通过改变对“出丑”的认知,可以克服社交焦虑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是否在人声鼎沸的公共场合,瞬间像被定格,满心局促?明明脑海里装满了破冰妙招,可内心的焦虑如影随形,一张嘴,就怕得到别人的嘲笑。

身旁的人总在宽慰 “没人会在意这些”,可这话就像耳边风,因为在自己的认知里,总觉得自己站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被人审视。

于是,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常常关注别人的感受,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迎合别人,却总是陷入内耗之中,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被讨厌的勇气》也许能成为指引你的那束光。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阿德勒的思想娓娓道来。虽说部分观点在当下看来略显陈旧,可研习阿德勒的理论,能让你在追求幸福与自洽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本期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00:40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怎样的书?

03:23 我社恐、我内向,到底是因为我的童年创伤,还是我有不想社交的潜在目的

07:25 阿德勒的目的论让我开始剖析自己不敢与人交流的原因 - 怕被别人讨厌

12:15 当我听到别人的开解“不会有人在意你表现得不好”,我会心里好受一些么?并不会。

16:48 如果你因为别人的评价患得患失,一起来学习一下“课题分离”吧

23:57 看似以他人为中心,过分在乎他人感受的讨好人,其实在乎的自己是不是受到别人的认可,是对自己的执着

31:15 阿德勒的“活在当下”:认真而谨慎地享受现在的人生,是通往幸福的秘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