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以台北广播电台 FM9 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我是杨赵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联合文学的新书作者是罗志成
罗志诚是在台湾非常重要的诗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诗从非常早的时候就开始成型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叫做《画册》《画册》主要收录的是他高中以及大一上学期的创作
就知道这是多么早的时候他的诗作就足可以成册了而从那么早开始贯穿了四十几年的时间他仍然在写诗而且呢他的诗充满了思想性所以最近他出了这样的一本新书书名叫做《诗序》这个序呢是头绪的序对应这本书罗志成给他的英文书名叫做《A Beginning of Poetry》
诗的开端,丁怀那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我的诗学笔记,表示这是常年以来,罗继承他思考到底什么是诗,还有我们如何认识诗、理解诗,乃至于他自己用什么样的思路去写诗,他把这些内容写成了长长短短、不拘形式的笔记。
例如说他在书里面讨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诗职,也就是诗的性质,或者是诗的质地,或者是诗的本质。到底什么构成了让一篇作品具备有诗的性质,诗的品质呢?他说,诗总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感受能力,让我们的情感自然而然投射在被它表现的独特。
优优独播剧场——YoYo Television Series Exclusive
直这个词呢很抽象它有时候相对于量而强调没有办法量化有时候相对于形式告诉我们说那是没有办法简单的清楚的辨识的有时候相对于具体可感的性质而表示那是难以描绘的从性质特质到本质这当中有一场段模糊的地界上的光谱
我个人而言当我想到诗之的时候它更接近某一种印象也就是我们透过文字安排和呈现的属性可以觉察到的某一种抽象的东西而认定它是诗与身具有的本质每当我们碰触到它我们就想到诗我们就觉得我们碰触到了诗但我会回避关于本质的探讨倾向于去理解印象的形成
诗职就是诗的语言或表现所呈现出来的不同于一般语言的那些氛围暗示或者是质地这种质地来自于我们阅读的经验和感受长期累积为可以辨识的特征它是非常主观的但却形成了普遍的印象进而成为我们在诗创作当中必须要追求或者是符合的点滤例如精炼
精致精确创新表演性某一种跨越预约各种隐喻私密性多疑性音乐性高密度的意涵等等如果细心的去归纳这些说法你会发现所谓的失职
也就是创作者他在作品当中所呈现的他对使用的语言工具某一种特殊的态度还有他对于他所预设的读者某一种特殊的态度因而
这些架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印象最后反而被认为是诗应该最具备的东西在有些关于电影或其他相关艺术领域的评审会场上我们常会听见评审对于获奖作品有类似的赞美啊 讲了一篇作品这样一部作品深邃优美像诗一样
或者说这个导演这个画家他的表现精致华丽充满了奇想像诗一样那我们所看到的画面神秘优深包含象征像诗一样表示说不只是这些场合在生活上每每遇见了优美动人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清楚的事物的时候就让我们联想到诗
这就是一般人对于诗的直觉反应,也同样来自于我们对于诗的刻板印象。由于诗人长久以来扮演着所谓的命名者的角色,他的天命就是必须要去说出,或至少用语言去指认出那些还没有被说出来的事物发现或者是感觉。
当我们将某一些优伟的美感经验形容为就像诗一样的时候我们内心真正的意思很可能是这种无以名状的特殊美好的感觉我们必须等待诗来说出来我们必须等待那个命名者诗人来为我们命名为我们描述吧
很多人对于诗有着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这主要来自于他们接触到诗的种种特质的时候直觉的感受跟记忆一般的印象当中诗指就是赋予优美的节奏动人的文词和浪漫的情怀不过更加了解的人就会提到诗要
要有精炼的特质要有多重的指涉要有呼之欲出的丰盛的遗憾也或许篇幅再这么短小诗会被期待要一些新的发现或者是令人惊喜的表达发生再具体一点就会提到灵诗或者是洞见 insight 意境或者是机智 wit
这些要如何呈现要如何安排或者是透过意象跟象征该启动充满默契的游戏模式来获知深层沟通的共鸣或者是亲密感那罗志诚他特别强调就我而言这些都是可能的手法为了进行态度的转换也就是透过各种可能的元素散发出强烈的暗示要把作者
和读者和文字和世界的日常关系转换为某一种特定的关系而除了每一个人对于诗的主观感受我们还有没有客观的描述或者是线索可以用来掌握这种文学形式带给我们的意义呢所以接下来罗志诚在他的笔记里要试着用相对比较客观的描述来探讨这样的一个主题
诗词不太会是附属于特定物品上的品质因为诗作为一个概念它本身就是抽象的存在所以罗承这样描述所谓诗词通常是指被情感羞耻创意个性态度或者说被特定的态度提炼过的语言所呈现的氛围或者产生的某一种刺激
这样的氛围会强烈广泛快速的在读者的内心产生美感经验产生丰富暗示还有产生了情感跟思维上的连锁反应精炼这时候就聚焦在这个概念上或这个性质上了要如何产生精炼所以呢诗概念形成就有这样的一个阶段诗是如何且有多方面的精炼跟提升得到了
诗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诗代表着必须要非常慎重而用心呈现的文词的精华创作者会竭尽所能上强笔落下黄泉去寻找去挑选不可替代的文词去标记他心目当中对于特定情或景表现的极致
唐朝几位诗人都有类似的故事杜甫说李白笔落金风雨诗成气溃神说他自己为人性癖单加剧雨不惊人死不休
另外夹道有名的故事他反复的斟酌深敲月下门还是深退月下门因而在路上撞上了当时的大官韩玉的车架韩玉则形容他自己写作时夸甘以为之力血一书词卢延让写了一首《古吟》在诗里面感叹吟安一个字念断几经许
李赫的故事更多,不论是偶出新意义,还是随身携带的锦囊来装填锁进哭场所得到的诗句,都让人感受到诗人斟酌自举的苦心跟偏执。这样的创作态度让我似乎可以揣摩出,当时诗创作者想象当中或理想当中的诗歌必须要符合一些特定的要求,
这样的创作态度也让诗进一步就确定了精炼的特质如果说文字是矿石那么诗就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贵重金属它建构出了不同于一般日常语言的文字圣经和书写的仪式
曾广诗运几层的词灵典页里头列举的华丽代词就好像是诗错入门的懒人包这就是更鲜明的证据那是一种把装饰性多益性大量调味的形容词要说在特殊代词或者是间接表现的羞耻工具是创造华美词造精致句式塑成的方式但也因为这样
就将想象刻板化把表现宁静化
脱离了我们的本意这个时候倒过来是这样的写法在意识在操控诗人的想象力诗需要比较特殊的文字来呈现它的质地这样的印象维持了很长的时间不论是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文坛关于诗歌用于 Poetic Diction 产生的论战或者是 20 世纪初的中国文坛都还在为此热切的讨论
当胡适提倡用白话文来写诗的时候一些原本赞成推广白话文的人失忆了他们赞成白话文运动本来就是为了要普及诗字但碰到了诗这在印象当中是高雅精致的文学形式你想想看
用这种形式去要写一般泛富走卒的白话用白话来表达那不就破坏掉了那天经地义的美感价值或者是质地了吗即使自由派的县区以勇敢的作品证明了用白话文书写形式的可能
但是接下来格律派诗人仍然迅速在使用白画文的同时继续探索各种美化表达的规范或者是规律意图要确保自己心目当中深刻优美的诗指
我相信大家不可能对诗完全没有印象完全没有一些领会但是你有认真仔细的思考过诗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构成的诗也就是所谓的诗字而罗志成就在他的书里面用这种方式笔记他所想到的他所体会的我们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继续聊听见太多的声音
台北好声音近在台北广播电台 FM93.1AM1134 陪伴您的幸福好时光大家好我是戴玲
可我想你想到我快死了我不快乐该怎么去割舍停不住的拉扯你会不会也舍不得
感谢你继续收听洋照谈书本节目以太幅购买电台 Facebook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这是联合文学的新书作者是罗志成罗志成他的这本书是用笔记的形式并且用非常冷静的讨论的语气来谈诗书名叫做《诗序》
A Beginning of Poetry 这个序是头序的序他在《诗学笔记》当中就提到了观察诗歌长期流遍演化的同时我发现有三项特质在诗的界定跟辨识上是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要第一诗和读者的关系第二
诗和节奏的关系第三创新语言抵抗惯性他特别强调第一项特质他说我忍不住把这项特质视为我个人的创建跟体会也就是诗其实非常依赖读者这是许多创作者或者是读者应运感受到但却长期忽略甚至抵抗的一项事实
由于诗彰显的主观性跟个性还有借由诗人破格衍生出来的抵抗读者惯性的姿态长久以来诗创作者似乎刻意强调他一意孤行率性而为的创作态度从而低估了读者这个要素在诗人创作当中神秘巨大的影响力
但是如果我们挑脱主观的印象进行客观的反思就会发现诗最大的乐趣其实是维系或悬化在作者和设定读者之间各种沟通互换关系的探索跟表现
罗成他最常描述诗的几种简白的说法其中一种是诗是极为害羞的文学形式如果遇不到对的人对的心情对的场合诗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不知所云尴尬的像是一个降落在错误地方的外星人
但是如果遇到了对的人对的心情对的场合那诗产生的感动跟冲击甚至会超过任何宗教艺术的仪式甚至让人感觉到站立而我们从事诗创作最严酷的挑战不一致就是想办法透过文字的魔力把不对的人不对的心情不对的场合
即使变成对的人对的心情对的场合吗所以罗志诚他就在这里把诗描述为害羞来表达他具有比较高的理解跟投入的门槛因此不免就会更依赖文字以外的条件例如说对于语境的依赖例如对读者的依赖
而对的人对的心情对的场合都可以被视为是由读者所构成的那个阅读跟沟通的环境诗对它设定的读者产生了特有的同质性和亲密感也注定了诗在非设定读者或者是在日常语境当中陌生局促和边缘化的遭遇罗征这样说
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诗作者会透过各种特殊的表现方式,特别是尖声甚至排他的讯息的传达跟揭露,来展现诗人内心想要创造出来和特定读者之间的某一种美好关系,充满理解默契共鸣,偶尔误读也不碍事的亲密关系。
诗独特的专长或者是价值就在于和读者的深层互动完美的沟通就必须要找到或者是创造出理想的读者有了理想的读者我们才可能有完美的沟通那罗承就特别提到他自己的一本重要的诗集叫做《宝宝之书》他说写《宝宝之书》就是在鲜明的掩饰这样的信念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需要读者某一种程度的参与但依赖读者多层面的参与并且建立呈现演示某一种特殊的关系是诗明显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诗最难以言说的基本动能甚至就是为了理想关系的探索跟建立
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说法但绝对不是新发现的事实罗城反复思索企图理解事实上是重新诠释在论语当中空子的话不学诗无以言这到底指的是什么
他觉得孔子谈论诗的场域更像是发生在两个对等主体之间的特定交流那时候的诗可能还不是纯粹的文学工具吧相当程度上是仪式化的社交工具经常在庙堂之中外教或者是祭祀的场合出现
他说,我认为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想到的很可能是社交或者是外交场合,因为早期社会,春秋时代,作为诗的文人是少数精英,如果通晓诗或者是诗典,彼此交际交流的时候,就能够透过诗将彼此共同的教养、价值观、心境或者是特定话题优雅地表达出来,快速地拉近双方的距离。
接下来的几千年,诗一直是古代中国文人应酬唱和的主要工具,充满了圈内人的特殊情谊,不过偶尔也是圈内文化的迂腐习气。同样的,现在我们读诗的时候,也常会觉得和作者有一种更为亲密的联系,这种感觉是其他文学形式没有办法取代的。这里强调和读者的关系,并不止读者,
要迎合要取悦读者而是指内心始终预设着特定的读者诗永远是需要或期待某一种具体的读者来聆听的只是看你怎么去界定曾经有访问者问罗日成他说这是一个离题的问题你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他说这是我很少会遇到的难题经过当场的深思之后我的回答是
在没有想到一个具体的对象之前我很难设想理想的爱情样貌因为我相信并没有普遍接准的理想爱情样貌只有确定了某一个单一具体的对象我们才能够针对这个对象去想象去渴望某种爱情的理想诗的创作也是如此
会先于语言语法书写策略跟态度要预设出特定的读者常见的情况也许是那个读者就是你曾经阅读过的那些不朽的大师先行者也许是你渴慕的恋人也许是你心目当中已经知道的一个会跟你共鸣的知己有着默契或者是共同期待的读者甚至有的时候那个读者
读者就是诗人自身罗城用两句话的对比来说明创作或者是沟通的时候下意识被预设的读者影响这两句话一句是我去的餐厅是巴尔扎克常去的餐厅另外一句是我去的餐厅是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常去的餐厅这两句话有不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差别就在于
第一句话预设的读者知道巴尔扎克是谁另外一句不是把这个观察拿到语法的选择跟典故的取舍的时候就更明显了
你在作品里面提到了普鲁斯特的 Marsel 或者是李尔克他的那首名诗 Bow 或者随着你在作品当中动用了多重的隐喻和曲折的表达坐在你对面的读者的数量跟面孔就会随之快速的更换我们以为写作的时候是全神贯注没有空间想到读者
其实从书写开始,很多表达的方式跟内容都有意无意地针对着想象的读者,以及为彼此所设定的关系。诗的创作直接或间接都是为创作者思考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关系。
他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他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他和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关系这些关系来自于渴望来自于观察来自于反省世人内在最大的焦虑就是在这个并不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世界要有一个自己的声音而且为自己的声音造出一个量身打造的位置
诗和读者是有盟约的文字在编码跟解码的过程当中就已经紧密的连接了作者跟读者在 21 世纪的此刻人类已经发展出各式先进的媒体相较之下五六千年前已经出现的文字显得非常的原始而且粗糙说它原始和粗糙这不完全是贬义
而是为了强调它的使用方式经验跟特质因为那可能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媒体
为了用以和不在现场的人沟通,许多考量也都是基于当时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性。文字让我们的语言被看见,但文字只是一种代表被它指称的事物的符号,需要使用者随时自行翻译,还原作原本的东西,和后来的媒体有本质上的差异。新兴的影音媒体等同现场的复制在线,
有电视有电影,那都是直接数出视听官能的媒体,传达的讯息和支撑的事物,就是如此的接近。但文字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它使用的过程就更为的间接更为的复杂,越是原始粗糙的工具,也就通常越需要有能力来熟练使用它的人。
就好像自排档跟手排档的驾驶方式不一样会开手排档的门槛比较高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观看或者使用一些比较先进而易于操作的视听媒体的时候我们的脑袋不用做太多的训练也不用太多的准备更接近直觉的反应例如婴幼儿不需要学习就可以从电视上接受讯息
反过来看你要能够阅读一首诗或者是一篇文学作品你需要不同阶段的训练过程
首先你要认识许多汉字单词了解它们的形音意然后还要熟悉各种惯用的语法各种成语典故知晓它丰富多样的意涵再借由出现的脉络 context 上下文来进一步靠近真正的语意甚至透过像 New Quintessence 新批品牌所谓的
Close reading 精读做更深层的分析才能够较完整的掌握文本真正的意涵简单的说文字的阅读或者是使用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时期的训练或者是具备有更复杂的性质能力谈诗谈到阅读的本质这是
罗志恒写在他的诗语里面其中的一段当然也就可以提醒我们为什么阅读这么样的重要因为阅读在反反复复训练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可以从更方便的媒体所塑造出来让我们心智麻木让我们心智被动的清静解脱出来保持心境的
感谢您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