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艾莉克斯.馮.藤佐曼《被推倒的偶像:十二座塑造歷史的雕像》第2集

【楊照談書】艾莉克斯.馮.藤佐曼《被推倒的偶像:十二座塑造歷史的雕像》第2集

2025/4/30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于台北广播电台 FM93.1,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我是杨赵。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作者是 Alex von Tasman,他所写的一本叫做《Fallen Idols, Twelve Statues That Made History》。

这本书是由电竞出版公司推出了最新的中文译本中文的书名翻译成为《被推倒的偶像》十二座塑造历史的雕像在这十二座代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后来又因为特定的因素被推倒的雕像当中他说他

就在英国历史上选择了英王乔治五世非常特别的雕像的故事这座雕像最初是印度 New Delhi 市中心的光亮大理石人像但是现在在哪里现在在 New Delhi 的城市北部灌木丛里摔成了碎块除了流浪狗之外很少有访客

这则故事要为我们描述当雕像有意引来憧憬的人们不再认为它重要的时候其实最雄伟的雕像也有可能瓦解英国经历了非常激烈的印度独立运动几十年在 1947 年撤离印度

不过英国方面并未遭到武力驱离当时他们的雕像也没有全数就地被捣毁乔治五世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的大英帝国盛世

1911 年 12 月刚刚加冕的英王乔治五世跟玛丽皇后去德里举办盛大的都巴宫廷宴会乔治五世是第一位访问印度的在位英国国王以及大肆张扬印度皇帝身份驾临的第一人当然大后来在历史上也变成了最后一位

这场多巴是英属印度举办过的壮观至极的盛会,地点是在德里郊外的露天圆形剧场,参与者有十万冠中,三万军队,以及印度的诸多国王皇帝,王后皇后,以及大英帝国的王后,同时也是印度的皇后。

国王头戴着为这场兴致的帝国的王冠,镶嵌了 6100 颗的钻石,另外有绿红蓝色的宝石。事后乔治武士在他的日记当中埋怨,这王冠害我头痛,因为颇有重量啊。

这皇冠将近一公斤重,皇冠花了印度十五部六万英镑,而且就戴这么一次,再也没用过。几年之后,乔治五世的儿子 David 他描写,德里的督巴宫廷对他的父亲产生重大影响,

David 日后短暂即位成为英王爱德华八世,随后他就因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这有名的故事,退位成为问杀公爵。他就说,我父亲身为最不自大的君王,他在印度学到了关于皇帝角色的新概念,以及要在东方人心目当中留下深刻印象,精心摆设和盛大的排场有多么重要。

有什么比雕像更能够在东方人心目当中留下深刻印象呢?从 1800 年到 1940 年当中,超过 140 座纪念碑从英国的工作坊出口到印度跟东南亚多数的雕像是英国的行政官员、绳子人员和军方人物例如说 Robert Clive,也许英方会比他们的印度子民更把他视为英雄

其中也有君王尤其是 Queen Victoria1857 年的大规模起义之后新的英属印度提认到务必要让印度人感觉到自身像盟友而不只是资源的提供者于是也开始设立印度人的雕像热门对象当中有跟中国从事鸦片贸易在把财富用于民间行善的商人

例如,第一个被授封为"准男爵"的印度人吉吉伯伊他获得了三座歌颂他的雕像又由巴格达出身的孟买犹太社区领袖 Sasson 他拥有两座

印度爱国者周报编辑跟立法会议员 Daspal 在 Kakada 有一座纪念他的纳里士雕像尽管有一些印度人或许觉得受到接纳另外一些人把他们对帝国统治的不满发泄在帝国雕像上

1876 年,从军遭到拒绝的一对印度兄弟他们就毁损了梦买的 Queen Victoria 雕像从雕像的头部交下力情当局遮盖雕像并且拍,武装警卫看守但清除力情的所有尝试全部失败最后,一位来自苏拉的教授他制作的化学复合物奏效

后续发生了更多雕像毁损事件一项法案因而在 1901 年通过要求孟满市政当局让所有的雕像彻底保持干净艺术史学家 Mary Ann Stegall 她就指出此后公务局雇员必须定期爬上维多利亚女王像洗涤头部把鸟粪都要清干净

1905 年不得人心的孟加拉分尺之后又多了几座维多利亚女王像遭到破例情包括位于德里的一座

随着独立运动茁壮,维多利亚像就成了最正门的破坏目标,一部分原因是数量众多,再加上维多利亚形象比他的儿子 Edward Seven 或者他的孙子 Georgia Phillips 更容易辨认,朝雕像头部破裂青并且打断鼻梁是常见的毁损形式。

把这些做法归因到任何特定的印度观点之前,我们应当要留意维多利亚女王像通常难以拉倒。女王陛下身高较矮,年长的时候就是一位结实的女子,经常被塑造成坐姿,而且常常是穿长裙,这意味着她的雕像淹没成金字塔形,最难拆除的形状。

缺少起重机跟重装备,大致这样的一种形状是不可能被有的。在 1911 年德里的多巴宫廷上,就宣告英属印度首都从 Kakala 要迁到德里,一座崭新的城市会建立在旧德里的蜿蜒巷弄宫殿跟庆祯寺的旁边。

这就是新德利。新德利由建筑师 Legends 跟 Baker 来规划,壮丽的成片雅致平方和茂绿的草坪,精准围绕五六个交叉路口和对角线街道系统排列,从空中鸟看,

心得里让人想起蒙古尔帝国建筑的符抽和星状文饰在地面上这座城市是个民工夸张规模和不规则的对角线导致路人几乎不可能认清方向话说回来建成的要务绝对不是要鼓励游客城中矗立着庞大的荒唐的总督府

供印度治理者还有所有的英国官员居住并且依照薪资跟阶级严明分配历史学者 David Cannaday 他就观察分配给 Gazette Officer 的平房尺寸跟地点都由于欧洲一级已婚公务员的住房

意味着在新德里当一个最底层的公务员都能够得到比在欧洲一级已婚公务员更高等的住房新德里的位置在中世纪树立过七座伟大的城市定居者可以追溯到古代法国总理克里蒙说在建成期间来访并且敏锐的评论这将是所有废墟当中最雄伟的一座

新首都在 1931 年开城不过这个时候它需要有一处中心焦点那是一座雕像从位于新德里西边的总督府一条名为国王大道的游行要道披着网洞通向六角形的王子公园园中设有 Latins 所设计的战争纪念门现在称之为叫做 India Gate

用来缅怀在第四世界大战当中身亡的英属印度陆军将士在那里设立乔治五世像是卡布塔拉图版王公他的典子他也提供了大部分的资金这位王公他的财力惊人他仿照巴尔赛宫盖了一栋宏伟不凡的粉红色宫殿给自己他常被描述成为清法人士

印度总督罗·科尔松私下写信给维多利亚女王的时候直言不讳说这位王公只有在巴黎循环的时候才开心王公是历代英国王室的盟友就像多数的印度王公他跟英属印度建立互惠关系只要是帮内或多或少维持原状能够让他随心所欲继续过日子无论是在巴黎或者是在旁扎普都一样

Latins 他就委托了 Sargent 设计雕像 Sargent 先前制作过王室雕像和战争纪念碑 Sargent 他的雕像灵感来自于 20 年前国王在 1911 年得力督把宫廷的装扮他的第一个模型以大象作为要角

乔治武士站在项背上的橡胶当中长袍一百盖着大象的左腹橡皮上有着满满的帝国的水果浮雕的印度人聚集在基座的周围但这个版本遭到了否决原因不是摆明让印度人会于底部能完全符合英属印度的美学而是因为过度聚焦在大象

几乎看不到位于旁塔大象身躯顶端的渺小国王持平而论大象本身相当可爱但这不足以动摇委员会第二个版本呈现国王坐在王座上同样遭到否决接连否决让萨俊感觉到丧气但他在经过劝恐之后设计了第三个版本 193402 月提案通过那是一座传统的国王立像

白条皮的长袍衣摆一路垂坠至高耸的基座后方我们在 Badai 新闻社甚至派了团队来摄影记录撒卷制作雕像它用黏土制作缩小的模型然后逐格放大标处大理石成像的结合处下一步放大到一半尺寸在支撑的木框当中以黏土重新塑形

这个版本会用大理石再次放大成为雕像成品在英国雕好戴王冠的头部并且运往印度肩部以下的其他部分则交由印度本地的工匠科持而 Sargent 他在 49 岁的时候死于肺炎他的一半尺寸模型的完工都还有一段距离有另外一位雕刻师 Reedick

这代表无论雕刻师或雕像的主角他们都没有目睹雕像的落成我们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继续聊就像让台北听到的声音台北就像听见台北的声音他没有我也有

感謝您繼續收聽楊早談書本節目由台北公民電台 FB93.1 每個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點外拉播出到九點半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 Alex von Tasman 他所写的《被推倒的偶像》12 座塑造历史的雕像包括在这 12 座雕像当中其中有一座是曾经树立在印度新德里的英王乔治五世的雕像我们来看这座雕像是在 1936 年秋天在新德里揭幕

坐落在一个沙岩天棚下据说灵感是来自于马哈巴利普兰城的一座六十级的凉亭雕像将近四三公尺高耸立在平坦开阔的心得里巨大长袍带着深深则问往机轴后方垂坠强调出雕像的醒目直立高度

雕塑史家 Richard Barnes 他的描写是这座雕像像一枚装饰艺术风格的飞弹世上没有其他雕像利用这种效果来增加高度尽管如此如果这座雕像真的具有在东方人心目当中留下深刻印象但它的效果并不长久就在雕像立起了 11 年之后因素印度自身走上了尽头

装饰艺术风格的飞弹在 1936 年耸立的时候印度独立运动已经推行了几十年某种形式的印度自私也在英国获得客观的支持然而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要采取什么样的政体

英国可能移交给哪一位当选者还有印度究竟要成为一个领地或者是完全独立还包括如何处理不受印度直接管辖或拥有的几百个土邦这些地方是个人的王国像是前面所提到过的喀布塔拉土邦王宫倘若英国的兵撤离了许多王宫都会担忧自身的命运此外在 1937 年的地方选举过后

有一位律师他发起了巴基斯坦运动目标是专属的代表席位甚至可能追求一个完全独立并且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1945 年工党政府在英国胜选

就决心要终结帝国共党在英国面临帝国主义旧势力的阻挠以当时的反对党领袖 Winston Churchill 为首在印度也有来自内边的政治人物的阻碍因为他们彼此谈不拢到底谁应该得到主控权或者印度究竟应该要统一还是形成联邦还是分开来治理

1947 年 3 月,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就派他的二表弟罗·马伯伦去印度,给印度人他们要的独立。他提前 9 个月,在 1947 年 8 月 14 到 15 日兑现了计划,两个独立国家应运而生,一个是巴基斯坦,一个是印度,而他们不会成为盟友。

或许印度跟巴基斯坦之间的仇恨是两国对于凑身的因属印度敌意相对薄弱的一个理由

分而治之的这一幕顺利上演在这场灾难分裂当中普遍估计有 100 万人遭到杀害 1400 万人流离失所然而正确的数字永远不得而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鲜血跟毁灭当中诞生英国雕像屹立不摇在独立庆典期间遭到破坏的雕像

据说只有献给 1857 年大规模印度起义遭到屠杀英国妇孺的纪念碑叫做坎普尔的天使 1947 年 8 月 15 日狂欢者把雕像的脸砸烂并且涂黑印度当地当局向英国告诫外交官道歉他保证会修复天使像并且搬迁到当地的教堂墓园

到目前这座雕像还树立在那里以总督珍娜和总理卡特阿里汉为首的巴基斯坦新政府并未立即展现一处雕像的性质印度新政府也没有起初的领导者是总督蒙巴顿和总理尼赫鲁两国政府有更迫切的事务要烦恼包括大规模人口流动社会动荡和内乱

1949 年印度副总理帕特尔愤怒抨击孟买邦的政府手头有紧急得多的事务还要去担心纪念碑的问题尽管如此有些雕像具有争议性原因出自他们的地点或者他们的主角正好位于新德里中心点的乔治武饰像在所有争议雕像当中备受瞩目在整个 1950 年代

印度国会接连质疑雕像问题例如乔治五十像等由印度王公所设立的雕像不再由王公来捍卫他们当英属印度结束土邦被并入到印度或者是巴基斯坦少数几个反抗的土邦很快就遭到弥平

卡布塔拉图办完工是在 1949 年过世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完工了他的凡尔赛丰格粉黄色光点今天变成了一所学校

刚好遇到了 1857 年起一的一百周年纪念,印度就再度掀起了移除英国雕像的呼声,有些雕像遭到了破坏,另外有几座是由地方当局移除。社会主义政治人物嘲笑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政府对于移除政府象征毫无建树,

1957 年 5 月 13 日,尼赫鲁代表政府提出了政策,他在国会发言说,雕像有许多种类,有些可以视为具有历史意义,有些可以视为艺术品,还有一些可能非常令人反感。他表示引起反感的雕像已经神圣移走,并没造成印度跟英国之间的嫌隙。

如果雕像具有历史重要性又不令人厌恶他们可以搬进到博物馆至于既不具备有历史意义艺术价值也不接触的雕像尼赫鲁就说我不晓得我们要拿它们怎么办如果有人想要我们愿意当作礼物送人尼赫鲁在国会主张神祠雕像属于古印度文化的一部分但人类雕像则否

有位同党党员想要在国会大厦设置立像的时候他表达强烈的反对这并非出于任何反甘地的情绪甘地是尼赫鲁最亲近的盟友也是最自爱的朋友尼赫鲁一直对个人崇拜抱持怀疑他对抗以甘地重新命名道路跟城镇的持续要求主张这样会造成困惑

要是印度每个人同一时间吸热全部都发现自己住的地址变成了甘地城甘地街尼赫鲁甚至更激烈反对纪念自己在安拉城大学图书馆提议要冠上他的名号的时候他的反应是恼怒他写信给副校长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你想把我的名字用在大学图书馆

就个人而言我不太认可这样的做法更明确的说是采用在世者名讳的做法尼赫鲁反对隔空送德导致他跟党内还有印度国会的大多数成员立场相助议员不断的争取要移除英国雕像并且设立印度人的雕像蔡助工作理应正在进行不掉却不虚不及

美国总统艾森豪在 1959 年出访印度,诧异地看到乔治五十项仍然树立在那里。他就说,我忍不住猜想,我们在独立初年会不会容忍身边有一尊英国乔治三十项,美国人办不到,然而乔治三十的玄孙仍然在那里。

仍然稳稳的立于基座 1964 年尼赫鲁过世的时候国王像以及英国都尉总督还有险要人士的雕像仍然留在原地

不过随着尼赫鲁离世现在就此放宽拆除历代英国总督相的功臣在几个礼拜内展开 1965 年刚成立的雕像设立咨询委员会着手树立新的纪念碑伪置新雕像就会遇到问题 1960 年代印度解放运动造成的形形色色的代表者使得雕像人物的选项大多具有争议

以尼赫鲁来说,他代表世俗和自由的价值观,在某一些人的眼中道德败坏。相较而言,甘地更具有传统的宗教文化概念,唯一广获共识的对象是甘地。甘地毕生当然也不是零正义,他和其他解放斗士的种种意见纷争,就可以得到证明。

然而他在 1948 年遭到暗杀之后渐渐被改造成为一则神话遗忘他的人生跟遗续中的艰辛凸显出他圣人一般的美德一种叙事由此建构印度是在甘地领导下赢得独立不诉诸暴力本道采取温和的非暴力劝说

这样的故事主张英国有一段时间拒绝劝说但终究接受并且抱持的尊严撤离这种说法同时美化了印度跟英国因此大受欢迎不过又回到关于乔治武士的雕像印度政府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乔治武士曾经举办在德里的都法宫廷场地

宫廷宴会的那个场地闲置已久拆除盛宴所有的华美装饰之后那里没有什么看头原本英国想要在这里的位置上兴建总督府跟帝国城市却发现那个地方容易受到洪水侵犯所以就只建了房间碑新德里跨归在南方的 15 公里处

如今都帕宫廷位置就变成了一片灌木丛林地但至少是拥有辉煌过往的林地有人提议把这里变成加冕公园成为不受幻影调想的最后安息地或者像一位外交官所说的是昔日杰出英国人士的墓园

英国当局对这项提议反应并不明确担心公园会变成垃圾堆不过在欠缺更好的点子下加冕公园胜出于是包括乔治武士在内的雕像 1982 年就搬迁到这里这荒废了数十年遇到了德里都巴宫廷的 100 周年纪念政府又宣告加冕公园要在 2011 年修复

有些树木被砍除,草地被修剪整齐,建筑物跟大门开始施工。嘉敏公园用银色的字幕醒目地挂在大门上,不过公事后来又停下来,字幕开始掉落,世界继续运转。青少年在公园拿智慧型手机自拍,嘉敏公园的房间背上开始出现了涂鸦。

德里的历史学家 Rana Safi 从历史遗产的观点分析这是很重要的一段话任何巨大宏伟的事物都会受到照料并且引来众多的关注但我从未听过有人谈论这些雕像如果一座雕像立在红宝它会受到关注立在一片草地中间的雕像那就什么都不是

乔治武士在印度的雕像就不告诉我们说明了没错雕像的诞生都不只是对于个人荣耀的颂扬更是某一个时代某群人意念的凝结象征了权力信仰崇拜成为集体记忆的投射当然随着集体记忆的改变这些雕像会被树立起来也有可能就会被退道

这是 Tazerman 所写的《被推倒的偶像》12 座塑造历史的雕像联金出版公司的新书感谢您的收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