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back
【独家专访】Byetone:少即是多
29:22
Share
2025/5/26
有待发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B
Byetone
Topics
Byetone对“少即是多”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Byetone: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理念对我影响深远,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原则,更是一种连接我与坂本龙一等音乐家的纽带。在音乐创作中,我追求精简,探索用最少的元素创造最大的效果。这种理念也与亚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我在亚洲文化中找到了许多共鸣,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克制。选择曲名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更看重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和氛围。我希望我的音乐能够激发听众的感受,无论是驾驶时、运动时,还是需要提神时,都能找到共鸣。我推荐《Plastik Star》,因为它代表了我音乐创作的基础,体现了我对极简主义的追求。 Byetone:'少即是多'对我来说是一种哲学观,它不仅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中,也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尝试在我的音乐中融入这种理念,用最简单的元素创造出最丰富的体验。我深受亚洲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文化中的禅宗思想,它强调简洁、自然和内在的平静。我认为这种思想与'少即是多'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过程中,我不会刻意追求曲名的意义,而是让音乐本身说话,让听众自由地感受和理解。
Deep Dive
坂本龙一《Async》专辑对Less is More的极致探索
Chapters
Byetone眼中的极简主义:Less is More的音乐哲学
Byetone探讨了“少即是多”的音乐理念,以及其与东方美学和哲学的联系,并追溯了这一理念在音乐史上的发展。他认为,Less is More不只是一种美学,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对时间、空间和生命异步性的探索。
Play From
00:07
Share
Byetone将Less is More的音乐理念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念联系起来。
Byetone认为Less is More源于东方美学和哲学。
Byetone的作品体现了Less is More的极简主义风格。
Byetone的音乐作品赏析:从《Plastik Star》到《Async》
Byetone的音乐创作理念:名字、灵感与听众场景
Shownotes
Transcript
德国建筑大师,包豪斯学校校长密斯·凡德罗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less is more,这也是坂本龙一追求的艺术美学,“少即是多”的音乐理念也把Byetone,Alva Noto和坂本龙一聚集到一起。
Colla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