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小泉八云,他有日本的名字,他后来归化日本籍,不过他原来是一个出生在希腊的爱尔兰人。他的原名叫做Lafcadio Hearn(拉夫卡迪奥·赫恩)。这本书是他在1894年的时候,他在日本居住了四年之后用英文写成所出版的书。他的用意就如同英文原来的书名当中所显现的,叫做《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他要为西方的读者介绍大家所不熟悉的日本。 100多年之后,我们再看这本书,我们会发现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小泉八云,他所描述的叫“Unfamiliar Japan”,也就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当中,他去分析、解说日本传统文化的许许多多的看法跟意见,一直到今天都还仍然有效。因为日本的传统,虽然经过了西化、现代化的长期的冲击,到今天仍然留在日本人生活当中的许许多多的角落。 所以,100多年前,小泉八云感觉到迷人,让他想要对西方人解释的这些日本的传统,今天,我们到了现实底下的日本,还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到,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的。也就因此呢,小泉八云帮我们所做的记录跟解释,到今天仍然有效;第二件事情是我们可以那么样清楚地体会到这样一位,如此敏感的一个作家,这个作家的敏锐,在他的观察,在他的体会,更重要也在于,他如何用文字来表达上面。 在这本书一开头收了一篇文章,那是“东洋的第一天”,这是它的标题。这是他1890年刚刚到了日本,在日本呆了几个礼拜之后,他所写下来的文章。所以可以这样讲,这真的是他的第一印象,然而,也就从这个第一印象,就开始让我们大概可以推断,一来,为什么后来小泉八云他会留在日本,甚至归化变成了日本籍,把自己名字改变成为日本的名字。另外一件事情是,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一位奇特的、在日本文学史上面有特殊地位的一个作家。 因为他跟日本的风土、日本的社会,跟日本的文明,日本的文化,早在他刚刚踏到日本——东洋国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直觉的联结。也就是他有一种本能似的,能够体会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奇特的能力。像是在这个文章当中,他就告诉我们,他刚到日本第一件重要的体会,是搭乘人力车在日本的大街上奔驰。这次对他来说是美妙的难以形容的比什么都新鲜的一种体验。终于踏上了原来仅止于文字世界所认识,却常年在梦中曾经看到的,这个东方的国土。 他这样形容他最早的日本经验,他说:“我在这里正亲眼捕捉这个未知世界,即便我很清楚这项事实,仍然有点茫茫然的,那天非比寻常的神奇之美,令我的意识无法正常。富士山上白雪皑皑,从山顶吹来阵阵凉飕飕的春风。如此的早晨,空气当中有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这种魅力与其说来自于清晰的色调,毋宁说,来自于温柔的透明感,澄澈异常而且稍微偏蓝的一种透明感,让远方的景物一清二楚。阳光煦暖怡人,无法想象有小型车坐起来像人力车这么样的舒服。而且随着穿着草履的车夫移动而摇晃、从状似香菇的斗笠下瞥见的街道的景致,绝对是百看不厌,令人浮想联翩。” 接下来还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他说,“看来看去,这都像是一个小精灵之国。不管是人,或者是物,都那么样的娇小玲珑,好像都是缩小的,奇特而且神秘。覆盖的蓝色屋顶的小屋,挂着蓝色暖帘的小店,站在前面,穿着蓝色和服的娇小店员笑容可掬。放眼所及,用各种不同的旗帜,在那里翻飞着。我看到上面优美的假名跟汉字晃动得如此的神秘,刚开始的时候,只觉得这种奇妙的混乱让人开心,感觉不到街上的建筑跟装饰,有任何一目了然你就能够体会到的一种法则。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挺混乱的,但是你又可以体会到它内在有一种非常美,非常直接的一种秩序。每一栋建筑,感觉上都是独树一帜,没有两两相似的,新颖到令人困惑。” 不过才逛了一个小时,敏锐的小泉八云,他就体会到几项基本的共同的特征:低矮轻巧。还有呢,这些木造的建筑,几乎都是保留了木头的原色,它一楼的大门呢,全部都面对马路,每家店面上面都有一道细长的屋顶斜突,以便遮阳。后面呢,有二楼的小檐廊。然后他也看出来,这种小店铺的美,或者是小店铺的奥妙。这些小店都在高于地面的地方铺了榻榻米,然后呢,招牌的文字呢,都是竖写的,都是从上而下写的。有的是写在布上,然后呢,它就会随风像波浪一般地起伏。有的呢,是写在木板上面,有金色的刺,是会透显出光亮来的。 然后人们所穿的和服是藏青色的,这种藏青色也被大量地运用在布帘上,明亮的蓝、白、红,各种其他的色彩零星可见。 但是他又观察到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色,一直到今天在日本的美学当中,的的确确是这样,他们很少用绿色跟黄色。所以在街上很难看到绿色跟黄色。有一部分的理由是因为他们跟自然一直都如此的接近,大自然最主要的颜色就是绿色跟黄色,所以相对应的,人造的街道上面就刻意地把绿色跟黄色给减掉,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人造的这种蓝色、白色、红色的,这种色彩跟自然的绿色跟黄色形成一种非常美好的调和。 然后另外他也发现了,就连店员身上穿的衣服,上面也有文字,都用一种非常美丽的方式写着。这种表意文字,当然当时的小泉八云,他完全看不懂。可是呢,他知道那不是一种无意义的图案。它有一种无意义的图案绝对表现不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美感,而且非常的工整平允。 就这样,他对各式各样的不可思议而困惑,终于仿佛天启般灵光乍现。他认为这个像名画一般的、这种街道上面的美。你看他的敏锐,他认为跟日本无处不在的这种文字,是离不开关系的。所以当时他马上有一个很奇特的一个念头,他在想,如果他所看到的,在他眼中,街道上面,日本街道上面的,所有的这些文字都被改变成为英文,都被改变成为那种拼音的字母的话,那多么恐怖。这个街道会突然之间就丧失了它最有魅力的这一部分。 所以到后来,他一直无法接受,甚至无法原谅,叫日本罗马字协会,意味着想要把日本原来的、传统的假名跟汉字废除,改变成为用罗马拼音来代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美学的巨大的问题,日本的文字尤其日本文字表现的方式,跟日本的美学是这样如此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说他这个更进一步一直要记得,这是一个不懂日文的人,他刚到日本才几个礼拜的时候,他就有这么样深刻的体会跟观察。他说,表意文字在日本人脑中的印象,跟西方人脑中那种无聊,只是为了作为阴森记号的字母结合,绝对不一样。 对日本人来说,文字是有生命的图画,表意文字是活的,它们会说话。而且日本的大街小巷充满了这种吸引你的眼光,像人一样有的在微笑,有各种不同的表情的、鲜活的文字。这些文字跟西方那种感觉不到生命力的文字有什么差别?他告诉我们,只有曾经住过这种极东之地,只有住过日本的人才能够明白。即使是日本的假名,或者是从中国传入的汉字,只要变成了印刷文字,就无法期待它能够拥有装饰性的碑文、雕刻,乃至一般广告用手写字体的美感。所以他特别欣赏书法,或者至少是手写的字体。如果变成了印刷体,就没有这么美了。 这些文字丝毫没有限制住书法家、设计家创意的一种严格的规范,你可以纯粹为了追求优美的字形去写,你所想而写出来的这种字形。这些都是艺术家们自远古时期,跨越了好多个时代的不同的角力,历经了几个世纪,一直不断努力研究之后,才从原始的象形文字跟表意文字发展成为难以名状的一种美的境界。接下来,这段文字真的就是对于书法非常非常好的一段描述。 他说,“文字虽然是一笔一画的组合,但每一个笔画当中都蕴藏着气质、匀整、微妙曲线等难以明示的秘技。这样的文字才有生命力,同时也是书法家在当下现实的刹那他们所写就的,依然是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毫不轻忽摸索着理想字形的证据。运笔技巧并非一切。一点、一画的组合之妙才是魅力所在。人,连日本人本身也都为这种精彩的组合之妙感觉到倾倒。想到了日本文字所具备有的特殊的个性,还有它深奥的一面,便能够体会所谓部分关于书法的传说。例如说,圣人所写的文字会从匾额当中跳出来,跟人对话等等,你就不会觉得是那么样荒唐或者是离奇了。” 这是小泉八云,他所描述的日本初步印象。他立刻就体会到文字在日本的艺术之美当中如此的重要。 注1: 音频内讲者使用书籍为中国台湾版译名《日本瞥见记:异文化的观察与爱恋》;内地版书名为:《日本魅影》。 注2: “杨照书话”系列节目由杨照和方所联合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由方所剪辑和编写而成,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