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 河本美紀《張愛玲的電影史》第2集

【楊照談書】 河本美紀《張愛玲的電影史》第2集

2025/3/7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杨照:河本美纪的《张爱玲的电影史》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张爱玲与电影之间复杂且纠结的关系。书中不仅探讨了张爱玲小说中对电影的描写,更深入分析了她个人创作电影剧本的经历,以及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从《十八春》(后改名为《半生缘》)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的创作风格转变,以及她电影创作经验对小说的影响。小说中对电影院场景的细致描写,以及电影在小说情节中扮演的角色,都体现了她对电影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此外,书中还详细描述了张爱玲创作电影剧本《六月新娘》的整个过程,包括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与宋淇的合作以及最终电影的上映。这部分内容不仅展现了张爱玲的创作才华,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香港电影界的运作模式以及张爱玲在其中的角色。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张爱玲的电影史,更是一部展现张爱玲个人创作历程以及时代变迁的精彩作品。通过对张爱玲与电影关系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和人生经历。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深入探讨张爱玲以笔名“梁金”创作长篇小说《十八春》(后改名为《半生缘》)的背景,以及小说中对电影的描写和其创作灵感来源。分析了张爱玲选择笔名的可能原因,以及小说情节与西方小说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
  • 张爱玲以笔名“梁金”创作《十八春》
  • 《十八春》的创作背景:1950年3月到1951年2月,连载于《亦报》
  • 《十八春》改编自《半生缘》
  • 《十八春》中对电影院场景的详细描写
  • 小说中电影情节的叙述与张爱玲以往小说的差异

Shownotes Transcript

探索文学领域品味人文历史深入科学科普哲学心理的奥妙思辨让杨照谈书成为您探索知识世界的指南欢迎收听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于台北广播电台 FM930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我是杨赵在今天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英科出版的新书作者是科芬美基,他是九州大学福康大学的教授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华语文学和华语电影他写了张爱玲的《电影史》

从非常特别的一个角度切入来为我们呈现张爱玲张爱玲的小说是大家最熟悉的不过张爱玲跟电影也有非常复杂纠结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张爱玲她成长养成的环境当中那是沦陷区的上海在那个时代的上海

电影也在市民的生活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把这些历史的因素集合在一起加上何本美记他是日本人他对于日本史料日本人当时诸葛统治上海汉王政权以及各方政治文化势力

是如何折冲他就有特别的掌握因而所呈现出非常特别的历史图像在这个历史图像里将张爱玲她的小说跟她的人放在里面例如在书里面就讲到了 1950 年 3 月到 1951 年 2 月张爱玲当时用笔名梁金花了大概一年的时间连载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那小说的编名叫《十八村》,连载结束了之后以书籍的形式出版我想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十八村就是后来张爱玲自己在改写了之后变成了半神园那《异报》大力宣传《十八村》,在连载的前一天,桑胡用笔名写了一篇文章推荐梁金的小说

张爱玲她用笔名可能是因为担心汉奸事件重演而自卫不过柯林则说抗战胜利初期对她喧闹一时的指责早就已经沉浸天翻地覆的大变革也就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这个时候吸引着亿万人的注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爱玲是否觉得有必要显示自己已经适应了新时代,也就是新中国,并用向另外一个她的新的笔名代表着新的自我呢?可是我们真的很难想象,张爱玲会对新中国抱有强烈的期望。长篇小说《十八村》以 1930 年代的上海作为背景,

主角是士军和顾曼城是同事也是恋人但因为身边人的恶意而分离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最后两章描写了解放初期这个时候人物棋居在沈阳努力建设新国家的故事这结尾借鉴了《左翼文学》扎林后来透露因为他喜欢看通俗的言情小说《十八村》就是带他看了许多张恨水的小说之后的产物

故事的结构则是采自于美国作家 John McQueen 他在 1941 年出版的小说《H.M. Pullen》虽然《十八村》和《H.M. Pullen》在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对话内容方面有相似之处审视区的形象也和张爱玲遗忘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但张爱玲将女性人物顾曼珍作为中心

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当中,有工作的女主角很少。曾经有朋友问张爱玲,会不会写无产阶级的故事,她回答说不会。《十八春》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充满希望的结局,也和张爱玲她以往的小说不一样。这反映出她创作电影剧本的经验更加丰富了。

也印证张爱玲的一个观点为什么常常要感到改变写作方向的需要呢因为作者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所以嫌重复他把《十八村》看作是一个挑战自我开创新风格的机会在《十八村》小说里关于电影情节的叙述和张爱玲以往的小说是一样的在这篇小说当中他就表现了 H.M.Poonham 所没有的独创性

这部小说当中最大的影迷是沈世俊他在上海邀请朋友徐淑慧和顾曼珍去看电影回到南景老家的时候他又邀请徐淑慧和石翠慈同样是去看电影其中就讲了一段描述翠慈今天装饰得十分艳丽

乌绒阔滚的豆绿软缎长气泡直垂到脚面上他们买的是楼顶的票翠子在上楼的时候一个不留神高跟鞋踏在气泡脚上差点没摔掉幸而士军揽了他一把笑着说怎么了没摔着吧翠子说没什么哎呀

该死他鞋上的高跟断了一枝变成一脚高一脚低士军说能走吗翠子说行行他当着鼠慧很不愿让士军掺着他所以宁可一翘一拐的一个人走在前面很快走进剧场好在这个时候电影已经开映了里面一片漆黑也不怕人看到

这张片子是轰动一时的名片士军在上海错过了没看到没想到在南京倒赶上了

他们坐定下来,荧幕上的演员表刚刚放映完。士军电响,淑慧低声笑道:"还好,我们来得还不算晚。"她是坐在淑慧和翠姿中间,翠姿一面看着戏,不由得心中焦灼,就悄悄地跟士军说:"真糟糕极了,等会出去怎么办呢?只好劳理假。给我跑一趟吧,到我家给我拿双鞋来。"

于是士军急急的走出去出了殿院因为不是擅长戏院门口冷清清的一辆黄包车也没有

去拿了鞋好不容易回到西院在黑暗当中摸索的坐下来就将那鞋盒递给翠子说了一声鞋子拿来了翠子说谢谢你士军估计着他去了不止一个钟头电影都已经快要放映完了正到了紧张万分的时候

这是一个悲剧,楼上楼下许多观众都在稀稀疏疏掏手帕,醒鼻子,擦眼泪。世俊因为没看见前半部,只能专凭猜测,好容易摸出一点头绪来。他以为那少女一定是那男人的女儿,但是再看下去,又证明他错了。一直看到剧中,始终有点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

灯光大亮大家站起身来翠姿把圆圈揉得红红的似乎也被剧情感动了翠姿已经把鞋换上了换下的那双撞在鞋盒里拿着三个人一同下楼

翠芝很兴奋的和淑慧讨论着片中的情节。士军在旁边不作声,已经走到戏院门口了。士军突然笑着说:"看了后头没看到前头,怎么憋闷了?你们先回去,我下一场再去看一遍。"说着也不等他们回答,就吊过身又往里头走,挤到卖票处去买票。

他一半也是因为赌气同时也因为他实在懒得再陪着翠子到东到西一同回到绑架区要被 Amy 他们挑笑一番

在这个场景里,电影院就不只是沈世俊暂时的逃避之所,也表达了影迷想要从头到尾好好看一场影片的愿望。另外,在《十八村》的小说里描写了顾曼琛被张玉京,张玉京曾经是他姐姐的情人,后来邀请顾曼琛去看电影的场景。

小说里说母亲见了曼真就笑着说今天怎么不去看电影啊请哥哥后天就要走了你请请他玉井就笑着说我请我请我到上海来这些天了电影还一趟也没看过呢

曼曾泽笑着说:"我记得你从前挺爱看电影的,好像现在变得不兴趣了。"玉井笑着说:"看电影也有瘾头啊,越看得多越要看。在内地因为没得看,憋个两年也就戒掉了瘾头了。"曼曾泽说:"有一张片子你可是不能不看。

不过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演着呢马上找报纸找来找去偏偏就缺那张有电影广告的曼珍在报纸上找出那张影片的广告就跟玉井说最后一天我劝你无论如何得去看玉井笑着说那你也去曼珍说我已经看过了玉井笑着说要是有你说的那么好就应该有再看一遍的价值吧

曼珍也笑着说你倒儿上我了不过我今天实在有点累不想再出去了连我弟弟今天上台演戏我也不打算去看我来看一下这个资料 1950 年 6 月刊登 18 寸的异报发行量大约 38 万份同年 10 月达到 60 万份同时发行的其他报纸当然有比异报更大的

不过一宝作为一份小报它的发行量还不错

《十八村》也引起了夏衍的注意,但在连载当中还没有公开梁金是张爱玲的笔名。巩资方就回忆说:"《十八村》连载之后,有一天夏衍把我找去,问我梁金这个作者的背景。我只要告诉夏衍,梁金就是张爱玲。"他听了很高兴,说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人才。

1950 年 7 月也就是十八春连载期间夏衍就约请张爱玲参加上海市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这个大会是由夏衍担任主席梅兰芳和冯雪峰担任副主席据说大会上张爱玲认真阅读了夏衍的大会报告草稿标题叫《更紧密的团结,更勇敢的创作》

柯林回忆他的记录是季节在夏天会场在一个电影院里记不清是不是有冷气张阿林坐在后排骑马外面找了一件望眼的白绒线衫让人想起他引用过的苏东坡词句高处不生寒那时全国最时髦的装束是难以渔利的蓝布汇布中山装

张爱玲的打扮尽管有绚烂过于平淡比较之下还是显得很突出这就体现出当时在新中国张爱玲孤军奋斗的样子所以张爱玲在新中国

他真的很难融入于是也就不意外到了 1953 年他想尽了一切的方法离开了大陆后来去了美国而这一段从 1949 年到 1953 年尤其是中间建设到我们今天了解是半生缘的这部长篇小说十八村当时发表跟接受的状况也是在这本和美记的

张爱婷的电影史里有比较详尽以及比较深入的描述跟分析我们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继续聊台北好声音尽在台北广播电台 FM93.1AM1134 陪伴您的幸福好时光大家好我是郑怡

感谢你去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与台北广播电台 FM 所在联谊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他播出到九点半尽力为他介绍这是和本美记他所写的张爱玲的电影史应该出版的新书

张爱玲跟电影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参与的时间很长我们看在张爱玲的电影史里有这样的一段过程那是 1958 年 2 月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她客死在英国一些装有她遗物的行李又有她的好友就寄给了女儿张爱玲

1958 年 5 月,张二林整理好母亲的遗物,跟当时她的丈夫赖亚,把部分带去波斯顿店买。

这段时间张爱玲没时间也没有心情写新的电影剧本因为她在集中精力创作她的长篇英文小说 The Hooge of the North 这是由金锁机所改编的台边写一边给赖雅看赖雅在日记当中每天都提到 Hooge of the North 第几章第几章张爱玲为电卖电影公司改编第四部电影剧本是六月新娘

这部电影改编自英语的戏剧《While the Sun Shines》这个剧在 1943 年伦敦首演然后持续演了超过 1000 场而且在 1947 年英国拍成了电影

也许是邝文美建议张爱玲在给邝文美的信里面就写着我从看《Wild Sunshine》屡次笑出声来你看中这出戏实在有眼光我预备立刻动手改编

Mabel Crumb 可以改为母女或娇妓花和男主角来往已久未免有情但并无更深的关系男主角是海军好不容易准假结婚可以改为她虽然是富家子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职业发挥所长而履次、秘职都失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位置但规定要有家眷所以结不成婚更加发急

Create Game 紫骰子游戏这一节我认为非紫骰子不行因为紫骰子有声有色中国读法我只知道用三支骰子点子大的银或者三支相同 123456 这好像太幼稚不知道此外有没有单用骰子的赌博值的时候要念什么句子呢

看了《Wild Sunshine》的剧本之后张爱玲会把那些笑出声来的部分就融入到她的电影剧本《六月新娘》里

张爱玲是在写英文小说的时候经常征求丈夫赖亚的意见但她构思电影剧本似乎都是独自完成的赖亚的日记里没有提到过张爱玲的剧本内容不过赖亚在 1958 年 5 月 17 日的日记里提到收到香港宋司对剧本的修改意见由此可见张爱玲似乎收到了宋琦给她的回信 5 月 26 日

张爱玲写信给宋琦跟邝文北说 What a Sunshine 我记得很清楚改编方言句不但新鲜而且可以减少头绪纷繁这个毛病这书一星期之后可以接到重开了之后如果能够解决 Steven 指的就是宋琦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我相信很快就能改编

到 6 月 13 日张爱玲跟赖亚一起去了图书馆因此她很可能在这个时候借到了《Wall of the Sunshines》并且开始剧本创作

张爱玲打算在这一年的 7 月底写完剧本,赖亚在日记当中记录张爱玲在 6 月 28 日给宋家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没有收录在书信集里,可能是因为丢了。从写信的时间来看,那很可能就是张爱玲在询问宋琦 6 月信两的内容。

然而张爱玲写到剧本的后半部陷入停滞根据赖雅的日记 8 月 3 日她收到宋启催促她的电报说截止到 8 月 15 日必须写完剧本张爱玲立刻回信道歉

第二天又给宋琦发了一封道歉行说不料后半部改来改去麻烦贴出到现在还没完工但已经写到了最后一两场这出戏我始终非常喜欢并且答应要在 8 月 6 日寄出

8 月 6 日张爱玲写剧本,写到凌晨 5 点,然后把剧本寄到香港。但又记错了地址,此后张爱玲跟宋琦每天都在电报跟信件之间本播,直到 8 月 18 日收到宋琦发来剧本已经收到的消息。在这个之前,张爱玲一直在担心剧本是不是能够安全到达。

不过写完剧本让张爱玲有了一些安全感她就和赖亚一起去电影院看了《The Young Lions》《百战雄师》还有 Hitchcock 的《Vertigo 迷魂记》之后好久都没有得到宋启对于《六月新娘》的评价 9 月 9 日赖亚在她的日记当中就写到张爱玲担心这个剧本也不会被拍成电影

后来张爱玲得知宋琦其实从 9 月起就一次身体不舒服她就告诉宋琦我主要的感觉是 relieve 因为我对于国语片的种种保留使我提心吊胆糟蹋了剧本张爱玲着急是因为她有一些写好的故事大纲甚至完成的剧本没有被拍成电影

六月新娘等待开拍的时间很长似乎是因为宋琦在 12 月动了手术也可能是因为在电贸公司的内部发生了一些事情对此张爱玲说我住在这里指的是她当时在美国根本不需要用钱我真后悔给斯蒂芬宋琦添麻烦因此惹出的气恼她不愿提的一定还有许多

以后不会再讲长途编剧了这次又偏偏遇上了受其身体不好的时候张爱玲就特别说我真抱歉到了极点 1959 年 5 月

张爱玲收到康复之后的宋琦寄来的剧本费寄来的剧本费一千美金宋琦似乎是收到电锚的修改建议之后替张爱玲修改了剧本因为张爱玲在信中就写着我担心替我改剧本是不是太费力了

香港电影资料馆收藏的《六月清凉》游艺版剧本当中有写手林永泰先生的字样这说明这部剧本是林永泰的演员一览都是空白的但封面加上写着葛雷、雷震、苏凤和乔恒的名字看来原本扮演动机方的是雷震而不是电影上面所看到的张扬

游艺本剧本上还盖有 1959 年的印章那是开拍的日期《六月新娘》似乎拍摄于 1959 年 7 月底到 10 月张霖曾经把片名暂定为《新娘》但 1959 年 8 月国际电影报道说这部新片已经定名为《六月新娘》

战事的拼命应该是由电报决定的然后国际电影杂志就开始宣传了有这样一段话说

《六月新娘》是电贸公司近年度请力设置的文艺喜剧片由旅美名编剧家张爱玲执笔编撰剧本电贸旗下的洪导演唐黄指导葛兰领衔主演洪小生张杨乔宏田青以及艳心苏凤丁浩写心刘安佳等联合主演剧情之风趣对

对白之眷有以及正冗之强劲在最近的国语片谈是很少见的在荧幕上格兰已经做了新娘了她的六月新娘刚派完不久这是

这是张爱玲编写的剧本,也是喜剧据说这《六月新娘》风格和之前的很不一样清新幽默、对白倦友以张爱玲的才华配上葛兰的演技难怪《六月新娘》会为电宝当局重视这是漫波吕朗迷,也就是葛兰所主演的重要电影所吸引的影迷,对这些影迷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六月新娘在 1960 年 1 月香港首映然后到了 1960 年 6 月也在台湾首映六月新娘以当时的香港作为背景主要的人物有女主角汪丹玲汪丹玲青梅竹马的微分夫董继芳

汪丹林的父亲汪卓然还有呢有一位海员麦琴音乐家李亚芒汪丹林的好友何小姐东京方的女友红舞女白锦等等剧情是汪丹林和汪卓然从日本乘船前往香港准备婚礼

船上林亚芒追求汪丹林汪丹林对此感到厌烦在香港董继芳跟白井分手了之后遇到追求的麦琴并且把她带回家第二天早上董继芳去码头接汪丹林但没有找到她并且邀请林亚芒在婚礼上表演麦琴向董继芳道歉分享了自己未婚妻已婚的故事

董继芳就决定介绍白锦给他汪丹林对董继芳没有接他感到愤怒拒绝跟他还有自己的父亲外出和林亚芒讨论婚姻关麦琴误认汪丹林是白锦就对他一见钟情两个人一起喝酒白锦到达董家麦琴发现错误之后追寻白锦汪丹林试婚纱的时候感觉到厌烦

决定取消婚礼董继芳、麦琴、林亚芒和汪卓然吵成一团大家轮流劝说汪丹玲麦琴带着汪丹玲游览香港发现她仍然爱着董继芳问题当天早上董继芳向白锦求婚白锦跟麦琴去找汪丹玲告诉她董继芳爱的是汪丹玲

王丹林终于被打动跟大家一同前往婚礼现场最终和董继芳成婚了

周菲林创作《六月新娘》的时候,她参考了《What are the sun shines?》这部电影是以二次期间的伦敦作为背景的室内剧对照这两部作品,何培美记告诉我们《六月新娘》的故事情节明显是改编自《What are the sun shines?》在女主角婚礼的前一天,一个她刚认识的男人对她说她跟新郎之间没有激情

她于是有了婚前忧郁宣布要结出婚约新郎转而要和前女友结婚但是在朋友的劝说下新郎新娘得以复合举行了婚礼此外六月新娘当中的搞笑对白时间的设定问题在婚礼前一天发生非常紧迫还有认错人等情境喜剧的元素也沿用 while the sun shines

而张爱玲在改编的时候我们看到她真正的原创是场景舞台而且用了不少的小道具而且再加上电影当中的旅游元素就这种方式和分美技她详细的不只是参考研究六月新娘更进一步的让我们了解张爱玲在她的电影创作上有些什么风格上特殊之处

这本书它的书名很简单就叫做《障碍灵的电影史》介绍给大家推荐给大家感谢你的收听下礼拜一同时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