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27 国安足球小将之死:北漂海淀家庭与破碎的超级球员梦

EP27 国安足球小将之死:北漂海淀家庭与破碎的超级球员梦

2025/5/14
logo of podcast 现场!现场!

现场!现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吴丽玮
王怡然
Topics
@吴丽玮 : 我主持了本期播客节目,主题是关于一起足球赛场上的悲剧事件以及一个北漂家庭的心酸故事。节目邀请了《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怡然 ,讲述她对国安足球小将郭嘉璇意外身亡事件的采访和报道。 王怡然: 我采访了郭嘉璇的家人、朋友和队友,报道了他在西班牙集训期间意外受伤,最终不幸去世的事件。 吴丽玮: 请王怡然详细介绍事故发生过程。 王怡然: 郭嘉璇在西班牙参加全运会集训期间,在一场比赛中铲球时被对方球员膝盖撞到头部,当场昏迷。虽然铲球动作本身没有问题,但意外造成了严重后果。 吴丽玮: 郭嘉璇被诊断为脑死亡后,他的家人是如何处理的? 王怡然: 郭嘉璇的家人选择将他带回北京继续救治,因为中国和西班牙对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同。虽然回国后医生告知孩子没有希望,但家人仍然坚持维持治疗,直到孩子最终去世。 吴丽玮: 郭嘉璇的家人是如何发现他的足球天赋并进行培养的? 王怡然: 郭嘉璇从小身体素质好,最初练跆拳道,后来开始踢足球。他小学时在学校足球队表现突出,被老师建议去专业训练。他五六年级时面临升学选择,最终选择了可以输送人才给国安的青训俱乐部。 吴丽玮: 郭嘉璇当时还有其他选择吗? 王怡然: 他可以通过特长生进入人大附中或清华附中,但家长和孩子都选择了专业足球道路。郭嘉璇的妈妈觉得踢球太辛苦,但如果家里有北京户口,她不会让他去踢球。 吴丽玮: 郭嘉璇的家庭背景如何? 王怡然: 郭嘉璇的父母是安徽人,是普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他们通过做生意在北京立足,但没有北京户口。郭嘉璇小时候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而感到自卑。 吴丽玮: 郭嘉璇的父母为了培养他付出了多少? 王怡然: 他们几乎每天都开车接送孩子训练,并请私教进行额外训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吴丽玮: 请介绍一下职业小球员的成长路径。 王怡然: 12岁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节点,可以选择校队或青训队。进入青训队后,每年都会有淘汰,最终只有少数人能成为职业球员。以前青训队是寄宿制,现在允许走读,保证孩子即使被淘汰也能继续上学。 吴丽玮: 郭嘉璇进入国安青训队后,他的职业道路如何? 王怡然: 郭嘉璇天赋异禀,一直是球队主力,职业道路非常顺风顺水。他刻苦训练,身体素质好,左右脚均衡,没有短板。 吴丽玮: 郭嘉璇参加全运会集训的意义是什么? 王怡然: 全运会会抽调各个地方的优秀球员,郭嘉璇参加全运会集训,但最终发生意外。 吴丽玮: 如果郭嘉璇没有发生意外,他的未来会怎样? 王怡然: 他有很大机会成为中超球员,即使国安不要他,其他球队也会要他。 吴丽玮: 郭嘉璇的家庭关系如何? 王怡然: 郭嘉璇的父母对他非常关心,经常去看他的比赛,并和他一起分析比赛录像。郭嘉璇的哥哥很懂事,理解父母对弟弟的偏爱。 吴丽玮: 郭嘉璇的父母在孩子去世后是如何处理的? 王怡然: 他们经历了巨大的悲痛,但仍然在回忆中寻找安慰。 王怡然: 我采访了郭嘉璇的家人,了解到他们是一个北漂家庭,为了孩子的足球梦想付出了巨大努力。郭嘉璇的父母在北京通过做生意立足,但没有北京户口,这给孩子带来了些许自卑。他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足球训练,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郭嘉璇的父亲几乎每天都开车接送孩子训练,并请私教进行额外训练。郭嘉璇的母亲也为了支持孩子的足球梦想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 在郭嘉璇的成长过程中,12岁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节点,他面临着选择学校校队还是专业足球青训队的抉择。最终,他们选择了青训队,这代表着他们对孩子足球梦想的坚定支持。然而,青训队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都会有淘汰。郭嘉璇虽然天赋异禀,一直是球队主力,但他的职业道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郭嘉璇的意外身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的父母在巨大的悲痛中,努力回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并试图从中寻找安慰。他们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以及他们对未来美好憧憬的破碎,都令人唏嘘不已。

Deep Dive

Chapters
2025年2月6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青训梯队小将郭嘉璇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场比赛中遭遇意外重伤,被诊断为脑死亡。文章讲述了事故发生的过程,以及郭嘉璇家人将其带回北京继续救治的过程。
  • 郭嘉璇在西班牙集训期间意外受伤,被诊断为脑死亡。
  • 郭嘉璇的家人选择将其带回北京继续救治,但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 在西班牙,脑死亡即意味着死亡,但在中国,脑死亡不等于死亡,这给了郭嘉璇的家人一线希望。
  • 将郭嘉璇带回中国的过程相对顺利,因为双方都希望尽快将孩子带回国。
  • 在国内,天坛医院的医生评估后告知郭嘉璇的家人孩子已无希望。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这里是现场现场 这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我是今天的主播吴丽伟 今天呢我们聊的是一个足球赛场上的悲剧事件 同时也是一个北漂家庭的心酸故事

今年 2 月 6 日 国安俱乐部清训队的小将郭嘉璇在西班牙举办的一次比赛中发生了意外 被诊断为脑死亡在此之后 他被带回国内继续救治最终于 3 月 19 日 他的家人宣布郭嘉璇在北京去世 年仅 18 岁我的同事王毅然对这个事故以及郭嘉璇的家人 朋友和队友进行了采访他的这篇报道也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那么我们今天就邀请她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采访和报道的情况先请她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王依然欢迎王依然那你能不能先把这个事故的发生过程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郭嘉玄究竟是在比赛场上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导致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悲剧发生呢

他这个事就是北京就是全运会然后去集训在那边找一个当地的一个队伍一起踢球然后就是在西班牙时间 2 月 6 号上午然后踢下半场的时候就是郭亚璇相当于就是他就是在后场就做一个就是铲球的一个动作对方就是他带球在往前冲嘛他铲球的时候对方的膝盖就碰上了郭亚璇的脑

然后这个我也跟一些就是足球业内人士求证过说这个动作其实自己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是一个足球场上非常常见的动作你是说铲球还是他拿膝盖铲球因为他这个也不是故意顶的就是不小心就是那个膝盖就往上然后就然后刚好就是挖旋往下然后就顶到了他的脑袋

这个动作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就是因为那个寸劲就是不太幸运然后赶上了对然后就是像贵雅玄一位前队友跟我说说他们在虽然说足球被大家视为一项强对抗性的运动但是能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故你可能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都没有听说过那他是当时在场上就立即就陷入昏迷了吗对是当场昏迷

然后据后来其他媒体的报道说就是足协这边当时是五分钟之后就是有队医和直升救援机陆续抵达现场然后就把他送到了医院然后医院之后然后就是评估评估然后就是脑死亡当时就是直接联系了家属就很多人了解到这个郭家璇的这个遭遇就是因为他哥哥在社交媒体上后来发声说把他带回来救治和后续的赔偿进行的很艰难

他的家人你也猜到了他们当时把郭家璇带回国救治的这个过程进展的顺利吗就是其实带回国这个过程现在回想一下其实还是挺顺利的因为那个时候相当于他们跟祖写是

两方是希望达成同一件事情都是把郭亚轩带回国就是据他家属的说法是因为那个时候就是祖先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就是郭亚轩脑死亡因为他这个有一个前提就是脑死亡的判定在西班牙和在中国不一样在西班牙判定你脑死亡就判定你这个人就是死亡了但是在中国就是你脑死亡不等于人的死亡如果说在西班牙的话你就孩子就要在那边尸检解剖了

这个是国家权的家属不能接受的 足协跟他们说就是你们快点把家权带回去因为如果在西班牙那边解剖 他后续会进行一系列的这样的追责行为所以就是他们最后其实是签了一个就是谅解书 类似于谅解书的东西大概意思就是我不追究所有人的责任 我自愿放弃说他在这的怎么样的 然后我要把孩子带回国

对于家长来说他会觉得带回来就有希望吗可能在大家看来都是你带回来你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你放在那儿你可能还能跟足协不管是商量赔偿也好还是就是在法院那边就是进行之后的后续的一个协商也好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就告诉你

中国脑死亡不等于死亡这个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希望所以说他们回到国内之后就是像那个问题就是他回来之后怎么确诊的非常容易就是回来之后当天下午天坛医院的医生会诊完之后就告诉家长说你这孩子没希望了就不可能好了

就是你如果说想要把他带走呢带回老家安葬你现在就得把他带走了要不然等他就是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等他去世了这孩子就带不走了天台医院是怎么来认定他没有希望的就是也是觉得是以脑死亡的标准来判定他的死亡吗

就是这个家属他其实是讲不明白的他就是说反正医生告诉他们的一个版本就是这孩子就没希望了甚至这个孩子就是后期就是连营养液什么的都打不进去因为孩子就是在病床上不停的消瘦嘛就是他们说我自费给他打营养液什么的行不行然后医生就是告诉他们就是这个其实是不行的因为孩子身体现在已经承受不了就是根本没有办法消化这些东西嗯

但是他们还是能感觉到孩子的呼吸和心跳的对还有体温对对这就是他们在西班牙的时候很艰难的一个选择对一定要把孩子带回来的一个原因你去看了说这个孩子肌肉因为他身上是有很多肌肉的那个肌肉还是结实的然后这个孩子还是你一摸皮肤还是温的那就是对于一个父母来说对他不会说认为说孩子这就是死了的嗯

那就是回了北京之后在天坛医院他还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这个治疗的对生命维持的对对那个过程之中其实是各方都有过来劝他们说就是要不就放弃吧要不就拔罐吧甚至医生都会这么劝他们嗯然后他们那个时候就是坚持不这么做嗯

那他回国之后的这个抢救和治疗的费用是谁来出的就是足协所以回来之后就是你看郭亚轩的哥哥在网上发的那些信息其实都是在指责郭协的嘛就是因为回来之后就是他那个效果可能就是没有达成他所理想的虽然说足协把他的费用啊什么的都承担了就是他们也在慢慢接受这个孩子其实可能就是醒不过来的这个事实但是像他们的那些诉求就是可能是

没有办法达到的就是足协和国安就是两方在踢皮球就是说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就是你足协这个是一个全员会的集训就是你北京足协把国安的人抽调走了你说然后但是他的那个合同呢又是跟国安签的你说家里人去找国安然后国安说你去找足协然后家里人去找足协然后足协说跟我没关系你去找国安就是这样一个踢皮球的状态所以说就是他们家人就是非常愤怒

那我们就先回到这个郭嘉全本人的这个经历先来聊一聊因为我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这个孩子就是在踢球方面确实是有过人的天赋的你能不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他的家人是怎么发现他的天赋并且是怎么去培养他的呢

对他其实不是那种就是什么从小踢一个球一下子被发掘出来那种天赋型少年所以他是一个在北京生活的外地孩子是吧对对就是他从小的时候是身体素质首先他是特别的好的就是像文章里面提到的就是小时候他去练跆拳道就是他几岁的时候就可以打过比他大很多的大孩子

最开始其实是起源于学校的兴趣班三年级的时候然后他就入选了学校的足球队嘛那个其实就是一个非常业余的东西但是他是踢着踢着然后被老师发现了然后说老师说这孩子这个踢球的能力很好就是你在我们这耽误了你就是你送孩子去专业一点的地方去训练

但是像对于郭亚璇一家呢他们最开始其实对足球专业训练这个东西是压根没有概念的所以说他们也没有说要刻意把孩子往什么职业路上培养他们最开始去的是就是广安门那边的那种 400 块钱一个月的俱乐部有一个教练就是他相当于可以带着你不是很专业但是对于就是郭亚璇启蒙来说反正也够用了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呢郭家璇自己也是非常喜欢踢球的像他这个郭家爸爸他会给郭家璇买一块人造的草皮然后专门放在他们的院子里然后他每天回来就是这么练球他最开始就是相当于是兴趣使然吧然后走上了这条路然后越踢发现这孩子练得越好越踢练得越好然后慢慢的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就是非常确定是可以走职业的了因为他太突出了

怎么个突出法啊就是像他小学同学说的就是从小的时候郭亚轩在学校里面踢球只要他在哪个队哪个队就一定是第一就是一个孩子会带起一支球队那样的一个感觉包括这个也是就是

就我们就叫郭家璇爸爸叫郭航吧就是用文章里的话名对郭航他会觉得从小到大他作为一个家长他在郭家璇身上感受到的那种尊敬就是别的家长都围在场边看球嘛一听说他是郭家璇的爸爸别的家长都哎呦你是郭家璇的爸爸呀哎呀你们家孩子球踢得太好了对就是他是突出到这种就是所有家长然后所有其他的孩子都知道就是他踢球很厉害的一个程度

那你说他五六年级就是天赋已经都已经非常显露了是当时教练和学校或者说俱乐部是给了他们家长一些信号吗就当时他五六年级的时候其实面临着这个升学的这个选择吗当时是他有什么样的机会他们家人是怎么选的对后来就是他就去了北京非常有名的那种青群俱乐部然后可以给国安就是输送很多人才的那种

他去了那种专业的俱乐部他就是选择的时候其实也是他们是有几条路可以选的嘛因为当时是一个是你可以通过这个去做一个特长生上人大附然后清华附这样的学校这两所学校他其实也都通过了就是

那这是多少海淀家长梦寐以求的选择对他的天赋就是他无论是走这种特长路还是走那种专业路就是他都是可以走得通的对然后包括就是忍大夫当时还给他们开了一个非常优越的条件就是说给你集体户口而且当时他私下承诺了他们说就是只要你孩子来

就是这个户口一旦落下来我第一个就给你们加但即便这样他也没去人大附和什么对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可能就是因为这孩子太突出了所以说当时家长就会觉得你就是去走专业这条路会更好一点再加上他自己其实也会对踢球这个事情是有

热爱的就孩子自己的选择对对他们家当时是这样孩子和他爸爸都想让孩子走专业的路然后孩子妈妈其实是想让他上学的为什么他妈妈想让他上学他妈妈就是会觉得踢球太辛苦了呀从小到大这孩子身上就是就有很多擦伤啊碰伤磕伤这样的

然后他也会觉得说你去上个学稳稳定定的然后到最后找一个工作多好对这个其实也就涉及到一点就是最开始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后来就是徐老师跟我说说你去把户口这个事再仔细聊一下然后我就特意问了一嘴然后他妈妈就说了一句说我家要是有北京户口我坚决不会叫他去踢球的

对就是这他们家就是因为如果你走他会想着说你这个人大附给的是一个集体户口就算我读书读书然后我到时候考上了大学我到时候考上了研究生你到时候找一份工作你在北京你想拿一个北京户口还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踢球的话你踢出来了你是很容易会拥有一个北京户口的

只要你踢出头的话对所以可能也是这样的一个想法那他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他如果想那个从人大附继续升学的话他有把握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吗他的成绩我觉得对于特长生来说还算比较不错的了就是对于他小学同学说他的成绩在班上可能就是属于中等的那样然后但是数学呢可能比较好就是像很多调皮的小男孩一样然后数学还登上过光荣榜嗯

对然后英语就很差就是你刚才说到他这个小学和这个中学面临的这些机遇啊就是他是一个挺有标签性的是一个海淀学生我觉得其实可能很多人关注这个文章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啊就是他是因为之前刚才也没有展开说他是一个外地来京的一个孩子嘛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他们家庭的情况他们家人是怎么来到北京的他是怎么上到海淀的学校的

就是他们家人来北京其实就是很普通的这种农村人进城务工的一个故事就是首先是他妈妈在十几岁的时候 92 年的时候就来北京先是做保姆他爸爸那个时候就是辗转在全国各地打工然后后来 99 年的时候他妈妈就是回老家相亲跟他爸爸结婚了他们是安徽人是吧对对安徽抚养的

回老家跟他爸爸相亲结婚然后生了大儿子那个时候两个人还在老家开了一个小餐馆那个时候就是可能就像很多就是外出务工的人一样就是他们那时候回家可能想稳定一下然后开了一个小餐馆发现不行啊这个老家的环境跟外面还是不能比就是很多熟人然后赊账钱又拿不回来

他当时就是又回来北京了当时选择北京就是因为国大妈妈就是会跟国航讲说哎呀你这个北京有多好他这治安也好大城市很发达然后两个人就一起过来了然后过来之后就是郭爸爸以前是做厨师的嘛嗯

然后他就是辗转了几份工作郭妈妈最开始也是打一点零工后来就是他们非常机缘巧合的是郭航他的妹妹他妹妹找的老公跟铁路那边有一个关系就是是可以给他们供货供应水果然后他们就开始跟他妹妹干起这个生意他们就通过这个慢慢的两年三年然后在北京就是这样立足下来了

然后这个生意一直干到了疫情的事件然后疫情之后这个生意干不下去了他们开始在北京西站旁边开了一个小超市卖货那郭嘉全是怎么读到海淀区的小学的是他家附近的一个就近入学的学校还是说他们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比如找找门路让他去一个海淀区的好学校这个也是机缘巧合是当时就是他们院

院子里面有一个人的亲戚是就是有海淀户口他们就是托人反正托那个亲戚最后把孩子落到了他的那个名下然后上了这个学就可能比如说租他的房子对对当时那个操作应该比现在还相对容易宽松一些宽松一些

他们家没有户口对这个郭嘉璇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看你文章里其实也写到了他小时候的一些心理上的微妙的自卑的那种情绪对这个可能就是一点你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一点很微妙的那种很难说明白的因为他不会说大张旗鼓地说咱们家没有户口怎么怎么样他只会就是他爸爸回忆就是他小的时候

回到家然后说哎呀老师今天统计班上谁有北京户口然后有北京户口孩子举手那你说我就不能举手我就在下面缩着就是这样的感觉就是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北京特色的事情你在任何一个地方就是像在我们老家你不可能说你有哈尔滨户口的举手就是这个可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可能不知道北京户口是什么但是他会有一种我和别人不一样的这样的感觉

但是除了户口之外呢就是郭嘉玄他从小到大的这个成长经历包括他们家在北京的发展的这个轨迹应该来说应该是挺顺利的吧

对可以说是很顺利的像他爸爸妈妈的生意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是在疫情之前一直是很稳定的就是辛苦是辛苦但是他妈妈就是也跟他说过说虽然咱们没有户口但咱们家是做生意的这个家庭条件比起很多你说打工的赚钱的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了对于外来务工人群来说他们家其实已经算是收入很高然后在北京能够扎根立足的人了

但是对于郭嘉璇他们家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职业的足球运动员来说那肯定是付出的时间和金钱还有精力都是要超乎寻常的对他们对他们家庭来说他们后来决定要培养孩子之后他们家是怎么做的

就是从情感上来说就是提供那种完全的陪伴吧就是这种陪伴其实因为我最开始踩的龟大神的队友然后他们那个队友是说只要当我就是他们家的陪伴是主要集中在初中之前就是你小学的时候他妈妈是辞职然后去带他去各个俱乐部踢球接送他给他做饭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就相当于把你给国安一扔然后

他每年他们家只要花的钱就是过年的时候给他买两身衣服其他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需要出钱的但是我拿这个事情去问国家选的爸爸的时候发现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对就是你对于孩子的投入是由你这个家长决定的像他们是会几乎每天吧就是可以开车他们那个初中是在顺义顺义牛栏山一中然后他们家是在西城海淀的一片儿

大对角对大对角要开车开这么远然后过去然后就是为了扒着那个栏杆就是看一下孩子训练看一下孩子训练的情况你是说他爸每天都要从从西四环要开到顺义去对很频繁几乎几乎每天就是那段时间基本上是只有他妈妈是在做送货这个生意是在工作的他爸爸就是全身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拴在孩子成年之前至少都是拴在这个孩子身上的然后包括有的时候要去带孩子去找家练就是不是说这个就像我们正常上学上补习班一样你理论上来说你正常上学是吧学校

你就可以教会你所有的知识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放心要送你去上补习班对对于他们足球运动员也是这个样子就是会带着国家学院去就是找各种教练然后去进行一个比如说你点位训练啊然后还有各种训练的那种私教训练嗯

这些私教训练很贵吗这些私教训练还挺贵的就是可能一小时就是 500 到 600 其实这个东西是越大越贵你到了成年之后就是国家学院还要上那种 1000 块钱一节的课那他每个星期要上几节这样的课这个就是不确定的

就我看你这个文章里面的那些配图我有一个特别深的印象就是里面都是受访者共图我都觉得特别感慨就是我觉得他父母肯定是在这个孩子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那里面就是有特别多比如他赛场上的照片还有他那个小时候生活的照片然后包括还有另外一个家长可能是另外一个家长拍的吧就他爸爸在场边看他踢球的时候睡着的照片对

他爸爸确实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所以这个是从每一个受访者跟他们家有关系的受访者身上都能印证的那刚才咱们有一点没有说理顺就是关于这个职业运动员职业小球员的这个成长路径的问题其实你刚才说到了几点吧我先梳理一下就是首先就是孩子要不要

在什么三四岁就开始踢球就你也说到其实郭家璇她踢球是开她的这个启蒙是特别晚的但这个其实并没有影响她后来的成长的职业成长的这个路线那再一个就是你说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她面临的是第一次选择就是像可能我们写过体育报道的大概清楚就是有一个这个 12 岁的门槛无论是作为足球还是篮球来说 12 岁就是一个做选择的时候你

就像你刚才说的当时有各种的对他的伸来的橄榄枝比如说有青训队然后还有这个重点中学的特长生这有名额之后呢他又做了怎样的选择比如他进了青训队那意味着什么能不能把这个小球员的职业小球员的这个路径给大家先梳理一下嗯

就是他面临着两个选择嘛一个是你去比如说校队一些足球像北京一些传统的足球强校就是人大附回民学校 清华附这些学校然后你去了这些校队呢其实你提的就是

肯定是会比其他的校队好一些的但是也只能说局限在学生球的这个概念上面就是你会去踢一些就是校际之间的比赛然后就是你上了大学你可能就是作为一个体育特长生对这个我这个不知道这个跟你说的一样不一样我以前写过篮球嘛

就是像篮球就是我当时采访一个篮球教练就是他也是做青少年俱乐部就类似于做清训的吧社会清训的一个教练他就说那你如果比如说在北京你没有进入到那几个名校就是能在比赛里面拿前三名的这种学校你就断了自己孩子以后要在学校里打篮球这条路

就走特长生这条路就是你只有拿到了非常好的成绩的队伍你里面的队员才有机会比如说申请 985 211 这些学校的特长生的这种资格你像那个就最典型的就是那种

他儿子去年还是前年他儿子不是就是通过那个篮球特长上了北大吗当时不是很多人就说他什么搞特权什么的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特别正常的操作他就是因为在北京四中他进了那个球队但他其实就是一个板凳队员

但实际上因为四中就是因为篮球成绩特别好然后所以四中的篮球队的基本上每一个队员他都能拿到这个特长生的资格证然后又因为他们那个考大学就是篮球特长的这个又特别扯他可能要

让你练一些跟实战可能不是很一致的一些东西就比如说练定点投篮什么的或者什么三步上篮就类似于这种然后你可能你家人比如投很大精力让他去专门去练这个单项就即便他在放在真实的篮球赛场上很差但是让他这几个单项练得特别出色后来他是好像第二名就上了北大就是一个特别也挺听起来挺荒谬的一个事我不知道足球是不是这样子的

足球可能是也是有像你前面说的是有一点类似的就是你只有去了那种强校然后你后面才有就是上一个好大学的可能要不然其实比如说很多甚至是你进入了青春队然后退回来的那种足球运动员他最后其实都是走一个普通的高考然后去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三本这个样子

那就说不是靠足球特长上大学就回到学校重新拿起书本开始学习参加普通高考对有一些是这样的就是你进了青训队之后如果你中途被淘汰了你也只能走普通高考这条路你不可能说我找一个强校说你看我是从青训队下来的你能不能找我进去当足球特长生就是人家也是不找的

就是说他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对这个叫 12 岁现象对 12 岁退役 12 岁退役对然后但是你选了专业足球你选了青训队呢你前面青训队是什么你给大家介绍一下青训队就是国内各种的足球

职业俱乐部就是像我们比较清楚的什么北京国安然后天津泰达就是这些足球职业俱乐部会搞一些就是他们的梯队培养体系就是你从 12 岁开始培养你培养到 22 岁你培养他个 10 年然后这个孩子如果是特别优秀的话你培养出来了他是不是顺理成章就可以进入你的队伍相当于为你的队伍补充一个后背的力量

对就是这也是国内现在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方式所以青训队其实是最主要的中国最顶尖的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的一个摇篮对可以这么理解那如果他是去学校的校队比如说去人大附的校队他能以后成为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吗理论上是可以但是实际上不太现实因为你能力跟这种专业训练的差的就太大了

那进入青训队之后这个小球员他是天天踢球吗还是说他也要正常的学习是一个跟上体校类似的一个情况还是怎样的这个现在也是在变化的就是以前是就是你

像国家选那一季也是都给你放到睡衣牛篮衫衣中然后你上午是上课然后下午就去踢球是寄宿式的对 但是现在呢我听就是现在这一个年龄段的家长说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大家越来越意识到靠这个足球踢出来太难了就是过程中是有很多

可能是会被淘汰的你淘汰了你说你要是刚开始进去半年你给我淘汰了我回去跟文化课还能跟得上你 15 岁 16 岁给我淘汰了我怎么搞来所以现在就是国安为了招人就是也改变了这种模式就是现在的小孩是可以就是走读的你散落在全北京各地的那些学校里面去读书然后你只是在某一些时间就是比如说放学后去集中进行一个训练这样子

这样就是保证如果你被淘汰了我至少我还能回去上学我文化课还没有落下太多这也都是在郭嘉旋之后了吧最近几年对这是最近几年的一个足球界的一个变化就我觉得你说这个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我觉得不仅仅是足球就很多的艺术还有体育的项目现在都有这种趋势就是家长都不把

那个鸡蛋放在一个篮筐里面他会觉得孩子要好好学习同时他要发展他的特长所以我以前写篮球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就他们就觉得篮球现在的这个后背对我特别的薄弱嘛因为就是 12 岁退役嗯

很多人都选择去上学了因为觉得这个是一个更保险的路那其实真正进入青训队伍青训路线其实才是一个职业通道的一个正常的一个方向就是很多练的强度都没那么大就是人才所以就变少了嘛就是这是篮球界的一个观点

对但是就是职业像职业道路你对于比如说你从一个球队来看说哎呀我们现在招来的孩子智商都不行然后就是这个孩子也不一心一意的踢球了这对他们肯定是不好的但对家长来说这样反而是让你更多了一重选择和保障像以前那样就是我选这条路就只能选这条路就是其实是很多情况下是被迫的而且那个时候是很多就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是去踢球嘛像国家选这样他

不能说家乡条件多差但是肯定也不是属于非常优越的那一批嘛对而且我之前采访队友的时候他说他们那一队二十多个孩子吧其实有北京户口的只有五六个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个时候是很多外地孩子想通过这条就是职业路来实现自己未来在北京的发展的

对所以说他们其实是可能会更多的一心一意去投入但是现在就是很多都是北京自己本地的孩子然后他家长又可能自身家庭条件比较好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各个方面给孩子更好的支持对对

像我踩的那个就是兔兔的爸爸就是刘旭他其实就是比较极端也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吧他是什么样的选择呢他是一个标准的海淀家长就是和郭大选他们家这种外来海淀家长是不一样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然后就是他妻子是在北京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作然后孩子呢从小因为他自己是一个球迷还搞了一个情绪俱乐部嘛合伙开了他孩子从小

就是四五岁那个时候就开始踢球然后一直踢到了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他也是被国安就是跟国安一样谈好了说孩子可以进国安但是那个时候这个家长就说你进了国安之后就相当于这个文化课就落下了虽然说我们其实是可以实现说一边上课一边踢球的但是你孩子得有多大的精力才能把这两个东西兼顾起来

就是在国内其实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你选择了职业路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所以说他选择的方式是让他的妻子辞职就是事业单位就工作就不要了带着孩子出国现在在西班牙那边踢球然后每年可能就是要花费五六十万是一个比较高的一个成本但是在那边呢好的就是孩子可以上国际学校就是因为国外那边的课业压力不像说

我们国内这么卷这么多国外的那个梯队建设也比较好就是比赛也比较多他们那边的梯队是你有六个梯队就是你每一个梯队就是你梯得好你就在上面的梯队梯你梯得不好你就在下面的梯队梯你总是有球梯得上的就是跟国内这种我只有专业运动员去梯这几年有的几场比赛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那边就是你可以实现一个坚固的状态对但是像他们

那种在国外就是正常的小球员都是那么成长起来的他们可能机会更多一些对 但是在国内就不是这个样子所以说像他们这种选择是属于非常中产的选择像对于国家选这一家来说你不可能支付不起太贵了对 他们就是哪怕让孩子在国内能踢上球都已经是倾尽全力了嗯

那郭嘉璇他进入到国安队的这个清训队之后是不是能保证他以后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运动员或者说至少能进入到国安队的一线球队里头那绝对不是的就是你哪怕是国安队这一年比如说 U12 我招订了 20 个运动员你最后能够进入国安的只有一到两个

每年基本都是这个样子其他的你会去找一些你能力强一点的你也是可以去找一些其他省份的中超队你就是离开国安嘛可能国安暂时不需要你这个角色就是比如说你是替对位置

然后能力差一点你就要去下面的甲级联赛以及联赛你就是也可以在这里面找然后如果你就是你又不想去特别差的然后你到了 22 岁又没有球体你 22 岁就是真的退役了因为你没有球体就是不会有队伍在牵你了那能出国去其他国家联赛体吗那其他国家水满坎更高满坎更高对呀你在国内都找不到位置你去国外去拿照那他这个 12 岁进入青训队之后他是

一直等到 22 岁才面临一个大坎还是说他每年都会逐步的淘汰每一年都在逐步的淘汰就是他们是最开始像国家选定一届最开始是进去了 28 个人然后前半年淘汰了 8 个对这是他队友跟我说的然后之后每一年都陆续淘汰一两个一两个这个样子然后就是这过程中可能是有补进来的比如说你从其他的成员队转进来的像他队友就是之前就其实面临过一次淘汰就是差点都走了然后最后还是没走成留下了

那郭嘉璇她是一直在这种挣扎的边缘吗就是在淘汰的边缘还是说她在队里的位置或者她的童年龄段的这个优势一直是特别稳固的并不是的就是这就要提到就是郭嘉璇她是一个天赋也特别强能力也特别强的一个孩子她哪怕到了这种职业青训队她永远是那种稳固的主力选手

就是像我问他队友说就比如说你们一年只有 13 场比赛国家拳能作为主力首发上场多少场他说 13 场全部对就是他是一个他提什么位置他提中后卫的对他是可以说是他的职业路非常顺风顺水

像足球里面就是会有比如说你换一个教练这个教练喜欢用这个孩子的这个能力那个教练又喜欢那个能力他又会用另一个孩子就是你因为每一个队伍可能就是会有两三个踢同样位置的孩子可能这段时间你受宠那段时间他受宠但是不管换哪个教练郭家泉永远都是主力最强的就是最稳固的那个主力主力阵容里面所有人都喜欢他

就是因为他的那个能力太突出了对能力太突出了就是好几个人跟我说他就是长的就是一个中后卫的标准模板肩宽体长然后身高然后身体壮

放那就是一块铁板一样然后他就是左右脚又特别的均衡这个其实是他后天有一个刻意的训练出来的就是有一个专业术语叫逆足脚就是不常用的那个脚对不常用的那个脚就是他拾起来就跟常用脚一样对所以说然后他就是身体素质也特别好然后他这个跑的也快跳的也高就是所有的这些素质加起来他的没有短板可以说

是他自己平时训练也特别刻苦是吗对特别刻苦他还有一些额外的超过其他队友的这种训练强度对对就是像他队友就会讲说他自己平时可能你教练带着练完了我回宿舍我就躺着了但是他经常会在宿舍看到郭亚轩就是自己在那练体能练身材

像他爸爸就是会夸自己儿子嘛可能也是在然后就是他给我看视频说郭亚璇在疫情的时候在家里练颠球就是每颠身体 12 个部位每颠棍一轮就是算一套然后他说别的孩子其实你最多颠两套三套三套四套也就差不多了郭亚璇就是整整颠了 56 套然后他颠他 56 套他就不颠了他说我们队没有人能再比我颠的更多了对就是其实这个孩子就是平时私下也挺刻苦

对然后在稿子里面其实我们也把这个跟他自己可能从小意识到自己是在北京可能是要通过很努力才能留下来的然后还有这种家庭情况联系了起来对就是不管是他自己的热爱也好还是他就是这种努力向上的

镜头镜头也好对就是共同塑造了说他自己现在这种一个非常优秀的球员状态对对对那他这次发生事故的这个身份是他代表北京队是备战全运会的一个在海外的一个训练啊

就是这个全运会和国安队的这个青训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啊反正这个在足球圈他们会很多人会指责这个全运会就是全运会会抽掉各个地方的优秀的精锐球员然后去就是像你北京足协你能抽掉的是什么呀就是基本上都是国安的就是都被抽走在北京的这个俱乐部的青训队的队员对就不管说这个球员自己的户籍是哪个省份的对

你跟北京国安签的嘛然后就是可能还会抽掉一些校队里面就是特别优秀的这种吧在他们足球圈会讲说就是全运会其实是一个蛮容易受伤的比赛因为大家平时踢的时候都是会比较克制会比较注意保护嘛但是全运会反而会踢的比较野就是我当时听到的时候我觉得很震惊我说为什么因为很多足球运动员他是走职业这条路

他目之所及是走不太通的因为比如说你踢前锋的你前面你目之所及你全国已经有十好几个比你优秀的前锋了就是你踢不太上去你知道自己能力在哪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在全运会能拿一个名次能拿一个见将就是你就可以通过他保送一个很好的大学而且这个全运会奖金特别多那对于郭嘉璇和他的家庭来说呢他们觉得参加全运会意味着什么他们看中这个比赛吗

就是他们对于这个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包括像他爸爸也没有什么概念就是不会他爸爸对足球拳那些事对拳余会是个什么赛事根本就不知道他只知道就是孩子出去又出去踢球了因为这些年他经常会出去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但是你代表谁来参赛就最后责任认定谁来负责这就是很关键的了

理论上来说是这也是就是国家权的父母其实一直被推诿的一个原因嘛就是国安说是北京足协抽调你们去的然后就我们国安就也不负责呀是全程都是足协同仇的然后足协呢又说你是跟国安签的合同啊所以说就是两边就是没有人能告诉国家父母到底是谁来负责

那郭嘉璇他现在在国安清训队的位置是比较稳的那他比如说如果正常发展下去他未来会怎么样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测吗因为这个东西是谁都不好说的就是你没有人能打保票你能上一线队但是他的队友和他就是教练转述的可能会认为就是这个孩子以后在中超提上球其实是问题不大的就算国安不要他也一定会有其他的队要他的

对他的前途其实是相对于很多走职业走青训这条路的孩子来说是相对来说很光明的其实他们家是做了一个挺正确的一个选择对对其实他做选择的时候也是在赌嘛但是可能也没想到这孩子这么争气是真的是职业路上一点又有天赋又努力对对

家长又其实挺支持他的对那郭嘉玄他现在这个十八九岁的这个年纪在这个全国的同年龄段的这个运动员里面有没有一个比较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肯定是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排名的但是就是就你的采访对象跟你表述的是他可以在这个中后卫里面至少是能排前十的

在全国的同年龄段同位置的人里面就是问题就是职业这个东西是没有人能给你保证的只能说这个孩子的希望非常大就是说他每一年可能变化也挺大的对就比如或者说你你说难听一点第二年你突然你受了一个伤就是在这个职业赛场上以后你根本进入不了所以说这个东西是没有人能保证的

郭嘉璇他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他一直以来他受伤情况多吗他身上伤情怎么样对他就是受过两次比较严重的伤一个就是这个骨折然后一个就是这个脚趾头骨折对然后就是这两次就是都是他

这也是他们家觉得就是这孩子很厉害的一点就是这孩子康复的也比较快然后康复完了之后恢复的也比较快不像别人就是有可能有一些人就是受伤了之后他就是职业生涯就直接中断了因为他恢复不到以前的能力了但是顾家璇每次都是恢复的特别快

那像郭嘉璇她一直以来在队里头嘛从 12 岁开始吧到现在可能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那她跟她的家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他们平时孩子会跟家长说自己的训练或者对自己未来的一个考虑她会跟家长交流这些吗对就是我最开始想的可能是就是像你孩子去

寄宿了以后其实就是有了自己的生活嘛然后就是跟家长其实关系就是像你正常上学的话其实可能就没有那么亲近了但是对于他们足球来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因为你家长就是孩子身后的那一道支撑那一道防线像他爸爸尤其是像他爸爸就是会经常去看然后什么比赛都会跟着跑过去看包括像比如说去

大连啊什么比赛就只要不太远的他几个家长都会一起坐车去他们还会就是把孩子那个比如说你在场边给他录视频录视频回来之后给他看说哎你看这个时候你表现的怎么怎么样你这个怎么怎么样其实这些家长都不是特别专业但是他们会去学专门去学就是你踢的怎么样你哪个位置怎么样然后去再去把自己学到东西去教孩子然后跟孩子一起去分析这个比赛视频然后分析孩子怎么做的更好

一个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其实是离不开家长的那郭嘉璇是因此会跟她父母的交流在专业上的交流会更多吗对她跟她爸爸的交流其实是很多的嗯

他会说到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或者他现在目前踢球的现状有什么样的表述呢他其实是一直没有什么迷茫的因为他的能力和位置一直都是比较稳固的他现在可能就是会有一点压力吧就是在这个年纪然后他有的时候也会跟他爸爸表述就是说就是

有一点累啊然后或者说这个就是我知道能提升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提升对这也是就是他爸爸之后想起来他可能会不经意的流露出一点后悔吧就是他爸爸没有直说说我就是后悔他爸爸会说哎就是当时你说就是他跟我说这个我就跟他说你前面都特别好你这个时候要掉队了你就啥也不是就是其实是非常中国式家长的一种就是那种

给了他一点压力就是他也不知道说你说郭亚轩每一次都这么拼尽全力的产球每一次在赛场上都表现得这么优秀跟这种压力到底有没有关系就是这个能不能联系起来其实是没有人知道的对然后他就说如果我的孩子没有这么拼尽全力的产球他知道这个球可能是有危险他不会冲得那么猛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事了

他也会这么想我补充一个前面的问题啊就是如果他以后成为了一个中超运动员或者说他成为国安的足球运动员那他能挣多少钱啊他的家庭是不是以后就

全都可以靠他个人的这个收入来支撑了你只有成为特别明星的球员才会这样就是你最普通的球员一个月只能拿几千块钱像你提中超的话一个月可能就你均下来算一两万作为小球员的话就是他刚进去没提出什么成绩来说也不会太多然后你慢慢越往上他可能是越多的然后你到后面就是你要是明星球员的话那就几百万了

那郭嘉璇她现在在青逊队她有收入吗她有然后但是很低就是一个月可能就是一千五两千这个样子而且其实我想补充一点就是郭嘉璇她的形象倒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扁平就是这么就是我就是特别心疼父母然后这么吭哧吭哧闷头训练然后就是为了以后回报就像一个老黄牛一样她也没有这样她就是其实

还蛮这个年纪的男孩就比如说他花钱其实挺大的就是他爸妈会觉得就是出去吃饭也挺喜欢请客的就是请别人吃饭然后他自己卖球鞋就是买都卖那种好钱一双的对然后就是他爸妈每次就是说哎呀你能不能少花点就说以后等我挣钱了我还你们

就是他其实对自己的未来还是蛮自信的然后他平时就喜欢抓抓发型啊然后买买衣服呀就是做做造型就是他出去还有人就是会就是还有那种星探会邀请他去当模特对因为他身材高高大大对身材又很好然后穿的也很时尚对所以就是其实他就是像一个我们这个年纪前途光明的快乐男孩对快乐男孩

那他的哥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因为我们前面说到了其实父母在他身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陪伴他的哥哥的成长现在好像也在北京是吧他哥哥是什么情况他就是他们家其实说实话是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是有一点偏心的他邻居也会就是直言不讳的说他爸就是偏心在他哥哥成长的那段时间里面其实是他爸爸妈妈忙着在北京立足的那一段最艰难的时期所以他哥哥是从小

在北京待一两个月被送回老家待一两个月在北京待一两个月送回老家待一两个月直到就是上儿幼儿园上小学才在北京稳定下来但是对于郭嘉璇来说是他出生的时候是 06 年已经是他爸爸妈妈的生意就是已经算是比较稳定的时候所以说郭嘉璇从小就是在北京长大就他在北京出生的是吧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

他爸爸那个时候就是也有更多的闲心去照顾他带他相当于郭亚璇就是他爸爸一手带他的所以说你也可以理解他爸爸对郭亚璇的感情可能是相对来说是更深一点的对这个老二的投入的精力和花的这个钱时间都会比老大多很多对对嗯

就是他哥哥是从在北京那边读读完了初中之后你如果想在北京继续读的话他没北京户口对你只能上职高然后他哥哥又想上一个正常的大学所以就回到了安徽老家那边就是去上了一个普通高中然后后来又去河南那边上了大学然后上了大学之后研究生考到了这个北京这边的一个 211 学校那他哥哥现在工作了吗没有还在读研究生对

然后就是他哥哥其实就是你看这个成长的期间就是父母的陪伴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少一点而且就是他们家就是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了就是弟弟身上然后就是跟他爸哥哥挺争气的对我跟他爸就是聊过这个然后他说我说就是哥哥不会有什么不愿意吗然后他说他哥哥就是很懂事他哥哥曾经跟别人就是讲说我爸爸肯定觉得就是我弟弟能以后能有出息所以说就是会更多的去培养他

他也理解这件事情就是感觉全家人其实做的选择都挺能理解的而且也都在这个事故发生之前都觉得挺挺对的挺幸福的他们家对就是这个事我最开始刚见到他爸妈的第一面他妈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是没有这个事我觉得我们家是很幸福的一个家庭很完美的一个家庭哥哥这么自强自利也

211 的研究生弟弟又这么前途光明父母的工作又很稳定对他们父母来说可能就是年轻时候也苦过然后就是这些苦日子快要熬出来了就是感觉奋斗都有了结果对相关阿珅马上这个年龄马上其实就可以去提职业了就是甚至她之前已经两次入选过那个预备队了

就是因为年龄太小然后教练就是然后一次是因为年龄太小然后第二次就是因为要过来备战这个全运会就是要把人就是说你得踢完全运你才能走就是去那个正常的职业赛的预备队要是你现在去了你踢不了全运了

那咱们最后再说一说你跟他父母的接触的过程就在这个报道出来之前其实郭嘉璇还是在病床上躺着的有呼吸心跳和体温的但实际上在后面 3 月 19 号其实他已经离世了就是你在跟他父母接触以及到后来得知他离世的这个消息这期间你感觉到他的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他们最后做出来怎样的选择呢

对就是其实像他父母他们就是确实你在人群中一看就能看出来我最开始见他们的时候就是在在他们家附近的一个咖啡店因为我见到的时候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感受就是还是三月份还是冬天那个树还都是光秃秃的然后

就整个氛围还挺消促的然后他爸妈那个脸非常非常明显就是那种憔悴然后就是眼角嘴角就是那种向下就是面部都是向下的那种感觉就是在人群中然后他们穿的也很朴素都是那种就是黑袄子然后

就是在人群中一看就能看出来的那种感觉然后但是他爸妈又都很礼貌就是不会说情绪很激动的跟你说我告诉你就是因为什么什么因为这样的家属我们其实也见过嘛就是我不听别的我就跟你说什么什么他爸爸

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在回忆我的儿子踢球是怎么怎么样的我的儿子是怎么怎么样的就是处于那种很幸福的一个回忆的状态之中然后回忆的时候他发现有的时候就不自觉的其实会微笑起来但是他妈妈就是状态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妈妈就是在第一次采访的时候踩到一半他妈妈直接就走了

当时是一个邻居把他送回去的嘛然后那个邻居回来之后说哎 就是姐回家都哭了说这孩子都已经这样了你现在为什么就是一说起这个孩子还都是这么骄傲还都是这么自豪还都是说足球的那些事他妈妈就是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东西她是觉得

他们回忆这个事情很残酷还是他觉得你的问题也提的太残酷了我都没这么提问题他爸爸回忆的时候其实是非常流畅自然的就是我的孩子怎么样就是这个东西对他来说对他会觉得这个东西对他来说其实是有一点伤害的就是像他妈妈就会给我看的照片他爸爸给我说的都是孩子踢球怎么怎么样

但是他妈妈给我看的照片就是你看着孩子就是小时候在院子里放烟花你看这虎头胡脑的你看这多可爱啊就是那种非常生活化的还有就是孩子小时候在院子里跟几个小孩一起吃西瓜这样都是那种非常生活化的一些场景

对其实我的理解是就是对他妈妈他妈妈没有那么深度的参与孩子的足球生涯对对他来说生活上的照顾当时他的父母是怎么来做选择的呢就是郭嘉璇到底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在病床上的郭嘉璇未来会怎么办他父母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是他爸妈其实那个时候处于一个很矛盾的状态包括跟我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很矛盾的就是

一方面他们知道孩子没希望了就是他们慢慢的在消化这件事情另一方面晚上做梦都能梦到孩子醒过来了然后就是起来了之后就会觉得说今天孩子就能醒过来就是你还会给自己残存的希望但是他又会说我自己也知道这个就是在自己骗自己

就是他就是在这种孩子相当于植物人的状态那样躺在床上的时候他就是在这种虚幻的一个现实与想象之中在不停的一个变化吧说到选择其实他们是没有什么选择的就是他们甚至连孩子的面都见不着就是只能就是在外面那个 ICU 是不让你进去探视的

就是回来之后他们可能只见过孩子两三面那样不是我们想的每天能进去瞅一眼说啊我儿子就是他大部分时候他只是在医院的走廊上面坐着后来就慢慢的就是嘉旋他可能就是身体情况机能也是在退化的嘛因为你每天都是要靠那个东西提供营养然后嘉旋就是一天一天在销售然后相当于父母也是在一直试着接受这个东西因为郭嘉旋的生

就是说这个

身体气温不太行了然后抢救没抢救过来晚上八点多走了对这个其实是他的生命最后就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十八岁了对这肯定是一个让人唏嘘的一个非常悲伤的一个家庭故事就是今天听你的讲述其实

我们也能跟着父母的那种开心想到这个孩子的那种光明但是最后其实谁也没想到是一个这样意外的这种悲痛的结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个聊天那关注王一燃这篇报道的朋友们可以点击我们文案下方的链接进行深入的阅读感谢王一燃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期我们下期再见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