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楊照《展讀民國人文系列-解讀章太炎》第2集

【楊照談書】楊照《展讀民國人文系列-解讀章太炎》第2集

2025/5/28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杨照:在清末民初的革命中,章太炎通过强调“排满”来推动革命,这与孙中山的多面革命有所不同。我的革命目标很明确,就是推翻满清的统治,理由是满人对汉人的压迫。这种观点简单直接,容易激发民众的情绪。同时,我的排满主张直接对抗了梁启超的保皇立场,因为保皇会支持满人皇帝,这与汉人立场和对满人歧视的记忆相悖。为了提高革命派的知识水平,我还通过讲解文字学来反击改革派和保皇派,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学识的不足。 杨照:我对中国文字的研究方式是溯源,通过文字学与声韵学的结合来研究文字的演变。我对转注的定义非常严格,必须由读音决定,不能仅从字形或字义判断。我的文章风格独特,深奥且不遵循常规,这是因为我过于了解古文字,并将其用法还原到文章中,试图影响当时的语言习惯。在接触佛教后,我需要找到能够表达玄理的写作风格,这使得汪忠、李兆洛的风格不再适用。 杨照:我并不认同康有为提倡孔教,认为他有自立为教主的野心。我认为孔教行不通,因为儒家关注现实伦理,反对对超越权威的崇拜。在中国提倡宗教,佛教是更合适的选择。因为诉报案入狱期间,我开始理解佛教,并对佛教中高度思辨的内容产生兴趣。我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唯识学最适合中国的需要,尤其是在西方科学带来知识主义和逻辑思考的潮流下。我对易经的研究脱离玄学,将其放入史学观照中,并从中看到了社会和个体的起源,这受到了社会进化论的影响。 杨照:我在清末因排满革命而获得名声,但在清朝覆灭后感到失落。为了应对这种失落感,我写下了《自述学术次第》,以确定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将自己比作戴震,但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不同,难以找到继承者。因与袁世凯对立而感到威胁,意识到自己的学术积累在新时代面临合法性危机。我反对代议制度,认为国体变更后制度和社会应保留传统。我的激进建立在排满的绝对种族主义立场上,掩盖了我对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极度保守态度。我认为那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的清律与现代化,这涉及到引进西方的法律。我质疑法律是否能与人情习俗完全分离,以及人情习俗与道德的关系。我认为现代法律意识是从西方人情习俗中拓画出来的,反映了西方的道德价值判断。我受现实刺激而大张排满旗帜,成为改变时事治学的文化使者。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张太炎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以及他在革命中的立场。通过比较孙中山和张太炎的革命理念,展现了张太炎独特的革命思想。同时,本章节也介绍了张太炎在日本东京教授文字学的经历,以及他对中国文字学的贡献。
  • 比较孙中山与张太炎的革命理念
  • 张太炎在东京教授文字学
  • 张太炎对中国文字学的贡献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8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選錄四十餘篇章太炎的著作與演講:從〈自述學術次第〉可見其思想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及小學之於經史的重要性。而在歷經晚清劇變後,他大幅修訂《訄書》,敘述其對學術與社會現實的觀點;他認為西方文明因有宗教作基礎而強大,從而重視佛教與法律意識,此於〈無神論〉、〈佛學演講〉等皆可見其主張。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