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哥:我認為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也不可能賺到我們認知以外的財富。 金錢觀與我們腦中已有的選擇權有關,只有認知到某種賺錢或花钱方式,才能做出選擇。父母是孩子金錢觀最重要的輸入者,父母對金錢的態度會深刻影響孩子。 金錢觀培養應从小开始,讓孩子接觸金錢,先從花钱開始,了解錢可以換取他們想要的東西。讓孩子先花钱,再賺錢,最後存錢,形成良性循環。 金錢觀培養沒有年齡限制,越早培養越好,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告訴孩子錢可以滿足他們的願望,但要引導他們把願望導向好的方面。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要灌輸孩子錢是正義和公平的化身,這樣他們才能正確看待和使用金錢。錢本身是中性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的使用方法。 省錢也是一種賺錢的方式,要學會在不同地方購買同類商品,比較價格。不要為了省錢而省錢,要考慮花钱的價值和未來。除了父母的教導,也要學習其他人的經驗,拓寬自己的視野。我們可以影響父母的金錢觀,形成良性循環。健康的金錢觀需要从小培養,要讓孩子理解金錢的工具性,並學會判斷價值。
宇哲:銅臭味指的是只在乎錢,不在乎其他;萬惡的元首指的是錢越來越多後,會投入物質享樂或做壞事。但錢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使用。錢可以用来改善生活、創造體驗、幫助家人,甚至做公益,錢可以是萬善的起源。健康的金錢觀是將金錢視為工具,用來交換更好的生活、體驗和對社會有益的事物。不健康的金錢觀是將金錢視為目的,例如炫富。賺錢本身可能是一種成就感獎勵機制,但關鍵在於花钱是否有意義。要讓孩子知道錢可以用来交換他們想要的東西。讓孩子了解不同物品有不同的價格,培養他們的價值判斷能力。从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避免他們长大後亂花钱。透過比較價格,孩子可以建立對世界的認識和價值觀。價值判斷是相對的,會根據時間、人、方面而有所不同。買東西不只是買產品,還買服務,價格反映的是價值。努力提升自身價值,才能獲得更高的價格回報。健康的金錢觀要考慮花钱的現在和未來,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