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李富春与陈云的革命友谊

李富春与陈云的革命友谊

2025/5/23
logo of podcast 档案揭秘

档案揭秘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富春
沈宁海
石宁海
陈云
Topics
沈宁海: 李富春和陈云两位同志,他们毕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十分深厚。他们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就开始共事,经历了长征、延安时期以及东北的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共同领导财经工作,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石宁海: 我将为大家讲述李富春与陈云的革命友谊,包括他们早期如何相识并互相帮助,在延安时期如何成为组织工作上的亲密搭档,在解放战争时期如何稳定东北物价并恢复和发展东北工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成为财经工作的杰出领导者。 陈云: (通过叙述展现其观点)我认为政治工作者应该有经济工作的经验,这样才能避免空谈。在东北解放区,我主张把财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恢复和发展经济来支持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主持财经工作,并与李富春同志一起,为调整工商业、制定五年计划而努力。 李富春: (通过叙述展现其观点)我与陈云同志在革命生涯中互相帮助,共同为党的事业奋斗。在延安时期,我们一起领导组织部,为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共同负责财经工作,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协助陈云同志抓工业和计划工作,为国家的工业建设贡献力量。我提出用啃荒的办法来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讲述了李富春和陈云早期的革命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相识并互相帮助的,包括他们在中共江苏省委共事、长征、延安以及东北的并肩战斗。
  • 李富春和陈云在20年代末在中共江苏省委共事
  • 两人在长征、延安和东北时期并肩战斗
  • 李富春1900年出生于湖南,陈云1905年出生于上海
  • 两人都参与了重要的革命事件和会议,例如遵义会议

Shownotes Transcript

《环球资讯广播》接下来您将收听到档案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悬而未解的尘封档案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真实还原的热点事件我是沈宁海跟随我走进档案揭秘

李富春和陈云都是我国财经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在中共江苏省委共事开始他们在长征途中在延安在东北都曾经并肩战斗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共同领导财经工作

两个人共同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在为我国的革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一心为民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李富春和陈云是怎样相识并互相帮助的

在延安时期他们是怎样成为组织工作上的亲密搭档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东北财经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是怎样迅速稳定东北物价并恢复和发展东北工业的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是怎样成为财经工作的杰出领导者呢我是石宁海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李富春与陈云的

革命友谊李富春 1900 年 5 月 22 号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 1919 年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远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 年在巴黎参与发起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 年 1 月李富春离开法国到苏联学习同年 8 月从苏联归国任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委员

陈云比李富春小五岁 1905 年 6 月 13 号出生在上海青浦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19 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店员 1925 年参加了五仨运动同年 8 月任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参与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取得胜利后来陈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

1929 年 8 月为了推动革命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调江苏省委常委军委和农委书记彭派等去中央工作江苏省委则再抽调人员加以充实而江苏省委常委会初步决定调李富春和陈云参加江苏省委常委会

拥有着丰富军事工作经验的李富春管军委兼组织部由熟悉农民运动对外线工作比较熟悉的陈云主持农委工作然而刚刚调往中央工作的彭派不幸被叛徒出卖惨遭敌人杀害江苏省委也遭到严重的破坏陈云和李富春怀着对战友牺牲的悲痛心情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为了发展江苏的农民运动 9 月 25 号

江苏省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农委的工作年长陈云五岁经验丰富的李富春给陈云以热情的帮助对于陈云做好农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陈云李富春等参加了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在会议上张文天按照会前他和毛泽东王稼祥拟定的发言提纲针对博古的报告做了一个反报告系统地批判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毛泽东也在会上做了长篇发言对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损失的单纯防御战略的错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接着陈云李富春等与会者相继发言不同意博古的总结报告支持毛泽东张文天王稼祥的提纲提出的意见

遵义会议后李富春继续长征并随党中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而陈云则根据中央安排返回上海从事恢复党的秘密工作接着又由上海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 1937 年 4 月陈云从苏联回国了同年 11 月底经新疆回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12 月 9 号到 14 号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抗战形势和党的任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央书记处增补陈云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还决定由陈云接替博古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富春任副部长就这样两个人的主要精力就都放在了党的组织工作上时间长达六年之久

他们在中组部工作期间为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中组部的人员很少包括陈云和李富春也只有十来名干部中组部内设机构也很精干除了陈云李富春之外下设干部科地方工作科和秘书科这个时期中组部在陈云李富春的倡导下实行了集体领导制度重大事情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再做出决定

不务会议的具体形式是集体领导也是最高的权力机构那时每周六的上午中组部召开不务会议由陈云李富春主持秘书长和各科政府科长参加不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由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头办理比如干部的任免调动由干部科办理重要的由李富春签署陈李两个字就发出去不再传阅话圈

组织部就像一个大家庭上下级的关系非常融洽陈云李富春采取直接领导的办法工作办事效率很高陈云李富春齐心协力不仅出色地开展党建工作而且成功地领导组织部投入大生产运动为延安地区军民的物质供给为党开辟新解放区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时延安地少人多缺少耕地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困难为了不跟老百姓争地李富春提出用啃荒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在啃荒的过程中陈云李富春领导的中央组织部起到了表率作用

他们在开荒中提出并带头执行的一不迟到早退二不损坏农具三听从指挥的三项劳动纪律后来成为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大家自觉遵守的劳动纪律而开荒突击的任务完成以后大家进行播种等庄稼出苗以后为了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陈云李富春带领中组部的同志们带头到处收集肥料他们收集的肥料最干也最多

陈云和李富春的行动带动了各部门对积肥工作的认识掀起了积肥的高潮 1938 年 12 月担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李富春兼任新成立的中央财政经济部的副部长陈云对李富春做经济工作很是赞赏他说我们做政治工作的人都应有一段做经济工作的经历这样才不至于空不至于虚

陈云李富春在担任中组部领导期间他们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优良的作风赢得了广大干部的信任和尊重成为大家学习的表率大家深深感到中央组织部真正是干部之家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凝聚和团结了党内外广大干部 1943 年李富春调离中组部以后中组部就不再设副部长

许多同志回忆当时那里风气很正大家团结很好陈云傅春同志十分平易近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中共中央先后派陈云和李富春等去东北开展工作 1945 年 11 月陈云担任北满分局书记后兼任军区政委领导创建了北满根据地而李富春被任命为西满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建立了西满根据地

1947 年 5 月李富春调到中共中央东北局主持财经工作 8 月中旬到 9 月下旬李富春主持召开由各省主席财政厅长以及有关代表百余人参加的东北解放区财经会议通过了发展经济支援战争依靠群众军民兼顾统一筹划分工负责精密计算结成整体的财经工作方针

会后东北局肯定这次会议制定的东北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出关于加强财经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省必须立即着手调集一部分干部加强对财经工作的领导在这段时间为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东北局决定进一步调整东北党政军领导机构其中成立了以陈云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的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

1947 年 12 月底陈云回哈尔滨养病期间东北局财经工作仍由李富春负责到 1948 年 6 月陈云在李富春协助下开始正式主持东北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当时陈云提出在目前情况下需要把财经工作放在不次于军事或仅次于军事的重要位置上

陈云和李富春当时都主张抓财政经济工作用恢复和发展经济来支持解放战争 1948 年 8 月国民党强制发行金元券其庞大军费开支主要靠发行纸币维持财政经济已经总崩溃币值每天都在狂跌

国民党当局不惜印发大量假季钞假边币假北币并奖励商人携带法币及假票来我解放区力图扰乱破坏解放区的财政经济这在东北及季热疗地区尤其突出

1948 年 9 月中共中央计热疗分局副书记高自立和分局委员李运昌致电陈云建议在初期宣布将奖委币现在一定时期内与东北票为 1 比 1 比值只准兑换不准通用然后根据战争及敌我经济状况逐步将为奖券贬值

陈云和李福春认真研究了高自立和李运昌的电报以后回电并报中央财政经济部对新收复区敌我货币比值及对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对实现东北解放区物价平涨的目标以及在货币斗争中打败对方有着重大意义 1948 年 8 月下旬东北局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在哈尔滨举行

李富春在会上就接管城市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做主要讲话会议提出东北经济的发展方针即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仅仅依靠劳动群众的合作经济改造个体经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防止和反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投机性与破坏性确立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标志着东北全党的工作重心已由乡村转到城市城市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工作随着东北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陈云为东北局起草的关于公营企业中职员问题的决定和他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所做的当前中国职工运动总任务的报告是东北全党工作重心适时地转移到城市工作上的两份重要文献对指导以工业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陈云和李富春当时都指出要恢复和发展东北工业加强工业的计划性主张工厂和经济建设要进行经济核算陈云李富春还共同总结了东北地区接收和管理城市的经验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做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从这时开始年仅 44 岁的陈云挑起了主持新中国财经工作的重担后来他和李福春长期从事财经和国家经济建设领导工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扭转由商品滞销引起的工厂关闭商店歇业失业增加的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做出了调整工商业的重大决策 1950 年陈云领导中财委开始大刀阔斧地调整工商业为加强对工业的领导李富春分担陈云的一部分担子 1950 年 4 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任命李富春为政务院政务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并接替陈云兼任重工业部部长李富春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在西方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这段经历让他对现代工业的了解比许多人要深刻得多在延安时期他与陈云是一对配合默契相互知根知底的搭档

在调整工商业时调李富春到中央协助陈云抓工业和计划工作从工业的全盘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是毛泽东周恩来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一项重要的人事决定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党中央着手考虑进行工业建设准备工业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951 年 3 月第一次全国工业会议讨论了这个问题

会后陈云和李富春继续调查研究如何在中央领导下尽量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问题他们为政务院主持起草了关于划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经济工作上管理职权的决定经政务院第 83 次政务会议通过后公布施行

决定指出现在完全有必要而且已有可能在继续保证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统一领导计划和管理的原则下把财政经济中一部分适宜于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职权交给地方政府这是既利于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又利于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方针

这一决定的施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责任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工业建设准备工作的进行

1951 年 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成立五年計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周恩來陳雲李富春等人組成負責領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五六月間李富春具體組織了對一五計劃的第一次粗線條的事編工作

1952 年初 在陈云李富春的共同主持下中财委草拟了关于加强计划工作大纲下发各大区征求意见李富春对中央各部门和各大区报送的一五计划材料亲自过目 认真审阅一五计划从草创到定案历时四载边编制边修改 五亿起稿

陈云、李富春在具体负责组织领导一五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均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作风谦虚学习的胸怀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审慎认真的态度 1962 年为了克服当时经济困难局面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开始酝酿重新设立中央财经小组统一领导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

新设立的中央财经小组恢复了 1957 年 1 月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职能成为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大政方针的最高决策机构 1966 年后在动荡的岁月中陈云和李富春都受到了冲击分别被疏散到江西南昌广东从华

虽然他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但他们却在疏散的这段日子里不断提高各自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后来他们 1971 年 1972 年先后回到北京复出工作陈云协助周恩来抓外贸工作李富春也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他们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1975 年 1 月 9 号李富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75 岁 20 年后 1995 年 4 月 10 日陈云也因病逝世享年 90 岁两位亲密的战友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们的生平业绩高风亮节以及他们的友谊将永远名垂青史

本期节目选编自党史博彩原作者张秋振

编辑海宽制作小蕾高新宇监制蔡耀远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