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維若妮卡・史特朗《水族:從自然崇拜到生態覺醒,重建人與水的神聖關係》第1集

【楊照談書】維若妮卡・史特朗《水族:從自然崇拜到生態覺醒,重建人與水的神聖關係》第1集

2025/4/11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杨照:本书探讨了人类与水的关系,从远古时期对水的崇拜到如今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早期人类通过信仰蛇形水族来表达与水的亲密关系,蛇形水族在不同文化中以多种样貌出现,是图腾、守护神,也制定法律。然而,现代社会对水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环境危机,许多物种面临灭绝。作者认为,研究蛇形水族及其演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转变。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实践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人类与环境的实际接触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共同建构了信仰和价值观。大型灌溉社会的繁荣促进了宗教的传播,但印度蛇形水族的思想在与当地信仰融合后会本土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的转变,以及社会规模的扩大,都影响了人类与水的关系。在东南亚,婆罗族部落的信仰部分源自中国的龙和印度的蛇神。韩国的龙的概念表达了实体移动和物质转变,龙可以化身为鱼。韩国偏远农村保留了传统的世界观,而城市中心的想法则比较变动不定。在日本,印度、中国佛教蛇形水族与神道教的神灵融合。稻米成为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后,人蛇关系从安抚到控制转变。日本的一些故事中,海蛇被尊为天皇祖先,体现了权力转移。中国的五行理论将非人类元素、气候、节气和人的身体连接起来,形成更世俗的哲学世界观。水利明显影响了中国政治和五行思维,水族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探讨了人类社会如何从崇拜水转变为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历程。作者追溯了这种转变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并以蛇形水神为例,阐述了不同文化中人与水关系的演变。
  • 人类社会曾经普遍崇拜自然,特别是水。
  •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水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崇拜到破坏。
  • 蛇形水神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人类与水的复杂关系。
  • 水坝、过度抽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Shownotes Transcript

探索文学领域品味人文历史深入科学科普哲学心理的奥妙思辨让杨兆谈书成为您探索知识世界的指南欢迎收听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兆谈书本节目以台北广播电台 FM 主三点一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回到播出我是杨兆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国立出版的新书书名叫做《水族》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介绍这位作者作者是 Veronica Strang 她是英国的作家、文化人类学家也是英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而最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她长期的研究

主题是人类和水的关系相关的著作包括了水的意义水自然与文化等这本书原来的英文书名叫做 Water Beans 是在水中生存的生物不过这生物不必然是自然间现实存在的动物和植物而是许多来自于人类对于水的想象对于水中会有哪些水族的想象

所以这本书另外有副标题那是 From Nature Worship to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从自然崇拜到环境危机有句表示在这本书里 Veronica Swann 她所要探讨的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这样一个比较广大的角度然后来看水代表什么样的意义人对于水有些什么样想象对于水族

有些什么样的想象如何影响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本书有它时间点上的特殊性因为从农历年上来看今年是蛇年而这本书其实所处理的水族最重要的就是称之为蛇行水族在导演当中 Veronica Strand 她就说在人类早期历史当中所有的社会都崇拜自然

那个时候他们透过信仰蛇行水足来表达人类和水的关系

因而在他们的幻神田里,蛇形的龙和其他类似的蛇形生物占有居住庆宗的地位。蛇神从原始的海洋当中崛起,创造了世界,只要有水流过的地方,就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可以看到他们在天河,我们现在称之为叫做银河,透出云层,

这则圣光或者是在地球上空以拱形的彩虹现身或者是藏身在波光粼粼的溪流蜿蜒穿越大地它们搅动海洋时而隐藏在湖泊汉水井的深处时而藏在地底回旋升降于地球跟天空之间的水温升雪循环但

带来了水和生命蛇形水族就是水的代表水的化身也是由水组成像水一样流动一变流淌在这个世界上既美丽又危险

这些水神在不同的文化中以多种样貌出现有彩虹蛇、有天蟒、有飞天遁地的龙、有仿佛戴着冬帽的眼睛蛇、有巨蟒、还有穿着羽毛或者是角的蛇他们创造的生命是代表祖先的图腾,也是守护神,同时还定定了法律

当人类迁徙到世界各地的时候也就将蛇行水族带着走同样的当人们从冰河时代撤退的时候在海边靠着捡食海滩残渣为生或者是搭乘脆弱的独木舟跨越海洋来自最古老社会的龙和蛇行水族也跟着他们一起蜿蜒蛇行到

全球各地由于天性多变他们在路由于天性多变他们在旅途当中不断的变形发展出适应新环境的颜色和特征在穿越非洲的过程当中他们采用了大蟒蛇的菱形图案这些图案跟他们蜿蜒盘绕的天性不谋而合在中美洲他们化身为羽蛇、奎扎克特

一种长了羽毛的巨蛇像凤尾绿角鹃一样披着深深的鲜绿色羽毛到了日本身去柔软长得胡须的云龙像烟雾一样盘旋在云雾缭绕的山脉当中而在欧洲跟美洲长了翅膀的蛇从雷雨云中俯冲而下引发闪电和火焰无论走到哪里

蛇行水族都体现出非人类力量以及水是基本元素能够塑造人类生命的想法他们受到赞扬崇拜和安抚显现出他们和水之间的关系备受尊重也传达了人类对于水是所有生命形态要素的概念几千年来世界各地的人群对于蛇行水神爱居交织有些社会

到现在仍是如此而从这样的自然崇拜作者 Veronica Strand 接着就联系到环境危机她告诉我们如今尽管水就是生命的观念早已经成为一句老生常谈的口头禅

但是世界各地的碳水和咸水生态气动,还有海洋,都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伤害由于水坝揽水、过度抽水、工业废弃物毒害,还有人为造成的气候变迁破坏水正受到许多社会短视近利的剥削而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其他仰赖水为生的物种也是如此从 1970 年以来 60%的哺乳动物鱼类、鸟类和两棲动物在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而且仍然在加速恶化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当中已经消失了超过 100 万个物种处于极度冰危状态而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还警告

十年之内全球气温会持续升高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人类是如何从崇拜水转变成为对水还有它流经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呢?许多社会和非人类领域之间关系的发展轨迹又是如何产生了这样的转变呢?研究蛇行水族并且检视它们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事应该可以让我们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解答

我们来看在博物馆考古遗址以及古今寺庙当中都有大量描绘蛇形水族的图像艺术品狩猎才经民族他们将蛇形生物画在洞穴的墙壁或者是凿刻在岩石上古代社会在泥板羊皮子和树皮上就记录了水族创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他们在万神殿的重要核心地位

早期的农耕灌溉民族他们则雕刻蛇形雕像并且建造土丘寺庙还有金字塔来祭拜他们羽林跟山地的部落是用贵金楚酌制成的物品来纪念蛇形祖先并且将这些物品扔进到神神的湖中来取悦这些蛇形的水神

蛇行水族在浩瀚的学术大海当中悠游在数以千计的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记载当中出现反映了他们跨文化的普遍性他们贯穿宗教史、神学、古典研究以及对价值和道德的哲学关注他们在艺术文学以及研究内在世界的心理学当中具有强大的意义他们也出现在神经和认知过程的研究当中

尽管环境研究、水文学和工程学仍然以西方技术管理论述为主但是许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因应实地经验需要接受了包括水神还有它所展现的意义的信仰体系要在这些学术流派编制出来的系统当中去追踪蛇行水族会遭遇到一些方法论上的挑战

人类和水的关系复杂多元每一个社会都会跟水还有物质环境有特殊的关系它的发展轨迹没有办法整齐划一的加以区分而且人类发展的进化过程也不是特定的线性轨迹有些社会选择透过不同的社会政治布局来进行转型以增加人口并且扩大经济活动

其他的可能就比较保守倾向于维持非扩张性的社会和经济运作变化会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原因出现思想、信仰和实践跨越文化以及地理界限来回流动很少是以整齐的现行形式发展的

整体而言大局是无可恢复的一片混沌然而在人类跟非人类世界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当中蛇行水族就揭示了一些明显的模式例如当社会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的时候或者当社会规模扩大开始出现阶级区分的时候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变化

而水族流经各种文化跟历史展现出它有它一致的模式对于蛇行水神的崇拜有的时候是妖魔化会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跟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还有水本身更恒定的意义跟价值呢

这本书有一个基本的孤城的逻辑那就是社会的宗教信仰跟实践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政治布局

然后人类和环境实际接触的方式再加上人类对于环境的作用凌驾非人类领域影响的程度共同建构出信仰跟价值观社会对于它的周遭环境施加的技术还有工具性控制水准的变化以及如何影响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的关系都反映在宗教和政治布局上

婴儿也就必然会反映在水蛇的神灵和其他自然生物的图像变化当中

这是作者 Veronica Strang 她非常清楚的表白了我们要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思考人类普遍的蛇行水神崇拜的现象另外从这样的现象当中去推论出一个社会它跟自然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关系又形成了什么样的政治布局我们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继续聊

大家好 我是劉克湘親近自己的城市找回城市的溫暖

听见台北的声音就在台北广播电台 FM93.1AM1134

感谢你继续收听洋早谈书本节目于台北广播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是国内出版的新书作者是 Veronica Strain 书名叫做《水族》

我们看在休息之前跟他介绍了 Veronica Strand 她的基本的概念就是通过对于蛇行水族在人类的文化人类的历史当中所展现的身影我们可以去探讨每个不一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宗教有什么样的政治架构我们也可以看得到关于蛇行水族的各种想象也会跟这个社会它的生产方式以及分配方式有关系

例如作者也就提醒我们大型灌溉社会的繁荣跟势力横跃大陆跟海洋于是就使得印度教和佛教信仰得以传播到整个东南亚在西元纪念之初罗马帝国、印度和亚洲许多地区之间就已经建立起贸易关系

短短数百年间,位于湄公河下游三角洲的湖南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透过这些贸易路线起源于印度河谷的蛇行水族,他就流经印度、西藏、尼泊尔,最后进入中国。他们和中国思想结合了之后,又继续流传到柬埔寨、越南、韩国、

缅甸、寮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一路上遭逢了不同的文化脉络而且每个文化都为他们之间的互动带来了独特的信仰体系和文化传统

印度的色性水族带来的思想并不一定会取代原住民信仰这些思想在遇到地方本位的狩猎才及民族他们所信仰的自然宗教跟神灵之后有的时候会改版成更本土的角色渗透到有感知力的景观当中提供雨水跟资源借此更进一步融入而且遵循当地的社会习俗巩固生死周期循环的思想

在东南亚婆罗族部落族群的信仰有一部分源自中国的龙和印度的那家蛇神这种情况也不无道理毕竟东南亚包括婆罗族在内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存在好几千年

在加拉比语词汇当中用来描述这种生命的是叫 Maneghe 似乎是源自于 Maga 这个词 Maneghe 原本是住在高山或者是丘陵地底的一条巨蟒叫做 Manelen 等到巨蟒长到够大够强壮之后

据说就会幻化成为 Managate 并且从地底破土而出造成山崩接着它顺势流进到河川再游进深水池里也有了解内情的人说 Managate 可能是从鳗鱼叫做 Dello 给发展出来的

最后再变成体型跟力气都更大的 Lang Lau 而且像中国龙一样头上长了脚当下大雨或者是高水位的时候 Medagang 或者是 Lang Lau 它会顺流而下甚至游入大海不过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水池

在东南亚许多乡村地区可以发现类似的这种本土化信仰体系那里的蛇行水族经常被形容为祖先这一点和早期的宗教传统相互呼应在越南有一些最古老的文物

例如西元前 400 年到西元 200 年的东山丛器上面有角龙的雕刻那是一对代表祖先的蛇形生物当地的宇宙创世故事包括当代流行的叙事都提出解释说越南人是龙王和仙女结合之后所生下来的后裔

从狩猎采集到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区域性转变也遵循首席的模式在韩国的国家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从自然到人类的展览》生动地描述了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如何学习耕作利用自然而不仅仅是适应周遭的环境

农业生产增加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出现土地和资源的冲突同时也产生了第一个国家那就是古朝鲜

韩国的农村是根据风和水的概念来组成的理想的聚落必然是背山临水也就是前面有河背后有山然而海洋资源仍然非常重要因此提供这些资源的水神也就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有海水观音大法物

和亚洲其他地区一样,在韩国,有关实体移动和物质转变的想法都是以长龙的概念来表达。龙可以隐藏在云端或者是水中,也可以化身为鱼,然后再变成龙。

例如在釜山附近,有圣律异乡大师在西元 678 年建造的饭鱼寺,它的名称的原意就是来自天国的鱼或者是涅槃鱼的寺庙。

这典故来自于一个故事讲述一条从天国来的鱼乘坐七彩祥云来到地球在山顶的井里嬉戏让井水泛出了金光据说这口金井永远不会干涸还具有神奇的特性

这一类的故事在这个地区屡见不鲜故事当中这种超自然的鱼实际上就是一条隐身的龙寺庙也经常以龙蛇形水族的图像来装饰其中还有一些是以鱼形隐身的龙偏远的农村人口往往保留了传统的世界观而透过贸易联系起来的城市中心想法就比较变动不定

东南亚精英阶层普遍接受印度的宗教信仰在西元前 30 纪以前的史料记录并不完整但是印度的蛇行水族就已经渗透到这整个地区了从寺庙建筑当中无处不在的摩羯鱼和那家雕刻就可见一斑韩国寺庙当中的摩羯鱼经常化成手持莲花

而他们的蛇形外表则结合了中国传统外观以及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的那家信仰的意义跟特征在韩国寺庙的基本图像当中无数的龙鳞暗喻着无限据说龙的力量深不可测

据信龙有控制天气的能力能够形成雨雾或者是露水也可以启动或者是结束降雨在日本像是日本记古诗记这些古代的文献都把龙描述为经典的蛇形水族混合了当地动物群的特征展现出水的生成能力

日本羽神叫三女龙王它的外形要不是龙不然就是长着蛇尾的人而掌管生育跟农业而且会变身的道合神则被描绘成为龙、蛇和狐狸

在弥生时期传入日本的印度中国佛教蛇行水族也遇见了神道教早期行事的神灵其中非人类的神住在山峰、河谷、岩石和树木里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和世主祖先的精神

后来因为宗教融合这些神就被佛教的宇宙观吸纳也就日益的整个化因此现代日语在讲到龙的时候会使用古代日语词汇 Tatsu 来自龙也会使用来自于中文的汉字叫 Ryu 或者是汉文当中的词汇 Naga 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生根茁壮

稻米就成了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而关于蛇行水族的叙事转变也暗示着人蛇关系从安抚到载资的变化

在日本的一个故事里仁德天皇他意识到人类手段的傲慢于是呢以活人作为祭品供奉给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河中生物叫做米津奇也就是角安抚他对于河流共存的不满

日本最古老的一个传说则隐含了一种更为强势的人蛇关系这个故事讲述了人类试图要控制匪夷川至今仍然在戏剧表演当中广为流传在这个故事里八旗大蛇就是一条有八头八尾的大蛇巨蛇它遭到了人类的造物处置之时虚拙之难屠杀

而在其他的故事当中海蛇 Kumanwani 则是被昭祥为仲爱天皇和神宫皇后的船队来领航还有一些蛇性水族,例如风玉姬,又称夜光珍珠公主还有世代祖神,这是一条长达八旬的海蛇被尊为日本第一代天皇的祖先

不但强调他们的主线角色也将他们的权力转移给神话的人类统治者这些变化会后续更去工具性利用非人类领域的转变就奠定了基础并且在 20 世纪中叶的快速工业化时期达到了巅峰

类似的发展也发生在中国到了现代科学跟工程带来了新的概念让人重新思考水文和水本身中国的五行理论对于所有的物质跟能量就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将非人类元素气候气节和

人的身体器官健康知识情绪颜色味道等等连接起来因此建构了一个更世俗的哲学世界观渐渐就远离了超自然生命的宗教信仰

虽然龙在农村仍然保留着重要的水神地位但是对于都市当中受过教育的阶级来说科学的出现让龙沦为民间传说当中的角色一位在 19 世纪的欧洲传教士花了 14 年的功夫想要在中国撒下基督教信仰的种子最后一失败告终

他就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宗教的信徒比受过教育的人更不信神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弊病是不信教所幸这种毛病在农民当中还没有那么样的普遍

水利明显的就影响了中国政治和五行的思维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领域在人类的文化当中水族尤其是蛇行水族因为它就牵涉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如何形成想象如何进行总办直接关系到人看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

从家的一个角度 Veronica Strain 给了我们这本书英文书名就叫做 Water Beans 中文翻译叫做水族从自然崇拜到生态觉醒重建人与水的深深关系感谢你的收听下礼拜一同时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