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李德輝《父親,福斯汽車與中國》第1集

【楊照談書】李德輝《父親,福斯汽車與中國》第1集

2025/5/9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杨照:本书以李德辉及其父亲李文波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跨越国界、时代和体制的家族故事。李文波从南京逃难到台湾,后赴德国深造,最终成为大众汽车高层,参与了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决策。作者李德辉则以记者的视角,批判性地观察中国近年来的变化,并反思中德关系的复杂性。 本书并非简单的家族自传,而是作者对家族历史和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父亲的经历,作者展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海外华人复杂的情感和身份认同。同时,作者也探讨了德国企业在中国经商的成功与挑战,以及德国在中德关系和台湾问题上的复杂立场。 书中展现了作者与其父在观点上的冲突与碰撞,这种冲突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德关系的矛盾与现实。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经历、家族史和时代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此外,书中还详细描述了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历程,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从最初的谈判到最终的合资合作,作者展现了中德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博弈。这段历史不仅是企业发展史,也是中德两国关系变迁的缩影。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探索文学领域品味人文历史深入科学科普哲学心理的奥妙思辨让杨兆谈书成为您探索知识世界的指南欢迎收听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兆谈书本节目与台飞广播电台 F9 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回答播出我是杨兆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麦田出版的新书从德文翻译出来的书作者是李德辉他的背景比较特别一点 1975 年他出生在德国大学的时候是读的社会科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取得了德国哥林肯大学的硕士然后就毕业于波林新闻学院 2003 年开始他担任德国日报的经济及政治编辑

2010 年到 2019 年他被派驻在北京是德国日报的北京特派记者时间长达 9 年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先来看作者他特别写的台湾版序他说 1948 年我 12 岁的父亲以难民身份从南京来到台湾的时候他以为只是短暂的流亡

未料一直要到 29 年之后他才再次见到了在大陆的家人那个时候的他完全没想到他人生的旅程会从台湾继续前往德国然后再到中国大陆并成为当时领先的汽车制造商 Volkswagen 福斯汽车的高层

许多朋友听我讲到父亲的经历的时候都希望我把这段家族历史能够写下来因为这其中汇聚了太多的故事从民国时期在南京的童年逃难到台湾一直到海外华人的生涯

这些是许多国父亲内代的中国人他们不得不承受的命运也是 20 世纪所给予他们带来的机遇这些故事可以解释理由说现在为什么德国人在中国做生意相当的成功但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德国人现在对于和中国的关系以及德国是不是应该站在台湾这边会感到如此的挣扎

他们这么样难以摆脱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依赖李德辉他特别强调这本书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写的我是一个记者从小在德国长大但根源在中国母亲是台湾人这不是我父亲的自传我努力的要用今天的视角去反思这些事情以及可能用调查研究来确保事实的正确性

他说作为商业界的经理人和我父亲的观点常常和我这个政治新闻记者不一致然而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正是这种观点的对立和冲撞让我们更能够深入了解我们和中国往来的现实矛盾这些矛盾目前在欧洲在亚洲正困难

困惑着我们困惑着大家所以这本书的标题就反映了李德辉的立场叫做《父亲,富士汽车与中国》他的父亲李文波 1936 年出生在南京 12 岁的时候随着散乱逃到台湾靠着一对教师夫妇和脚踏车店的老板的收留度过了他的年少时期更在那段日子启蒙了对于机械的高度兴趣

后来他到德国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在德国落地生根成为福斯基则基础研究部门的负责人

一个看似频繁的下午,车厂来自远方的返客意外的使得李文波的人生,岔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最后促成了这间保守的德国汽车企业前进当时连博优路都很少有的中国在书里面,李德辉回溯他的父亲的成长他说我父亲 12 岁之前,唯一认识的城市就是南京

那个南京有很多的挑夫汉黄包车街道的全部宽度都只有行人走路从欧洲和美国照片当中看到的那些机动车辆我父亲只能够在脑海里想象而他也真的常常梦想那些车辆

在漫长的夏夜里,他常常想象现代化的南京会是什么模样,一定有许多双层巴士,豪华轿车,摩托车,他怀着一个机动化的中国的梦想。从故事当中他知道,上海已经有了第一批公车,电车,还有汽车交通,今天从南京到上海大约 300 公里的路程。

开车只要三个小时但是在我父亲的童年时期这仿佛是一段无法跨越的距离他感觉到自己无法亲眼见到他当时认为的现代世界

暂时他就只能够满足一看看南京有什么以及在南京流传的故事他们家后面住着一位老妇人晚上会给孩子们讲述亲身经历或者是听来的故事街区里还有一位老先生是职业叔叔人他通常坐在一家茶馆前面讲述着从前的故事那时候我父亲的阅读能力还很有限

在动荡的战争时期,中国许多孩子都是如此即使正常上学,一个孩子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够掌握阅读报纸或小说所需要的至少两千个汉字然而由于政治动荡跟战争,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正常上学

不过我的父亲是一个好听众他如期似可的听着那位妇人和那位察官老人讲述的故事他特别喜欢童话鬼故事和古老的传说每次说书人用许多峰回路转的情节和声音的效果讲到孙悟空单枪匹马大闹天宫对抗幽黄大敌的故事的时候他都听到入迷

我父亲上学的第一年,在所思数学校度过孩子通常从五岁开始学习繁体字主要的工作都是耐心的四季应备他们提声朗诵古诗和古文之后必须自己靠记忆背诵起来他们既没有数学课,也没有艺术音乐或自然科学的课学校里教的完全就只是背诵文言文

和这个时期常见的情况一样为关怀平民的社会福祉都是神职人员和传教士在我父亲成长的街区这些神职人员属于天主教会他们在附近还盖了一座主教教堂跟欧洲的主教教堂相比这座教堂很小

几乎不比春教堂来得大但因为那里有一位主教住墓当时是宗教代墓所以他就仍然算作是主教教堂尽管规模大我父亲还记得那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有庭院有花园还有一棵大银杏树教堂院区里住着几位中国修女主教允许街区的孩子到院区里来玩耍

星期天米萨之后还会供应食物和饮料留到下午的人可以参加主日学校对我父亲来说这跟平常的私塾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对比因为在主日学校老师会和学生交谈教他们更简单的拉丁字母还会跟他们一起唱歌然而我父亲记得最清楚的是一本收集卡片的簿子簿子里每张卡片都讲述一个故事记住了

其中有一些是来自于圣经的透过这种方式他认识了基督教故事的世界而且他很喜欢这些故事因为故事里说的是关怀、爱和怜悯都是他在南京的童年里非常缺少的东西几年以后我父亲在台湾受洗了尽管他的家族在这之前没有人是基督徒

他也是在这些下午学会了祷告学会了圣经故事尽管传教的方法无论过去或现在都如此的直接但是对我父亲来说教堂的周日下午民族珍贵那是他和希望世界接触的起点和今天的南京比较起来惊喜反差大到无以复加

2019 年李德慧说:2019 年我陪同一个德国旅行团乘巴士从上海重走古代丝绸之路到汉堡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我父亲的出生地南京我们住在市中心一间时髦的五星级饭店里

在饭店周边参访的时候,我在高楼大厦之间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小教堂意识到这正是我父亲成长,我祖父母度过一生的街区环绕主教教堂的大花园不见了,我父亲提到的茶馆也不见了那些长期新竹南京城市风貌的四个院也全部消失了

在闪亮的摩天大楼和挂着霓虹招牌的购物重新阴影下主教教堂显得格外渺小文化大革命期间共产党人亵渎了这座教堂一度把它改作成为纺织场如今这里又重新举行离散

这座教堂是我父亲童年时期唯一到今天还仍然存在的建筑我父亲的童年是突然结束的 12 岁的时候他就必须离开家乡在没有父母变扮下独自逃往台湾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许多人都预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远东地区也会趋于平静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

1945 年 9 月 9 日,在日本投降后没多久,国民党政府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和毛泽东所率领的共产党就爆发了内战。在抗日战争当中,蒋介石虽然被迫停止追悼他所痛恨的共产党,但他仍然毫无掩饰地视毛泽东为死敌。蒋的部队努力抵挡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毛泽东趁着战争期间在农村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军事上,国民党的军队被视为是占优势的一方蒋介石指挥的部队超过 350 万人几乎是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兵力的四倍此外,美国也支持国民党他们的武器装备比由苏联所支援的毛泽东的军备更现代化,也更有威力

中国南方和东方的大城市也仍然在蒋的掌控之中他知道银行家、企业家、商人都支持他在这些大城市里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共产党会掌权毕竟他们的支持者主要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想法在 1949 年之前内战交战双方的胜负一直在来回拉锯当中

毛泽东的共产党靠狡猾的策略逐渐取得了优势但他们也不时遭到挫败 1947 年 3 月国民党的军队占领了延安延安位于陕西省的荒凉山区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毛泽东十年前在逃避国军追剿的时候曾经以延安作为根据地

毛泽东不只在这里集结了兵力也为他统治全中国就在这里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所创造的体制最基本的特征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延安是毛泽东的军事和意识形态的训练机队

二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和 1918 年的德国同样的不稳定在德意志帝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威马共和国的民主跟宪法是全新的东西很多人不了解它的架构也不稳定同样的在 1912 年第一次结束以来中国的社会跟政治制度同样无法稳定的建立起来

国民党政府一直到 1946 年才从重庆迁回到南京流亡了将近十年之久因此即使南京是他们昔日的大本营这个时候他们也不会再有混沽的根基这就是这样的历史巨大的变化逼迫李文波 1936 年出生但 1948 年他就随着战乱逃到了台湾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来继续聊

台北好声音庆在台北广播电台 FM93.1AM1134 陪伴您的幸福好时光大家好我是月爱玲就像和听见台北的声音

感谢您继续收听洋早谈书本节目于台北港澳门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麦田出版的新书书名叫做《父亲福斯汽车与中国》作者是李德辉这本书原来是用德文写成的现在翻译成为中文

那我们看李德辉他所写的就是他的父亲李文波李文波他到德国受教育接下来他进入到了福斯汽车成为福斯汽车的高层到了 1978 年邓小平开始展开改革开放于是这个时候就来接触德国的福斯公司当时李文波得到了消息说中国政府想要从国外采购一条组装生产线

也就是想要买一座完整的工厂他们希望借此获得国外的技术知识李文波因为他的中国的背景中国的身份所以就被派去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饶斌接触

姚斌建议将生产线设在上海因为那里已经有上海汽车公司的工厂那是上海市的一家省级企业按照姚斌的想法上海汽车工业公司应该能够每年生产 15 万辆的轿车其中大部分预计出口

因为中国急需外汇至于国内市场由于一般人的空白率太低就只计划几千辆 15 万辆大部分要出口乍看之下这对福斯汽车似乎没有什么诱因没有什么好处不过李文波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在 1977 年冬天访问中国的时候,李文波他经历过连计程车都没有的困境,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私人汽车市场,但是以超过 10 亿的人口来看,即使轿车一开始只做计程车用,对扶持汽车这样的公司来说也可能是值得的。

依照这个想法李文波向福泽汽车董事会提议即使中国人当中只有一部分人每个月搭一次计程车也足可以创造出一个可行规模的市场另外还有政府机构

中国有数不清的政府单位即使其中只有一部分购买少量的公务车就绝对数字而言这也代表福斯汽车可以把很多很多汽车卖到中国这可以视为一个过渡期直到当地的合作生产实现为止那这个时候李文波他的丧事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

正如李文波后来得知福斯汽车却非中国政府谈判的唯一一家中国曾经去接触过宾施美国通用和福特也接触过法国的尼洛和保时另外有智本的丰田和日产

中国政府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要求这些车厂在中国制造和销售汽车,也希望中国人能从西方汽车工业中学习。Toyota 因为当时正在跟台湾进行协商,所以不愿意涉入这样的合作。人口不到中国五十分之一的小小台湾,在当时反而更加有利可图。

那 Mercedes-Benz 则表示原则上不对外国转让技术两家法国企业虽然考虑合作但是担心在出口到中国的邻国的时候会有严重的问题毕竟中国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当中是一个特例

人民币既不能汇出也不能兑换至于日产跟福特他们提出的建议不被中国政府所接受最后没有任何一架大型车厂能够想象该怎么跟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展开合作通用汽车确实表示过一定的兴趣但是美国人只想在中国生产卡车

如果要生产轿车也只愿意组装零件全部来自于美国通用汽车一开始也认为中国市场太小了而福斯汽车 Forsvagen 在考虑和中国合作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的政经体制作为一个严格的共产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私有制不允许私有企业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所有国营工厂的利润也归于国家

即便福斯汽车有一部分也属于夏萨克斯湾政府但是福斯仍然是以私营的方式经营必须对股东负责并且支付利润跟股息共产主义国家的国营企业要怎么跟自由市场经济的企业做生意这个问题连理文波一开始也无法回答

然而第二个中国代表团的周子健部长在访问 Vilsperl 之后就提出了合资企业的模式这个概念是来自于美国的法律用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企业透过和国外合作伙伴企业合作来扩大对外贸易严格来说这个书文描述的是有两家合作的企业共同而且平等的拥有第三家企业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两家母公司就能够按照各自国家的法律形式保持独立即使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下也不需要走旁门左道将这种法律形式以变通的方式引入共产主义中国的是美国人 Thomas Murphy 当时的通用汽车总裁 Murphy 曾经在 1978 年 10 月和一群通用汽车代表亲自到中国考察

在 1972 年负责卡车部门之前,Murphy 他组长轿车部门,并且在 1974 年出任通用汽车的总裁。Murphy 同时也是一位金融专家,实地考察了之后,通用汽车考虑在中国建造卡车工厂。

而 Murphy 提出了一种新形态的合资企业在中国方面由国营企业而不是私营企业加入合资企业具体而言

Murphy 的模式是由外国合作伙伴投入资金投入技术知识加上品牌和管理能力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工人企业由双方代表共同管理 Murphy 在说服通用汽车董事会和共产主义国家合作的时候当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不过中方这边也没有比较容易

中国国营企业上海汽车的领导层就持怀疑的态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进行这样的合作对他们来说难以想象文化大革命才刚刚结束毛主席给他们灌输了许多关于资本家的教条

西方企业的邪恶意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要追求自给自足等等这些理念都还牢牢的在他们的脑海里不过邓小平本人非常喜欢这种国营和私营的合资企业模式他坚信中国只能够在西方国家的协助下发展起来因此中国需要外国投资者在邓小平看来这并不违背国营经济的原则

至少他的说法是这样的,合资企业基本上仍然是社会主义的,但是中方可以从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当中学到东西。Murphy 为他的模式辩护说,合资企业就像婚姻,如果合资企业成功,双方都能够获利,如果失败了,双方都会亏损。

在这之后邓小平就把合资企业定为一种所有想要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都必须遵循的模式只是通用汽车直到 20 年之后的 1997 年才成功的跟中国合资伙伴建立了这样的合作关系 1979 年 5 月中国又派了一个 6 人代表团去访问 Fruitsburg 这次没有部长随行

福斯官方的认知时这还不是谈判双方只是在做试探性的接触在会谈期间福斯汽车财务部一名代表就找上了李文波问他李先生你能不能问一下这些客人他们是否知道造一座年产 15 万辆汽车的工厂要花多少钱

他说自己研究过中国的经济数据就算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辈子不吃不喝也还没办法买到一辆车他怀疑中国是否真的有足够的资金来盖这座工厂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

这个问题完全合理但我父亲还是婉去了他说他不会翻译这个问题您期待得到什么答案呢他就问这一位财务专家如果我们的客人说中国没有钱

那我们是不是就要结束会谈如果他回答说有钱那您是不是要求财务证明这样的问题在此刻对我们没有帮助只会让建立关系更困难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会面我们应该要先互相认识

李文波当时他就已经了解到跟中国的合作不会是福斯本过去熟悉的商业关系如果福斯汽车能够获得汽车组装厂的许可那将是中国政府的一个政治决定福斯汽车短期内确实不会获得巨大利润这点

李文波也承认但是他向财务部的同事解释他的经验告诉他谈判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取决于双方是否契合接着李文波就叹气他 1977 年冬天回南京探亲的经历他说是的那是一个贫穷的国家经济完全走到了谷底但我感觉得到

那里有一种即将起飞的气氛会谈进展顺利经过三天的相互试探双方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双方同意在上海建立一座组装工厂初期年产三万辆轿车所有零件都从德国进口

因为当时中国的汽车零件供应产业还太原始了为了进一步规划这个计划双方将成立工作小组来处理细节这个时候李文波简直不敢相信哇

重要的大事福斯汽车真的要进军中国了福斯汽车进军中国这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后来成立了大众汽车开始制造福斯巴根另外还有相关的奥迪汽车的制造这些到后来就变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轴

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周一同一时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