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劉守剛《何以帝國:跟著錢走,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第1集

【楊照談書】劉守剛《何以帝國:跟著錢走,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第1集

2025/2/6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杨照: 我认为,从财政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大帝国如何维持其统治,以及在治理上长期存在的挑战。通过分析历代王朝的财政政策,我们可以揭示帝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并理解不同制度和政策选择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我将介绍刘寿刚的《何以帝国》,这本书正是从财政视角重述中国历史,通过分析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揭示了帝国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过程。我认为,理解财政对于理解历史至关重要,就像侦探破案要追踪钱的流向一样,理解国家财政的运作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走向和变革。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于台北公众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回到播出我是杨赵在

在今天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刘寿刚他所写的一本《何以帝国》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先为大家介绍作者刘寿刚他的背景他是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曾经在证券公司担任过研究员并且在上海复旦大学从事政治学的博士后研究多年他的研究的主题是

是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史相似财政政治学等这样的一个背景大概就可以让我们了解黑帝国其实是中国的财政史

也就是从财政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尤其是解答中国为什么可以维持这样的一个大帝国另外负面的角度也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帝国在他的治理上有些什么样的问题有些什么样长期难以解决的挑战我们看在前言当中刘守刚就说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唐宋元明清这样的朝代让一般人

让手于心这本书是从财政的视角再看一次中华史财政这个词很常见它和财务相对财务一般指的是私人对于钱财的处理而财政则是国家对于钱财收支事务的处理

为什么要用财政来做认识历史的工具呢?这里刘守刚做了一个有趣的比拟他说如果你看过犯罪推理区你就会熟悉侦探们的一个破案手法那就是跟着钱的线索走只要看谁得到了好处就能够揭开表面看来错综复杂的案件谜团从钱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明白历史更深处的一些人

然后他接下来先提了 1972 年发生在美国的事美国爆发了水门事件那是美国历史上非常不光彩的政治丑闻直接导致了当时的总统 Nixon 辞职下台在整个事件的调查过程当中《华盛顿邮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们是怎么找到调查的线索呢?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他们得到了一位内部人物的帮忙这位著名的爆料人的身份一直到 2005 年才被曝光在此之前世人都只知道他的代号就叫做 Deepthrow 深喉咙在调查遇到困境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找深喉咙进一步了解线索的时候他就提供了一句话这句话

不得了他就像拉动厚重连幕的那根绳子一下子打开了调查的局面什么话呢那就是跟着钱走跟着钱的走向查下去追查钱的线索最终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我们再来看那就中国历史就这

这样一个著名的瞬间大家应该知道岳飞南宋的名将这个时候他站在军帐前手中握着宋高宗赵构要求他班师回朝十二道金牌

岳家军刚刚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现在班师回朝那就意味着没办法巩固胜利的果实更不可能乘胜最极了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后面的历史我们就都知道了岳飞被打入天牢最终被杀害过去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一般都是岳飞精忠报国勤快大奸大恶

宋高中昏庸无能甚至你还可能曾经唏嘘感慨岳飞的忠心用错了地方重兵在握的他要是反了历史不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吗但是换从前的角度再来看一看就有不同的看法了就算岳飞真的想反反不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岳飞事件当中宋高中是一个

中央法方

把军费握在手里为什么这么重要要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政局不稳国运动荡的时候中央经常因为财政吃紧军费压力增大就放手让各地的军阀自己筹粮筹款解决军费的问题比如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政府太平天国时期的万清政府都是这样的

这样干当然能够救国于危难但后遗症太大了因为将领们就容易用兵自重朝廷无法控制军队照够宋高中到底是不是昏君

暂且不论,但军费完全由中央掌控这个决定也确实让南宋政权得以长期维持稳定以西元 1137 年为例当时整个中央财政一年从江南苦心竭力取得的收入 6000 万块而供给在北方打仗的越加军的军费接近 700 万块越加军的每一份粮草都得要靠中央解决

如果岳飞不听命朝廷马上就能断了大军的后路所以你看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去假设如果岳飞反了历史会怎样

看历史有多个角度,我们可以从人的角度看历史的变化,看一个个王后将相英雄豪杰,圣贤文人的人生经历,看个人的意志,看偶然的命运,看个体的启示妙想,还有成败起伏,看谁帮唱吧谁单唱,但你也可以从组织或者是制度的角度来看历史。

看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成败看从大内到外朝的权力转移看中央跟地方的互动博弈看不同政权的争霸演化然而不管是个人的活动还是组织和制度的变迁背后有一个根本的约束

那当然你应该知道了你应该想到了就是钱啊水门事件也好十二道金牌也好任何一段历史一个历史事实如果从钱的角度再看一遍就能够好好的理解历史当中的人组织制度才会明白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出现风云气会激荡人心的变化有的时候却只能够换得读书人一身长叹

跟着钱走打开另外一个更真实的视角钱从哪里来

又往哪里去谁付出的最多又谁坐守余力谁得到了好处谁又付出了代价任何时空当中考察财富的博弈都能够把历史撕开一个口子人们就能够从这个界面上看到各方力量的角逐理解历史上将发展的真实动力大家听过很多一人兴奋的历史传说但是不少王朝的灭亡

在根子上是早就由财政状况所决定了帝王将相的闲鱼不肖难以改变王朝的命运你也可能知道大多数王朝被推翻的时候国库都被耗空了

你知道吗财政方式如果出了问题有钱有粮同样会亡国你可能一听到皇帝收税就想到狠政暴烈但你也应该要知道吧清税不见得就一定有利于民正路不通往往会导致歪路的出现而歪路最终不但无益于国家而且有害于人民营养师会告诉你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变成什么样的人财政学家则要告诉你国家怎么征税征什么样的税是反过来会塑造国家本身恰当的财政制度会让官民两立让国家可以不断的发展而糟糕的财政制度却会让官民两输最后国家崩溃那这里就要问一个关键的大问题了什么才是恰当的财政制度呢

在这本书当中刘守刚他挑选了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的制度和杰出人物的行为来解释其中的前因后果也评价他们的得失成败用这种方式他想要指出历史深处的隐秘让人不只是知己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要如何了解财政刘守刚的看法是先要有财政之眼

他说法国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很多人听过那就是生活当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在艺术上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这是需要经过训练的那从财政角度要来看中国的历史要能够因此对于历史的现象知其虽然就需要一些概念跟理论财政是一个常见的词

他和财务相对财务是对个人欠债和收支的管理而财政则是对国家欠债的收支跟管理国家财政和私人财务在表面上都是对钱财的处理但是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刘守刚在讲了一个故事那是在隋唐演义当中禽穷脉麻的故事

说的是忠义无双的山东好汉秦琼秦二哥到陆州府出差没有钱住旅店只好上街去卖自己的黄瓢马真的是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在传说当中钱的问题也同样难倒过治谁的大鱼

有一个版本的传说是这样说大鱼在治水的过程当中缺乏经费没有钱财支持导致无法继续治水不过和禽虫不一样大鱼不需要卖马这个时候他怎么做呢

他就把天下划分成为九个财政区域要求每个区域内的部落根据土地出产的情况缴纳贡物这就是税收甚至为他们规划好上贡的路线有一次大禹在会计山这个地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要求他们统一携带玉帛作为贡物上缴有位部落首领叫反风氏没有服从大禹的要求

有人说他开会迟到有人说他根本就没到总之他后来就被大宇抓到杀了一失惩戒故事和传说本身未必是真的但在缺钱的时候平民百姓和君主当然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是真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请求没钱的时候只能依靠市场交换而不能靠他的武艺或者用他手里的金钱

去抢而大雨倔强的时候可以依靠强制的手段来承受甚至不

不惜杀人呢答案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大宇要钱是为了治水这个公共的需要而秦琼不是用财政的术语来说那是满足公共需要是财政可以应用强制手段的唯一合法理由我们就看出国家财政和私人财务的差别了财政兼具公共性

和强制性而私人财务没有这样的性质所以财政就可以被界定为是为了公共需要而运用强制力量获得并且去运用钱财的活动如此就把国家财政的概念说得相对是清楚的了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来继续聊

听电台

感谢你去收听杨朝谈书本节目与大背光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他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这是漫游者出版的新书何以帝国作者是刘守刚他从

国家财政的角度重新讲述一遍中国历史最多了在书里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环节让我们了解在国家财政的运作上有些什么样的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当中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因而形成了历史上关键的因而制造了这样的一个帝国的起落我们看一下其中关于

商业和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就一段讲到了宋朝的历史国家在财政上可以实施税人税地或税商因为重农易商是历代王朝的国策

所以一般由税商就是从交易上面去抽税在中国历史上获得的财政收入并不多不过帝国时期的宋王朝这是一个异类在国策上相对重商商业也比较发达财政依靠税商所得超过了从土地上面

所以常有人说宋王朝击贫击弱说大宋弱也许有道理指的那就是宋朝没有恢复汉唐旧土

在受到金朝受到蒙古的打击底下接连上市国储最终亡国不过从财政的角度看刘守刚提醒宋朝不平啊他的财政收入数量远超过其他王朝现代财政有一个名词叫做佛拉曲线用来描述政府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的关系拉佛曲线更说明高税率跟强振管

可能造成税收数量的减少而不是增加事实上宋高中对勤快就表达过同样的意思那就是设置更多的征税机构去加强征管在关卡征多次过税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反而既伤害民众也伤害国家你看宋高中都懂得道理不需要等到 800 年之后才有美国的

拉佛教授来阐明吧我们都看过清明上河图这图上清楚地标示了宋代商业繁荣的状况可是为什么会这么繁荣呢今天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原因比如在经济和文化的累积这个时候有了迸发像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还有

农业耕作方式从单做制变成双手制等等此外世足门法在唐末彻底消亡也是一个原因由此诞生的是一个平民社会给社会流动跟契约形成带来了极大的机会由此创造出更大的市场范围并且带来了更精细的分工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不过更重要的

刘守刚他要强调的是宋代从开国以来就实施的重商政策宋代的重商奠基于刚开始不立田次不易兼并的国策在唐朝中期之前君王经常利用调整田次来重申自己的产权同时保证人民有土地来承担田富但是在两税法之后国家政税就只依赖于从

土地上得到的赋税土地归谁对国家没有影响只要土地主人按时造田木缴税就可以了所以宋初统治者就规定国家不再干预田制土地从此就真正变成了可以交易的普通商品

契约性的土地买卖跟租电关系由此就得到了发展土地跟人口的流动增强农作物跟经济作物可以广泛的进入市场或者为市场而生产农业领域有浓厚的商业气氛和农业生产又为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商业跟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的重商政策还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政策设计方面

比如宋代刚开始的时候,国家就基本上取消了过去王朝对商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的歧视政策,承认士农工商、士民接本,特别肯定富商大股为国冒钱的作用。刘丰所及有不少官宦人家,甚至已娶到有钱商人家的女儿做儿媳妇,感觉到

宋代还将经济机会广泛的向私人开放允许并鼓励商人进入生产贸易等活动在社会管理方面国家也向有利于商业活动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就完全废除了唐代定时定点的释放交易制度城市经济生活完全开放

特别能够体现宋代重商并且因而进一步推动商业发展的也就是宋代王朝他们所制定的系统商税征收条例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 960 年国家就下令明定商税择利并且予以公布不许官吏擅自征税竭力约束大小官吏勒索刁难商股等

国家还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用来严格市场管理统一度量恒气保护

四人财产宋代为什么会对商业重视到把它上升到国策的地步呢对于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可以总结许多原因比如延续五代各政权的政策惯性等但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在于宋帝国始终处于国家生存竞争之中同时或者是先后要应对契丹党项

女真蒙古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强大帝国武力威胁为了要凝聚内部的力量有效应对外来的危机政府就不得不承担起养兵养官养民这三大职能为此就需要重伤来增加财政收入

所谓养兵,但是宋代不得不建立专业化的军队,人数多,组织装备程度高,以至于军费开支相当的庞大。养官,那是为了要赢得世人的忠诚,宋代不得不对官吏,采取优待政策。科举录取的人数多,官吏数量大,俸禄后赏赐多,为此官吏的官吏,

使官方的支出非常的高那养民是指宋代不只是继承跟发展了过去的荒镇尽一切努力用粮食来救济灾民还发展出由胎养到祭祀的福利制度利用财政资金举办各种社会福利项目等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和积极的国家职能自然就要求财政收入要有巨大增长来支撑

可是如果是依照土地的田木来征收的正同两岁在宋代中至到年间收入的数额就已经达到了两宋时期的最高水准从此之后没有再增长所以当然就不足以应对危机宋代在财政上必须采取其他的途径那就是努力从工商业获得财政收入的来源

实行税商从商业的税收上面得到补充因为税商的存在国家跟商人就变成了命运共同体所以宋代在国策上才如此重商

对此,宋末元初的学者马端林总结说,以前的国家厌恶商人从事商业行为,立法加以抑制,现在的国家要分商人的利,所以就立法加以保护。

宋代实现税商主要透过两条途径第一是针对消费弹性比较低的特殊商品实行禁缺制度第二是对消费弹性一般的普通商品征收商品税宋代在管理盐就混合使用了观影制、许可制和征税制这种混合的制度我们就

统称叫竞选制大致来说竞选的目的就是要把私商的力量广泛引进低弹性特殊商品的经营领域来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国家也分享其中增长的利益除了盐之外国家对于酒茶

明反等这些商品实行净缺净缺收入主要以货币的形式来获得它的数量和两岁收入相当甚至到后来超过这是宋代财政收入独观历史王朝的秘密

两岁法依照史嘉皇人语的估计他认为依靠两岁的明朝王朝每一年所得到的正式财政收入在三千五百多万两百银但是宋朝的王朝曾经达到过一亿多两

特别是南宋,他利用海陆跟阿拉伯商人从事大量的贸易活动其中香料是最重要的商品由此获得混合海关税、官银外贸利润、许可费总称为"世博收入"在避免南宋王朝财政崩溃的过程当中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历史学家白寿仪估计在南宋初年光是世薄收入就能够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除了精确收入之外税商还表现为对于普通商品征收商品税在宋代政府在上至京城下至县、镇的广泛范围之内

设置了各级征收商税的机构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商税网这里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种不同的物品基本上都要征税而商税的种类主要就是在过关卡的时候征收过税在市场就交易员或者是商人财产征收

另外在货物买卖需要国家确认产权的时候征收契税等相对而言姜董面积比较小的南宋在财政上就更加倚重于商税从这样的角度所看到的宋代的历史的确跟我过去长期所谓肌肉不振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看到了一个

相对在国家财政的开拓跟管理上事实上是有开创新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府

这就是刘守刚他借由《合义帝国》这本书他所要呈现的历史和不同的角度从国家财政看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制度看到不一样制度的运行当然也就在这个后面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人以及不一样的事情了这本书是漫游者出版的新书感谢你的收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Zither H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