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包括上映的电影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国产片和引进片都未能引起广泛讨论。此外,电影院的观影环境变差,观众行为如拍照、聊天、打电话等干扰观影体验。同时,家庭观影条件改善,流媒体平台提供便捷的观影方式,使得去电影院的必要性降低。
电影院的观影环境问题包括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如拍照、聊天、打电话等,严重干扰观影体验。此外,电影院设施的维护不足,座椅脏乱,音响和屏幕质量下降,整体环境给人一种年久失修的感觉。
去年全球电影产业的小爆发主要得益于几部现象级影片如《巴尔比》和《奥本海默》的成功。然而,今年电影产业的萎靡可能与去年的罢工事件有关,导致制作周期延长,新片供应不足。此外,类型片的创新乏力,观众对重复的剧情和套路感到厌倦,也是导致票房下滑的原因之一。
有人认为中国电影倒退到90年代是好事,因为那个时期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如《霸王别姬》和《活着》。他们认为,市场不繁荣时,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会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制作商业片。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创作者需要市场滋养的事实,没有繁荣的市场,创作者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尽管电影是商业化最高的艺术形式,能够带动音乐、时尚、设计等多个产业,但它并非绝对安全。随着其他娱乐方式的兴起,如短视频、游戏等,电影面临着观众时间碎片化的挑战。此外,电影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效率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观众快节奏的消费习惯。因此,电影产业仍然存在走下坡路的可能性。
除了院线,值得注意的观影渠道包括电影资料馆、流媒体平台、飞机上的电影放映等。电影资料馆提供经典影片的放映,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爱奇艺等提供丰富的电影资源,而飞机上的电影放映则因其有限的资源和沉浸感,成为一些观众的选择。
观众现在最想看的电影类型包括小妞电影、80-90年代的商业片、老爹电影(老白男喜剧)和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然而,院线对这些类型的电影供应不足,尤其是小妞电影和老爹电影,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类电影的创作和上映受到限制。
今年值得推荐的新电影包括《头脑特工队2》、《绝地战警:生死与共》和《三宅畅的黎明的一切》。《头脑特工队2》以其诚意和创意获得好评,《绝地战警:生死与共》则以其情怀和经典元素吸引观众,而《三宅畅的黎明的一切》则通过关注特殊人群的生活,展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魅力。
大家好!重启版西特泡普眨眼间已经走过了一年的历程,26期节目守住了不知道谁定的「半月更」承诺,也正因为不知道谁定的第二季节目所强调的人与人的连接,我们得以与更多好朋友相识相知。为了回馈听户朋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决定在第三季不做出任何改变,继续为大家提供原汁原味的西特泡普!(鼓掌) 最近我们仨和身边的朋友都有个感觉,就是今年好像忽然没什么动力去电影院了,买票软件都没打开过几次,也没什么新电影值得讨论。本期节目我们纯从普通电影观众的角度,展开一场西特味儿的大讨论:为啥最近提不起兴趣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到底是我们还是某些电影正在离开电影院? 本期参与者: 三角:网络海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前科幻电影粉/经前期综合症不治医师 高一人:西十库听友/细胞学砖家/卖拷贝影迷 王瑞森: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机上影评人/小妞电影灵媒 1:25 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看什么;多听西十库竟然能让我看电影更爽? 5:21 影院是否已经不再吸引我们了?为什么? 16:52 刚刚小爆发的全球电影产业为何忽然又萎靡了? 22:23 86版《西游记》、《黑神话·悟空》不都是平地起高楼吗,凭什么你中国电影非要求一个繁荣的市场? 29:22 电影是能把一串产业拎起来的商业化最高的艺术形式,所以电影不会走下坡路,吗? 36:51 来自生活的影像足够刺激之后,电影失去了「窥私」的独占功能 37:58 除了院线以外,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观影渠道? 46:38 我们现在最想看什么样的电影,院线里还提供吗? - 47:01 小妞电影 - 49:23 80s〜90s的商业片 - 51:44 老爹电影(老白男喜剧) - 54:26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56:13 推荐一部今年的新电影吧! 【收听西特泡普 】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微博音频等平台收听西特泡普节目并与我们互动。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西特泡普-Shitpop 加听友群:(vx)_3NTOSJOSEPH 或者直接扫码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