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凱蒂•麥克《萬物的終結:宇宙毀滅的5種方式》第1集

【楊照談書】凱蒂•麥克《萬物的終結:宇宙毀滅的5種方式》第1集

2025/5/7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杨照:本书从天体物理学角度探讨万物的终结,并非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我们思考宇宙的本质。探索宇宙的终结,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对宇宙探索的程度,以及宇宙终结的多种可能性。从科学角度来看,大约50亿年后太阳会膨胀成红巨星,吞噬地球。但从宇宙学的角度,地球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宇宙本身的终结。 对宇宙终结的探讨,涉及宗教的末世论、哲学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科学的探索。作者认为,科学能够提供对宇宙终结的真理,而非哲学或神学。大爆炸和宇宙膨胀的发现,使我们能够用科学方法研究宇宙的未来和终结。探索宇宙的终结,即使面对毁灭,也能带来乐趣。人类既渺小又拥有探索宇宙奥秘的能力。宇宙的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从自我崩塌的宇宙到自我撕裂的宇宙,不一而足。 作者还探讨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以及时间本身的限制,认为宇宙学可以让我们观察宇宙的过去,光速的有限性使得我们观察到的都是过去的景象,这让我们可以研究宇宙的演变。由于光速有限,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自己的过去,但宇宙学原理指出,宇宙在任何地方都基本相同,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遥远的天体来了解宇宙的演变。在宇宙学中,“现在”的概念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和时间。我们可以将宇宙想象成时空网络,过去和未来在其中是相对的。通过观察宇宙,我们可以了解宇宙在不同时期的景象,科学家试图通过观测来了解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宇宙的膨胀理论,以及对宇宙大小的推测,都拓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7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透過探討末日,作者深入當前支持或反對每種可能性的最佳證據。書中沒有複雜的數學運算,而是採用平易近人而有趣的文筆和恰到好處的插圖,透過現實中不斷仍在變動的知識,讓我們看到人類雖渺小,卻擁有可以超越平凡生活、放眼虛空能力。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