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您将收听到档案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悬而未解的尘封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真实还原的热点事件我是沈宁海跟随我走进揭秘
从 14 世纪到 16 世纪当世界其他地区正处于缓慢发展的时候欧洲军事领域内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革火药革命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使欧洲战争的面貌发生了急剧变化而且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火药革命的出现成为了促进欧洲封建制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有力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也加速了现代文明在欧洲的诞生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是怎么传入欧洲的为什么它被欧洲人称为来自东方的魔鬼之力
随着制消技术的掌握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论的支撑欧洲是怎样形成火炮的标准化概念并实现火器技术的反超的最终火器的日新月异又是怎样促进步兵战术铸成技术和风帆战舰的突飞猛进我是石宁海
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火药革命对欧洲社会的深远影响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战火频繁然而一项革命性的武器火药自中国传入以后为战争赋予了巨大潜力
虽然早在百年战争前期英军在克雷西战役和围攻加莱时已经有火药武器的使用了但当时的火药武器仍然非常原始威力有限射程短运输不便而这些所谓的火药实际上是军用纵火剂他们大多以石油流出物为主伴以硫磺松脂和沥青等成分但是没有消失也就无法形成自供氧燃烧体系
所以这些欧洲早期军用纵火剂只能燃烧或者特殊情况下产生一定程度的爆炸但不足以作为爆炸药和发射药的使用另外欧洲缺乏天然的销石矿欧洲人对销的理解在 13 世纪才开始建立一直到 15 世纪末野战炮的技术逐渐成熟欧洲这才迎来了真正的火炮革命那么火药是怎么传到欧洲的呢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蒙古西征将火药传播到了欧洲但根据研究和考证火药和火器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再传到欧洲的其中的一个关键性证据就是西欧早于东欧出现了火药和火器阿拉伯世界因为从八世纪就开始接触中国的炼丹术在当时的书籍当中提到了消食的存在并将其称为中国雪
而半个世纪后的阿拉伯军事著作《马术和军事策略大权》第一次提到了火药配方和类似宋代火球、震天雷之类的纵火或者爆炸火器然而在 13 世纪,东欧人因为蒙古西征接触到火药和火器时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把蒙古人的火器当成了一种妖法,认为是一种可怕的存在
在与阿拉伯人多年的战争和广泛的交流中欧洲军队接触到了大量阿拉伯火器欧洲的知识分子也翻译了大量的阿拉伯文献不过由于火药中的硫磺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难闻的气体所以火药一开始被欧洲人认为是来自于地狱的魔鬼之力并且被教会所打压
但对于欧洲的君王和将军们来说与胜利的渴求相比向魔鬼伸出援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毕竟贵族们没少打劫教士教堂在西班牙光复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的刺激下火药和火器开始在 14 世纪的欧洲陆续出现
其中欧洲的早期火器主要集中于两个地区一个是英法所在的西欧地区另外一个是南欧的意大利城邦对此欧洲史学界将其归功于十字军反朝和雍兵的兴盛比如 1338 年法国里昂的兵工厂已经能用销石和硫磺制造火药了 1344 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宫廷卫队里被编入了六名炮术师和六名炮兵
在后来的 1346 年的克雷西会战中爱德华三世不光投入了著名的英国长弓手还投入了火器 1350 年左右德国出现了铜锡合金的火炮射程可以达到数百米但对于当时的欧洲人尴尬的是欧洲缺乏天然的销石矿要想制造火药就需要从东方进口所以欧洲早期火器往往因为缺乏火药而舍不得开火
時間來到了 14 世紀末隨著歐洲人掌握了製銷技術歐洲軍隊缺乏火藥的情況出現了轉機第一個有記載的銷田在 1388 年開設於法蘭克福這個銷田裡遍布填埋稻草 落葉 舒適灰以保持恆溫的地窖和坑並且要用人畜的尿液來澆灌這也使得歐洲的火藥價格大幅度下降
大量的廉价火药使得欧洲拥有了飞速发展火药和火器技术的物质基础而欧洲人发展火器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欧洲人太好战了根据统计从 1500 年到 1700 年的 200 年里欧洲 95%的年份都在打仗而另一方面当时的欧洲人也承受着来自奥斯曼帝国凌厉的兵风
以 1453 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军事坦丁堡消灭拜占庭帝国为标志从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希腊伊奥尼亚群岛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巴尔干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其海军还多次袭击了意大利港口在战争的刺激下欧洲人几乎全民性地投入到了对于火器的发明研究中
欧洲各国政府也鼓励民众参与火器的发明创造和生产使用于是欧洲军队装备的枪炮越来越多炮也造得越来越大比如 1409 年伯根蒂公爵购买了两门射石炮都能发射 700 到 900 磅重的石弹
1449 年弗兰德尔为伯根蒂公爵斐利造了一座巨型射石炮叫巨型深尺这个炮身长 4.57 米总重 6 吨可以发射重 150 公斤的大石弹射程可以达到两英里这个炮属于拼接式火炮
即用很多平行的铁棒围绕中央的心条排列焊接以后再把心条拿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属管然后堵上一段周围用金属加固再用融化的铅液浇筑缝隙进行密封当然因为欧洲早期火药成分不纯造炮技术还比较落后火器的发展除了需要付出精力和金钱之外还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不过得益于中世纪末期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的科学飞速发展物理、化学、冶金技术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火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火药颗粒化技术在 15 世纪 20 年代到 16 世纪 20 年代之间开始出现和普及而更有威力的火药又需要更坚固和可靠的火炮来承受其威力这又推动了火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于是欧洲火炮有了这样的进步从发射石弹转为发射铁制炮弹铁条拼接火炮改为熟铁和青铜铸造火炮而火炮铸好以后炮管还要进行一次膛孔这样可以使内膛比较一致光滑关注历史剖析热点厘清脉络发掘真相
到了十六世纪中叶欧洲人又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火炮理论那就是炮身各处尺寸与火炮内口径之比包括身管长度与口径之比包括各处壁后与口径之比
欧洲人已经认识到火炮并不是越重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根据作战用途的不同拥有不同的口径比 1519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更提出了火炮标准化概念他把火炮划分出八个标准要求炮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尺寸制造从而在欧洲掀起了炮制改革的风潮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国也随后跟进
经过这次改革 欧洲简化了炮种 统一了规格还增加了炮儿 野战炮架等专用配套设备极大提升了战场效能后来欧洲火炮获得了三个统一的定义前桩整柱 标准口径笔 颗粒化黑火药这三大定义一直被使用到了 19 世纪初应用于战场三个世纪
到了 1638 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又发表了《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文,对物质的抛体运动进行讨论,奠定了抛物线理论基础。
后来他的学生托里差利以及安德森 牛顿 布朗德尔 比尔努利沃尔福和欧勒等众多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炮弹的飞行空气的阻力和炮弹偏差的原因为枪炮改进和弹道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经过这一系列的发明和改革欧洲人彻底反超了火炮的发明者中国人使得明代中后期要转身向西洋人学习火炮技术了
至于为什么欧洲人能在火气上如此快速地进步除了前面提到的战争压力需求和文艺复兴助力之外跟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也不无关系一方面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欧洲存在许多实力大致相当的政治实体他们之间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家都在努力寻求军事领域的突破和优势
另外一方面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实行重商主义火器制造厂有了成本核算的概念工厂及其所有成员进行业务考核按业绩付给报酬和实行奖成这有利于火器制造的运作和发展同时在通过各国和各地工厂之间的互相竞争中又可以显现出优胜劣汰的原则为军方择优购买枪炮提供了市场保证
这种制度实行的结果会使当时的火器制造厂处于日新月异的良性发展状态火器的日新月异自然使得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快速的变革在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火器在欧洲军事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革简单归纳起来可以看成三大变革步兵战术、铸成技术和海军技术
首先来说步兵战术欧洲火器跟中国火器一样也是火炮和单兵火器同时发展的在 14、15 世纪之际欧洲史学家所说的步兵革命的时代曾经支配中世纪战场的重装骑士开始被有组织的装备了长矛和火器的步兵所取代在 13 世纪中叶装备一名骑士要花费 32 英镑而 14 世纪初一名装备精良的弓箭手需要 1 英镑的费用
而 14 世纪中期的火门枪手则几乎不需要除了枪支和火药之外的其他的费用 1419 年到 1436 年发生在波西米亚的胡斯战争让整个欧洲见识到了单兵火器的威力依托着车宝的捷克农民使用着粗糙的火门枪往往让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装骑士折戟沉杀
巨大的价格优势和毁伤效能让欧洲的君主们越来越喜欢让自己的士兵用火器并且最新于火器的发展改进 16 世纪使用扳机、蛇行杆和火神点火的火神枪开始取代火门枪并且与长矛配合构成了以西班牙方阵、莫里斯方阵为代表的欧洲特色冷热混合战术
这种只有长毛手和火神枪手的战术简单有效分别在 16 世纪的八十年战争和 17 世纪的三十年战争里大放异彩从 17 世纪中期开始
使用碎石点火的碎发枪开始取代火生枪欧洲人将碎发枪和刺刀配合创立出只有一种兵种更加简单有效的现实战术在西班牙王位战争大北方战争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确立了全球领先的步兵战术时间勇往直前历史成为永恒环球资讯广播档案揭秘
與您一起揭開歷史的面紗探尋時代的變遷面對著越來越犀利的火炮歐洲的鑄成技術也在快速變革在火炮的攻擊下任何中世紀模式的防禦堡壘都會在幾天之內化成一片廢墟
位于法国的阿富勒尔在 1416 年曾经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反围攻战在 1440 年的围攻中坚持了六个月而 1447 年因为法军投入了十六门火炮他只坚持了 17 天就陷落在了查理七世的大军手上同年 5 月到 1450 年 8 月英军因为法军的火炮而失去了 70 座要塞
到了 1494 年到 1559 年的意大利战争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凭借着火炮 8 个小时就攻下纳布勒斯的边境要塞圣乔凡尼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的工程师们开始致力于坚不可摧的城墙、工事和要塞配合以护城壕、土堤的冷保城防技术在 16 世纪上半期的意大利得到构思、发展和磨炼
这种棱堡如果从天上俯视的话就像是大块头的棱角状的小丘通常处在柱垒的角落和顶角其以厚土配合砖石垒成低矮厚实目的是抵御对方火炮的轰击这是一种不等边的五角形攻势它的一边面向要塞内部因此背后的凸角向开阔地突出
形成凸角的两条长边称为正面而把两条长边同城墙或者垒墙连接起来的两条短边称为侧面正面对付敌人的远程火力而侧面以自己的火力掩护护城豪这种攻势拥有极强的抵御火炮攻击和发扬己方火力的能力
在 16 世纪的八十年战争期间西班牙人曾围攻拥有冷宝保护的荷兰海港城市奥斯坦特时间长达三年之久虽然西班牙人最终攻占了该城但是在这次围城战役中西班牙人的伤亡高达六万人之多我们来看一下火器在海战中的应用当欧洲人刚开始拥有火器时就想着把它们装在战船上了
在英国残存的一份关于 1338 年王室文书中记载了一艘国王乘坐的贝纳德号战船上装备了两门铁制小型炮的支架一门铁制小型炮所附的两个钥匙以及一门青铜炮所附的一个钥匙
在另一艘国王船舶索芬号上装备了三门小型火炮及五个钥匙一支火门枪可以确切考证的是从 15 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在战舰上大量地配备火炮随着欧洲人的军备竞赛装载在战舰上的火炮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使得战舰也就越造越大
凭借着舰载火炮的威力欧洲人以 1571 年勒班陀海战的胜利为标志终结了奥斯曼帝国的海上霸权在此前后英国人则发现了弦侧炮的威力 16 世纪初欧洲战船开始在两侧设置弦窗一开始是为了方便装卸货物英国人则选择在其中放置火炮因其一般在战舰重心之下因此更方便配置重炮
英国人的这个技术进步正是将世界海战拉入了风帆弦侧炮火力战时代并帮助英国人在 1588 年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来又经过三次英和海战的催化装备着 80 乃至 100 多门重炮的风帆战列舰开始统治全球海洋并最终于 1840 年开到了曾经发明火药与火器的中国海岸线上
欧洲借助火药和火器在军事上所带来的三大变革其影响是世界范围的一艘欧洲的风帆战列舰的火力就可能超越其他地区一国的水上力量从而轻易地夺取制海权越来越简单有效的步兵战术使得欧洲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让士兵的成本和对军官的要求越来越低
使得即可以借助战舰向千里之外动员和投入更多的军力而冷宝又能让几百欧洲军队就可以抵御几万其他地区军队的围攻正因为如此通过火药革命借助魔鬼之力西班牙和英国才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开启属于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好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石宁海欢迎您在总台多个新媒体平台收听环球资讯广播的节目或参与互动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客户端随时收听节目关注总台环球资讯微博了解更多国际热点本期节目选编自国家人文历史原作者 袁阔编辑 海宽制作 小蕾陈思年
兼置蔡耀远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