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作为徐州人,我发现江苏各城市之间的认同感很低,大家更倾向于强调自己是徐州人,甚至精确到县区。在上海工作后,我发现外地人对江苏的认知存在刻板印象,例如将江苏简单划分为苏南和苏北,并认为苏北较为落后,这让我感到不悦。苏超联赛的爆火,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江苏各城市间的地域竞争和调侃,这种独特的“散装”文化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关注。
哥:我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了解到苏超联赛,并对江苏各城市间的竞争有所关注。疫情期间,江苏各城市分别组队支援湖北,也体现了这种“散装”的特点。我认为江苏各城市在交通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内耗,也促进了发展。
比较王:我认同江苏存在“散装”文化,但认为这种文化并非完全负面。苏超联赛的爆火,正是利用了这种地域梗,吸引了大量关注。我期待徐州和南京的比赛,认为这可能会成为苏超联赛的一个高潮。在江苏省内上学时,我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工作后,我发现外地人对江苏的认知存在偏差。
艾薇姐:我作为利物浦球迷,对足球有一定的了解。我认为苏超联赛的爆火,离不开江苏各城市间的地域竞争。徐州在苏超联赛中表现出色,反应迅速,配套到位,值得肯定。江苏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考竞争激烈,这让我对江苏的归属感不强。我希望苏超联赛能够促进江苏足球的普及,并为江苏的孩子们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