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楊照談書】鄭自隆《Insight台南:歷史文化散策》 第1集

【楊照談書】鄭自隆《Insight台南:歷史文化散策》 第1集

2025/2/18
logo of podcast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楊照談書-臺北廣播電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杨照
Topics
我在这期节目中介绍了郑自隆所著的《台南历史文化散策》一书,此书从台南的电影院发展入手,讲述了台南的历史与地理变迁。书中详细描述了日治时期台南四家著名电影院(大舞台、宫古座、荣座、世界馆)的兴衰,以及战后台南电影院的繁荣与没落,展现了电影院在台南市民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此外,我还探讨了书中关于天地会起源和陈永华与天地会关系的论述。书中指出,虽然流行的说法将陈永华与天地会联系起来,但实际上两者并无直接关联。天地会起源于中国大陆,其成员多为底层劳动者,旨在互相扶持,对抗压迫。陈永华作为郑成功重要的谋士,对台湾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事迹被后世传颂。书中还详细描述了林爽文事件,以及天地会在台湾的发展历程。总而言之,这本书以电影院为切入点,展现了台南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探索文学领域品味人文历史深入科学科普哲学心理的奥妙思辨让杨兆谈书成为您探索知识世界的指南欢迎收听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听杨兆谈书本节目以台北广播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我是杨兆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带大家虽然我们人在台北但可以去一下台南因为这是一本介绍台南历史跟地理的书这本书作者是郑志龙书名叫做台南历史文化散策在前两天的节目当中跟大家介绍了苏国志的贤忠观影特别讲到电影而在这本书里郑志龙也讲了电影不过他讲的是台南人怎么样爱看电影

他就说台湾的电影产业是日本人传来的电影院的数量在 1921 到 1932 年当中全岛的戏院从 22 间增加到 95 间成长 4.3 倍到 1945 年中战之前台湾就有戏院 229 间其中台南有四间著名的戏院大舞台、宫古座、戎座和世界馆台湾电影始于日治时期 1895 年割台

日然史证隔年台北西门就有日本商人放映《夕阳镜》这是爱立森发明的原型电影机来供人收费观赏由机器上头的洞眼

往下看一次一个人真正放映电影是在 1900 年 6 月大岛朱氏在台北淡水馆剧院举行放映会使用法国鲁米叶式的电影集这是台湾电影业的开头刚开始的时候日本称电影为活动写真在日本统治时期大多是由日本人经营活动写真娱乐事业台北第一家剧院是东京亭

1896 年创立但第一家放映电影的长射电影院是 1911 年所创设的《方乃亭》这个时期电影大部分是从日本进口的黑白墨片要到 1930 年代才有有声片墨片怎么看呢所以当时在电影院都聘有辩视辩视可不是辩护士

辩护士现在称为是律师而辩士则是随着影片开展解释剧情或者是代替演员口白的人这是默片时代电影的灵魂人物一部电影成败完全由辩士来掌控烂片遇到了好辩士仍然可以生龙呼虎煞有皆是好片遇到口拙的辩士那当然大家看起来就不会好不会过瘾了

日子初起影片大多是跟日本相关的内容和剧情演员也大多是日本人观众当中的台湾人也很少数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影片是 1922 年的《大佛的瞳光》第一位从事放映工作的台湾人是廖黄但促成台湾电影风气兴起

则是高中风次郎,他在 1903 年来台放映电影,14 年经营,在台湾广见西院,并且投资拍片,建立了电影王国。高中风次郎在台南建立的电影院,就在 1911 年称台南高中活动写真会常设馆,也就是今天在台南明泉路上的工会堂。

日治期间电影政策早期是视为商业行为后来逐渐纳入到了国家体系成为政领宣传机器台湾第一部纪录片是总督府委托高中风次郎拍摄台湾实况介绍产阳人如何理番如何进行得证

战争时期另外非常有名的那是《杀冤之钟》更露骨的试图呈现三弟少女对日本教师的崇敬和报恩《杀冤之钟》是真实故事但被日本政府刻意拍成了统战电影 1938 年由于中日战争欠缺兵员宜兰南澳一位日籍老师接到了增兵令

他的学生撒用有的时候写成沙渊有的时候写成沙运就替他搬行李下山国戏涉雪的时候却不幸溺死了故事就这么简单但任何事件一碰上了证词就会复杂化台北州知事腾田知道了之后就提诗赞扬撒用尽成奉公接着媒体报道盛赞翻色黄明化的成就于是总督府接续立

历杯正宗画像画剧演唱作曲故事写入了公学校小学校的教科书展开全范围统一战线的宣传油画是日治时期著名的画家颜悦陶府所创作的歌曲则是《撒用之钟》在战后被改写成为《月光小夜曲》现在在 YouTube 上都还能够找得到最高潮是到了 1942 年

总督府初次委请民间拍摄《沙秧之中》电影由李湘兰主演主唱剧情就变成了三弟女学生即使不舍心仪的老师但仍然鼓励老师奉公从军为天皇而战整个公安操作后来呢就被国民政府给学去了 1977 年戴纳台风来袭溪水暴涨花莲凤铃三星国小石神涉水两位老师张健

和邓玉英因此溺毙在水中这事情纯属意外但也是台风事件学生安全管控出了问题和政府对三地部落基础建设的忽视对政府这是负面事件而当时主政的是蒋经国他担任行政院长也就有他的

行政责任但政府文宣部门立刻接手转移焦点成为老师涉水永旧学生舍生殉职将院长并亲自指示建桥而且将两位老师的名字各取一字变成了建英大桥后来故事也拍成电影宣扬院长和政府对于原住民的德政将经过果然是倒负为政的公关高手

日治时代电影算是新媒体所以一窝蜂根据文献统计纵贯铁路沿线停靠站的城市几乎都有电影院交通建设果然可以带动城市发展当时戏院是多元经营不只放电影还演日本歌舞剧中国戏曲台湾歌仔戏或者甚至开演唱会也可以包场办活动

由于剧情片不多,所以会有宣扬殖民的纪录片,也会有少数的欧美电影。当时台南主要电影院现在还能够找得到遗迹记录的,包括大舞台在现在西门圆环和丽人国小之间的西门路上。

另外有宫古作,这是在 1928 年所落成外观如同东京影作歌舞技作,是很气派初期以戏剧演出居多,更有少女歌剧、漫才、现代舞的表演后来逐渐改播日本和西洋印画,来提升竞争力另外有荣作,荣作的故事很曲折,荣是日本欺负神的惠比寿

大正元年 1912 年开始营业原来开在今天民生路一段开业第二年就传出经营不善寻求和周遭的戏院整病 1919 年果然就真的卖掉了整修该以表演魔术来聘生意

从此命运坎坷金英权一再的一手戏园的名称也从荣作改成了荣馆昭和八年 1933 年这荣馆呢辗转卖给台湾人中式家族改在今天中正路另外

建了新馆 1935 年重新开幕战后改名叫士坎戏院 1961 年结束营业然后产权辗转一手给著名的香肠店黑桥牌整修成为复古式 2021 年重新开馆里面有仿真怀旧的电影院售票亭另外有日式小型百货跟餐饮于是则是新时代到了 21 世纪这里便

变成了文青大咖店还有一家是世界馆世界馆当时是开在荣作的对面 1930 年昭和五年落成有先进的冷气设备以播放电影为主偶尔会有音乐会演唱会演出据说传奇人物李香兰曾经在这里开演唱会战后改称大全城戏院台南市区有三间以全城命名的戏院

一间规模比较小,是小泉城,就在大泉城旁边另外还有一家叫第一泉城戏院,位于永福路二段这是战后 1950 年开业的,现在改名叫做泉美戏院泉美戏院所在地有可能是日治时代 1905 年开幕的大黑座戏院的旧址

文献记载大黑座位于大井头街而全美戏院就在大井头的隔壁全美戏院应该是全台湾唯一还在使用手绘看板的戏院画师严正发就在戏院对接的起楼工作作画日本导演金关明豪拍摄了纪录片标题叫做严师傅的看板人生 2024 年 6 月 28 日在全美首映到 8 月

在日本上映 2024 年台北电影节颁给了颜正发卓越贡献奖战后电影成为民间主要的社交娱乐所以很多的电影院冒了出来最著名的是友爱街的南都戏院 1989 年港片《赌神》曾经在这里取景更早 1963 年

宁波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在南都戏院连着放映了好几个月风靡浮沉 破破麻麻

此外靠近民主夜市有民主戏院临近中义路有中华戏院他们在 60 年代生意也很好不过随着苏南城他第二任当市长的时候把民主夜市给抄掉了这两家戏院也挂了此外还有国民党的台南市党部也开电影院来抢生意府前路地方法院对面有实践堂那本来是

民众活动中心但国民党把它当成了常态性的电影院经营二轮票价吸引了很多穷学生

谈电影院还要谈到另类电影院那是放映小电影的三家电影院《建国金马金崇安》小电影可不是小荧幕的电影而是专门在电影演一半的时候插播色情影片的戏院时色性也当然也就会有不一样的 target audience 跟市场区隔电视兴起了之后电影逐渐的没落

这是传播理论当中所说的媒体之间替代作用时代在变潮流在变深夜挡不住所以谈电影谈的是过去的电影院这些戏院在台南是如何发展还有在台南人的生活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我们休息会儿等会儿来继续聊

请他爱起我被岁月紧锁的思念大家好我们是南方二重唱您现在所收听的是最有活力的台北广播电台 FM93.11134 我是否还算是你的从前这颗城市多么美

陽光空氣山河水聽見台北的聲音充滿幸福的滋味台北 Radio

感谢您去收听瑶兆坦书本节目以台北广播电台 FM93.1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为大家播出到九点半今天为大家介绍这是英科出版的新书郑次龙所写的台南历史文化散策为

回到历史的现场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台南所遗留下来的生活有趣的记忆在休息之前讲到了书里面提到台南的电影跟电影院那沿着电影在书里面有另外一篇开头就先说大家看过周星驰《鹿鼎记》电影吗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你最熟悉的角色除了主角魏小宝之外那是周星驰演的

天地会总舵手陈勤南应该也会有印象因为也是个人物陈勤南是他的江湖魂名市井传言陈勤南真正的名字是陈永华他是郑成功的军师台南市区有一座永华宫主要就是祭祀陈永华

永华宫和天地会有关吗台南市政府 2010 年办过正成功文化节寻访天地会的足迹导览活动以玄天上帝所执黑色七星令旗作为号誌标示寻访天地会足迹的四个景点其中就有延平郡王寺永华宫孔庙和北极殿是真的有陈永华这个人但是和天地会无关甚至天地会是在

名正都已经灭亡了之后才出现在历史记录上天地会的发源地也不在台湾中国学者研究有的说是在四川有的说是在福建广东天地会的成员都是世代以尖挑富犯为主的苦力劳动者他们自发性组成刺猬性秘密结社

也就是结会目的是为了御事相助免人欺凌类似像丐帮或者是黑帮彼此相濡以沫这是地下组织所以由官方出面筹筑的可能性不大但天地会成员见面是有口诀

义兄问我何生辰岁次排来是假音梁是即日二十五是逢此丑我出生光是口诀似乎就不是没有读书的文盲可以背得出来所以他们的成员应该有一定的知识水准

也有学者认为,甲阴就代表成立的年代清朝的甲阴年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康熙 13 年、1674 年、雍正 12 年、1734 年、乾隆 59 年、1794 年和咸丰 4 年、1854 年但不知道天定会是在康熙年间还是雍正年间所成立的

另外有一个说法,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有一个俗名叫郑开,出家人,他的生名叫提喜或图喜,又名洪鄂的和尚,化名叫做万元龙,在福建创立了天地会,倡议反清复明,白天诵经礼佛,晚上聚众赌博,搜刮银两。

之后呢剧终累积到几百个人竟然预谋起事乾隆 33 年万玉龙就派他的手下算理惠仲打算要攻打张浦县衙门但部中还没有惠起事迹就败露被杀了几十个人另外有三百多个人被抓了乾隆 35 年

万一龙又派人供了一位姓朱的号称明朝忠实准备起誓就如同台湾朱一桂事件的翻版但同样事迹预先泄露官府听到了风声重兵搜捕也同样失败了显示洪二和尚他所带领的天地会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纪律不章成不了大事虽然两次局势都失败折损了几百人但被捕途中位居

与万云龙报复他们的亲属没有人敢供出他的名字所以云龙仍然假扮和尚在庙里面饮酒挟气是典型嘴念经手摸奶的假和尚曾黑桃大哥

这给我等凡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宗教是一门好生意弟子捐钱教主聚财吃香喝辣归教主有事上法庭就由无知的弟子来扛看来天地会的成立都和陈靖南无关黄论陈永华但为什么会扯上他

陈景南是金庸武侠小说《陆鼎记》当中的人物,而金庸在写陈景南的时候,以真实的陈永华作为原型,两个人有点类似,都是郑成功的谋士或者军师,使之反清复明。但不同的是,陈永华是个文士,而陈景南是武功高手。

台湾在清初确实有天地会的活动林爽文事件就是因为天地会而起的

1787 年 1 月,这是乾隆 51 年 11 月,台外府知府孙景遂去递天地会,逮捕天地会领袖林爽文的叔伯。林爽文率众劫狱,在大敦,也就是今天的台中,起誓,两天就公下了彰化,知县李凡同志、北洛协副协等官员被杀。

林小文接着北上打下了朱侃也就是今天的新主杀了淡水同志随后林小文登基建号叫顺田又往南去围攻侏罗也就是今天的嘉义侏罗支线无论现任或现任都被杀

这个时候南部奉山天底会领袖庄大田也集中骑兵响应虽然受挫于六堆客家相拥但烽火已经席卷了台湾西部除了台南、侏罗、鹿港以外都陷落了也因为侏罗茅斯抵抗事变之后乾隆皇帝加其义才把侏罗改

改名皇帝词名为嘉义后来清廷调陕甘总督大学士傅康安率绿营渡海在鹿港登陆和林爽文的部队会站在八卦山林爽文派走逃进到南投后来在苗栗一带山区被捕 1788 年 2 月事件弥平了

前后有一年多的时间另外有一个说法天地会早先领导中枢是在台湾经过了林爽文事件之后领导权转移到中国沿海最后演化成为鸿门这个汉字失去了中途变成了红字所以说清朝期间台湾确实有天地会活动但可能是从福建传来的

台湾天地会不会是民阵期间陈永华创立的陈永华也不可能在政经的体制底下另外成立地下武装力量这不就变成了造反吗而且要发展地下武装力量也应该要成立在敌后地区在自己控制的地区搞地下组织壮大了之后伟大不掉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但任何革命或者是政治作为都必须要有教主圣经敌人这三个要素在清朝最容易愚民的口号就是反清复明既然反清复明敌人就是清朝了台湾人真的好骗只会追随空洞的口号台湾从来没有被明朝管过那你怎么知道明朝会管的比清朝好呢

如果是明朝好棒棒又怎么会被清朝给干掉呢至于教主当天地会领导人如果不具备杰出领袖特质的时候就必须塑造一个虚拟的上帝来当教主上帝无言不说话的领导人是神的太阳人来执行神的义志谁最合适呢最显著的象征那是正

郑成功距离就是美郑成功在台湾只活了一年多就去世了他的足迹从来没有跨出台南但台北芦州一带的庙语就以拜池府千岁引诱郑成功因为郑福建话丁

在海口鼻音腔发音就像迪那就是池但在台南或许了解明正东宁王朝内斗的不堪所以天地会就另外拱出了一个没有缺点的陈永华来扮演虚拟的上帝陈永华他是明朝崇祯七年 1634 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同安他的父亲陈鼎是同安教育清兵入城子

自杀上吊殉民陈永华惊人介绍到福建去投奔郑成功那个时候他 23 岁郑成功欣赏他的观点称他是金字卧龙也就是当代的诸葛孔明并且请他担任世子也就是

郑金来教郑金这是太子太父啊所以从此陈永华的一生还真的像诸葛亮尽粹于郑氏父子而且将女儿嫁给郑金的长子郑克昌跟郑金结成了儿女亲家郑金聘他做资义参军算是参谋总长

陈永华对郑金有三次显著的贡献解除政权危机第一次是永利十六年 1662 年郑成功去世当时郑金人在厦门郑成功的弟弟郑熙就在台湾自立成为延并王陈永华运筹帷幄陪同郑金渡海把政权抢回来

第二次是第二年 1663 年 政警怀疑他的堂叔郑泰和拥护称习的将领王昭勾结要用武力铲除郑泰的势力 陈永华献策 要震惊假装前往台湾宣称要把金门厦门的房屋交给郑泰 郑泰欣然接受 惊吓总知官应前来厦门答谢

就被抓了第三次是在隔年 1664 年清军空陷金门厦门曾经只好退守通山岛有人力劝他就干脆归乡吧投降清朝吧但陈永华说众人皆可想唯独曾经不行曾经听陈永华劝告退守台湾一直到他 1681 年去世不过

郑金和郑成功一样只活了 39 岁陈永华是对的集体投降国军不是被杀就是被辱历史上的例子不胜枚举陈永华对台湾贡献卓越可比日治时期的后团新品在经济上鼓励农业广制甘蔗治堂外交日本因果

今天台南七谷地区改良制研工法以日赛结晶方式来提高品质那时候开创的方法到今天还在使用在军事上陈永华采取屯田制战时为兵平时为农

今天台南有新营有柳营有龙田这都是由屯兵所发展的聚落在教育方面他定科考建口庙成立官办学堂那就是全台首学在治安进赌博创保价以实货为一排实牌为一甲实价为一保人民无论迁徙职业婚姻出生过世都要报备登记是最重要的

台湾最早的户口制度因此连衡在台湾通时就称赞陈永华开悟成悟替人掌人为政儒雅转述馈祥君无缺乏这是郑子龙他从台南永华宫开展出来带我们走这样一趟台南的历史文化内容这本书书名就叫做台南历史文化散策感谢您的收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Zither H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