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经典作品《点与线》。《点与线》小说的故事非常的清楚,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介绍。 在一月下旬,日本九州的香椎海岸上,有一对男女紧紧相依,躺在晨光中早已断气。男方是深陷贪渎风暴的官员,女方是高级料理店的女士,乍看是殉情自杀。然后从这样的一个殉情自杀,本来看起来用殉情自杀结案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慢慢的在许多的人情细节上引发了怀疑。开始怀疑这个案子的是鸟饲重太郎,这一位在博多的资深警官。他怎么怀疑这件事情呢?我们看松本清张非常精彩的描述。 鸟饲重太郎他坐在餐桌前,脸上呢,因为洗过了澡还冒着热气。晚餐前,悠哉地喝两杯是他的乐趣之一,饭桌上这个时候摆着海胆、花枝、生鱼片和鳕鱼干。因为他一整天在外面奔波,所以眼前的酒,显得特别的香醇。他的妻子非常专注地在缝花色鲜艳的和服,因为这是即将要出嫁的女儿的嫁妆。所以,鸟饲放下酒杯就跟他太太说,帮我添饭。妻子应了一声,搁下了手中的针线替他添了饭,随着又拿起针线继续缝。一边缝,一边等着,如果丈夫需要的时候再帮他盛饭。丈夫就说:“嘿,你要不要陪我喝杯茶?”妻子呢,头也不抬地回答就说:“不,我不想喝。”所以这个时候重太郎呢扒着饭,仔细地打量妻子,就有了这样的一种感受,他觉得妻子真的老了。这个老是什么样的定义,什么样的标准呢?女人到了这个年纪,连陪丈夫吃饭喝杯茶的心思都没有了。他嚼着酱菜,喝着黄橙的茶水。这是他跟他妻子的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女儿回来了。女儿是跟快要结婚的未婚夫一起出去的。这个时候女儿回来,所以代表的是,不只是不同的年纪,在男女关系上,而且是不同的男女关系的阶段。女儿一脸雀跃,好像有什么高兴的事。妻子就问说:哎,新田先生呢?也就是这个未婚夫。女儿一边脱大衣,一边甜甜的回答,说新田送她到门口,回家了。 重太郎这个时候本来在看报纸,他突然转头问他的女儿。他说:“你们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是否一起去喝咖啡?”女儿就笑着说:“哎?爸爸怎么开始突然问这种事呢?是啊,我们是一起去喝咖啡了。”这个时候于是鸟饲想到了他问这个问题。他说:“如果像是你的男朋友,你的未婚夫,如果这个时候他肚子很饿,想要吃一点东西,但你肚子很饱什么也吃不下。”他没问完,女儿已经觉得很奇怪的说:“爸你问这个很怪,你到底问什么?”他就说你不要管,我要问的是说:“如果在这种时候,他肚子饿要吃东西,你却很饱。新田君跟你说,哎,我去吃点东西,你去逛其他的店,你会怎么做?”女儿想了一下,就回答说:“不会啊,我会陪他一起去餐厅,因为一个人逛街太无趣了。”然后呢爸爸再追问,他说:“就算你没有要喝什么,你也会跟他去吗?”女儿就说:“对呀,因为我喜欢跟在他的身边呢。即便什么都吃下,喝杯咖啡也好。”这个时候做父亲的就不断地点头。因为他的表情非常的认真,就惹得一边本来在缝衣服的妻子就笑,她说:“欧吉桑,你问这个干什么?”然后呢,这个鸟饲呢就说:“不干你的事啦。” 为什么呢?为什么他那么样的认真?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从小说中可以推断,两件事情同时在鸟饲重太郎的心里。第一件事情是,他更加觉得,在死者身上所发现的那一人份的发票不对劲。为什么他的女伴,两个人最后一起去殉情的,有那么深刻感情的这个女的,不会陪他到餐车去?即使不吃东西,她也应该会陪他去喝杯东西吧,喝点东西、点点东西吧。为什么她不去?怎么可能?一个男的,两个人一起出游,然后这个男的跑到餐车去吃饭,女的却留在车厢的座位上。这个不合理,一定有问题。 当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他在想着刚刚他的太太连陪他喝杯茶,就这样走过来,放下手上在缝的和服,走过来都不愿意。他就借机再问女儿说:“你是不是觉得不陪他去有点过意不去?”其实这是话中有话,这是在挑剔他的太太。我刚刚叫你来陪我喝杯茶,你连来都不来,你不会过意不去吗?女儿就回答说:“是啊,这不是胃口的问题,而是感情的问题。” 这件事情解决了鸟饲重太郎他心中的疑惑,或者是,更加深了他明确的疑惑。他觉得那张发票,他只能够真正如果要合理的解释,因为这不是胃口的问题,而是感情的问题。如果从感情的真实上面来说的话,只能够有一个解释:这两个人虽然被看到在东京一起上了车,但是,至少到这个男的去餐车吃饭的时候,他应该是一个人。换句话说,从这里就开启了非常重要的推理的线索——这个女的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下车了。所以为什么她会下车,然后为什么她在过程当中,她不在这个男的身边,两个人却最后殉情而死? 这小说在日本的不只是推理小说,在所有的日本的文学作品里面,它留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是写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日本性。那是日本的火车的系统。日本有非常绵密,而且非常准时的火车系统。因为这样就产生了在推理上面没有任何其他的社会可以做到的一种事情——可以借由那么样准确的火车,甚至不是火车从哪里到哪里准点。借由火车准点的进站出站,松本清张在小说里面设计,然后这是一直到今天,在日本非常有名的“空白的四分钟”。 所谓空白的四分钟,因为他安排了一个真的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灵感。他想到的是,东京的火车站进进出出,这么多这么繁忙的火车,所以他要让这个故事,这个小说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情节,那就是三个人,他们站在十三号月台上,在等要往镰仓的火车。但他们不小心看到了,在十五号月台正停着的那个班车上,有人要上车。是他们认识的人要上车。 为什么说这件事情这么样的奇特呢?因为在十三号月台到十五号月台,中间隔了一条铁道。这条铁道繁忙的东京的火车站,它会一直不断地有火车进来出去、进来出去。所以要从十三号月台能够清楚的看到十五号月台的列车,而且发现有他们认识的人要上车,这个是必须要确认当时这个铁道上没有其他的火车。所以,整个把东京火车站所有的时刻表调出来之后才发现,这一整天当中,只有四分钟有可能从十三号月台清楚的看到十五号月台。这四分钟就变成了关键。所以这类小说另外一件事情,是呈现出日本人跟火车之间的特别的情感。 原来小说里面有一个潜在的角色,这个角色实质上只现身过一次。但是要到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的作用,多么样的关键,多么样的重要。不过,这个角色在小说里呢,松本清张替她写了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标题叫做《有数字的风景》。这就是我们刚讲到的,那样的一种,对于火车的特别的执迷或者是感情。所以在这篇散文里,什么叫做“有数字的风景”?讲的就是火车的时刻表。 然后她说:“时刻表当中有许多日本各地的站名,每读到一个站名,我都能想象出当地的风景,尤其是地方支线的站名,更容易引起我的遐思。丰津、犀川、崎山、油须原、勾金、伊田、后藤、后藤寺,这些都是九州某一条支线的站名;新庄、升形、津谷、古口、高屋、狩川、余目等,则是东北某一条支线的站名。我从‘油须原’这个站名,既能想象位于南方树林繁茂的山谷小村;而从‘余目’这个站名,可以想象成荒凉的东北小镇。浮现在我眼前的,竟是那些山居百姓的生活情景。我依稀记得《徒然草》里有这样一句话,叫‘闻其名,而心向往之’。向往不只是向往,包括想象。我有同样的共鸣,因此闲及无聊的时候,喜欢随手翻阅时刻表,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悠游于山阴、四国和北陆地区。” 写下这一篇散文的人,她得了肺结核,是一个女性,大概三十岁左右。因为她的病,所以使得她只能够在镰仓的家里面长期呆着。她没有体力,可以真的去旅行,但还就得到了这种满足,借由看时刻表她好像就可以云游,随着这个火车云游日本各地。所以这就叫做“有数字的风景”。 然后,她接着说:“在这篇散文里,我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比方,突然抬起手一看,刚好是下午一点三十六分,我会翻开时刻表,把所有在这个时刻停靠的站名找出来。这时候我就会发现,越后线第一二二班次列车恰恰开进了关屋;鹿儿岛线第一三九次班次列车在阿久根站停靠。第八一五班次列车刚好开进飞弹宫田站。与此同时,也有列车停靠在山阳线的藤生、信州的饭田、常磐线的草野、奥羽本线的东能代、关西本线的王寺站的月台。很惊人呢,光是下午一点三十六分,在1950年代的日本,就已经有这么复杂的铁路线,呈现在时刻表上。” 她说:“当我躺在床上,以细瘦的手指比划的瞬间,进站的列车都不约而同的停靠在日本各地的车站。各地的旅人上车下车,追寻各自的人生。每当我闭起眼睛,就会想起那副情景。因此我能够从中窥知各线列车此刻在哪个车站汇车,非常有趣。从时间上来看,列车的交汇是必然的。乘客在空间中的交汇,则完全出于偶然。也就是说,我可在这一瞬间漫无止境的想象,各地熙来而往的旅客的人生。耽溺在幻想中比读他人凭空杜撰的小说有趣多了,这就是孤独与梦幻出游的乐趣。” 从这样的一种孤独跟梦幻乐趣,竟然就生出了非常庞大的一个犯罪的行为跟结构,以及层层的谜团。必须要靠着刚刚提到的鸟饲跟三原,他们锲而不舍的追查,才把这样一个,以阴暗的官商勾结作为背景的一个凶案彻底地找出了它的真相。 这是松本清张在1958年出版的经典推理小说作品《点与线》。介绍给大家,推荐给大家。 “杨照书话”系列节目由杨照和方所联合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由方所剪辑和编写而成,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