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汽水在中外合资后,将商标使用权签售给了合资公司,但事与愿违,品牌并未壮大,反而逐渐衰落。合资后,北冰洋失去了对品牌的控制,导致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最终销声匿迹十多年。
2007年,北京一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与百事交涉,要求收回北冰洋品牌。经过谈判,北京一清最终拿回了品牌所有权,但付出的代价是四年内不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产品。
北冰洋汽水复出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生产线和研发团队已解散,需要重新寻找老配方;原料供应商难以找到;市场竞争激烈,碳酸饮料市场已是一片红海;资金不足,恢复生产的资金迟迟没有着落。
北冰洋汽水复出后,通过差异化营销策略,选择玻璃瓶作为主要包装,唤醒人们的记忆。产品首先摆进街边小店和餐饮店,契合北京人的集体记忆。2011年秋天,北冰洋汽水迅速席卷京城,仅两个月就实现了盈利,第二年销量达到190万箱。
北冰洋汽水复出后市场表现强劲,2011年复出后仅两个月就实现了盈利,第二年销量达到190万箱,第三年达到250万箱。到2023年,北冰洋汽水的销量已增长到1800万箱,成功在全国拥有多家工厂和180个城市经销商。
北冰洋汽水复出后,通过推出新的包装设计,保留雪山白熊的关键元素,但增加了现代时尚感。同时,北冰洋与渝渊潭公园合作推出《小鹰 橘汁汽水》,并开设线下体验店,将老品牌转化为创新灵感的新IP,吸引年轻消费者。
北冰洋汽水复出后,通过开设DIY亲子区,让顾客亲自动手体验面包、蛋糕和北冰洋汽水的制作过程。此外,北冰洋还推出文创产品,如冰冰熊大抱枕、棒球帽、手机壳等,吸引年轻人和小朋友,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
北冰洋汽水复出后,通过在全国多地建立工厂和经销商网络,扩展市场。2017年,北冰洋打开香港市场,2018年在安徽马鞍山的工厂投产。此外,北冰洋还通过与其他品牌合作和推出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024 年 2 月新一批中华老字号品牌公布
拥有 88 年历史的北冰洋榜上有名然而茂蝶之年的北冰洋却经历了令人难忘的荣耀令人唏嘘的沉寂和令人惊叹的重生他曾经是现身天安门城楼的第一国尹却在中外合资的大潮中淹没了销声匿迹十多年之后又以老国货的品牌品质和新国潮的形象气质重出江湖
再归来看似一切如旧实则焕然一新北冰洋是老字号涅槃重生的故事更是民族品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在阵痛中成长的缩影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冰洋后来是怎么成为第一国瘾并走进千家万户的
在中外合资的大潮中顶胜一时的北冰洋为什么没有等来品牌的壮大反而从此急转直下呢在民族品牌复出的过程中老字号北冰洋又是怎样涅槃重生的呢我是石宁海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中华老字号北冰洋的艰辛与荣耀下
在上期节目里我们讲到,曾经辉煌一时的北冰洋汽水在中外合资的大潮中与百事联姻签约,正式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出于合资的信任与诚意,北冰洋将雪山白熊的商标使用权一并签售给了合资公司。但事与愿违,北冰洋没有等来品牌的壮大,反而从此急转直下。
同时国内的七大汽水品牌几乎在同一时间节节后退最终消失在中国饮料市场在北冰洋消失的那些年呼唤民族品牌复出的声音从来没停止过但起死回生谈何容易啊别的不说雪山白熊的商标还在合资企业手中
2007 年北京一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与百事交涉要求收回北冰洋品牌最终北京一清拿回了品牌的所有权但付出的代价是四年内不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产品而天福可乐赎回自己的过程更加艰难 2008 年心有不甘的天福人踏上了向百事所回天福可乐配方和商标的维权之路
彼时天福可乐品牌创始人李培全已经退休多年了得知要与百事打官司不顾年迈四处奔走呼吁当时接替李培全的天福可乐总经理钱黄从厂子被卖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回品牌重振天福所幸的是经过漫长的诉讼 2010 年 12 月天福人终于成功拿回了天福可乐配方以及生产工艺
2013 年又收回了商标使用权几乎与北冰洋前后脚沈阳八王四品牌在美国组建了律师团队与可口可乐打了好几年官司才赢回品牌的所有权接着 劳山可乐 山海关等饮料品牌陆续觉醒纷纷拿回了自己的品牌和配方品牌赎回的艰辛老汽水重新复出更加坎坷
2008 年北京一清将北冰洋品牌交给旗下的伊利食品公司托管伊利果子面包配北冰洋橘子汽水是根植在北京人味蕾中的集体记忆北京一清希望借助伊利和北冰洋的双品牌战略做大食品板块但争议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人质疑说碳酸饮料市场早就是一片红海了北冰洋离开这么多年还能重返战场吗
有人提出资金不足能否将北冰洋的生产销售委托出去我们只掌握技术不同的意见又来回拉扯恢复生产的资金迟迟没有着落就在千头万绪之际新接手北冰洋的易力面包食品公司总经理李奇下定了决心他说加工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能有把握吗他找到北京一清的领导坚决表示我们自己干
李奇是土生土长的易力人 1979 年进入易力食品厂的面包车间成为了一名烤炉工从普通工人到企业老总他不止一次从一穷二白的局面开出一方新天地 1995 年李奇受命担任一个小面包厂金穗面包厂的厂长总公司投资 50 万元作为易力面包的二级品牌
很快一个叫义力尊王的面包品牌横空出世六年以后便为总公司上缴利润 800 万元 2001 年金穗面包厂和另外一家西河牙面包厂合并成立了中外合资的新的义力面包食品公司李奇临危受命任总经理他带着大家设立了全市首家饼屋当义力面包重新回到北京百姓身边时李奇又接到了新的人命
恢复北冰洋而这时北冰洋汽水已经停产多年原来的研发生产团队早就解散就连生产线都不复存在了从哪里去寻找北冰洋的老味道呢李奇和同事们想到了档案室入职北冰洋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翻档案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崔翠翠着实没想到
2009 年他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毕业刚好赶上北冰洋准备复出于是崔翠翠和研发部的同事们一起被派到档案室一边将档案电子化一边寻找北冰洋的老配方几十年的档案足足装满了一间房把所有档案整理成电子文本以后崔翠翠喜忧惨半喜的是传说中的配方顺利找到了
而优的是档案里的配方有几十种乍一看配方内容没什么特别的水二氧化碳浓缩橘汁橘油白砂糖柠檬酸等可实际上每份配方的原料比例酸甜比例以及调香都是略有差别的催催催只好逐一实验
一开始他以为这应该是挺简单的一个事配方有了最后总能试出来谁知做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料的重要性他举了一个例子都叫橘汁但橘子品种不一样出来的汽水味道肯定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一款饮料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后的香精但北冰洋纯正的橘香气来自货真价实的橘子
过去,北冰洋用的是一种叫大红袍的橘子,这种橘子只生长于三峡流域一百公里沿岸,材质较硬,生吃得少。不过,它有一个优点,与一般橘子相比,香味清爽不腻。每年秋冬橘子成熟以后,一火车一火车的橘子从四川万州拉到北京,小山式地堆在安乐林路的院子里头。
北冰洋的老人们都记得那红火的场面正好冬天是汽水淡季工人们徒手包橘子制作浓缩橘汁而橘皮用来榨取橘油北冰洋汽水独有的标志是入口后留在喉咙的一抹香气就像包下橘子皮时喷泼而出的那种清新这种香气就来自金贵的橘油但几十年过去了到哪儿去找当年的橘子供应商呢
80 后的崔翠翠习惯先借助互联网网络搜索加电话联络筛出了十几家橘子加工厂眼见为实 2010 年 10 月她与时任伊利食品公司总工程师的邢惠明一起到四川和重庆考察这些加工厂这一看不打紧有些厂子已经办停产有的只剩一堆烂设备最离谱的一家工厂位于三峡工程泄洪区眼瞅着都快被淹了
几经辗转他们在四川南充的一家工厂重拾了希望这个厂子规模不大但是邢惠明和崔翠翠一进门就被生产线上干净新鲜的橙汁吸引住了老板说橘汁也能做只是还没到季节这边正在聊着一同前去考察的马谦突然指着一台机器惊呼这不是过去北冰洋的设备吗
马迁原是北冰洋的老人 1972 年一进场就被分配到汽水车间常年和机器打交道后来辞职下海自己创业开了一家设备制造厂但命运兜兜转转 2010 年他又带着北冰洋学到的技术和下海多年的经验加入了恢复北冰洋的团队所以马迁太熟悉北冰洋的老设备他果然没看错原来呀北冰洋当年曾在四川建立过橘子加工厂
眼下南充这个小厂的老板过去就是为北冰洋加工局织的工人考察小组当即拍板定下了北冰洋的原料供应商原料确定了但催催催的实验进展还是不顺利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和健康消费需求他去掉了原配方中的合成甜味剂糖精钠还有合成色素柠檬黄和胭脂红改用果葡萄浆和β胡萝卜素代替
但配出的汽水却很难喝口味根本接受不了这时翠翠翠不得不向邢惠明汇报原来的配方不可行邢惠明是 1962 年出生的北京人北冰洋双胖都是他的童年记忆他有自己的判断不是配方不对而是人们的记忆出现了偏差他们不再执着于原汁原味而是制定了新的配方标准既好喝又接近回忆
为了把控味道生气勃勃的年轻人和白发苍苍的老人们都被请来试喝产品接着试生产了近两个月最后一批样品出来一共六种配方的产品马谦搀扶着他的师傅第一代北冰洋员工去工厂师傅挨个尝过以后挑出一瓶说就是他了关注历史剖析热点厘清脉络发掘真相
2011 年 11 月北冰洋重出江湖已经是深秋世界重新上市的玻璃瓶汽水看似一切如旧实则焕然一新除了秘而不宣的原味不原汁的口味汽水的外包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北冰洋的汽水瓶形状宽胖像一只迷你啤酒瓶如今新上市的玻璃瓶更显现代时尚还增加了橘皮防滑纹过去雪山白熊的 logo 是木刻的线条粗糙如果仔细端详白熊脑袋还有点像耗子
新的玻璃瓶保留了雪山白熊这两个关键元素白熊的角度和体态没怎么变但是轮廓上多了一些阴影眺望远方的神态更加生动而自信北冰洋三个字增加了棱角感让人联想到冰山的岭边复兴北冰洋李奇的思路是三个一定在形象上一定要传统又时尚包装一定要绿色又环保
口味一定要原味不原汁在他的设想中北冰洋的外包装应该由一个年轻人来设计设计师的年龄要接近北冰洋的目标消费群那就是 80 后到 00 后
80 后的郝晓英没有辜负希望她用女性的同理心为老品牌增加了一丝现代人文关怀的温情在玻璃瓶底部设计了一排小颗粒盲纹意思是瓶口如有破损小心划伤设计的缘起是北冰洋留给人们的另外一个印象气足沙口
玻璃瓶北冰洋的寒气倍数能够达到 4.5 而可乐的寒气倍数在 3.3 二氧化碳更足喝进嘴里才有酥酥麻麻的感觉北京话叫沙口正因为如此玻璃瓶的黄关盖压得很紧撬开时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把瓶嘴划出一个小口子好小鹰担心普通人看见小口子会躲开但盲人看不见怎么办
其实选择玻璃瓶作为付出的敲门砖李奇本来就没打算走寻常路在上市前公司内部不少人反对玻璃瓶认为塑料瓶和易拉罐才是发展趋势但李奇自有考虑他考察了一圈塑料瓶易拉罐的饮料满大街都是唯独传统的玻璃瓶不多见所以李奇相信差异化营销才最能唤醒人们的记忆
于是重新归来的北冰洋没有出现在大型商超而是最先把玻璃瓶汽水摆进了街边小店和餐饮店的货架上这与北京人的集体记忆暗暗的契合曾经大街小巷的小卖部门口都会搁着一大块冰冰上早有半圆的凹槽北冰洋汽水就放在凹槽里店主时不时用手转动玻璃瓶让汽水均匀受冷
在上市前,李奇的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没谱,但是他显然多虑了。2011 年的秋天,北冰洋汽水迅速席卷京城。没有投一分钱广告,只有营销部的一位员工用私人账号悄悄地发了一条微博。没想到京城媒体纷至沓来,还有人生气地质问说,为什么不事先通知他们?
仅仅两个月北冰洋就实现了盈利第二年销量达到 190 万箱第三年销量达到 250 万箱到 2023 年北冰洋汽水的销量已经增长到了 1800 万箱国产老品牌与中国魏的久别重逢大家已经等待太久了但如果纯打怀旧派国货的归来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北冰洋的掌舵者们显然深知这一点复出 13 年已经冒跌之年的北冰洋依然在创业 2017 年停产 25 年后的北冰洋大儿林复出了这一年北冰洋打开香港市场 2018 年北冰洋在安徽马鞍山的工厂投产如今已在全国拥有多家工厂以及 180 个城市经销商
2019 年北冰洋与渝渊潭公园联手推出《小鹰 橘汁汽水》2021 年北冰洋迎来 85 周年它最初在 1936 年的名字北平制冰厂涅槃新生化身为一家全新的线下体验店曾经被签给外方的老品牌变成了创新灵感的新 IP
在交道口东大街 8 号的北平制冰场旗舰店门口的两只大白熊经常引得路人频频逗留打卡拍照进入店内憨态可居的大白熊更是随处可见在老式小推车形状的文创区冰冰熊大抱枕棒球帽手机壳鼠标垫折叠伞马克杯纸巾抽甚至还有冰冰熊发卡无不彰显着北冰洋拥抱国潮的态度
而最击中年轻人和小朋友心的莫过于二楼的 DIY 亲子区在这里顾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面包、蛋糕和北冰洋汽水的制作全过程实际上北冰洋和伊利的亲子 DIY 活动由来已久早在 2005 年北冰洋尚未回归时李奇还在伊利面包食品公司打拼时就有过 DIY 活动的有意尝试
2017 年北冰洋重出江湖的第六年位于大兴的北冰洋屹立厂区有一块 20 多亩的空地原计划建工业厂房赶上北京市产业疏解一年年的搁置了下来李奇顺势提出这块地啊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搞一些文化设施讲一讲品牌故事他的想法很快得到支持短短十个月一个广受大小朋友青睐的宝藏乐园拔地而起
园区内冰山形状的攀爬设施北冰洋易拉冠滑梯还有高耸的毅力蛋糕雕塑随着一次次面包汽水 DIY 活动根植进了 00 后小朋友的童年如今 DIY 活动走出园区在北平制冰厂的 12 家门店升级在线老一辈回忆青春 80 后 90 后重温童年新生代的孩子们则在这样的场景里塑造自己的童年味道
冒跌之年的老字号正在用新的方式实现代际传承北冰洋重出江湖以后不止一家国产老汽水宣布回归 2014 年山海关汽水宣布复出 2016 年天福可乐在重庆举行了品牌复出仪式 2017 年一群年轻人注册了汉口二厂的商标曾经的汉口二厂滨江牌汽水以全新面貌上市迅速成为网红
沒有人會一直懷舊但品牌的故事和魅力可以歷久彌新在暗流湧動的飲料江湖北冰洋的榮耀沉寂與重生不亞於此跌宕起伏的大冒險在陣痛中成長之後民族品牌終於有了與市場擺擺手腕的勇氣與底氣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我是石寧海
欢迎您在总台多个新媒体平台收听环球资讯广播的节目或参与互动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客户端随时收听节目关注总台环球资讯微博了解更多国际热点本期节目选编自北京日报原作者杨立娟编辑海宽制作小蕾王鑫兼职蔡耀远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