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6.那些播客届的铁三角组合

6.那些播客届的铁三角组合

2020/1/29
logo of podcast 播客评论

播客评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写在前面:个人播客评论,机械朗读,完整内容贴在下面,也可以到知乎专栏阅读。 本篇内容是承接上篇文章《阿坑:那些油腻和可能变油腻的播客)》,所以很多地方会和上篇有重合或对应,可以当做上下篇连起来看。 对播客节目中各类人员配置的分析 我听的播客大多是几个人聊天的,很少是一个人单独在那里说。除了极少数播客是一个人到各处采访嘉宾进行录制,绝大多数播客的常驻人数都在两人或两人以上,而其中两个人和四个人的组合一般比较常见,三个人的组合反倒不太多。 一个人采访不同嘉宾的形式,节目的内容和走向往往容易受到嘉宾的影响。将这种形式发挥得最极致的是“故事FM”,它甚至会剪掉提问者的问题,让节目听起来像是讲述者一个人的自述和独白。“故事FM”是很多人喜欢的节目,但我本人并不太喜欢。因为“故事FM”只负责收集但不分类,上面的故事有的感人、有的新奇、有的平淡,打动人的点各不相同,在听之前不会知道这个故事是哪一类。这对我来说不确定性太大。我猜测喜欢“故事FM”的大多是播客节目的轻度收听者,他们订阅的播客少,在这一个播客里就能听到各种类型的故事,这对他们来说比较方便。而像我这样重度的播客收听者,已经有了固定收听的几个播客和节目类型的喜好,与其花费时间去甄别“故事FM”里的一个故事是否符合我的口味,不如去花费时间寻找符合我口味的新播客或者未被发掘的小众播客,这对我才是更划算的投资。 两人组合是最常见的播客节目形式。既可以邀请嘉宾一起聊天而不显得人多,又可以两个人对谈对一个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当一个人有事无法到场时,要么录不了节目,要么只能由剩下的一个人单独录节目(而这对习惯于两个人对谈的人来说往往是不太擅长的,会比较僵硬),要么就回到上面说的一个人去采访不同嘉宾的形式。这里举的例子就是“跑题大会”,格子经常性地不在,导致老潘时而单口时而要邀请老朋友撑场面。两人节目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当两个人聊得过多、互相过熟之后,可能会没话可聊或者节目走样。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日谈公园”的李叔和小伙子在我看来有一点犯了这个问题,这个在上一篇也说到了。 四人组合或者五人组合的节目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好处在于热闹、话题多、不容易冷场,坏处则是请嘉宾后人数更多、无法保障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发言空间、对听众而言不太容易分别在场的每个人谁是谁。上篇说到的“三好坏男孩”和“醉后调频”就很符合这些特点。 最后要说的是本文主要想写的“三人组合”。三人组合在我看来既吸收了两人和四人组合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组合。三人组合热闹但人数又不是很多,邀请嘉宾不会导致场面混乱,缺少一人不会导致节目录不下去(据我观察,三人组合一般是保持固定、不请嘉宾的多)。正如“三体运动”是极其复杂的天体运动很难进行预测,三人组合摩擦迸发出的火花也是超出想象的。同时三人组合又比较稳定,不会出现两人组合中过于熟悉的问题,反而时间越久越有默契。三人组合唯一的问题在于需要三个人性格接近、关系要好,一般都是亲戚或者多年的好友,这种关系的朋友不要说在播客中,在生活中都不太常见。 那些做播客的铁三角组合 “跟宇宙结婚” “跟宇宙结婚”的铁三角是播客三人组合里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最典型的。青年、小伙子和刀夫老师是亲戚和从小的同学关系,他们彼此十分熟悉,但节目充满新意、趣味盎然,并且每期节目的时长动辄两三个小时往上,选题也似乎永不枯竭。如果只从上一篇里判断油腻的三个特点来看,他们想必会全中。但是,我想全宇宙没有一个人敢说他们是油腻的。“保持独立的个性和年轻的心态,多做尝试与改变”这个对抗油腻建议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从他们身上总结出来的。当然,这三位在众人中有点过于特别,就像“跟宇宙结婚”这个名字一样特立独行,他们的年轻心态、趣味爱好、各种脑洞和幽默表达并不是其他人通过模仿学习就能学会的。虽然他们三个可能是我知道的做播客的北京人里最接近上一篇文里说到的“读书的好孩子”,但是这个节目最初给我的印象却是“浑”。在了解和接受他们的“浑”之后,很多内部梗即使不知道内涵,也能让人随着气氛跟着乐。这也是三人组合中才可能有的乐趣。 “引力社电台” 连续第三篇提到他们,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他们的节目,但是铁三角组合里第二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大周、老钱和文迪,应该是兴趣比较近的老朋友,另外口音很相近,大概是同乡。关于他们的具体情况,在上两篇已经写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通过做节目形成“综艺感”,靠cue人制造娱乐效果,虽然不及“结婚铁三角”的自然和高明,但是默契程度也是不容小觑。另外,他们的节目简介里也说了三人各自的特点和分工,默契加上这些才能够使得他们一周更新那么多期节目吧。 “怡乐电台” 平时的节目一般人多、比较热闹,其中的“悬疑案件”栏目现在是小伟、阿达、许先生固定三人组合,节目形式是轮流每个人主讲一期节目,其他两人作听众也作捧哏。虽然在我看来每期讲案件会有些单调和重复,但是这么做保证了节目的持续性,况且也有听众爱听。因为他们朋友几个人比较多,我只对小伟和阿达在脑子里有轮廓(尽管根据声音形成的轮廓往往都是不准的,看到照片后会有很大出入),这两人认识很久,平时胡逼玩笑很多。许先生相对正派,所以形象没那么突出。节目中还有些个性突出的又不固定出现,所以只记住两个人。 “钱粮胡同FM” 按照节目简介里的说法,节目应该本来就是计划三个人一起做的。野人、无聊和大哲,应该都是从事金融工作,并且认识多年的朋友。对我来说这三人的声音还是不好分辨,野人因为有一些单人录制的节目相对熟悉一些。声音相近,可能性格特点也相近,所以能够聊得来。他们的风格我觉得在“黑水公园”和“跟宇宙结婚”之间,我是比较看好他们的。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更新不规律,不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能力有限电台” 在上篇提到过,我觉得老崔、老鲁和叨导的“三个老男人组合”很有潜力。三个人在经历和性格上有一定互补性,节目里见缝插针的抛梗效果也很不错。但是三个人形成组合比较晚,一起录的节目不多,还需要更多的磨合和让人加深印象的节目。 本人听的播客数量有限,虽然会尝试各种订阅量不太多的小众播客,但是写文章的内容储备已经不太多了,所以这篇在内容上和之前有不少重复的部分。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听播客经历或者对播客节目的评论,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