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6. 一个邀请码炒到15万!Manus刷屏 中国AI再突破

76. 一个邀请码炒到15万!Manus刷屏 中国AI再突破

2025/3/6
logo of podcast AI产品观察

AI产品观察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自然
领导Bootloader,专注于AI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成功协助多个出海团队。
Topics
李自然:我认为AI Agent技术能够显著提升AI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不同于传统的问答式大模型,AI Agent可以将大型任务分解成多个小型任务,并根据执行结果动态调整策略,从而实现更复杂的任务目标。这代表着AI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认为AI的真正潜力在于其操控电脑、手机和浏览器的能力。只有当AI能够直接操作这些设备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力。Mindus等产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就目前而言,我认为Manus这类产品并非最终形态。其火爆程度和邀请码炒作现象,既反映了市场对AI Agent的巨大需求,也暴露出这类产品在算力、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 我认为这类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本地部署大模型,并通过API调用更强大的模型能力。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云端部署带来的算力瓶颈和高昂成本问题,同时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用性。 最终,本地部署大模型并运行Agent,让AI能够直接操控电脑完成任务,将是AI技术落地应用的巨大飞跃。这将极大地提高效率,并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虽然阿里发布了32B参数的大模型,并宣称其性能优越,但我个人认为其实际效果可能不如预期。而本地部署大模型和Agent操控电脑的未来,正越来越近。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又被一个国产 AI 产品刷屏了这个产品叫做 Mindless 它是一个连接思想和行动的 AI Agent 之前也有很多年的人认为 25 年会是 Agent 的元年我相信大家都用过大模型的产品但大模型产品就是一问一答这样的话 AI 是做不了特别复杂的任务的而且 Agent 可以把一个大的任务拆解成很多小的任务然后让 AFN 多次去执行它还可以根据每次执行任务的结果再重新制定策略从而让大模型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在几年之前就有一个叫 AutoGP 的产品

当时引发一届的人士的大量关注只不过当时的模型能力以及 LGBT 开发的比较粗糙嘛所以没有掀起彩色的波澜我是非常认可这个方向的因为现在呢大模型只是运行在你的浏览器窗口里面或者说你手机的一个 APP 的对话窗口里面这样的大模型是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的只有让 AI 能够真正的操作电脑操作手机操作浏览器它才能爆发出更大的生产力至于 Mindus 这个产品能不能成功呢我觉得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那个市场契合点如果有一个场景大家都很需要它完成的就比那些大模型直接完成要好那么它就可以成功

随便一个垂直的领域哪怕是做 PPT 这个视角其实都很大了我也看了一下 Mandus 这个产品它在做任务的时候可以拉起浏览器拉起代码窗口运行就是有一种虚拟机的感觉现在随着它的爆火这个产品的要求码已经是一码难求了我看到在闲约上面竟然有人卖出了 25000 块钱一个要求码如果是我个人的判断我觉得 Mandus 这个产品还不是这一类产品的终极形态

因为这种产品如果放在云端去旅行它对算力的需求是巨大的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矛盾就是如果你给每个用户的资源都足够多那你就承载不了太多的用户或者说你这个产品就要卖得非常贵我看到 Madness 的创始人今天发了朋友圈他的服务器已经有点扛不住了现在在修 infra 了如果你给用户的资源少那你这个产品就不好用了所以说我看来这类产品的最终极的方案就是在本地运行大步行

然后一些最关键的决策可以用 API 来借助最强大的模型的能力那这样的话呢一个模型部署在本地那这个模型可以操控你的电脑它相当于有了无限的资源和时间它就可以 7 成 24 小时的帮你来运行各种任务了如果这一天能够到来我觉得是对 AI 落地一个非常大的费用

今天阿里出了一个 32B 的模型号称性能 PMEI1 也带动阿里的股价上涨了 7%但说实话根据我在业内观察的经验它号称 PMEI1 是肯定不如 IE 的因为如果它真的能 PMEI1 它就号称超越 IE 了但不过我说我觉得我们离本地部署大模型并运行 agents 让 AI 来操控你的电脑帮你做任务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关注我给大家带来更多前沿的 AI 分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