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藝術蝦《漫步裡的台灣美術》第1集

【楊照談書】藝術蝦《漫步裡的台灣美術》第1集

2025/4/3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楊照:本書介紹了台灣美術史上的重要画家及其作品,並將這些作品置於台灣的地理和歷史情境中進行對照。書中以散步的方式,將台灣美術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串聯起來,讓讀者欣賞台灣美術史。60、70年代台灣快速經濟發展,導致了农村的消亡和傳統景觀的消失,這反映在藝術家的作品中。林安泰古厝的搬遷事件,體現了城市發展與古蹟保存之間的矛盾。 席德進的藝術生涯經歷了從學院派到現代主義,再到回歸鄉土的轉變。他為古蹟保存奔走,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鄉土的認同。在美國的經歷,讓他認識到藝術創作需要堅持自我,並最終回歸台灣鄉土。回歸鄉土後,他的創作風格轉向水彩畫,並以台灣的古建築和自然風光為主題,達到藝術創作的巔峰。本書以1920-1970年為時間範圍,探討了台灣美術史,並試圖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 藝術家:我試圖用散步的方式,將台灣美術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串聯起來,讓讀者欣賞台灣美術史。透過描寫60、70年代台灣社會變遷,以及林安泰古厝搬遷事件,來反映城市發展與傳統文化保存的矛盾。我詳細介紹了席德進的藝術生涯,從他早期的現代主義探索,到後來回歸鄉土,以及他對古蹟保存的貢獻。他的藝術創作,體現了他對土地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我選擇1920-1970年這個時間段,是因為這是台灣社會自我認同和劇烈變動的時期,藝術家們在這個時期的創作,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面貌。

Deep Dive

Chapters
本書以散步作為引線,串連台灣美術史重要人物與作品,讓讀者更容易親近理解台灣美術史。作者以一批拍攝於80年代初期的淡水老照片為例,說明照片如何帶領我們觸摸過去,感受歲月流逝與變遷。
  • 以散步方式介紹台灣美術史
  • 運用老照片引起讀者共鳴
  • 台灣美術史與地理歷史情境的對照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如畫的風景」,現在還存在嗎?以「旅繪」見長的台灣畫家藝術蝦,分別從歷史介紹和實地踏查的角度,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台灣的美術創作軌跡。全書由「遊覽美術史」和「主題式散步」穿插構成,不僅探尋過往,也讓人看見當代的風景。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