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郝聲音出外景:中廣子琳開麥(下)訪問郝哥「人生成為」

郝聲音出外景:中廣子琳開麥(下)訪問郝哥「人生成為」

2025/3/19
logo of podcast 郝聲音

郝聲音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子玲
郝哥
Topics
郝哥:我認為人生的成功不只是努力,更重要的是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以及是否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許多人努力學習工作,卻忽略了探索自身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響,不自覺地被框架限制。我非常認同一位顧問張琦的觀點:自律是個偽命題,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規律的目標是否符合自身需求。真正的關鍵是把自己融入特定的圈子,例如演藝圈或金融業,在日積月累中學習和掌握該領域的知識技能,潛移默化地突破自我限制。學習不應只是辛苦的過程,加入讀書會,與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更像一場密室逃脫遊戲。 人生的成為,取決於我們所見所遇。以健康和運動為例,每個人都想健康,想運動,但方法和認知卻大相逕庭。我43歲回台灣,身體狀況很差,幸遇兩位年長導師,帶我騎陽明山,一開始很痛苦,但持續挑戰後,發現這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我以前開車經過陽明山,看到騎公路車的人,會加油打氣,但內心卻OS:幹嘛那麼累?後來才知道,那些公路車很貴,騎車是為了運動。這件事讓我明白,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想像限制住。我的導師們,一個50多歲完成113公里鐵人三項,一個60歲完成51.5公里鐵人三項。他們邀請我參加時,我以32歲太老為由拒絕過。後來,他們告訴我:『老不老,有人比你更老。』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年齡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嘗試。我開始嘗試,不到兩年完成113公里,一年後完成226公里超級鐵人。這證明,認為自己可以,就會想辦法去做;認為不行,就什麼都不會做。悲觀的人永遠正確,樂觀的人永遠前行。我從半馬、腳踏車比賽,一步步挑戰,最終完成目標。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輸得起。每一次的嘗試,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核心概念是:認為自己可以,然後去做,你就會成為不同的人。 子玲:好哥分享的故事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不只在於金錢,突破自我、挑戰體能極限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同樣重要。薩古魯也提到,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而不是逃避。執著於單一目標,忽略其他可能性,是一種逃避。我們常常被傳統框架限制,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需要自己去探索和體驗。好哥分享的人生哲學,不做會想一輩子,做了可以講一輩子,深深觸動了我。人生就像一場體驗遊戲,積極體驗,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能積累經驗,豐富人生。

Deep Dive

Chapters
許多人努力工作學習,卻未獲得理想結果。好哥認為,努力方向是否正確比努力程度更重要,並分享了在不同圈子中學習的經驗,以及如何透過參與讀書會改變學習方式。
  • 努力的方向比努力程度更重要
  • 加入特定圈子學習新技能
  • 改變學習方式,例如參與讀書會

Shownotes Transcript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fnpunqe136d08003p6lzdm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fnpunqe136d08003p6lzdm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