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信世昌、彭昭英等《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庶民的歷史見證》第1集

【楊照談書】信世昌、彭昭英等《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庶民的歷史見證》第1集

2025/6/6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楊照: 我在今天的節目中要介紹一本Nanabooks的新書《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庶民的歷史見證》。這本書記錄了1949年以來,許多人從中國大陸遷徙到台灣,並在此長期居住的故事。這些第一代遷徙者的經歷不應被遺忘,他們的後代有責任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作為歷史的見證。本書由清華大學信石昌教授主編,邀請了17位台灣教授,各自撰寫家族故事,從多個角度呈現了那個動盪時代的社會百態。 王峰輝: 我父親從軍只有短短六年,但這六年卻深刻影響了他的一生,也影響了我。他是一位孤苦伶仃的無名老兵,在台灣最窮困的社會底層生活,卻養育了四個大學畢業的孩子,其中一個還是美國大學教授。對他來說,台灣已經是他70多年來的家鄉。他從未想過從軍,這是一個偶然的選擇,卻決定了他和兒子的命運。人生就是一連串偶然的選擇和被選擇所成就的必然結果。我小時候不懂事,抱怨他選擇卑微的工作,但現在我理解了。他經歷了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從流亡學生變成流亡國軍,最後在台灣安頓下來。他的一生充滿了挑戰和苦難,但他始終堅強地活著,並為這個家庭付出了所有。

Deep Dive

Chapters
王凤辉教授以自身家族史为例,讲述了其父在战乱年代的流离颠沛,以及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台湾安家立业。这段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坚韧与奋斗。
  • 王凤辉教授的父亲在战乱年代参军,辗转来到台湾。
  • 父亲经历了从流亡学生到老兵的转变,在台湾做各种苦力工作。
  • 父亲最终在台湾安家立业,养育了四个孩子。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集合了十七位大學教授撰寫家中長輩輾轉流離的事蹟,作者群在各學術領域皆有卓越表現,書中故事從多角度爬梳,並謹慎求證與撰稿,可視為那個時期社會百態的記錄,期待為那個動亂的大時代留下一些庶民的歷史見證。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