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学领域品味人文历史深入科学科普哲学心理的奥妙思辨让杨照谈书成为您探索知识世界的指南欢迎收听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与台北广播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我是杨赵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这是台大出版中心的新书作者是许成刚教授
书名叫做《制度基因》它的副标题是中国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的起源基本上是要探索中国的极权主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是怎么来的我们看许正刚用这种方式解释极权主义制度他说
这个制度为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全面集中资源和权力就必须要强制剥夺多数人的基本利益因而也就必然会遭遇很大的抵抗为了要摧毁这些抵抗建立职权制度就必须使用前所未有的暴力制造恐怖然而实行前所未有的暴力需要发动前所未有的疯狂人群
只有能发动如此疯狂暴力的社会才有可能发生极权主义中世纪的神圈共产极权主义明斯特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公社是如此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也是如此中国的共产革命更是如此在中国的制度基因提供的条件下中共最早发动而且遍及全社会的暴力运动是土地改革
中共的革命目标之一是以国有化作为名义建立党控制全社会所有的产权包括土地产权的制度中共刚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之后就在它的宪法里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这个显然违反农民基本利益的目标完全不和农民激励可以相容但是极权主义运动需要依赖群众运动依赖大规模的社会和军事动员
如果没有办法大规模动员占社会大多数的农民就没有中共的革命也不可能建立中共的政权因此中共在刚成立之后的第二年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宣言当中就说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当中的最大要素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够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
为了要动员农民中共转而使用列宁主义的欺骗方式创造和农民激励相容的临时口号那是平均地权用平分土地来鼓动农民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所使用的手段最近的一次是孙中山和毛泽东他们都崇拜的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共极权主义革命当中土改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建立平等主义的私有土地产权
而是以此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建立集权制的起点这就使得中共的革命和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在本质上不一样共产国际在刚刚建立中共和改组国民党的时候就努力推动国共两党发动农民运动一方面要求中共靠红江会等中国传统秘密会社来发展运动另外一方面要求国民党共产党透过土地改革来发动农民革命
1924 年共产国际就跟孙中山、廖仲凯直接讨论过开办农民奖席会的问题在共产国际推动之下刚改组的国民党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宋子文这些人都是其中的委员在汪精卫的组织底下毛泽东成为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负责农民运动奖席所这成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当中发挥作用的起点
毛泽东在负责国民党农民奖学所的时候,他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极大的热情报告,他发现农民运动当中的自发暴力倾向,考察跟总结如何利用这些自发暴力来动员群众,来掀起更大的暴力运动。
这篇文章系统性的合法化暴力乱说暴力是发动群众运动和革命的必要条件后来就成为中共第一部系统性关于如何使用暴力的理论并且成为中共几十年历次革命运动的基本指导原则 40 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当中康生江青他们在红卫兵群众大会上引用这篇文章煽动
把文化革命变成了血腥的杀戮狂潮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发动反苏反共的清党之后 8 月 7 日共产国际领导召开史称八七会议紧急会议
会中,毛泽东就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原则还宣布中国已经进入到土地革命时期此后中共中央具体的部署"秋收起义"提出"秋收暴动"口号,暴动杀尽土豪烈士同时,中国中央发来的具体指示是"尽量实行红色恐怖"
在暴力革命和红色恐怖的指导原则底下中共建立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广东的海陆丰和江西的井冈山而且立刻在当地发动土改动员贫困的农民扩大军力财力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颁布的训令清楚规定要深入土地斗争不只要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而且要没收地主阶级的全部财产
分发给贫苦的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使贫苦工农能更高兴更积极起来为争取本身利益而斗争这是巩固苏维埃政权最有效的办法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0 年颁布苏维埃土地法明确的规定暴动推翻豪生地主阶级政权之后需要立刻没收一切私人或团体的田地山林
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在刚建立中共的第一个政权三个月内
仅仅是海丰县就杀了 1686 名土豪烈士反革命海丰陆丰两县大约万余人逃到汕头逃到香港中共高级领导后来曾经承认残酷的土地斗争加上反 AB 团的肃反和战争就使得老根据地里的人口减少了将近 20%
还承认在书区发生大规模的人口减少当中共产党杀的共产党人甚至比国民党杀的还要多许多好干部都是我们自己杀的啊
土改在发动群众方面行之有效占人口只有 200 万的中央书区光是在 1933 到 1934 年红军就扩招了 11 万人但是扩红穷尽了书区的人力和资源就使得苏维埃政府的财政特别需要依赖打土豪靠抢劫境外的财产作为主要的来源
这种节哲而渔的掠夺就导致中央苏区遭到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不只是苏区内经济凋零,苏区以外因为怕抢劫也就尽力避免和苏区来往,使得苏区就变成自我封闭的地区。
史家张明就认为这些最终使得红军在井冈山地区难以生存,成为迫使中共全面放弃中央输去而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没收土地财产和所谓的打土豪和传统农民起义、传统土匪的行为很接近。
之所以中共在苏区能够大规模开展暴力行动离不开井冈山根据地原来就是戈老会建的根据地离不开早就根植在当地的制度基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夕,为了要牵制日本,让他不可能去进攻苏联,史达林就指示中共放弃土地革命,要跟国民党合作抗日。在苏维埃政权改成国民政府的散干领编曲之后,中共用减粗减习的政策取代暴力的土改。
而且正式立法承认土地私有产权这些帮助中共严改它的真实目的从而巩固了根据地并且一时之间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支持
抗战快要接近结束的时候为了扩大武装力量夺取政权中共恢复了土改以"跟着有七天"作为口号动员农民来参加战争中共土改的做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动贫下中农用暴力剥夺所有地主富农的土地再平均分给贫下中农
至于谁是地主谁是富农并没有法规界定而是靠党发动运动在运动当中由贫下中农自行决定
党的功能之一是按照上级指示控制一个大概的百分比例如:5%或 10%则是地主富农由于多数贫下中农没有自发的动力大规模使用暴力为了要达成上级所规定的指标就必须煽动阶级仇恨和暴力来充分的动员
当贫下中农被充分动员抢得了土地财产就使得他们的利益和解放区的政权是一致的于是保护解放区就是保护他们自己新分来的土地成为动员他们参军之前也就是资源前线的有效理由
这是解放战争当中扩大解放军力量的法宝也是后来抗美援朝战争当中中国士兵士气的主要来源毛泽东向东北解放区指示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反对国民党的攻击
这里所谓的物质利益指的就是土地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搞彻底了群众发动好力量是无穷的实行土地改革是争取爱国自卫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经过土改
光是在禁忌鲁豫边区就有 24 万翻身农民参军游击队民兵发展到 100 多万数百万民工随军支前担负起巨大的战争勤务
解放战争时期也就是国共内战时期土改比十几年前输去的土改规模大得多而且更为血腥中共中央发布刘少奇等起草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这就是历史上称为物色指示是这个时期发动暴力土改的第一份文件紧接着刘少奇指示党的报刊以各种宣传方式激发群众的阶级仇恨
为了清党以及使党的干部更主动的使用暴力刘少奇就要求把土改跟整党联系起来发动军众发动激烈的斗争
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制造恐怖主要靠 Chika 来杀人中共在土改当中制造恐怖主要却是靠发动群众运动来杀人纵容群众使用害人挺纹的酷刑使用斗争会的方式煽动民愤激发强烈民愤之后不经审判就杀人这又成为进一步煽动仇恨跟暴力的手段任何被指控为地主恶霸
豪盛反革命的都可能因为民愤而遭到酷刑乃至于被杀连持不同政见的中共干部也因此就被清除
以山西土改作为例子,禁税地区的干部被刘少奇批评土改不彻底之后,发动了非常暴力的土改根据中共官方的记录,山西新县在土改当中死了 2074 人,其中打死 1152,自杀 859
冻厄刺史 63 人三分之二死者是地主富农三分之一是中农和贫固农和土改并行的暴力侦探当中禁税地区的中共干部死亡 357 人其中县级干部 7 人区级干部 33 人这是中共建立它的政权非常重要的一段而许臣刚就是这一段经历使中共集团
极权的制度基因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继续聊感谢你去收听杨赵谈书本节目与台北广播电台分球 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这是许晨刚教授他所写的制度基因在这本书里他远述历史来解释中国共产党极权统治的
形成以及发展我们也看到他讲到了后毛时代也就是毛泽东去世了之后开始推动改革开放对于中共在制度上所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变化提到了六四事件他就说六四事件对中国跟世界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六四进一步证明中共的制度基因在保护极权制以及在权力危机时候的强大能力文革之后开始的改革一开始就是追随苏联东欧改革的后尘并且遇到了和苏联东欧改革非常类似的困难
在六四之后的几年中国经济大发展无视中国的集权制西方国家就帮助中国融入了国际贸易体系集权制得到了巩固发展这是特别值得分析的地方
在六四发生了之后才五个月随着柏林围墙倒塌东欧极权制国家一个跟着一个像 Domino 骨牌一般全部倒塌一直到苏联解体曾经风靡一时的共产主义阵营这个时候只剩下中国北韩的边缘国家这对于跟随着苏联的脚步试图靠经济改革来挽救极权制的中共是很大的打击
倒胡赵镇压六四再加上苏联解体就使得以陈韵为代表的强硬派在中共内部占了上风临回上任的江泽民竟跟着这个强硬路线僵化了原教旨马克思主义立场把原来胡耀邦赵紫阳时期为了经济发展而采用的通融性做法都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批判禁止
国际上对于中国的制裁也起了作用所有这些都招致经济急剧的衰退直接危及集权制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在国际制裁、改革倒退、苏联瓦解这三种打击之下大批乡镇企业倒闭、中国经济衰退、人心不稳邓小平的实际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面对 1989 年以来国内外危机和苏联解体对极权层所带来的重大威胁为了要避免中共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邓小平在 1992 年初视察中国南方各地试图重振经济改革把中共的工作重点重新拉回到经济监测上
中共官方使用帝国时期皇帝巡视南方的专用词汇,将邓小平的这个巡视颂扬叫做南巡。面对刚解体的苏联,还有刚镇压过的中国,邓小平感觉到经济改革受阻是最紧迫威胁中共政权生存的因素。
邓小平说苏联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把力量集中起来搞经济建设
面对因为六四所引发的国际制裁和苏联解体给中国带来的严峻挑战戴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方针在西方社会对极权主义认识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戴小平这样的一项欺骗战略成功的帮助中共隐藏了他的真实意图一直要到习近平过于自信在无意当中才愈出破
邓小平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动乱是要葬送社会主义的右派势力拒绝市场改革的左派也会葬送社会主义邓小平还威胁江泽民和其他高级领导说要打倒拒绝改革的领导人
邓小平声称六四屠杀会给中国换来几十年的稳定然后他透过南巡把中共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的重点从政治镇压转移到经济改革江泽民从此就紧跟邓小平的立场
但下决心经济改革和能够靠改革解决经济问题,这是两回事。事实上,从赫鲁学步到戈巴逊,以及其他东欧共产党领导,1960 年代,他们就认识到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多次发布过命令或者指示,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经济问题。
但他们为了要挽救集权制的经济改革,都被集权制本身所限制,导致最后全面失败。中国和苏联以及通欧最大不同地方,那是大躍进跟文革造成的区管式集权制,还有文革的灾难在中共党内外带来了某一种醒觉。
前者也就是区管市集权次在中国改革当中普遍采用地区实验方式
后者也就是灾难所刺激的觉醒就决定了在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中共党内外都存在着某种社会力量希望冲破集权制度的束缚包括建立私人企业但发展私人企业意味着资本主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也挑战集权制的基础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就是针对这个力量
最具讽刺意味的两难问题是中国的改革要有成效关键在于是不是能够放松压制经济发展的各种束缚尤其是对于私有产权还有私有企业的束缚
在邓小平防御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自由化调兵请降镇压北京的学生的时候新建立的特区深圳仍然在克服巨大的困难和风险保持靠速发展这离不开企业家的努力和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在只身利益驱动下的冒险
内外方面,从 1980 年代以来,以温州为代表的许多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自己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为当地私人企业的暗中发展制造合法性的伪装或者是其他保护即便在六四之后,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巨大压力之下这些地区也仍然在掩护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
所有这些就使得邓小平在南巡的时候他有机会看到汉区支持深圳的快速发展也让经济改革的号召有了具体实施的内容而不留于空话地方党政有动力有能力还有资源进行实验
一方面得益于文革灾难带来的觉醒另外一方面得益于区管事集权制在确保地方党政效忠中央的前提下就保留给他们资源还有行政权利
尽管中国跟苏联、东欧、共产党国家发动的经济改革都是为了要挽救极权制但两者采取的手段不一样结果更是天壤之别苏联、东欧的改革一直不能够触动所有制
没有办法扭转经济的颓势无力挽救集权制相比之下从文革结束就紧随着苏联东俄改革步伐的中国他的改革扭转了经济方面的颓势挽救了集权制
这其中的奇迹就在于中共放松了对所有词的限制包括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的部分开放并且允许私有企业在中国发展放松对私有产权的限制虽然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即便是部分放松也违反共产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
而且实际上这是以极权制党国放弃部分权力丧失部分垄断作为代价的
中共一方面比苏联东欧共产党更严厉压制本国民众更残酷镇压本国公民对人权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允许私有经济发展放松对于产权的限制前者保证在社会上制造充分的恐惧来压制不同的声音后者保证中国的经济发展
这两者的结合虽然看去似乎是保证集权制生存的完美战略但是靠发展私人企业来挽救集权制在制度上以及在意识形态上都是自相矛盾的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从长远看不可能一直持续最终不是集权主义制度被松动乃至于被迫放弃就是私有经济被集权制给压垮
中共宣传机器把这个看去自相矛盾的策略解释为戴小平的战略眼光和实用主义哲学称戴小平为改革的总设计师
事实上中共从来都禁止讨论私有化甚至禁止正式称私有企业中国私有经济的迅猛发展这并不是邓小平设计的战略也不是中共有意维持会有这样的一个奇迹离不开在文革灾难之后中共对发展经济的紧迫感更离不开区管式集权制的特点
任何集权制都是严格自上而下任命监督执行有这样的一套官僚体制区管制集权制当中从省到县各地地方政府控制的经济都是股能健全的经济体为地区实验跟地区竞争奠定了基础从 1979 年之后 30 多年里除了 1989 发生六四 1992 南巡除了这
特例之外,中共一直把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发展式硬道理作为基本路线,把经济发展当作重要的目标。在这个路线下,各级地方党政官员在官僚体制内的升迁就取决于他所管辖的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
这类我们可以称之为叫排序竞争的机制就为地方党政官员提供了高强度的激励在这样的驱动底下许多地方政府主动寻找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式跟手段甚至冒险实验各种方式伪装保护当地的私人企业
中共 1990 年代中期之前的改革策略,从法律和政策上都明文禁止雇佣超过 8 个人的私有企业,而集中于国企的改革陷于困境,国企不只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更威胁到经济的稳定性。
与此相比,以基地企业为合法名义的乡镇企业大发展就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排序竞争的机制底下,国企和基地所有制不发达的温州等地方政府允许私人企业伪装成为基地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就使得私人企业能够大发展,推动当地的经济。
看到这一类的实验加速了经济发展其他地方政府也普遍的模仿就使得许多地区的私人企业都已在伪装底下去发展在没有法律承认的条件底下事实上私有经济大为发展
使中国经济很快就变成了以民企为主所以民企这个资金中国仍然在使用的官方词汇就是试图要模糊私企和集体企业的界限掩盖私有产权发展和共产党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
经过了这么多年,对于中共现在的制度,我们到底应该要如何看待,要如何理解?许晨刚教授这一本《制度记忆》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历史背景,引导我们从历史时间演变的角度去看到,
到底中共的政权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现在又站在什么样的状况当中这本书《制度基因》由台大出版中心刚刚出版感谢您的收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