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瞬间:
明明有人在听你说话,却感觉比独自沉默还孤独?
总觉得别人的生活才是“理想生活”,而自己的只是过渡?
每天像个打转的陀螺一样奔波,却说不清到底在追什么?
这期节目,我们想和你一起聊聊这些细微却真实的情绪,从苗炜的《文学体验三十讲》出发,我们聊到了语言的欺骗性、文学的安慰力、孤独的宿命感,还有那些被我们忽视但又无比真实的日常荒岛。
我们一边读书,一边生活,一边尝试搞懂文学到底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点指引。结果是,它不能给我们答案,但能给我们一点点光,一点点火,一点点勇气,让我们知道:原来莎士比亚也怕死,惠特曼也会感到孤独,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允许自己有点脆弱?
00:32 开场介绍 + 苗炜和《文学体验三十讲》
04:05 文学关心失败者:人类的悲喜是相通的
07:31 从孤独开始:心灵是孤独的猎手
11:12 要感情做什么?文学的危险与必要
21:36 荒岛上的我们:大城市里的鲁滨逊
27:39 寂静之声:安静的自我是一种能力
31:55 不同文学评论者的差别和自我大小
39:26 如果你爱文学但又不写小说,那就来做评论吧!
下次翻书的时候,不妨也试试:这本书能不能帮我更好地理解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